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章 看前朝秘史游園賞花

凌思琪想著在茶館待了挺久,也是回去的時候了,于是叫來小二結賬後,與黛蘭下了樓。走的時候說書的先生還在說書,說的大概是起義之類的故事。

回到凌府後,先去見見了二伯母,後又去雅蘭閣見了凌夢萱。知曉明日去周府要注意些什麼,大體是玩些什麼,接著姐妹倆聊了些私房話後,凌思琪便回到听雨閣。

因是今天在外面玩耍,雖然多數時間是在茶館听說書先生說書,但是凌思琪听了書中李少女乃女乃的事後,心情一直沒有平靜,想要多了解多看一下古時的一些秘史秘事。

于是叫元香在外面淘來了幾本小說。是前朝的秘史,說的是皇帝與嬪妃之間的故事以及前朝的農民起義。

凌思琪躺在榻上,縴手翻開泛黃的書頁。

前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是郯帝,在宮中的時候常常偷香竊玉。

郯帝為太後所生,是次子,先封晉王,太子是他的嫡兄,可是他雖然封藩在外,卻時時行賄賂,盡在先帝身邊的近臣身上費功夫,近臣皆為他說好話,他也時時進宮盡孝道,太後原本就寵愛次子,常常在先帝面前替他說好話,里應外合之下,先皇將東宮廢了,改立晉王為太子。

前朝皇帝郯帝便天天在先帝跟前侍奉。當時有位李氏華蘇夫人,黛綠雙蛾,鴉黃半額;碟練裙不長不短,鳳綃衣宜寬宜窄。腰肢似柳,金步搖曳翠嗚珠;鬢發如雲,玉搔頭掠青拖碧,雪乍回色,低低不語,青山脈脈;幽妍清倩,婉轉輕盈,艷治銷魂,榮光奪魂。

夜夜受先帝召幸,先帝年老,又不節制,不久便出了一身病,華蘇夫人日夜不離,侍奉湯藥,先帝對于華蘇夫人十分寵愛;而前朝皇帝也為了奪得純孝的名聲,也在天天在先帝跟前侍奉。

因為如此,前朝皇帝與華蘇夫人天天見面,華蘇夫人長得十分貌美,郯帝本來就是個愛好美色的人,所以對華蘇夫人暗生情愫,終于在一日,郯帝進宮問候先帝病情,在會因路口,遇見華蘇夫人,他便搶上前深深一揖,趁勢把袍袖往華蘇夫人的裙邊一拂,裙底下露出了華蘇夫人的小腳兒來。

【在古代腳是除了丈夫之外的人不能輕易看去的,在清朝的時候,對于腳的嗜好越發的大,所以有為三寸金蓮而被迫纏足的婦女,從大致五六歲時就被迫裹足,要將腳骨折斷,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要緊貼著。

有的女孩腳骨比較硬,不容易折成標準的形狀,就用砂礫蟲子和裹腳布一起裹起,這樣腳就容易爛掉,易于裹腳。

因為農家女孩還是要做農活的,所以裹腳裹的並不似二門不進,大門不出的大家閨秀精致。往往她們要忍痛下地農忙。

而那些士大夫對于三寸金蓮有種病態的痴迷,因此喜歡捧著小腳在手心中把玩。

而在清朝的時候,發展到後來,如果一個女子的繡花鞋被一個男子得到,就必須嫁給那個男子,因為她已經不潔了。

有些采花賊,偷的是姑娘小姐們的鞋子,因為這也是貞操的象征。】

華蘇夫人見郯帝來意不善,急著回身找路走,可是被郯帝上前攔住了︰「本王久慕夫人仙姿,今日相逢,實在是天賜良緣!倘蒙夫人錯愛,本王生死不忘!」說完向華蘇夫人懷中撲去,嚇得華蘇夫人奪路而逃。

華蘇夫人被郯帝追得慌亂,急急逃進先帝的寢宮,先帝病得氣息奄奄,昏昏沉沉地睡著,華蘇夫人頭上一枚金釵,被簾鉤抓下,恰巧落在一只金盆上面,當地一聲響,猛地將先帝從睡夢中驚醒。

久病之人易動肝火,先帝大怒,喝聲怒斥,華蘇夫人見狀,低頭不敢語。先帝愈發怒不可抑,顫聲喝道︰

「什麼事兒如此驚慌?快快說來,如果不說,便當傳內侍立刻賜死!」

華蘇夫人在面對生死攸關的時候,跪倒在龍床,流著淚,一五一十地道出事情的緣由。

先帝怒極,大罵郯帝和太後,叫來重臣,想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不料重臣皆受郯帝所賄賂,替他說好話,先帝氣得暈倒在龍床上。

待先帝緩緩醒來後,叫來自己的親衛,寫下聖旨廢東宮,改立前太子。殊不知,滿朝文武皆舉薦郯帝。

最終先帝駕崩,郯帝登基。

凌思琪看到這後,想著眾口鑠金,先皇先是受了先後的耳邊風,又受了眾臣的洗腦,好的也會變壞的;壞的也會成好的。

從來都是少數服從多數。即使到後來終究有一天會證明出來,會揭露事情的真相,但是當下的人仍然受到蒙蔽,甚至受到蒙蔽的有些人至死仍然不知事情的真相。是幸還是不幸,不可隨意斷言。

小時候,看肥皂劇時總是有人遭受蒙蔽,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仍然沒有知曉最後的真相。天真的自己真想鑽進電視里,敲打他或她的腦袋,告訴他或她,你錯了,你被騙了……結果只能兀自糾結。

「小姐,該用膳了!」黛蘭挑開簾子進屋來。

「嗯,端上來吧!」凌思琪將書放在榻上,起身在元香端來的熱湯中洗了洗手。

只見桌上羅列著紅嘴綠鶯鴿、翡翠碧玉、西湖銀魚羹、羅漢上素、夜盜紅綃、左右逢源。其中最讓凌思琪喜愛的便是那個夜盜紅綃,是夜香花配以紅菱火鴨,名字的由來則是戲劇中的情節名。

雖然有些名字起得十分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實際上也只是飯桌上簡單的菜肴。

比如女作家舒婷在《民食天地》一文中談到她外公只身流浪到廈門,啃兩個大光餅,叫一碗菜牌上最便宜的湯,美其名曰「青龍過江」,只花一個銅板,其實只是一碗清湯加兩節蔥段。

凌思琪用完晚膳後,元香上了些糕點和茶水,糕點有藕粉桂花糕、糖蒸酥酪。

品嘗了幾塊藕粉桂花糕後,凌思琪將其他的賞給了丫鬟。

來到有著玲瓏冰裂紋的窗格的木窗旁,縴指推開窗門,看著窗外花色艷麗,姿態嬌媚的海棠花,真是應了那句詩︰雪綻霞鋪錦水頭,佔春顏色最風流。

海棠為歷代文人喜愛之物,也是原身喜愛之物,因其有的千瓣如洛陽牡丹,六瓣如桃,五瓣如梅或如幽蘭。越日在觀,或若山茶初放,或若牡丹半謝,其蓓蕾則似垂絲,含蒂似石榴,碎剪似秋紗;花朵則或大或小,花蕊則或連或散,花色則紅白深淺相宜相間。種種奇幻,莫可名狀。有「花中神仙」、「國艷」的美譽。

因為晚上熄燈比較早,決定先去外面逛逛後花園,消消食。

一路移步換景,四處盛開的鮮花經過雨水的洗禮,越發嬌艷。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艷的海棠花,筆盈盈地競相怒放。滿天星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點點地綴滿在淺綠色的枝葉叢中。

來到水榭亭,水榭亭瓊花年年盛開,開得十分爛漫,瓊花花白如雪,香氣芬芳,引來彩蝶翩翩起舞,堆瓊似玉地開著十分繁茂,陣陣香氣,隨風飄來,十分提神,使人神清氣爽。

水榭亭下游魚戲水,凌思琪叫元香遞過早已經準備好的魚食,縴手揮揮灑灑將魚食投入水中,游魚就像感應到似的,爭先恐後游了過來。凌思琪愜意地倚在水榭亭邊。自從上次落水後,凌思琪便和上次救了她的王應元家的學了浮水。

在水榭亭喂了會兒魚食,凌思琪看著緊靠著水榭亭的曲溪樓,四季常青、凌寒不凋的古柏生長在曲溪樓的兩旁。

曲溪樓緊靠水榭亭,又有題名語出「流觴曲水」典故。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邊游玩,以消不詳。當天,集會于曲水之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直到停止流動,在誰面前,誰則取而飲之,叫做「流觴」。

流觴曲水,河邊暢飲,是文人風流雅韻一大時尚。

凌思琪沿著長廊,想要去曲溪樓看看時,听見陣陣歡聲笑談。問及過路的丫鬟,得知是凌思琪的堂哥凌湯峪在會聚友人。凌思琪想著既然堂哥在會友,便不再去湊熱鬧了。

當這時,談話聲漸漸靠近,凌思琪看見迎面走來幾位男子,其中就有她幾乎很少見面的堂哥凌湯峪,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身穿一領紫繡團胸繡花袍,腰系一條玲瓏嵌寶玉環絛,足穿一雙金線抹綠皂朝靴。

還有幾個,也皆是熟人。

還是青衫打扮的孟庭蘊,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上穿青錦襖,下著抹綠靴。風流才子曾世敏,手里還是拿著一把扇子,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冷面書生徐棠澤,不苟言笑,上籠著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著條紫絨飛帶;腳登一雙白皮襯底靴。

眾人見面後,便寒暄問候了下,因為交情便不是很深,便沒有繼續交談。凌思琪看見這幾人中沒有慕容燁有一點失望。

堂兄凌湯峪看見凌思琪後叫小廝從他的房中拿來了近幾日他在外任職順手買的小玩意,給凌思琪玩。凌思琪謝過堂哥後,與眾人告退後,回了听雨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