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重生之大書商 第八三十三章 新官上任

攝心者,謂逢好學伎術者,則為之稱遠。方驗之道,驚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人,驗去,亂其前,吾歸誠于己。

這段話,用最淺白的語言來說,就是跟人聊天,你得會聊,別人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你就順著桿子跟上去。說話的人就會越聊越帶感,看你就很順眼。

如果你是一個上位者,他就會覺得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領導,忠心就自然產生了。

昨日的見面會,只是尚瑞達在職員面前的首次亮相。

今天找人單獨談話,也是一名合格的新領導,題中應有之義。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決策層確定企業的大政方針、發展方向和規劃,掌握政策,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及重要的人事組織。關心的是企業全局、長遠發展。

而中層管理者,就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承擔著企業戰略決策的執行、基層的管理以及與決策層的管理溝通。既承上啟下,又獨當一面。這籠絡人心,自然得從這些中層開始。

辦公室是寧長河安排的臨時辦公室,在搬入新辦公區之前,未來幾天,尚瑞達還會一直在這辦公。

尚瑞達叫來第一個談話的,是羅書林。

兩人都挺熟悉了,也不用太客氣。

熟人見面,總是有幾句開場白。寒暄了幾句,尚瑞達就開始問羅書林︰在新的工作崗位,有什麼體會啊,適不適應啊,有什麼問題,需不需要幫忙啊之類的。

熟歸熟,羅書林到底是很聰明的一人,彼時身份不同,作者和編輯,猶可以平等對話。此時不一樣。人家搖身一變,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說話自然就帶著小心。

當然有很多問題,如果是之前的朋友關系。還可以全部抖摟出來。現在彼此身份的轉變,就由不得自己信口開河了。

問題說多了,估計領導會覺得你能力有問題,啥都不會,要你干嘛?說完全沒問題,就更不行,你就這麼自信?那以後工作布置給你,你要解決不了,那就不只是能力問題了,而是人品問題了。

羅書林來之前。知道會有這麼一個過程,也是有準備的。把筆記本拿出來,提了幾個挺重要的問題。

這幾個問題提出來,尚瑞達就覺得,是挺重要。都是眼下必須要解決的事情,對羅書林就高看了幾眼。

第一個問題,稿源的問題。

按照尚瑞達給出的《中國國家地理》的定位。這份雜志,是以圖為主,但還得把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結合起來,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諸多領域。

這就給稿子的采編工作,增加了難題。一般的攝影師。拍拍風景照,可能沒問題。但要把每張照片,賦予那麼多的內涵,估計就力有不逮了。你不能強求每一位攝影師都是地理學家,都是考古學家,都是人文社會學家。

至于那些搞地理學的。搞歷史的,搞生物的,搞歷史、考古的專家和學者,你要指望他們拍出專業級水準的照片,顯然是不可能的。術業有專攻。全能全才的牛人,找遍中國,也找不出多少個來。

羅書林提出來的這個問題,也是尚文遠指出的,辦好這份雜志的最大難題。

盡管自己肚子里有解決的方案,但尚瑞達也想听听羅書林的想法。

就問羅書林,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羅書林是真的考慮過,畢竟以後他的工作,也主要是這本雜志。所以,在面對領導提問的時候,他也把想法提了出來︰找雙江博物館買素材,然後編輯按照這些素材,進行人文加工。

「嗯,還不錯,有點思路,盡管眼界還窄了點。」尚瑞達暗自點頭,給羅書林打了個高分。

尚瑞達沒對這個解決方式表態,只是點了點頭,繼續問羅書林,還有什麼問題。

羅書林自然沒追問尚瑞達。領導沒表態,應該是有自己的想法,何必去多嘴呢,開始說下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印刷紙張的問題。

要達到尚瑞達要求的︰色彩明艷、圖文並茂、裝訂精美,紙張和印刷就是問題。就目前的紙張和印刷技術,在雙江地面上,就很難解決。

尚文遠是按照後世的雜志風格要求的,銅版紙、四色印刷,設計風格大氣,可讀性、收藏價值高。

但現在整個大陸,銅版紙還是個未知產物,所有的紙廠都沒生產這玩意。

至于印刷廠,能不能印出這麼精美的產品,羅書林現在還不得而知,至少在他看來,市場現有的圖書和期刊,是沒有這個水平的。

對純技術上的事情,羅書林是真沒辦法。

面對尚瑞達的提問,只能老老實實的承認,現在他是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先去外面多打听打听,再看有什麼辦法解決。

尚瑞達也沒說什麼,勉勵了兩句,提醒羅書林,可以設法跟省的里外事辦,想想法子。國內不行,國外說不定早就有了好的東西了。

羅書林把尚瑞達說的,都記了下來,準備等下去後,就開始跟外事辦聯系聯系。

又提了一兩個無關痛癢的問題,羅書林就談了談工作想法,說按大會上的布置,準備今天就開始召集人手,組隊討論,爭取這兩天就把雜志的功能模塊給弄出來。

「這是個干事的料。」尚瑞達看羅書林,愈發順眼,勉勵了一番,就結束了兩人今天的談話。

又分別找來三個小組的組長、副組長。還是一個路數,先跟人聊了聊遇到的問題,然後讓這些人談了談對工作的想法和安排。

作為一個坐在一把手位置上的新手,尚瑞達今天的表現,在幾位受到接見的小組領導看來,很是可圈可點。既沒有高深莫測、故作威嚴,也沒有做出一副露骨的禮賢下士的模樣。

和在大會上慷慨激昂的履新演講不同,坐在辦公桌後面的尚瑞達,話語反而不是很多。

說話不緊不慢,臉上始終掛著謙和的微笑。

對幾位小組領導提出來的問題,記錄的同時,也多是探討,而不是急吼吼的下結論。對他們工作上的想法,也會仔細的記錄下來,適當的時候,還會溫言勉勵幾句。

這一圈下來,尚瑞達在幾位小組領導面前,都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幾人下來,踫頭一聊,都覺得,這新領導看著謙謙有禮,但卻不糊涂。看來往後的日子,還得小心應付,心頭的那些小算盤,還是少扒拉。

花了一上午時間,跟未來的中層們一一踫頭,尚瑞達也基本確定了這幾個人的辦事能力,以及做事風格。這算順利的了,有兩位大哥幫忙,至少不會蒙頭蒙腦的就開始做事。

兩位大哥選出來的這些人,還是很有幾分本事的。

吃過中飯,來不及休息,尚瑞達就喊上寧長河,一同去蒲老大的辦公室坐了坐。

把今天跟人談話的情況,跟兩位大哥匯報了一下,再扯了會閑白,才又回到辦公室,開始整理起單位的檔案資料,以及考慮接下來的具體工作安排。

新單位,千頭萬緒,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對比之前在萬川電池廠銷售科的工作,尚瑞達很是感概︰尼瑪還是做一個辦事員來得爽利,都是那個小東西弄出來的,真他媽累!

伸了下懶腰,想起兒子,尚瑞達才記起來,好像早上起來,兒子囑咐自己要注意兩個人,是誰來著?

趕緊把那份人事名單拿出來,發現兒子已經在上面畫了兩個圈。

「伊明遠?聶雲嵐?」

「這倆人怎麼了?」嘀咕了兩聲,尚瑞達從檔案盒里,取出兩人的檔案資料。

這一看,就發現問題了,伊明遠沒啥奇特的,但這聶雲嵐,可不一般吶。

50年《新民報》任編輯、記者,54年進出版社,58年打成老右,78年回出版社,這不跟二哥一樣麼?

編審、研究員?還有作品《李調元佳話》、《玉嬌龍》、《春雪瓶》、《金鴨兒》、《老虎新娘》、《雪地追蹤》。

大才啊,這是,現在又劃到自個手下了?

趕緊又拿過人事名單,果然,被二哥劃到了《意林》組。

這編審、研究員不比文字編輯級別要高麼?二哥這什麼意思?難道對這個人,還有什麼說道?

「看來得去問問二哥,這人有啥問題了。」尚瑞達暗道,「不過,兒子又是想干什麼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