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九章

「老趙的信交到了彭大隊長手上了嗎?大隊長會配合自己把信依次轉交嗎?此時的新四軍是轉移了,還是仍然按照歷史原有的軌跡在4號晚上出發?」

黎禹坐在村委辦公室內,憂心忡忡。

怕等待的人出事,會擔心,煩躁,會有很多的猜測,想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會很矛盾很掙扎。反正,不確定的等待就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這是對黎禹此刻心情的最好的詮釋。

他一天跑了好幾趟柳春的電報室,每次柳春給他的回答都是同樣的----沒有回應。黎禹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四號,整整一天,黎禹幾乎呆在柳春的電訊室內沒有出來。盡管如此,最終結果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整整一晚,黎禹輾轉反側。五號一早,他急匆匆的又走進了電報室。

柳春還未到,付盈在里面值班。她看著這幾天仿佛著魔了一般的黎禹,嘆了口氣。黎禹看著付盈遺憾的表情,已然知道事情的結果了,他頹廢的轉身退了出去。

雪榮從趙剛那里得知了黎禹這幾天的表現,一大早便匆匆忙忙的趕了過來。走到門口,剛好踫上從付盈那里回來的黎禹。她看著黎禹黑黑的眼圈,憔悴的神情,心里一陣難過。黎禹也看見了她,他走上前,問道︰「怎麼這麼早就跑我這里來了?是不是想我了?」他勉強做了一個輕松的表情。

「你還有心情開玩笑!」雪榮關切的道,「你看你,眼楮都變成熊貓眼了。」

「沒事的。」黎禹故作輕松,「我年輕力壯的,瞧!」他做了個大力士的手勢。

「去你的!沒正經。」雪榮嗔怪的說。接著,她遞過一個蓋著的籃子,「還沒吃飯吧,這是我給你做的紅米粥,還有幾個雞蛋餅。」

黎禹掀起蓋子,聞了聞,「好香呀!」

雪榮瞧著他調皮的樣子,暫時松了口氣。兩人走進黎禹的辦公室,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起來。

通過黎禹的解釋,雪榮總算多少了解了黎禹所關注事情的嚴重性。她輕輕嘆了口氣,為自己幫不上忙,而感到遺憾而難過。

黎禹吃完飯,放下了筷子。在和心上人傾訴了一番之後,他內心覺得輕松了不少。他默默的看著雪榮,抓著她的小手,享受著片刻的寧靜。

就在這時,付盈突然毫無征兆的沖了進來。「隊長,電報????」

報字還沒說出口,付盈興奮的表情霎那間僵了下來。雪榮臉一紅,急忙抽回了手。場面一時間十分的尷尬。

付盈知道自己沖動之下忘記敲門,犯下大錯了。她急忙調整情緒,當作什麼也沒看見的道︰「雪榮姐在呀,我……我一著急,我忘記敲門了。不過,我……我什麼也沒看見。」付盈一陣手忙腳亂,結果卻是越描越黑。雪榮的臉都紅到脖子根了。

黎禹心里先是一陣尷尬,接著又不由得暗暗好笑,「不就抓個手嘛,就是看見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他站起身,決定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是不是有電報?」

「是,是,是????」付盈仿佛踫見救星了一般,一連說了好幾個是,同時揚了揚手里的電文。「大隊長那邊來的電報。」

黎禹趕忙走過去,一把把電報抓在了自己手里。

雪榮此刻也調整了過來,她輕輕走到黎禹身邊,「你有事,我就先走了。記得注意休息!」

黎禹感動的點點頭,報以一個溫暖的微笑。

付盈又恢復了往日的調皮模樣,挽著雪榮的手,和她一起走了出去。

電報還沒讀,黎禹的心先砰砰的跳了起來。他小心的展開手上的電文,隨著閱讀的深入,臉上的表情也逐漸放松下來。

彭少峰在電報中道︰接到老趙捎給他的信後,他心里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爭。畢竟在黨內這種非正常的工作參與是絕不容許的。

但是隨著事情的發展,他不得不慎重考慮黎禹在信中所說的一切。

正如黎禹在信中向他所說的,三大隊轉移到皖南後,12月28號項英副軍長召集所有團以上干部召開軍委擴大會議。會議內容也和黎禹所描述的一模一樣,討論的是部隊轉移的路線問題。最令彭少峰吃驚的是,最後會議的結論和黎禹預測的也一模一樣︰向南線轉移。

事情發展到這里,已經由不得彭少峰在猶豫了。他冒著被軍長葉挺處分的危險,轉交了前兩封信。雖然,第一封信已經錯過了黎禹所要求的轉交時間。

葉挺軍長對于彭少峰所描述的「錦囊」一事,開始感到十分的荒誕。他嚴厲批評了彭少峰的封建迷信思想,並且對于他所說的黎禹先知先覺的事情感到難以置信。在彭少峰的一再要求下,他最終收下了彭少峰轉給他的兩封信。

葉挺讀完黎禹所交的信後,感到十分的神奇。因為黎禹這兩封信是在1940年12月中旬所寫的,但是他所描述的將要發生的事情竟然和事實不差分毫。這令葉挺震驚不已。

在給葉挺的第一封信中,黎禹向葉挺分析了新四軍三條轉移路線各自的優略︰

東線是雲嶺與蘇南部隊的交通線,沿途曾設過兵站,但這些兵站已隨非

戰斗人員先遣隊撤離了。先遣隊的行動已驚動了日軍,日軍得知新四軍軍部及作戰部隊也經此北上,增加了兵力在蘇南一帶進行掃蕩,部隊再經此北移非常危險,大批人員要沖過日軍封鎖線完全不可能。

單這一點,就讓葉挺吃驚不已,因為軍部首腦最開始確實是考慮過東線的。但是,當時在蘇南的譚震林接連向軍部報告,先遣隊的行動已驚動日軍,並得知軍部及作戰部隊也經此北上,故增加兵力在蘇南一帶進行掃蕩,部隊再經此北移非常危險,大批人員要沖過日軍封鎖線完全不可能,少數人員前往嘗試過,均被日軍沖散,只能個別化裝過去,後續部隊請勿再采用這條路線。而且,12月10日蔣介石、顧祝同已經下令皖南新四軍不準走東線,並派駐52師、108師,沿途築有強固堵截工事,使東線已成為頑軍圍堵新四軍的重點。當然了,葉挺知道,這些事情是游擊隊長黎禹不可能掌握的。他心里十分好奇,這個小小的游擊隊長,是怎麼知道這一切的呢?

黎禹對北線的分析,在葉挺看來也高明的驚人。

黎禹在第一封「錦囊」信中道︰北線是國•民•黨批準的路線,也是雲嶺與江北部隊的交通線,且路程近,是我三支隊活動地區。但走北線要經過50里日軍佔領的水網地帶,還得通過長江封鎖線,江中有日軍軍艦巡游。如果三戰區重兵斷我後路並武力趕我往北,長江北岸頑軍李品仙2個師在控制各個渡口,構築了堵截工事,配合日軍的話,我軍將會被日軍和國•民•黨頑固派消滅在渡江北移的途中。

葉挺看完黎禹對北線的分析後,對黎禹的興趣驟然提高,並對他的分析能力驚為天人。因為之前項英其實一直想走北線並為此做過大量準備工作。11月27日還提出「佯走東線、實走北線」的方案,並得到毛?澤?東批準。後因曹甸戰役打響,此方案已不能實施。1940年底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均曾有電報,認為北線不能走。12月30日毛?澤?東專門就此致電項英,「直接北渡有危險,建議項英分批走蘇南為好。」在葉挺看來,這些都是黨內的高度軍事機密,但是黎禹的分析竟然能與黨內最高層的分析不謀而合。

最後,黎禹在第一封「錦囊」中向葉挺提出了走南線的建議。即由駐地向南開拔,經茂林、三溪、旌德、沿天目山腳附近的寧國、郎溪,繞道蘇南的溧陽,然後待機北渡。這條路線雖然行程最遠,而且所經過的地區全是國•民•黨軍隊的防區,但相比之下卻是「矮子中的高個子」。從目前來看不失為新四軍劣中選優的抉擇。

雖然由于彭少峰的猶豫,葉挺在拿到這封信時,軍委已經做出了往南的決議。但是在葉挺看來,這個叫黎禹的基層黨員確實擁有讓人不可思議的預測和分析能力。

經過第一封「錦囊」信之後,葉挺毫不猶豫的拆開了第二封信。

在這個「錦囊」中,黎禹直陳部隊的出發時間問題。他在信中以黨性向葉挺做出了保證,並且願意就此下軍令狀。根據黎禹所述,1941年元月4號左右,將會出現連日大雨的惡劣天氣。新四軍北移必經之路的章家渡因青弋江江水陡漲,將不利于部隊渡江行動的開展。而且冬日冒雨行軍將極大的影響軍心士氣,故此黎禹強烈建議軍部必須提前出發,趕在惡劣天氣到來前,渡過青弋江。至于為什麼只能提前而不能滯後,黎禹斷言顧祝同和上官雲相此時正在調兵遣將。選擇南線北移打的就是一個時間仗,在蔣介石得知我們向依南線轉移後,要在他們能夠調兵完整圍堵之前沖出國•民•黨軍隊的防區,爭取主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