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估計你可能會吃這一套。」李雲卿說著,晃了晃手中的幾張紙。
「這是什麼?」
「有關于最近想的關于與對手該怎麼打輿論、宣傳戰,尤其是民間方面應該怎麼去做的想法。」
「你怎麼知道我很想要你的東西。說不定我還不想要呢。」
「你不要算了。我去找易老師說理去。還可以看看她感不感興趣。」
「給你介紹了個老師,還給你弄出個依仗了。我可警告你︰我能夠怎麼介紹給你的,就能夠怎麼再讓她不再理你。你信不信?」
「信,完全信。你現在就是我最大的倚靠,我不信你,還能信得過誰呢?先給你看,總可以了吧?」
「這還差不多。我倒要看看你準備怎麼去搞宣傳戰文章構想的。」
楚玉明拿過了那幾張紙,只見李雲卿在紙上是這麼寫的︰
在現代化戰爭中,要特別注意信息戰和宣傳戰在敵我對決過程中產生的作用。而在戰爭可能發生之前,就應該進行一定的宣傳戰文章的發布,這樣可以產生提醒己方國人注意加強國防觀念,打擊對方士氣的作用。
宣傳戰文章可以包括體現我們實力和信心的,可以包括對本國如果進行戰爭所具備優勢尤其是心理優勢的宣傳,以在心理上面對對方形成威懾的;可以包括對方弱處的分析,我們已經看出他們弱點的;可以包括表面上是宣傳其優勢,其實是說明我們已經找到對付方法的,使其不要搞冒險,形成對對方的心理威懾,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目的的;防止出現可以包括就替對方宣傳,而最終打擊到自己方士氣的;暴露自己方面弱點的。
「在你寫的這些東西里面,該怎麼去發布這些自己人可以用到的信息,避免發布對自己可能造成不利的,對對手有可能知道而做出對我們不利事情的信息等好像涉及的還不夠。」
「你拿過來,我們討論著將這些加上去。」李雲卿接過紙,邊說邊寫到︰「這種信息性的發布,可以完全通過對對方心里的威懾而形成信息戰的主要組成內容。」
「那麼,你認為進行信息、心理戰的樣式又是怎樣的呢?」楚玉明又提出了另外一個疑問。
「我認為︰某個個人,某個國家所有的各種有可能進行表演的舞台,都可以算是進行信息戰的主要形式。己方和對方的比較重要人員在某些方面的語言表達和行為表現。某些小人物所體現出來的民族和國家特性,也可能成為進行信息戰的主要載體。」
「樹立自己國家的正形象,駁斥別有用心國家對我們負形象的丑化和抹黑應該成為進行宣傳戰的最重要的兩個方面。」
「輿論,媒體在其中起到的宣傳作用不可小覷。尤其是對某一個事件的負面報道可能因為其更符合人們的獵奇心理而更吸引觀眾的眼球。」
「這就要涉及到對信息的分類、歸納、整理、進一步分析,得出那些需要向大眾開放,那些禁止開放;那些可以為我所用,成為公眾為國家樹立正形象共同去用的;那些又是需要公眾不停地去解釋‘不要被負形象’影響的內容。」
「據我所知︰在信息掌握不對稱的攻防戰中,信息的擁有量是決定戰爭成敗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是能夠掌握多的多信息的一方往往比基本不掌握有效信息的一方要能夠更容易掌握戰場主動權,也就更容易獲得最後的勝利。」
「這一般都表現在信息現代化國家和軍隊對那些信息化相對很落後的國家與軍隊來說的。」
「但是,在雙方基本上都掌握有對等信息的情況下,對信息有時候掌握得太完備,在某些時候反而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怎麼信息掌握完備,反而會有問題呢?這與我們平時認為的信息越多越好是相違背的呀。」
「這其中可能最大的麻煩就是佔有太多的信息往往會形成對信息的誤讀。而對信息的誤讀會導致決策者對形勢的誤判,就往往會進行錯誤的決策,最終使自己或者自己所指揮的部門和軍隊行動錯誤,走入對手所設立的信息圈套之中。從而導致出現一些非常奇怪的戰場表現形式和結果。」
「噢!我明白了。有可能因為對信息掌握的太自信而忽略了臨時特殊情況的發生。」
「是啊。比如珍珠港的輝煌勝利使當時的敵手認為它們的密碼沒有任何問題。那種對信息佔有的絕對自信,使我們在中途島作戰中根本不知道對方已經破解了它們的密碼。據說這其中的功勞很大還來自于當時的我們一方。」
「于是,它們在自認為佔有了很多信息的基礎上而準備進行新的戰役。它們卻沒有想到,其實這些信息是對它們的完全誤導,最終在中途島一戰,它們損失掉了最大的四艘航母。從此,太平洋戰爭的進程發生逆轉;勝利天平便完全倒向了美國一方。等于是預示了它們將會完全失敗。」
「在具體的作戰中,對信息的誤讀也是會導致致命的錯誤。比如抗戰中被譽為「當代孫武」我軍著名軍事家的重疊設伏就是利用了敵人對信息誤讀在幾乎是同一個地點兩次都獲取到重大勝利的。」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能夠做到,讓對方不停地進行信息誤讀,我們才好進行我們的計劃。」
「這應該是我們在戰爭中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
「可是,還有個另外的問題,你有沒有想到過︰我們國人如果一起對一些信息進行誤讀的話,恐怕我們也要出現比較大的麻煩。而多數國人如果都知道這些是迷惑敵人,應該是為敵人誤讀的信息,往外表明的情況下,泄密也就難免了。」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向來都是經典戰例運用得最充分的內容。無論是勝利方,還是失敗方都會認真考慮的;而到不到戰爭的最後,誰都不會判斷清楚,到底自己是在誤讀還是沒有誤讀。」
「應該說,現在的社會,不要說戰爭,就是平時生活,任何一個人所獲得的信息量都是海量的。更不要說一支軍隊,一個國家,在處理某種事務時所專門收集的信息內容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做到不去誤讀呢?」
「這就必須要求我們能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但要提取我們最需要的信息,還一定要用這些信息我我們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