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章 5 得遇故人

三月,劉季與酈商合攻開封,一攻未下,旋即北上白馬,迎戰楊熊,殺至曲遇。

正當二人殺得難分難解之時,一隊人馬殺將出來,攔腰沖斷楊熊隊形。

劉季和楊熊同時大吃一驚。

劉季吃驚過後發覺是張良所帥韓軍,心中大喜。

楊熊吃驚過後陣形大亂,敗退滎陽,後被秦二世所殺。

劉季復見張良喜從中來,當即擇地安營,共敘別情。

原來張良與劉季別後,連下數城,只是秦軍反攻,諸城即得即失,只得在潁川一帶游兵出沒。

劉季知悉此地富庶,便同張良聯手南攻潁川。

然後轉軍西北,略取回大片韓地,佔領太室山險略要地轅。轅乃崎嶇山地,計有十二曲,秦軍因其地勢險峻,疏于防守。

此時劉季聞知趙將司馬卬借劉季東躲**、南攻北退無法接近函谷關之機,欲西渡黃河,搶先入關。

劉季情急之下,火速由轅北上,攻佔平陰,切斷渡口。

隨後大軍南下,與秦軍激戰洛陽東,稍戰失利,便迅速月兌離戰斗,由轅回軍陽城,獲得大批戰馬戰車,交由夏侯嬰率領。

一路上,加上運用大軍師張良給的各種錦囊妙計,巧奪智取,一路上勢如破竹,幾十次西征戰役,基本戰必勝、攻必取。

不久,就攻佔了城陽、成武、栗縣等地。

是夜,劉季在軍帳內喝悶酒,蕭何、張良、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盧綰、劉交幾人陪著,默不作聲。

酒過三巡,劉季嘆道︰「函谷關呀函谷關,近在眼前。」

蕭何知道劉季雖然不斷迂回,但他內心卻急于破關,然而函谷關守軍重重,可望而不可即。今有司馬卬,明天不知又有誰會鋌而走險,一旦別人佔得先機,那將功虧一簣,難得主動。他對泗川了如指掌,但對關中卻知之甚少,一時想不出個頭緒,只有陪著劉季一杯杯飲酒。

樊噲見不得沉悶,很快忍不住說道︰「姐夫,不如我帶人馬強攻函谷關,殺進關中了事。」

劉季翻一眼樊噲︰「洛陽一戰,顯見我們不是對手。函谷關易守難攻,難上加難。」

曹參接道︰「不如就這麼轉戰,消耗秦軍力量,伺機偷襲,突入關中。」

劉季搖頭,卻也無可奈何。

張良見眾人不再言語,劉季仍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已經理出頭緒的他侃侃而道︰「沛公,雖然函谷關近在咫尺,卻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今諸侯拼爭,萬人窺覷,若不早日破關,唯恐夜長夢多。在下聞知,巨鹿戰事已見分曉,項羽斬殺卿子冠軍宋義,血戰三日,九進九出,大敗王離。眼下正集中兵力,迎戰章邯。章邯所率本是刑徒,僅憑氣勢出關,眼下已是強弩之末。而其長史司馬欣于項梁有恩,一旦從中牽線投降,則戰事更快。若是項羽結束河北戰事,率數十萬大軍西進,恐怕無人能敵。此其一難。

「眼下沛公唯一可道的是‘扶義西行’。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語雖過于理想,卻也不無道理。然而扶義則安民,安民則免賦,免賦則糧秣何來?陳留雖得,月余後又當如何?此其二難。

「此二難,其一,在下近日冥思苦想,已為沛公找到方略。」

劉季正在悉心听說,此時突然插話︰「快講,子房。」

張良略一沉吟,猜知劉季更為關心此一難,繼而說道︰「函谷關雖險,卻非入關的唯一通道,武關同樣可至關中,雖比函谷關路遠,防守卻不及其余。」

劉季一躍而起,抖動著發麻的腳,跳到張良跟前,大搖其手︰「太好了,太好了!娘的,打南陽,破武關!」

「那糧秣?」蕭何謹慎地問。

劉季一笑︰「不著急,很快便見分曉。」

眾人看劉季如此自信,也便放下心來,一掃之前的郁悶,吆喝著喊起酒令。喧囂之中的蕭何心中一動,呂釋之月余未見,莫非另有秘密?

與項羽北上救趙、俘虜王離、迫降章邯的同時,劉邦趁秦軍主力被牽制在河北,也乘虛自率一軍向西進發,依張良之計,避實就虛,迂回前進。

恰在這時候,又一件阻礙項羽進程的事情發生了。

秦末齊國狄縣人田榮,故齊王田氏宗族。秦末陳涉起義後,與其兄田儋在齊地響應,恢復齊國,田榮為相國。

公元前206年7月,田榮自立為齊王,起兵反抗項羽。

于是,沉不住氣的項羽又率大軍討伐齊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