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八章 馳援幽州

>

文宗特下詔令,大力褒獎張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勛,詔令,張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于盛時;李陵教射之兵,無非義旅。」

詔令在沙州建立節度府,統領瓜沙等十州,授張潮河西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禁軍副大都督。

張潭被留在洛陽,特授右衛將軍一職……

「潭兄,恭賀你們終于建立萬世之功業,請飲下此杯!」忘憂苑內,方連山恭敬舉起酒杯。

「這功業豈能少了你一份?」張潭亦激動道︰「能再見方老弟,大慰平生!我代表老弟張潮同你干了此杯!」

「想必深兒大有長進吧?」一飲而盡後,方連山關切道。

「已經成了一名虎將了!」張潭笑道︰「嘴上整天念叨著師父怎麼樣了呢!」

「我也想念你們啊。」方連山感慨一番,「潭兄此番定然是常住洛陽了,潮兄下一步有何打算?」

「為讓大梁放心,我不過是個人質而已。」張潭鄭重道︰「我們不僅要面對回鶻、吐蕃殘部的騷擾,如今還有個大問題,先取涼州還是蘭州?」

「防人之心不可無。」方連山頓了頓,「狡兔死走狗烹,涼州先緩一緩。直接與西夏對著干,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蘭州的索朗多杰早已投靠于我,而西夏如今正雲集大軍,想要一舉收復蘭州,再圖謀河西。請潮兄率河西軍秘密進駐蘭州,仍打著索朗多杰的吐蕃旗號,定要守住蘭州。等遼梁之戰緩和之後再。」

「不想方老弟早已布局至廝。」張潭大為嘆服,「可笑我們還在想著如何奪取蘭州呢!一切都听你的。」

「讓潭兄見笑了。」方同學很謙虛,「起來,我還想求你一件事呢!」

「你我兄弟,客氣什麼?只管吩咐就是。」張潭胸口拍得啪啪響……

遼國可汗金帳內,一名臉色蒼白,渾身籠罩著陰森寒氣的白衣男子正在向耶律賢抱拳行禮,「我乃梁朝銀劍門掌門,听聞大汗攻打幽雲十六州,特奉上我派寶物,以助大汗踏平中原!」

「掌門請坐!」耶律賢客氣道︰「朕听聞貴派乃梁朝北方第一大門派,能效力于大遼,朕心甚慰。不知掌門有何要求?」

「希望大汗踏平中原後,能以長江為界,北歸遼,南歸我銀劍門!」這白衣男子竟是李雄!

「只要貴派能全力協助,這條件朕答應了!攻滅梁朝後,朕便封貴掌門為梁王,盡統江南之地!」耶律賢大喜。

「多謝大汗!」李雄躬身行禮後,手一揮,卻見數名隨從端著幾個大陶罐走進帳中,「為表誠意,特為大汗奉上此寶物。」

「這……」耶律賢卻是猜不透。

「此乃火油。」李雄掀開一個陶罐的蓋子,一股刺鼻味道彌漫大帳,「把這種油潑到城樓上縱火燃燒,梁軍如果用水撲滅,反而使火勢更大!遼軍擅長野戰,缺乏攻城利器,一旦擁有此火油,大軍必將所向披靡!」

「太好了!」耶律賢大喜過望,正想對李雄大加賞賜時,卻听帳外傳來一個冷冷的宛轉之聲,「大汗,怎麼能為一種來歷不明的火油,而置眾將士性命于不顧?」

「燕燕?哦,不,閼氏,你怎麼來了?可要愛惜身子啊!」見蕭燕燕挺著大肚子緩緩走了進來,耶律賢忙迎了上去,關切道︰「軍國之事,費心勞神,你當安心養胎才是。」

「謝大汗關心。」蕭燕燕滿臉幸福,在耶律賢攙扶下安然坐下,嫣然一笑,「大汗,一顆樹如果沒有樹皮,還能不能活?」

「當然不能活了。」耶律賢有些莫名其妙。

「如今梁朝渝關已破,我大軍直撲幽州。」蕭燕燕緩緩道︰「幽州城池,就像一顆樹一樣,我們的大軍只要圍困住它,再擄掠四面原野,就好像剝了幽州的皮,城里糧食漸漸消耗殆盡,他們自然陷入困境。何必輕舉妄動,還要用什麼火油?用了這火油,萬一不能取勝,枉受梁朝嘲弄。大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望,恐怕也會煙消雲散。請大汗三思。」

「閼氏娘娘!」李雄臉色愈發陰冷蒼白,「是否有用,還請一試!」

「住口!」蕭燕燕柳眉倒豎,喝斥道︰「你銀劍門若真要效力大遼,當在梁朝當好內應!怎可用這些微末伎倆討大汗的歡心?」

「掌門請先出去!」見蕭燕燕動怒,耶律賢緊張揮手,示意李雄先行退出,側身賠笑,「閼氏何必生氣?可不要傷了身子,我們不用就是了。」

「大汗是在擔心一旦圍困幽州日久,梁朝會派大軍援救幽州嗎?」蕭燕燕嘆息一聲,「可大汗為什麼不想想,為什麼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南征大軍還沒遇到梁朝燕王的有力抵抗呢?」

「梁軍不擅長野戰,自然只能龜縮幽州城內了!」耶律賢得意道。

「我們的大軍既然有此優勢,那梁朝的援救大軍來到幽州城下時,難道是在城內?」蕭燕燕反問道。

「對呀!」耶律賢撫掌一下,喜道︰「縱然梁軍來援,不過是一場野戰罷了!他們哪里有取勝的可能?哈哈!夫人真不愧是朕的閼氏啊!這火油我們不用了!就將梁軍聚集在幽州,一舉殲滅!哈哈!」

「大汗英明!」蕭燕燕夸贊間,美目中閃過一絲憂慮……

由前衛軍和右衛軍組成的七萬馳援幽州大軍即將出征,右衛將軍張潭突然「病重」,上表推薦國子監祭酒方連山代替自己率右衛軍出征。

文宗將奏章留中不發,卻召右衛軍偏將軍蔡襲晉見,頗有重用之意。

蔡襲堅辭右衛軍統帥一職,表示方連山統帥右衛軍更加合適,自己願協助方連山擊破遼賊,文宗沉默不語……

李雄引導遼軍前鋒南下,向新州發動猛烈攻擊,知州無法拒守,棄城而逃。燕王命王府總管張世立率大軍反攻,十日不能攻克。

遼國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率二十萬大軍終于南下新州,張世立人少,不敵人多,被遼軍節節擊敗,無奈撤回。

遼軍乘勝追擊張世立,包圍幽州,對外號稱大軍五十萬,為抵御北方酷寒的氈車和帳篷,漫山遍野。

李雄教導遼軍攻城戰術,挖掘地道,日夜不停地從四面八方猛烈進攻。

張世立在城里也挖掘壕溝,灌滿油脂,用火燃燒阻止。

遼軍再堆土山,緊逼城牆。

在退守幽州城內的榜眼蘇欽的建議下,城中守軍熔化銅汁灑到土山上,每天格殺的遼軍士卒以千為單位計算,可是攻勢仍不能阻止。

求救奏章如雪花般飛往洛陽……

軍情緊急,蕭厚啟再奏,請調方連山暫時為右衛將軍,前衛將軍李德廣、右衛軍偏將軍蔡襲等人亦再次懇求。

刻不容緩,文宗終于應允,當天,下令援軍出發。

來不及與依萱和美思子告別,右衛軍代將軍方連山急調國子監武學生五百人為親兵,親兵由屯騎都尉上官胤率領。方連山與偏將軍蔡襲率右衛軍先行出發駐扎淶水。

蕭厚啟、李德廣率前衛軍等大軍繼進。

同日,齊王蕭厚照率五千禁軍後衛軍出鎮太原府……

遼軍包圍幽州一月有余,城中危險萬狀。方連山、蔡襲、蕭厚啟、李德廣,共步騎兵七萬人,在易州集結,商討戰事。

李德廣認為,遼軍人數多,梁軍人數少,遼軍都是騎兵,而梁軍步兵多,如果在平原地帶遭遇,遼軍萬騎齊發,必將蹂躪我軍陣地,我軍恐一個人也剩不下。

蔡襲認為,遼軍從不帶糧食,我軍都攜帶糧食,一旦在平原地帶接觸,遼軍定會剽掠我軍糧食,用不著作戰,我軍就先行崩潰。

方連山深表贊同,提出建議,應該進入山路,秘密行軍,直向幽州,跟城里守軍匯合。如果途中遇到遼軍,則據守險要抵抗。

見眾將領一致贊同,蕭厚啟亦同意。

翌日,梁軍自易州北進。

五天後,梁軍翻過大房嶺,沿著山澗向東。

山路崎嶇難行,方連山決定蔡襲率右衛軍主力跟進,自己和上官胤率五百名武學生騎馬為前鋒先行探路。

方連山正要策馬揚鞭時,卻見一名瘦弱的武學生緊緊貼著馬背,從自己身旁險峻狹窄的山路間走過。

「不要怕!」方連山拉住韁繩,鼓勵道︰「坐直腰身,現在該我們為大梁拋頭顱灑熱血了!身為大梁勇士,這萬丈深淵又有何懼?」

「我……怕……」一個熟悉而動听的聲音傳來,瘦弱武學生抬起頭,一雙美目委屈地要流下淚來。

王顏?方連山驚道︰「你怎麼會來?你受得了嗎」

「不是你宣傳的王顏武功高強嗎?武學生們自然強烈要求他來了!」又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卻見美思子一身戎裝,驅馬而來,笑著道︰「有什麼吃驚的?打西夏梁乙埋時,我不是參加了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簡直是胡鬧!」方連山驚詫之余,對著身旁的上官胤厲聲問道。

「將軍息怒!」上官胤無奈道︰「這是公主命令的,吳王殿下也點了頭,末將不敢違抗。」

「你們兩個都給我回去!」方連山怒道︰「刀槍無眼,殺伐征戰,九死一生,豈可兒戲?」

「我不回去!」美思子嘴一癟,似要哭出聲來,「公主要我來保護你,我也擔心你,我一定要和你在一起!」

「我……能堅持……」王顏臉色有些蒼白,卻是倔強異常,「我不怕,我一定會堅持到底。」

「你們……」方連山實在頭痛,令下,「上官胤,我把她們兩個交給你了,讓她們跟在五百人最後,不能有半點閃失!」

「遵命!」上官胤躬身領命。

「出發!」方連山大手一揮,英姿勃發,一馬當先,兩道溫柔的目光被遠遠地拋在身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