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 風起雲涌 第214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第214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老臣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耳听劉吉那獨特而又千篇一律的陳腔老調,朱祐樘有些厭煩的擺擺手,道︰「平身,來人,給劉大人賜座。」

「謝陛下。」

劉吉笑容滿面的爬起來,貓著腰如同一位年老宦官,毫無一絲身為首輔的自覺,恭聲道︰「臣急著求見陛下,一來是受到六王爺的囑托,想問下陛下的聖意。二來是一宿沒合眼,一心想為陛下分憂。」

朱祐樘走至御書案前,先是示意劉吉坐下,接著疑惑的道︰「老六又琢磨出什麼ど蛾子來了,說來听听。」

劉吉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小半個輕輕靠在椅子上,好似個彈簧一樣,一觸即發,拱手笑道︰「陛下,六王爺想起復前陝西都指揮使王越,用他來坐鎮邊關御敵。」

「王越,王越。」朱祐樘背著手喃喃自語,他對這位難得的儒帥很了解,清楚其人有卓越的統兵才華,就是沒有風骨,而類似的統兵人才不多,其人還是可堪一用的,不禁為難的道︰「王越被視為汪直黨羽,貶官在家,素來和朝中大臣不和,有何借口起復?」

劉吉對此胸有成竹,笑道︰「最近陛下不是頭疼如何給前給事中賀欽官復原職嘛?老臣有一舉兩得的建言,保管既不失了先帝爺的體面,又能使天下人心悅誠服。」

朱祐樘大喜,他這幾日就頭疼此事呢,成化朝貶斥了一干能臣忠臣,他無時不刻不想著把人給拉回來,不過想要馬兒跑,那就得先給馬兒草吃,必須要撥亂反正,給人家洗去冤屈,不然誰還願意心甘情願的為帝王賣命?

賀欽就屬于這樣的能臣,早年因上書阻止先帝爺‘弘揚佛法’,不過是言辭激烈了些,就被朱見深破口大罵一頓,一擼到底給轟回了家,朱祐樘一直對此事念念不忘。

官復原職容易,但難點是怎麼尋個妥善的由頭,起碼得給賀大人恢復名譽,還不能丟了自家老爹的臉面,這就未免著實難辦了。

現如今朝中重臣大多是正直之人,正直之人是好,缺點就是花花腸子太少,想不出個好主意來。

看來人都有專長啊劉吉腦袋瓜子活絡,做事懂得迎合上意。而老六一肚子鬼主意,行事凌厲膽大,七竅玲瓏今後這二人絕不能弄到一塊去,不然有的是人要遭殃,弘治皇帝如是提醒自己,心里唏噓,追問道︰「愛卿快說,如何圓滿解決此事?」

劉吉心中得意,面上謙虛的道︰「陛下,先帝當年有感于賀欽正直敢言,因此有心栽培于他,可是當時賀大人年紀太輕,缺乏歷練,行事沖動,是以先帝下旨罷了官,以讓賀欽歷經磨練,受些磨難,已成大器。現今陛下啟用賀大人,不正是應了先帝爺當初的一番苦心嘛?」

朱祐樘立時絕倒,心說虧了你劉吉的厚臉皮,才敢當堂說出這麼一頓鬼話來不過他哪敢嘲笑自家老子,趕緊正經的朗聲道︰「原來如此,難為了父皇當年一片苦心,唉」

劉吉心中暗笑,不失時機的道︰「至于那王越,早年失足于汪直腳下,卑躬屈膝,其人雖說品行不端,但屬于小惡,其功在社稷,此為大義。再說先帝後來把汪直攆去南京,把王越罷官奪爵,都做了懲處。如今朝廷急缺人才,王越的才華有目共睹,值此用人之際,當重其才而輕其惡,理應官復原職。」

「好,都準奏,此二人即刻起官復原職。」

朱祐樘听的頻頻點頭,當即下旨。他對于二十多歲的朱輔不放心,是以派遣劉大廈坐鎮山西,可是劉大廈現在去了河北,正準備尋一位德高望重,能壓制住成國公的老帥。而放眼整個天下,除了老六之外,唯有在甘肅打了半輩子仗,幾次大破韃靼人的王越,可以使年輕氣盛的朱輔心服口服。

「老六到底是朕的肱骨兄弟,什麼都替朕考慮。」

朱祐樘心里嘆息,他真想放兄弟封王拜相,任他天馬行空,大刀闊斧的革除種種弊政,兄弟倆聯手開源節流,勵精圖治,等天下安穩了,馬上秣兵厲馬,今後待時機成熟,一起統兵開疆擴土,收復西域,南下海洋,重現永樂朝時的輝煌。

可是阻力太大,不提滿朝文武會齊聲反對,而且一旦開了先例,很容易造成後代子孫被藩王把持朝政,架空皇權的嚴重後果。

目送劉吉躬身退出,朱祐樘沒心思用早膳,準備起身換上朝服,趕去開早朝了,隨口問道︰「把德王府的奏疏拿來。」

不遠處一位眉清目秀的公公,頓時小跑過來,雙手呈上一本奏疏,恭聲道︰「陛下好歹用幾口乳餅,不能空著肚子上朝。奴婢準備了滾燙的**,派人送給權公公了,陛下听聞大臣奏事的時候,趁機喝了吧。」

朱祐樘隨手接過奏疏翻開,笑道︰「都依著你,觀音兒不在朕身邊,你李廣倒是學會了照顧人。」

「奴婢是受了娘娘的囑咐,不敢不用心做事,盡心伺候萬歲爺。」

被叫做李廣的公公羞澀一笑,順口奉承未來皇後,眼看服侍帝王更衣的宮女手腳笨拙,上前斥責道︰「都教了幾次了,連此等小事都做不好,退下。看好了,你們兩個死丫頭都學著點」

兩位宮女撇撇嘴退到一邊,一臉的不情願,惹得朱祐樘呵呵一笑,他身邊的宮人不多,滿打滿算不過二十來人,堪稱歷代皇帝之最,從不因為小錯而處罰宮人,自然更不會因為不懂怎麼服侍帝王起居而攆人了。

任由李廣殷勤賣弄,朱祐桓含笑展開奏疏看了遍,說道︰「王叔想把雨筠姐許配給嘉靖知府徐霖?看來一朝被蛇咬,已經是十年怕井繩嘍可嘆王叔不敢在把女兒嫁給武將,嫁到江南也好,對了,徐霖其人風評如何?」

原本是自言自語,不想李廣抬頭輕聲道︰「徐知府祖上做過宰相,幾代人都做過高官,乃是江南極有名望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小時候被鄉鄰贊為神童,十四歲中舉,十九歲高中金榜,在翰林院修纂了幾年永樂大典。去年,年僅二十四歲就外放做了正五品的嘉靖知府,堪稱年輕有為,徐知府在家鄉還被譽為江南才子之一。」

「咦?你怎麼知道此事?」

朱祐樘很奇怪,徐霖年紀輕輕的做了知府他不奇怪,王恕整頓官場,如今好官缺的厲害,他很是大膽的提拔重用了一批新銳,而李廣打小進的宮,怎麼對江南之事如此清楚?

李廣嬉笑道︰「都是听老輩們講的,陛下下旨命各地采辦使回京,他們沒事就聚在一起發發牢騷,小的就時常跑過去湊湊熱鬧。」

「原來如此。」朱祐樘對此不以為意,太監最好打听個事,就喜歡听些房間趣聞,八卦傳言,好講給宮里的嬪妃听,討得貴人歡心。

帝王不禁好奇的問道︰「你說這徐霖乃是江南才子之一,那其他才子都是誰人?」

李廣給陛下系上最後一刻金扣子,滿意的拍拍手,瞪了身後的兩位宮女一眼,扭頭馬上換上笑臉,嬉笑道︰「江南才子多了,哪有個數?不過最近都流傳說,出來了個什麼四大才子,其中最有名的名叫唐伯虎,年紀輕輕的極有才華,畫的一手好丹青,鬧得那徐知府等大才子都不服氣,听說要召開詩會比試一番呢。」

年輕皇帝立即悠然神往,嘆道︰「果然是人文薈萃的煙雨江南,士林風氣,風土人情都滿是濃濃的書香味,詩詞歌賦人人都能朗朗上口,真想親自去見識一番。」

李廣不以為然的道︰「陛為九五之尊,大可下一道聖旨,出巡江南嘛」

「糊涂」朱祐樘皺起眉頭,忍不住斥責道︰「帝王出巡何等興師動眾?豈能不顧百姓疾苦?下一次江南,需耗費的錢糧足夠天下百姓飽食一年了,此話今後再也休提。」

李廣嚇得一哈腰,不敢再言語了,他立馬想起六爺給陛下講的那些故事,什麼某朝某代的皇帝好大喜功,六下江南,把朝廷多年積蓄花的干干淨淨不說,為了接駕惹得一干老臣花光了自家銀子,又挪用公家的,最終被那皇帝的兒子翻臉不認人,逼得各家砸鍋賣鐵也添補不上虧空,最終逼得一批老臣子家破人亡。

朱祐樘沒理會他,背手走了幾步,他想著老六最近怪怪的,又是吵著打造海船,又是吵著什麼殖民海外,說什麼區區幾千人,就能征服整個天竺等類似的胡話。

有心放這小子離京散散心,攆到江南去花天酒地一番,省的沒完沒了的在家煩自己。正好來年開春時,德王府要送明湖郡主二次嫁人,這家伙不是敢拿皇帝大婚開玩笑嘛?那你小子就去折騰德王夫婦吧。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憐一代仁義之君,被某人污染的也學會了捉弄人。

朱祐樘一想起納名時的荒唐場面,就不由恨得牙根癢癢,獰笑道︰「等你回來,朕就親自為你操辦婚事,到時保準‘風風光光’的把靈丫頭嫁給你,對了還得把王恕提前調出去,到時看你怎麼辦?這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嘿嘿」

罕見的嚇人表情,唬的李廣和一干宮人大驚失色,不禁紛紛面面相覷。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