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九章 歸降

安豐一帶的善後工作終于全部完成了,朱治回到舒縣沒呆兩天,便動身前往曲阿軍中了,盡管如此,孫翊還是成功卸下了肩上的擔子,好好的松了一口氣。

接替孫翊的是魯肅,擔任皖城縣令的三年,他除了治理地方,還兼管潛山鐵礦的開采和軍械的打造,雖然事務繁忙,但卻樣樣都經營得井井有條,深得孫策器重。安豐一戰,他統率兩萬民兵作為朱治的後援,一樣將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在朱治的極力保薦下,孫策最終決定由他全權負責廬江一境的大小軍政事務。

而魯肅剛剛上任,江夏的一次兵變,將一個重大的抉擇便擺在了他的面前。

原來,黃祖死後,其舊部蘇飛率軍歸降劉備,而劉備大將關羽傲慢無禮,漸漸激怒了一同歸降的甘寧和丁奉。

建安元年九月,甘寧。丁奉率本部兩千水軍趁夜突襲關羽部大營,燒毀其糧草輜重無數,隨後反出江夏,順流東下尋陽,向守將程普請降,程普不敢擅作主張,星夜傳書舒縣,請新近掌事的魯肅定奪。

由于吸取了不久前面臨兩線作戰窘境的教訓,魯肅認為,在孫氏徹底平定吳會前,應該盡量避免與荊州方面發生沖突。而甘寧、丁奉反出江夏,已經是公然與江夏太守劉備為敵,自己若是接納他們,豈不是也就挑明了是站在劉備的對立面了麼?從戰略面來看,接受甘寧、丁奉的投降顯然並不明智。

而孫翊得知此事後,卻認為應該接受甘寧和丁奉的投降,這里面有他與甘寧交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孫翊認為即使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劉備也絕無可能在短期內對孫氏用兵,原因很簡單,他剛剛奪取江夏沒幾個月,根基尚且不穩,哪里還有閑暇東顧?而等到孫策奪取江東全境後,為了全據長江,必然要西進攻打荊襄,這就決定了和劉備早晚有一戰,既然如此,又何必畏首畏尾,不敢接受白白送上門來的兩員大將和幾千人馬呢?

二人為此爭執不下,最終只好派人前往曲阿請孫策定奪,孫翊心中暗喜︰甘寧對大哥有恩,又是徐舟的結義兄弟,以大哥的性格,莫說是得罪劉備,就算是得罪劉表和曹操,也會接納他的!

果然,不久,孫策便回書支持納降,以甘寧為奮威校尉,丁奉為揚武校尉,率本部水軍屯于臨湖,授以拱衛舒縣之重任,以示信任。同時,孫策也在書中盛贊魯肅盡忠職守、堅持己見,特賜錦緞百匹、美酒十壇,以資嘉獎。

孫翊本來打算到臨湖去一趟,找甘寧敘敘舊,但由于那段時間他正忙著研究手頭的東西,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龍王崗一戰,改造後的鴛鴦陣大顯神威,以兩百縣兵擊潰了三千水賊,讓孫翊大大的吃了一驚,這才意識到,原來穿越者這個外掛真的可以起到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作用!

從那個時候起,除了處理雜務,孫翊幾乎將所有時間都放在了研究軍陣上,一方面針對在龍王崗之戰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對鴛鴦陣進行了相應的新改造;而另一方面,孫翊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新軍陣的開發上。

南方一帶,水系發達,丘陵起伏,在這樣的地形中,鴛鴦陣這類攻守兼備的小型陣勢很吃得開,然而要爭霸天下的話,將來必然會面臨與北方大規模騎兵部隊的交鋒,北方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開闊,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再用鴛鴦陣對敵,無以是自取滅亡。

歷史上,孫氏數次意圖挺進中原,都無功而返,這與缺乏有效的對抗北方騎兵的戰法有不小的關聯。而孫翊的目的,便是研究出一種能夠有效克制騎兵的新型軍陣!

不過,孫翊在穿越前並不是軍事專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現代青年而已,因為喜歡戚繼光,讀過不少關于他的傳記,這才對鴛鴦陣略有所知,但對于其他軍陣,卻是一竅不通。

有了改進鴛鴦陣的經驗,孫翊首先想到的是借鑒,不過騎兵出現已經整整一千多年了,到這個時代為止,卻仍然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能使步兵在野戰中正面擊敗騎兵。

幾年前,袁紹的大將鞠義曾經以先登營八百精銳步兵大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不過這場戰役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公孫瓚的大意輕敵,若是排除了這個因素,恐怕雙方勝負最多只在五五之間。

在嘗試了無數種陣勢,進行了無數次推演之後,孫翊不得不感嘆︰看來,要想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注定會有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

就在孫翊為鑽研新的軍陣而大傷腦筋的時候,孫策在曲阿一帶的戰事卻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而有了轉機。

十月,太史慈、馮則引軍至孫策軍寨前搦戰,黃忠出戰太史慈,二將斗有三十余合,黃忠馬失前蹄,翻身墜地,本以為必死,卻不料太史慈不願趁人之危,要其換馬再戰,二將又戰百余合不分勝負,各自罷兵回營。

周瑜在陣中見此情形,授黃忠以秘計。次日,黃忠出陣,約太史慈陣前相談,互有敬重之意。劉繇听聞此事,又憶起昨日情形,漸生猜忌。

再二日,黃忠遣心月復一名攜帶密函潛入劉繇大營,被劉繇士兵拿住,將密函呈交劉繇,不想竟是黃忠約定太史慈舉火為內應,襲殺劉繇!劉繇覽畢怒不可遏,派兵將太史慈綁至轅門問斬,小將馮則仰慕太史慈,率本部五百精兵造反,救下太史慈,于寨內一番廝殺,卻寡不敵眾,漸漸勢危。

就在此時,孫策率軍殺至,劉繇軍猝不及防,大潰,棄營奔逃。孫策追殺十余里,斬首數千,降者萬余,太史慈、馮則亦率本部人馬歸降,孫策趁勢攻佔曲阿。

數日後,曲阿水賊蔣欽、周泰、凌操率部曲數千投奔,一同帶來的還有劉繇的人頭。孫策大喜,于曲阿縣城大犒三軍!

經此一役,孫策攻滅揚州刺史劉繇,盡得其糧草輜重,又收編新軍無數,實力暴增,威震江東。

嚴白虎本欲坐收漁利,見此形勢,心不自安,乃使其弟嚴輿與孫策議和于毗陵。嚴輿在軍中素有勇名,雖受兄命,卻不服孫策,席間妄言欲與孫策平分江東,被孫策斬于當場!

嚴輿既死,嚴白虎悲怒交加,盡起大軍萬余與孫策決戰于無錫,大敗,南奔會稽,投靠王朗。孫策乘勝進軍,佔據吳郡全境,以朱治為吳郡太守。

孫策大軍所到之處,對豪門大族多行安撫,丹陽、吳郡境內,大姓豪族漸漸歸心,四方豪杰紛紛歸附。

十一月,山陰豪族孫、彭兩家聯合,率家兵數千發動暴亂,攻陷會稽太守府,生擒王朗、嚴白虎,舉郡請降于孫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