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這封信中所敘述的東西,都是將來即將的發生的事情,葉挺不敢輕易相信。雖然黎禹第一封信中的分析,令他萬分佩服,但是這畢竟不是說書先生在說書,而是關系到全軍上下近萬人生死存亡的大事。這個叫黎禹的基層黨?員真的能像「諸葛孔明」一般預知天氣變化嗎?葉挺對此充滿了疑問。更何況12月28號的軍委會議已經就時間也下了決定,如果彭少峰提前交了信,他葉挺或許還可以考慮一番,但是此時他葉挺該以什麼樣的理由去改變的軍委的決議呢?他總不能說是一個叫黎禹的基層游擊隊長預測到了1月4號會有極端天氣,從而要求改變軍委會決議,提前出發吧。這別說項英和其他軍委委員了,就是他葉挺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
經過一番思慮之後,葉挺終于下定了決心。像彭少峰一樣,葉挺被黎禹的先知先覺能力給折服了。作為一個唯物論者,作為北伐「鐵軍」的領導人,他葉挺打起仗來向來是不信神、不怕鬼的。但此次他決定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賭一把了。在隨後的時間,葉挺根據黎禹的提示,緊緊抓住國?民?黨頑固派的本性向項英和其他軍委委員進行了分析。他在會上說道︰鑒于國?民?黨頑固派及其所代表的階級本性,鑒于國?民?黨有破壞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前科,鑒于黃橋戰役、皖南1940年秋季反掃蕩、曹甸戰役中新四軍在作戰中的杰出表現和實力的顯現,蔣介石發動內戰與同室操戈的事不可避免。由此可以相信,蔣介石和顧祝同是不會任由我們安然通過的。所以,我軍此次轉移就是要出其不意和老蔣和顧祝同來打時間仗。為此,作為軍長的葉挺提出了提前出發,爭取時間的提議。令人慶幸的是,項英和其他軍委委員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在會後立即向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作了匯報。新四軍軍部和各作戰部隊的出發時間比黎禹穿越前的歷史軌跡提前了寶貴的四天。1941年元月一號,新四軍各部根據軍部的統一要求,統一開始由皖南經南線向北移動。
在軍隊轉移的過程中,顧祝同很快就發現新四軍沒有按照蔣介石和戰區的要求經由北線轉移。他命令沿途的國?民?黨?軍隊立即對新四軍的擅自行動展開圍堵。蔣介石在得到顧祝同的報告後,勃然大怒。他指責新四軍不依軍令擅自行動,是一種「叛變」行為。隨即第三戰區按照之前的命令對新四軍展開了蓄謀已久的圍追堵截。
在原有的歷史軌跡中,新四軍于1941年1月4日晚上連夜出發。因連日的大雨,路滑難行,給部隊行軍從一開始帶來了困難。5日拂曉到達章家渡時,因青弋江水陡漲,在通過章家渡浮橋時,因過于擁擠,僅過千余人,浮橋即被折斷,部隊被迫涉水過河,延長了渡河時間。加之由于是隆冬季節,很多人衣服濕透,造成了部隊的疲憊,以及初出雲嶺等地的失利。部隊被迫在茂林停留兩個白天加以修整,這樣就給了頑軍形成緊密包圍圈以足夠的時間,使北移隊伍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由于黎禹的干預,1941年1月4號新四軍已經順利到達了雲嶺等地。雖然此間和國?民?黨頑軍產生了沖突和踫撞,但新四軍並沒有遭受什麼重大損失。此時,皖南的天氣正如黎禹在信中向葉挺所預測的一樣,下起了連日的傾盆大雨。葉挺在行軍途中,對黎禹簡直驚為天人。在休息途中,他專門找到彭少峰詳細了解黎禹的背景,這才有了大隊停下來接收游擊支隊電報並迅速回電的一幕。
黎禹看到這里,幾天以來懸在胸口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但短暫的輕松之後,他又開始擔心起來。只是現在他擔心的焦點轉移到了整個「皖南事變」中最為關鍵的地點----星潭。
根據彭少峰電報中的敘述來看,蔣介石和顧祝同已經開始圍追堵截了。部隊順利到達雲嶺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最關鍵的一步,或者說黎禹改變歷史的計劃能否成功,關鍵就看星潭這個地方了。
星潭,是雲嶺的出口咽喉,是從群山中跳出包圍的必經之地。只要葉挺能帶著新四軍順利通過星潭,那麼國?民?黨頑軍就不可能像原有歷史一樣,將新四軍層層包圍,並最後全部殲滅。
「軍長,你必須加快速度攻克星潭,千萬不能猶豫和拖延呀!」黎禹心中焦急萬分。
一念至此,他馬上抬腳向柳春的發報室走去。
黎禹一進門,招呼也不打,焦急的對柳春和付盈說道︰「馬上給大隊發報!」
付盈見黎禹這麼著急,立刻熟練的打開了機器。
「星潭位置十分重要,在整個北移行動中起著關鍵作用。請大隊長務必轉告軍長,必要時可提前轉交第三封‘錦囊’信。」
付盈戴上耳機,手握電台的按鍵,隨著一陣「滴滴滴……」的聲音傳出。黎禹口述的電文向遠方飛去。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電文發出後,三人都在等待著彭少峰的回復。
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突然,付盈的手臂急速的動起來。
柳春坐在一邊將接收過來的電文,很快轉譯了出來。
整個電文只有短短的兩句話︰「所警之事已悉,必竭盡所能。另趙一銘同志攜余澤工同志已前往關刀鎮
,望知悉。」
黎禹手握珍貴的電文,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小野次郎整個傘兵小隊,楊村一戰幾乎全軍覆沒。他帶著僅存的三個手下連夜帶傷跑回了關刀鎮。經過幾天的休整後,黑澤在大教堂內召見了他。
「閣下!」小野一臉的羞愧,「作為帝國?軍人,小野本應切月復向天皇謝罪!」
「小野君,帝國?軍人的榮譽自然重要。但是現在我最想知道的是你接下來的打算。」
「閣下,帝國傘兵是在借鑒歐洲盟國經驗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此次失利有客觀因素,但是主觀方面的原因更不可小視。我對來關刀鎮後的幾次戰斗進行了綜合的分析,沉痛反思了自己的失敗。」
「很好!知恥而後勇,這才是一個優秀軍人所應有的本色。」黑澤寬慰了一下小野,接著一臉威嚴的道,「說說你的分析。」
「閣下,主觀方面的原因才是我重點反思的地方。首先,傘兵小隊二十人還是偏多。由于傘兵的作戰特點,他經常要深入敵後甚至是敵人的心髒進行戰斗,人多目標大,既不適應機動靈活的作戰的特點,還容易暴露自己。其次,戰術訓練有待加強。特別是突發情況下的自主協同配合應該是我們下一步的訓練重點。」
黑澤對小野的分析感到很滿意,他點了點頭,示意小野繼續說下去。
「客觀方面,結合雲莊的戰斗和此次楊村的慘敗,我發現支那方面也存在一支類似帝國傘兵的小隊。他們盡管裝備不行,但是訓練有術,配合十分默契。另外,他們似乎一直在對我們守株待兔,這次在楊村,我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陷入了他們的前後夾擊。我的分析是,我們在楊村外圍空降時,就被他們的人發現,他們隨後就設計好了圈套等著我們去鑽。否則,我們不可能遭到那麼沉痛的失敗。」
黑澤听後,漠然不語。他抓起桌上的電話搖了搖,然後對著話筒道︰「雲子嗎?請馬上到我辦公室來。」
十來分鐘後,門外響起了雲子的皮靴聲。
「雲子,」黑澤開門見山,「楊村現在已經成了共?產?黨的重災區了,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不瞞大佐閣下,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楊村的問題。」雲子打算先入為主了。
「說說你的結論。」
「楊村的支那人當中存在一大批通共分子,他們主動、及時的給共?產?黨游擊隊傳遞一切他們能夠得到的情報。這是我們在楊村兩次重大失利的重要原因。」
「雲子,我現在想听的是你的處置辦法。」黑澤打斷雲子。
「閣下,根據帝國高層情報部門的最近得到的消息,支那第三戰區顧祝同現在正在支那安徽南部圍剿共?產?黨新四軍。」
「支那國?共雙方最近確實存在關系破裂的傾向,不過這對于楊村來說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閣下,在我看來這對我們有重大的意義。」
「哦∼?」黑澤來了興趣,「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