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六章

里間是面相岸邊的房間,窗口處便是兩株高大柳樹,柳枝如碧綠煙雲,將窗戶籠罩住。

長寧過去將窗戶推開,站在窗口往外看了看,外面很遠處才有值守的侍衛。

宮里並沒有將鳴蟬驅逐,故而蟬聲伴隨著不時響起的蛙聲,別有一番意趣。

皇帝顧世旻看妹妹穿著一身只繡有暗紋的素衣,烏如雲,肌膚勝雪,眼若點漆,唇色粉女敕,身姿挺拔中帶著一股妖嬈,宛若從詩中走出的仕女。

長寧現哥哥一直盯著自己,就轉過頭來問道︰「哥哥,是什麼事?」

她即使不叫皇帝「皇兄」,顧世旻也並不會生氣,反而很喜歡她叫他「哥哥」,親切又溫柔。

他走到了一邊的圈椅上去坐下,才說道︰「慕老將軍給朕上了折子,說希望讓朕召回慕昭,讓他回京中任職。」

長寧略微奇怪,因為前年慕昭去壽州城從軍,慕老將軍也把慕昭遣了回來,說的是慕昭魯莽,需要再磨礪性情,當時長寧倒沒多想,因她也覺得慕昭有時候行事的確有些莽撞,但之後她隨駕去北邊軍中,慕昭屢立戰功,見他其實並不是個魯莽的人,反而是足智多謀,心中有成算,才出擊的。

既然這樣,慕老將軍為何一味要將慕昭遣回京城來呢。

是不想讓他在邊疆涉險?

但長寧不覺得是這樣,慕家滿門武將,連繼承人世孫都要去邊關戰場,更何況是慕昭這樣的私生子外孫。

長寧想到這里便思維一頓,私生子?

難道是與他的身世有關?

長寧只是胡思亂想,又問皇帝道︰「哥哥是什麼意思呢?」

皇帝笑了笑,對長寧招手,長寧只得從窗戶邊走到了皇帝的身邊去。

顧世旻伸手拉住了長寧的手,盯著她看,笑著嘆道︰「朕尚且記得第一次見你,你還是個要被抱在懷里的嬰孩,還沒有阿圓大,現下就要嫁人了。」

這不是顧世旻第一次感嘆此事,以前也感嘆過。

長寧知道他雖然也能做到殺伐決斷,但在很多時候,也有些多愁善感,這種從骨子里帶出來的性格,是沒有辦法的。

長寧朝皇帝撒嬌道︰「無論寧寧長多大,都是哥哥的妹妹,都會陪您在京中,不會遠去的。除非哥哥什麼時候不喜歡我了。」

顧世旻趕緊說道︰「這是說什麼話,朕怎麼會不喜歡你了呢,真是孩子話!以後別這樣講。」

長寧便點頭︰「知道了。」

顧世旻又說︰「朕知你心系慕家此子,只是,他的出身並不頂好。你若是是因所見人少,故而看上他,那朕以再安排幾場宮宴,你多看看其他家的兒郎,看是否會有意。」

長寧知道皇帝的意思,其實皇帝並不是覺得她嫁給慕昭不好,而是為了其他。他定然會以為,當初自己住到靜安長公主府,之後又表示要和慕昭定親,也許喜歡佔一部分原因,但還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當時還是太子的顧世旻作為太子地位不穩,也許皇帝會臨時再換人,所以必得要慕家這種大周數一數二的軍將世家為後盾,她和慕昭之間的關系,能是她為他做出的犧牲。

所以現在顧世旻做了皇帝了,自然不會讓妹妹隨意嫁一個人,有著浪漫主義情懷的顧世旻,是希望妹妹同她所愛的人成婚的,而不是一種利益結合。

長寧故作生氣地說道︰「再看其他家的男兒做什麼,我已經是公主,又有哥哥你的寵愛,慕昭他的出身不好又有什麼關系,難道他的出身再好,能夠好得過我嗎。只要我和他情投意合,以後又有哥哥您的看護,他定會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的。」

說到這里,她還輕輕搖了搖皇帝的手,「哥哥,你說是不是?」

皇帝看妹妹的確是真和那慕昭情投意合,便也就放心了,笑著道︰「是,是。」

便又說︰「邊關危險,你要和他成婚,將他調回京城也好,就在京中任職,比北邊邊防好。」

長寧卻搖了搖頭,說道︰「哥哥,我覺得還是算了。我同慕昭相見多次,我知道他不是喜歡靠蔭庇而加官進爵的人,他希望能夠在邊關建功立業,因這是屬于他自己的價值,我不想因為喜歡他,要嫁給他,就將他當成一只鳥一樣關在安全的地方。這樣,他不會開心。所以就讓他在邊關好了。喜歡一個人,就要讓他開心,讓他做他喜歡的事。我便是如此認為的。」

皇帝些許詫異,但又欣喜地頷首道︰「寧寧一向知事,反倒是朕,沒有你明白。」

長寧拉著他的手說︰「哪里是這樣,哥哥正是因為疼愛我,才那麼想的。因為感情,人往往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愛之便欲其尊貴,厭惡之便不願同其接近,但以愛和厭,並不能分出人的好壞來。哥哥是皇上,定然是比我懂啊。所以我其實只是想,我是哥哥您的妹妹,身份尊貴,能夠決定很多人的命運的好壞,但我一定要警醒,不能隨自己的喜惡那麼去決定事情。」

皇帝嘆道︰「你說得對。」

于是皇帝之後給慕老將軍回了折子,說慕昭年輕,正該是建功立業的時候,應該看他的意思,將慕老將軍的這個懇求回絕了。

在宮里的日子是富貴而奢靡的。

雖然皇帝自己很節儉,但卻不讓妹妹節儉,反而賞賜她很多東西。

長寧這日便出宮去靜安大長公主府里拜見姑母,轉而去看已經修好的長寧長公主府。

靜安大長公主府里還是老樣子,滿門的男兒,大多在邊關,府里盡是些女人,大長公主便每日里要斷這些女人之間的芝麻蒜皮的事情。

長寧的到來,靜安大長公主十分高興。

長寧在寧康居里的東西,有些已經送到她自己的公主府里去了,有些帶進了宮,有些則還在靜安大長公主府里。

靜安大長公主說道︰「你的封邑就在京畿外,你盡以去走走的。」

長寧知道皇帝還撥了款讓在她的封邑上為她修公主府,其實長寧自己並不願意這麼破費,但皇帝大約是沒有自己的子女,又只有她這麼一個同胞妹妹,所以只得在她一人身上用這種關愛,便想將好的都給她。

所以長寧之後也不知該如何勸阻皇帝了,只得讓他那麼去做。

反正長寧已經決定,等以後,她的哥哥駕崩,佷兒上位的時候,她會將封邑退還給皇家,讓佷兒去封給他的兒子好了。

這樣便也不會因自己食邑太大且在京畿而遭到以後的新皇的忌憚不喜了。

長寧回答靜安大長公主道︰「雖只是京畿附近,但出了京城,我便也不好去那麼遠的地方。」

之後長寧就邀請靜安大長公主去自己的公主府里看一看,靜安大長公主便應了,兩人就坐了轎子過去。

在長寧長公主府里只是轉了一圈,就花費了半個時辰,里面修建得很是寬闊,長寧這不是第一次來,但是第一次仔細地逛了一遍,她自己很是驚嘆,對姑母說道︰「我不曾想里面這麼闊大,以後怎麼住得了。」

地方太大了,很多地方就會荒廢浪費了。

畢竟她既不養面首,又不養士,那麼多院落,誰去住。

而且慕昭也沒有別的兄弟姊妹呢。

靜安大長公主笑了起來,拍著她的手說道︰「寧寧居然還為此煩惱,大不必,以後你呀,多生一些兒女,兒子又有孫子女,等你老了,你會現,屋子還不夠住呢。就像我,現下就希望孫子更多些。」

長寧瞪大了眼楮,說起來,她真沒有孩子越多越好的觀念,倒是覺得生三四個孩子,然後都能好好養大,那就好了。

要是生個七八個,即使出生富貴,不愁養,但她和慕昭對孩子的感情和精力也是一定的,哪里愛得過來呢。

而且孩子多了,他們也容易鬧矛盾。

人心都是偏的,不能真的都能做到十分友愛。

長寧沒答,靜安大長公主就當她是害羞了。

等長寧準備回宮的時候,靜安大長公主府正好收到了北邊來的家信,其中就有慕昭給長寧的。

長寧心情愉悅地揣著信回宮了。

在回宮的馬車上,她就將信拿出來看了。

慕昭雖然是個武將,但因從小受大長公主的教養,又抄過不少書,一筆字寫得不錯。

信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無非是問好,又說了一些軍中的情況,其實軍中也並無什麼特別的。

不過,在最後,慕昭寫了一句游移不定的話,乃是父母生之恩,比之他人教養之恩,又算如何,若是不孝,便背負不孝。

寫得很是奇怪,但長寧卻看懂了。

她想,難道是慕昭的生父有去找他。

而他的生父,並不討他的喜歡,而且之前慕老將軍希望將慕昭調回京城,難道也是因此。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