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二 風生水起 第108章 過年熱鬧瑣事忙

栽培親信做官已為左膀右臂,這在任何時候都是必然選擇,拿話來激勵李山泰,不過是欲擒故縱的小手段罷了。

漫說他非常有才華,就算文采不顯,但是做官憑的是良心,憑的是頭腦,二者兼備就是一位好官。官場上的種種經驗見識可以用慢慢時間來彌補。

假如李山泰又一次名落孫山,朱祐桓一樣會推薦他做官,走恩萌路線就是名聲差了些,有時會被科舉正途出身的同僚上司有所排斥,但到底算是個正經出身,比那人人瞧不起的傳奉官來,絕不可同日而語。

李山泰心情又是激動又是忐忑,抱琴溫言軟語的寬慰哥哥,兄妹二人拜別六爺,一同順路回家拜年去了。

丫鬟們都告了假,就連司棋和入畫都乘轎去了英國公府,隨身帶著厚禮,除了拜見英國公夫婦之外,主要是為了和德王妃以及姐妹們相見。

剩下朱祐桓獨自一人無所事事,正月初一,猶豫著是否該進宮一趟。

忽然見姑姑朱含香一身錦繡彩衣,遍身珠翠金玉,一個人款款而來,朱祐桓急忙上前︰「怎麼沒有人跟著?」

「都回家看望親人了,大過節的,做主家的也得有些人情味不是?」

朱含香聞言格格嬌笑,挪揄道︰「你還不是孤家寡人的一個?走,陪姑姑熬煮屠蘇酒去。」

不由分說,朱含香拉著朱祐桓出了小院,直奔萬壽堂而去。一路上到處都是厚厚的鞭炮紙屑,滿目都是紅艷艷的一片一片。

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美婦興致頗高,指著說是滿堂紅,大吉大利,全不在意宅子內的凌亂。

朱祐桓清楚大年初一乃是傳說的掃帚生日,這一日是不許掃除的,不然會被視為掃走氣運,財運,把那攜著霉運的掃把星引來。

而且還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古人怕因此破財。非要掃地的話,只能由外而內,把垃圾聚成一堆留待後日倒掉。

大多數下人都準了假,沒有親人的幾乎都聚在了老太太院子里,人多熱鬧,多少沖淡了一絲思念之情。

朱含煙夫婦帶著女兒去了外宅,身在官場,今日要請幕僚及其妻女吃席,這都是必不可少的應酬。

隔著老遠,老四朱祐樟站在院子一角的灶房內,喊道︰「佷兒給姑姑拜年了!」

朱含香笑而不語,朱祐桓則上前深施一禮,笑道︰「弟給四哥拜年了。」

「行了行了,自家兄弟用不著客套。」

朱祐樟神色間很是感慨,隨意揮了揮手。實在是老六太讓人操心了,他比起老二朱祐林來,無疑少了幾分虛偽,多了幾分骨肉情深。

朱祐桓平日里與四哥最是投契,喜歡對方的灑月兌大度,沒有心機。兄弟間多余話自然不用多言,規規矩矩的立在朱祐樟身邊。

朱含香總是很驚奇于以小六的天縱之才,每當有資質平庸的哥哥在場時,永遠會下意識的收斂鋒芒,從不刻意顯示自己的存在。

現如今朱祐桓囂張狂妄的大名,早就傳遍了整個北京城,誰人不知出了一位敢打萬貴妃,不把帝王放在眼里的宗室子?

身為長輩,自是喜歡看到兄友弟恭的場面,朱含香笑道︰「都預備好了?」

「好了。」朱祐樟轉身一指擺在案板上的眾多藥材,回道︰「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人參,鹿茸,安息香都備妥了,酒是選自上好的女兒紅。」

朱含香滿意點頭,親手挽起袖口,露出一雙欺霜賽雪的白女敕手腕,說道︰「你們兄弟倆為姑姑添柴看火,打個下手。」

兄弟倆答應一聲,遂笨手笨腳的蹲在灶台下方,手忙腳亂的在朱含香的吩咐聲中,添加柴火,用鐵鉤平息火勢,不大會功夫,就被煙火燻的黑頭黑臉。

鬧得遠處瞧熱鬧的下人大笑,很快又引來更多的婦人丫鬟,就連老太太都被驚動了,立在窗邊笑的前仰後合,唬的丫鬟急忙攙扶。

這邊朱含香的動作嫻熟,往年她都是親自為母親燒屠蘇酒的,淨手後見水沸騰,把洗淨的藥材放入酒甕內,一同放入大鍋內加熱。

不多時,混合著藥香的酒香味四溢,朱含香不緊不慢,又隨手添了些名貴香料和珍貴藥材,待藥酒煮至四五沸時,說道︰「快熄火。」

朱祐樟趕忙用鉤子掏出紅彤彤的柴火,朱祐桓則自作聰明幫著灑水澆滅,不想一遇冷水,那柴火棍撲哧一下冒起了團團青煙,燻得哥倆就覺眼前一黑,嗆得大聲咳嗽。

「格格!」朱含香早就躲在一邊,見狀捂著肚子爆笑,而立在窗前的汪氏又氣又笑,指著她笑罵道︰「這死丫頭滿肚子壞心眼,連自己的佷兒都不放過,該打!」

遠近都是笑聲,朱祐桓苦笑著和同是黑黝黝的四哥大眼瞪小眼,相對無言。

當下自有婦人笑著過來善後,幾位丫鬟伺候二人梳洗更衣,而肇事人被老太太好一通數落,滿不在乎的嬉笑。

花廳內,屠蘇酒用細紗布一連篩了三遍,過濾掉藥材和酒渣,呈現出略有些粘稠的淡紅色。

一家人按照身份年紀站在汪氏身前,朱含香親自手執玉壺,卻是第一個給年紀最小的朱祐桓倒滿酒。

原來這飲屠蘇酒的規矩與眾不同,向來是先由小輩開始,此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每每會使人印象深刻,一輩子難以忘懷。

朱祐桓面色恭敬,很豪爽的仰頭把酒喝干,頃刻間博得大家的叫好。

瞬間品味出小輩當著長輩的面,頭一個吃酒的不自在來,朱祐桓暗道我中華習俗源遠流長,果真是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細節,都蘊藏著莫大的至理。

無怪乎古人最是崇尚孝道,自孩童時就時刻被諄諄教誨。這每一次過節時,都有相應的習俗潛移默化的教誨晚輩,使人從小就把孝敬父母長輩,視為天經地義之舉。

••••••••••••••••••••••••••

大年初二,朱祐桓有感于家族的重要性,主動幫著四哥張羅起瑣事來。

一早檢查完各處院子,囑咐各房下人看緊門戶,一連多日京城內處處走水,幸好郕王府沒有引起火災。

用過早膳,兄弟倆守在內宅二道門前,不顧嚴寒。

這一日是女兒女婿正經回門的日子,家遠些的是初二動身,初三趕到娘家,隨身攜帶的都是一份薄禮,取禮輕情意重的深意。其實,豐厚的年禮早在年前就送到娘家了。

老遠瞅見親佷子親自侯在門前,北風吹拂下凍得小臉發紫,感動的朱含煙慌忙上前,一把摟住兩個佷子,沒口子的心疼道︰「大冷天的,就不會躲在門房里避避風?疼死姑姑的心了。」

兄弟倆相視一笑,朱祐樟哆哆嗦嗦的笑道︰「這都是佷兒應該做的,區區風雪而已,啊!」

說完就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清亮的鼻涕都流了出來,唬的朱含煙急忙拉著二人就走,全然顧不得丈夫竟走在自己身後。

這一幕都被王憲看在眼里,話說妻子貴為郡主,走在自己之前並沒什麼不悅的。而對于朱家兄弟的懂事,心里有些驚訝,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

詩姍和芷珊姐妹笑嘻嘻的跟在後面,接下來合家團圓,自不必說了。

這一日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祭財神,取五大供,分別是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尤其是商賈最是重視此事,一應隆重儀式不敢馬虎分毫。

初三是所謂的羊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造羊以饋先民,屠夫不許宰殺活羊。民間又稱這一日為谷子生日,禁食稻米飯。

朱祐桓又領了個差事,帶著小廝婆子清理內宅。先是在過往門戶上貼上赤口,用長約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寫上,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初三,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

滿園的垃圾必須初三日方能清理,不然就會被視為家財外流,碎紙等物很難清除干淨,累的下人氣喘吁吁,腰酸背痛,一直忙到了午後。

一家人用過午膳,女眷們其樂融融的繼續下棋吃酒,男人們命苦的多,則要再次整理祭品。

王族規矩比民間還要麻煩繁瑣,朱祐桓一絲不苟的拿著清單,挨個檢查每樣祭品。

今晚要恭送諸神和祖宗回返天界,涉及到先帝王,別說他了,全家男丁就沒一個敢在此事上疏忽的。

細細檢查完干果點心等六十四樣盤碗,又看完六十樣各種肉類,鮮果時鮮真可謂是應有盡有,所有盤子都是選用最好的宮廷御用銀器,其中還有金盞金碗無數。

朱祐桓命來旺,來喜死盯著,哪怕是不慎丟了任何一件,在時下都不是小事,連祭祀祖先之用都能丟了,身為後人,今後還有臉出門嗎?

就是他自己都不敢離開半步,故意用了小聰明,碗碟之間皆用紅線相連,這樣顯得既好看又美觀,而且都是疊起來供奉的,拿起任何一件都會牽動下面。

姑父王憲算是外姓人,除了掌總之外,並不理會具體瑣事,站在一邊冷眼旁觀,越發驚異于朱祐桓的細心認真,全無一絲一毫的紈褲習氣。

忙忙碌碌的直到深夜,正好趕在子夜前準備完事,汪氏率領全家人朝天叩首,恭送先祖。

禮畢後,朱祐桓真是感嘆于古時諸多習俗簡直多如牛毛,熱鬧是熱鬧,但委實熬的人太辛苦的。

王憲故意留在院子里,一個人坐在回廊中,怡然自得的吃酒,周遭放置著火熱的炭盆。

好酒好菜,丫鬟服侍,果然引來又累又餓的朱祐樟,笑嘻嘻的跑過來討杯酒喝。

而朱祐桓對此視而不見,也未對四哥的月兌逃有何牢騷,神色認真的監督小廝們把金銀器皿裝箱封存,任何一處細節都不放過。

如此整整一個多時辰,才算是整理完事,鬧得一個個小廝叫苦連天,他們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較真的主子。

至此王憲深深注視著朱祐桓的背影,心里雖然佩服,面上說道︰「身為上位者,應學會善用下屬,凡事要親自操心勞力,未免吃力不討好,惹人笑話!」

朱祐樟打著哈欠,听著有些迷糊,下意識的大點其頭。

朱祐桓卻緩緩轉身,輕笑道︰「姑父此言差矣,祐桓分到具體差事,不過是個管事而已,算不得什麼上位者,敢不盡心盡力的辦差?在我老家有句俗語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連瑣事都做的不認真,流于表面,又如何能做的好大事?」

「細節決定成敗!」

王憲喃喃自語,仔細品味這句警言,竟久久說不出話來反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