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公主之道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長寧因為憂慮,病情加重,這實在不是她所願,她即使想表現得輕松點,也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她連續發了一天高燒。

不僅發高燒,還說胡話。

好在她在稍稍清醒點的時候讓對她惟命是從的貼身宮女如意用烈酒為她擦拭降溫,不然她覺得就靠太醫局慢吞吞給熬來的湯藥,她早就被燒壞腦袋了。

寧寧到底說了些什麼胡話,她自己有些許印象。

她只覺得有無數的陰影朝自己襲來,那些陰影就如巨石一般,飛速地撞向她,讓她覺得自己要被碾壓而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讓她安靜地躺在那里做個病美人,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在床上大喊大叫,說著胡話。

據之後如意說,她的那些胡話把伺候她的宮人嚇壞了,因為她不斷說著「不要」「讓開」這些話,好像她身邊有很多人似的。

但其實她身邊當時並沒有什麼人,宮人們都離得有些距離,只有如意和秋元娘在床邊,而寧寧手揮的方向,顯然並不是如意和秋元娘的方向,而是他處,所以更像是宮中有陰邪之物。

雖然秋元娘嚴令長寧宮中之人不要將她說胡話的事傳出去,但宮中的有些人還是知道了。

之後連皇帝也知道了。

皇帝對寧寧發燒差點死掉的事心有余悸,但他其實並不願意將寧寧送到皇家別院里去養,他寧願在宮中為她另修個宮殿住。

寧寧病重這幾日,皇帝日日來看她,寧寧即使清醒的時候不多,但也感受到了皇帝對她的父愛,心里雖然些許別扭,但的確是將這份感情往心里放了。

宮里沒有了皇後,剩下一大堆其他鶯鶯燕燕的宮妃,她們總有各種理由要來打攪寧寧,特別是楊氏,更是讓寧寧厭煩,但是,她卻又不能將這些情緒表現出來,除此,在宮中實在信息閉塞,讓人專門負責打探消息,但知道事情發生時,往往是很長時間之後了,這也讓寧寧不滿,想來想去,覺得還不如出宮去住。

反正沒幾年,她就要嫁人了。

就要完全擺月兌宮中生活。

宮中的種種束縛,寧寧看似已經完全習慣了,其實不過是一直在忍耐而已。

被養成金絲鳥,實在不是她所願。

于是沒幾天,收到寧寧密信的靜安長公主,便進宮覲見了皇帝陛下。

她對皇帝說︰「我听說寧寧生病說了很多胡話,似乎是有被魘住,皇兄,這事可不能輕忽。」

皇帝說︰「朕當然知道。」但說了這話,他也沒有多說了。

所幸寧寧醒來之後沒有說太多,要是她指出自己是被魘住了,有人用厭勝之術,那皇宮里恐怕並不會因她這話徹查。

歷史上宮廷里每次涉及厭勝,都是一次大的清洗。

皇帝從登基至今,對佛教,便是並不親近的態度。

並不像有些皇帝去做滅佛之事,但也並不鼓勵信佛。

所以寧寧那般,之後也沒有邀請高僧入宮來驅邪。

是因為皇帝要做出一種不親近佛教的姿態來。

要是他親近佛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不希望這樣。

靜安長公主說︰「如若皇兄能夠放心,將寧寧交給我教養,能為皇兄分憂,我是很高興的。」

靜安長公主這話,讓皇帝愣了一下之後,他就真思考起來了,一會兒後,他就下定了決心,說︰「如此也好。」

皇帝自己已經認定宮中陰氣重,不適宜自己女兒居住成長,但他作為殺伐決斷的皇帝,卻不會公然承認這一點,所以靜安長公主不提其他,只說願意教養寧寧,就讓皇帝很滿意。

此事就這麼定下了。

貴妃楊氏雖然並不大滿意,但也覺得尚可接受。

而朝臣們,依然有覺得此事不妥的,但皇帝已經不再听他們嘮叨了,因為北齊宣稱要南下攻打大周,整個朝廷都因此震動,大家的注意力全轉過去了,誰還在意一個小女孩兒到底是到哪里去養病。

寧寧在十月搬到了靜安長公主府居住。

靜安長公主為她準備了一個單獨的大院落,足夠她,和她帶去的宮人居住。

而在靜安長公主府不遠,一向節儉的皇帝還專門撥了一筆不小的款子,為寧寧修建長寧公主府。

這時候的公主,地位有高有低,地位高的,便有自己專門的公主府,地位低的,便沒有公主府,住在夫家家里。

長寧公主作為皇帝唯一的一個嫡女,又是最小最受寵的女兒,在眼看著就要和北齊大戰之時,皇帝還拿私房錢給女兒修公主府,朝臣們也並未說什麼。

畢竟誰不嫁女兒呢。

京中貴族們看皇帝把長寧公主賜出宮養病,有些會以為長寧公主是要失寵,這下看到皇帝為長寧公主修建比靜安長公主府更加闊大精美的公主府,便無話可說了。

長寧公主所住的院落是由皇帝親自賜名的,而且他親自題了字——雖然他的字寫得很不好——寧康居。

這個名字俗得很,好在寓意不錯,又是皇帝欽賜,沒有人敢嫌棄,所以也就做了長寧公主居住的院落名。

長寧公主搬到寧康居時,病還沒有徹底好全。

這個時代,醫療水平實在不是太高,寧寧覺得自己本來只是受了點涼,結果一病居然病了幾個月,吃了不知道多少藥,依然在纏綿病榻。

到後來,她已經不願意吃藥,覺得是藥三分毒,還不如依靠自己的免疫力讓身體好起來,所以每每讓如意將藥倒掉一部分,她只喝很少一些,即使如此,她的身體也總算慢慢地好多了。

寧康居,是一座兩進的大院落,只比靜安長公主所住正院稍小一點,它又臨近長公主府里的西邊大花園天趣園,所以地理位置比之正院更好些。

寧寧住在這里,她第一晚就睡得非常好,好像這里比起宮中更像她的家一樣。

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奇怪的事。

後來她想,大約是在宮里時,經歷了太多人的死亡,所以總是神經緊繃,出宮來後,就神經放松,自然也就容易入睡了。

長寧公主作為公主,東西自然是不少的。

她帶出宮陪她的宮人也不少。

品級最高的女官就是秋元娘,她曾經一直伺候皇後,皇後死後,她本該去為皇後守陵,她自己也願意去,不過,想到皇後的牽掛長寧公主,她就向皇帝懇求,讓她留下來照顧長寧公主了。

之後又有兩位嬤嬤,四個貼身宮女,還有兩個小太監,伺候其他的宮人還有十六人,這些還不算掌管她儀仗車馬等等的宮人,如果全加起來,寧寧自己都弄不清楚有多少,秋元娘說少也有五十個。

所以寧寧自己給做了一些裁員,把那些不靠譜的全都留在了宮里,帶出宮來的,都是現階段可靠的。

這些隨寧寧到靜安長公主府上的宮人,雖然從此住在靜安長公主府了,但他們還是宮中的編制,還是要受尚宮局管理,也是宮中給他們發月錢和各種補貼。

所以住在靜安長公主府,倒是比較自由的,因為沒有頂頭的尚宮局會管他們。

就因這種自由,沒過幾天,就出了事情。

寧寧還臥病在床,寧康居的正房,東邊有兩間房,還有一間小淨房,做了寧寧的臥室,待客室,西邊的屋子,則做了她的書房。

正房的東西都已經收拾完畢了,用的都是她從宮中帶出的東西。

她帶出宮的東西太多,除了擺出來的,剩下的就專門用幾間房先做了倉庫,有些東西再慢慢拿出來擺上使用。

在寧康居里其他的屋子中,諸如花廳,廂房等等,原來又有一些東西,是靜安長公主為長寧公主準備好的,這些便是靜安長公主府的公物,于是就有宮里出來的宮人得意忘形在背後嚼舌根,說靜安長公主為長寧公主準備的東西並不那麼好,所以她們還是要擺長寧公主帶出來的東西,將靜安長公主的東西都收進倉庫里去。

這話傳到了靜安長公主府的丫鬟婆子們的耳朵里,她們自然心中不忿,于是她們就讓主管物品的嬤嬤來長寧公主這里把那些東西拿回去收起來。

這事寧寧和長公主開始都不知道,鬧得很不好听了,兩人才知道。

寧寧听聞,當即就皺了眉。

元娘一邊伺候她喝水漱口,一邊說︰「這些要死的奴才,以為出自宮中,就借著主子的光來逞威風了。也不知事情輕重。不罰不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