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土生土長的,扎賚諾爾人有很多的里語俗話,假如你想冒充本地人,這些地名就夠你琢磨的了︰譬如︰蘑菇山、西大營、毛子墳、東大樓、三碼機、小站(濱州鐵路扎賚諾爾火車站)、二號、紅旗社、馬號、西山小鋪、老908(66年以前扎賚諾爾火車站)、小河口、二卡、紅白房子、**食堂(以前將飯店稱之為食堂)、社宅、街里、老五七住宅、滿里(滿洲里的俗稱)、鐵道北、東豪、瀘濱、海浪(海拉爾的別稱)、十一號、老豆腐房、局址、靈泉大房子、前哨(68年-2000年扎賚諾爾火車站)、沙子山、圈河、勞服、水樓子、大病院、泉子、通勤票車、三斜、石頭房子、機械村、八大市、青年坑、殘聯、十二礦、五七工、新開河等等。
這些個地名,這些名稱從建國前一直延用到現在,一些外地來干出租的,如果不知道見著客人就開上車,那後面就可好玩了,本地的一些小屁孩,就專說那些嘎古名字,所以剛開始時,出租車最怕拉個喝多的,上車說我去戰斗村然後倒頭就睡,你拉吧,就算是本地人也有不知道的,這戰斗村也叫陰陽宅兒,以前是墳圈子,後來蓋了五七十八道的房子,特殊時期時期經常在這里前坡武斗,後坡槍斃死行犯,後來學生們掐架也在這里,地方大擺的開陣勢,雙方全是槍,各找個的掩體,後來推行槍支管理法時,光獵槍、鐵砂子槍、半自動、口徑,五四,輕機槍,就收上去一萬多支,老人們都知道的地名,外地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沒辦法司機們更絕直接把這貨送醫院急診。明明是喝多了,就愣說中毒了,等大夫這邊,著急火燎的把人抬進去了,出租車一溜煙就撂了。
扎賚諾爾過去曾,飽受老毛子和日本人侵略**,很多稱謂都很俄羅斯化--譬如,一般稱水桶為‘維達羅’、稱縫紉機為‘馬神’、女人穿的裙子為‘布拉吉’、候車室為‘票房子’、蹲小號為‘蹲笆籬子’、老伴叫‘老蒯’、到達賚湖捕魚捉蝦叫‘打魚推蝦’,職工退休叫‘享受了’。細琢磨,也挺有意思的。
扎賚諾爾煤礦的人們,大多勤勞樸實,很多人都是發家致富的高手,由于歷史的原因,基礎設施欠賬很多,尤其是住宅,大多數的煤礦職工,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建設。
說起蓋房子,人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幾乎所有的輔助材料,都是以‘滔騰’為第一要務。無論玻璃、膩子、電線、開關、油漆、燈台、燈泡、管子、暖氣片,木料、鍋爐、地磚、板條子、水泥、釘子、瓷瓶、螺絲釘、閘刀開關、8號線、制作大門的角鐵和鐵板、爐門子、爐箅子、火鉤子、火鏟子等均在‘滔騰’的範疇之列。
受‘滔騰’的對象,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而無所不用其極︰親戚、朋友、同事、外包工隊、同學、老鄉、甚至能延伸到區外省外等地。
在人們的心目中,假如蓋的房子,花錢比較少,就很驕傲,就會向別人炫耀,如果蓋個房子啥都靠買,就覺得很沒有面子。不過這都是過去的事了,那個時候物質短缺,即便你有錢,也不見得能買得到。所以那時所謂的挖社會主義牆角,在扎賚諾爾這里並不通用。
因此,這里也有一句話說---假如你恨一個人,你就串綴他蓋房子。其寓意是,準得累死,根本用不著其它手段給予報復。呵呵。
據說,扎賚諾爾地區的摩托曾經是東北之最,可見家家戶戶騎摩托的人多如牛毛。林梵家當時別人的不算,光自己的就五台,後來買汽車也是一台台的折騰,還據說,最早最早一批騎摩托的人,沒有幾個現在還是活著的。
所以有一句當地口頭禪———要想死的快,買個加腳踹,要是不想活,買個大摩托。
另外,扎賚諾爾煤業公司職工醫院,的外科相當的有名望,尤其是骨科,技藝相當精湛。因為煤礦各生產礦井,每年傷筋動骨的工人特別的多,所以醫生的臨床經驗相當豐富,在齊齊哈爾以西,甚至包括齊齊哈爾,沒有哪家醫院能夠望其背項。听說最近幾年不少手把好的醫生都外流了,原因是工資待遇上不去。
小日本子在這里佔據時,為了防止蘇聯人入侵,就在滿洲里和扎賚諾爾及周邊各個山頭上修築了環型工事和各種明的暗的碉堡,還有像蜘蛛網一樣的地下通道,從滿洲里一直修到海山崴,還有個稱呼叫東方馬其諾防線。
就是這條所謂的防線,在大練鋼鐵時,都被老百姓們用各種方法,砸碎了取出鋼筋練了鐵 子。
下面是補充一些相關知識︰****「滿洲里」是由俄語「滿洲」一詞音譯而成。但是不應忽略的是俄語「滿洲」一詞卻是漢語「滿洲」一詞音譯。「滿洲」既是清代滿族的自稱,歷史上也曾泛指我國東北地區。俄國人建成中東鐵路以後,把進入中國的首站定名「滿洲里」,說明他們承認從這里開始是中國的領土。
****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
****扎賚諾爾原音為「達賚諾爾」。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泊」原指達賚湖及其周圍的地。清末俄人承修東清鐵路在定站名時,「達賚諾爾」誤讀為「扎賚諾爾」。隨後以訛傳訛又將煤礦名、地區名均叫成了扎賚諾爾。聞名于世的達賚湖就在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早在一萬多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
林梵此時回到了滿洲里,十月的滿洲里在祖國的西北方,如果將中國版圖比做一只大公雞的話,那麼滿洲里就在雞嘴的位置。
此時的滿洲里銀裝素裹,大街上行人稀少,大部份人都在屋子里或者工作崗位上,就算是今天在街面上看到的多數都是旅游的人,這時的滿洲里每年下雪比較早,對于雪,林梵知道,小的時候雪下的最大時,年年都比房子高,每次要下雪前,家家戶戶的都要在門前斜立起一聲門板,有條件的就在門前多做一個門廊,已應對大雪的來臨,要不然推不開門是經常事,有一年雪大,上學的要提前挖戰壕,結果那天學是不用上了,可是父母們還要上班,很多人走到單位都下午了,最慘的是下夜班的,等到家都中午了。
現在就沒這個可能了,很多年沒不過雪了,就算是下雪都沒超過腿肚子的,不過上面是雪下面是冰,這種破天是經常的。
到了冬天別管家里有啥車,踫到這種天除了坦克外,別的全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