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章 10 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無價之寶」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與「隨侯珠」齊名,共為天下兩大奇寶。

和氏璧的厚度十幾公分,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為琢玉能手卞和采于懷玉山,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楚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

楚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

不久,楚厲王被弟弟熊通殺害,並由熊通即位為楚武王,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楚武王,楚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

楚武王死,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干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

楚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于是,楚文王令玉工刨開璞玉,果是曠世奇玉,命名為「和氏璧」,方成為傳世之寶。

楚文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

又過了400余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

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余年後的公元前283年,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趙惠文王听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

趙惠文王得到信後,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麼大方?

一下子拿不定主意的趙惠文王十分為難,于是就把大將軍廉頗和其他許多大臣召來,商量對策。

趙惠文王說︰「如果把和氏璧送給秦國,恐怕秦國不會真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秦強趙弱,又怕秦國找這個借口出兵攻打趙國。」

大家左右為難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想派個使者到秦國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正在此時,宦官頭目繆賢走出來說︰「我有個家臣,叫藺相如,此人智勇雙全,不如派他到秦國去。」

趙王問︰「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國呢?」

繆賢就告訴趙王說︰「我以前曾經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國去。藺相如知道後,勸阻我說︰‘你怎麼知道燕王會接納你呢?’我告訴他說︰‘我曾經跟隨大王在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當時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願意和我交個朋友。因此,我決定到燕國去投靠燕王。’藺相如听了說︰‘趙強燕弱,而你又是趙王的寵臣,燕王才願意和你交朋友。你得罪了趙王,如果逃到燕國去,燕王害怕趙王,決不敢收留你,只會把你捆綁起來送回趙國。到那時,你的性命就難保了。你不如月兌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斬人的斧子上,親自去大王面前認罪請求處罰,大王寬厚仁慈,會寬恕你的,’我听後照著做了,大王您果然寬恕了我,這就是‘負荊請罪’的故事。因此我認為藺相如能夠出使秦國並圓滿完成任務。」。

趙王派人把藺相如召來,問道︰「現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來換和氏璧,可以答應嗎?」

藺相如說︰「秦強趙弱,我們不能不答應。」

趙王又問︰「要是秦王得了璧,卻不肯把城交給趙國,又該怎麼辦呢?」

藺相如說︰「確實如此,但秦國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璧,如果趙國不答應,那就是我們理虧,秦國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趙國;要是趙國把璧送到秦國,而秦國不肯把城交給趙國,那麼就是秦國理虧。比較一下,我認為最好是答應秦國,把璧送去,讓秦國負不講道理的責任。」停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想大王現在可能沒有適當的人選吧,我倒願意出使秦國,假如秦國真的把城邑交給趙國,我就把寶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寶玉完完整整地帶回來。」

于是,趙惠文王任命藺相如做使臣,帶著和氏璧西使秦國。

秦昭王在章台接見藺相如,藺相如雙手捧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璧。展開錦袱觀看,果然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衣無縫,真不愧是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又依次遞給妃嬪、文武大臣和侍從們欣賞,眾人都嘖嘖稱贊,歡呼「萬歲」,向秦王表示祝賀。

過了很久,秦王卻絕口不提以城換璧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絕對不會以城換璧,心生一計,對秦王說︰「這塊寶玉很好,就是有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王听後,就把璧交給他,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接過璧,迅速後退幾步,身子靠著柱子,憤怒得連頭發都快豎起來;義正詞嚴地對秦王大聲說道︰「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想要這塊美玉,答應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當時趙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得無厭,仗著勢力強大,想用幾句空話騙取趙國的寶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來。可我卻認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騙,何況秦國是個堂堂大國呢?再說也不能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傷了兩國的和氣。趙王采納了我的意見,並且還齋戒了五天,寫了國書,然後派我作使臣帶著寶玉到秦國來。態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卻在一般的離宮接見我,而且態度又這樣傲慢。大王把這麼貴重的寶玉,隨便遞給宮女侍從們觀看,分明是在戲弄我,也是對趙國不尊敬。我看大王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來,現在寶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在柱子上撞個粉碎」。說罷,舉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勢向柱子砸去。

秦王本想叫護衛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把璧砸壞,趕忙賠禮道歉,請他不要那樣做,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

秦王一面叫來掌管地圖的官員送上地圖,秦王攤開地圖假惺惺地指著幾座城池,說︰「從這兒到那兒的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

藺相如想到秦王不過是裝裝樣子、耍耍鬼把戲而已,可別再上他的當,絕對不會把城給趙國,于是又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非常喜歡,可因為害怕秦國勢力強大。不敢不獻給秦王,在送走這塊璧的時候,趙王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隆重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璧,也應該齋戒五天,然後在朝廷上舉行九賓之禮,我才能把璧獻給大王。」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想到璧在藺相如手里,不好強取硬奪,便答應齋戒五天,然後,又派人送藺相如到最上等的待客賓館去休息。

到了賓館,藺相如想到秦王雖然答應了齋戒五天,但一定不會真把城給趙國,于是就選了一名精干的隨從,讓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著和氏璧,悄悄地從小路連夜趕回趙國去了。

是的,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再說秦王假裝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設下隆重的九賓之禮。兩邊文武大臣排立,傳下命令,要藺相如來獻璧。藺相如走上朝廷,對秦王行了禮說︰「秦國從秦穆公以來,已經有二十一位國君了,沒有一個是講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早派人帶璧離開秦國,恐怕現在早已到趙國了。」

秦王听了,十分惱怒。

藺相如仍舊從容不迫地說︰「今日之勢;秦強趙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趙國要璧,趙國不敢違抗。馬上就派我把璧送來,現在要是秦國真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以換取和氏璧,趙國哪敢要了秦國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騙大王,罪當萬死,我已不存生還趙國之望,現在就請大王把我放在油鍋里烹死吧,這樣也能使諸侯知道秦國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誅殺趙國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傳播四方了。」

秦王的陰謀被徹底揭穿,又狡辯不得,只好苦笑一番。

而秦王左右的大臣衛士,有的建議把藺相如殺掉,但被秦王喝住了。

秦王說︰「現在即使把藺相如殺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損害了秦趙兩國的友誼,也有損秦國的名聲,倒不如趁機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國去。」

于是秦王依舊按九賓之禮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藺相如;然後客氣地送他回國。

以後秦國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把璧送給秦國。

不久,有勇有謀的藺相如當了丞相,所以,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虎狼之國的秦國手中。

秦王政十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

于是,秦贏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璧精研細磨雕琢成為皇帝璽作為傳國玉璽,並由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刻文之上,龍魚鳳鳥鈕,形同龍鳳鳥之狀,稱之為「天子璽」。

傳國「天子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南巡,行至洞庭湖湘山處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

始皇拋傳國玉璽于湖中,祀神鎮浪,才得到平安過湖。

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拿著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說完,留下玉璽就不見蹤影了。

「天子璽」再次回到秦國。

秦子嬰元年冬,沛公劉邦駐軍灞上,秦王子嬰素衣白馬,反綁著自己,獻上天子璽,從此,劉邦便以此寶隨身佩戴。

得天子璽者得天下,這和氏璧一直在皇帝的手中轉手。

這天,劉季正潛心把玩天子璽,看到張良進帳,這才小心翼翼地將玉璽放進玉匣之中。

張良問道︰「沛公手上可是秦玉璽?」

「正是,子房好眼力。」劉季喜不自禁。

「不知沛公如何處置?」

「我得到的,自然歸我。」

「此話不假。只是在下覺得此璽乃燙手山芋,留不得。」

劉季騰地從座上彈起︰「什麼?留不得?那給誰?」

張良從容道來︰「物稀則貴,貴極則禍。此玉自荊山之始,便凶信不斷。先是卞和獻璧斷足,再是諸侯窺紛爭。如今天下未定,關中不穩,諸侯必是緊盯玉璽,沛公何不送個人情。」

「子房說得也太輕巧了吧?得玉璽則有天下,我拱手送人?」

「正因路人皆知得玉璽者有天下,所以諸侯必會爭之。莫說諸侯聯手,只一項羽,沛公可能抵得?」

劉季無言,不甘心地盯住玉璽匣子。

張良看著劉季不甘心的樣子又說道︰「當有天下之日,無此璽亦然。當無天下之時,有此璽亦枉然。秦王子嬰不也曾據玉璽?在下以為,沛公不如給項羽一個人情。」

「給他?」劉季叫出聲,眼下唯一能抗衡的只有項羽,如此豈不是長他人志氣?

「不行不行,拱手給他?不行。」

見張良還要再勸,擺手道︰「子房,讓我再想想,再想想,好吧?」

張良一笑,告辭出來。劉季生怕給人搶了一般,雙手護著玉璽匣子。確定張良已去,這才打開匣子,不忍心地望著玉璽,拿起來,輕輕撫模片刻,然後將玉璽放回匣內。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