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建國以來,首次由皇後代聖職批閱朝堂奏章,怎能不驚動所有朝臣?
空曠金碧朝堂上遮擋一道紗幔珠簾,長孫無垢身處簾後手持蘸滿的圓潤朱筆落在紙絹上,台下文武朝臣面面相覷不由得屏住呼吸。
前列四位輔國朝臣心懷揣測卻又佯裝氣定神閑,唯獨魏征抿了抿下頜的胡須,面露淡定笑容,將耳邊私語一一蔽去。
一旦長孫無垢從此開始批閱奏章,意味著日後五大輔臣再有爭議皆需經她審讀。終于等到妹子握權的長孫無忌不由面露竊喜神色,輕蔑瞥了眼一旁的尉遲公。
臉色鐵青的尉遲公則回頭睇了一眼魏征,魏征見他正心含怒氣額角青筋綻露,只是沉默,尉遲公見魏征也不上前表明態度,只得重重嘆口氣,氣息凝重帶動下頜烏黑的胡須也露出幾根黃白來。
新皇後宮伶仃,更無子嗣。皇後長孫無垢在朝堂上有兄長長孫無忌輔助,另一個頗受寵愛的元妃不曾有外戚干預朝政。若果真需有人定奪國事,尉遲公倒寧願那人是元妃,至少由元妃定奪國事無需懼畏外戚之禍。
從前長孫無忌憑借妹子在皇宮里母儀天下,連同九司人馬盡握在手,此番長孫無垢一旦再掌朝堂政事,他們兄妹二人怕是如虎添翼,使得一干朝臣不得不提防大權旁落。
或許,利用元妃與皇後分庭抗禮的對策頗為可行。至少缺少寵幸皇後必然難育,來日遲早會被皇上廢入冷宮,而元妃出頭之日則指日可待。只是,如此一般他又擔心擁戴楊氏的舊臣賊心不死,欲借元妃光耀萌生復發,甚至重新復闢舊日王朝。
兩權相較,果然難擇良策。
尉遲公這廂搖擺不定,房玄齡為人正直不耐猜疑,魏征明知最終結果坦然面對,長孫無忌對大權盡握欣喜雀躍,褚遂良則地位低微另懷心事,五人佇立在朝堂上皆沉默不語。
長孫無垢抬起朱砂筆,先與台下文武百官謙語︰「本宮雖然身代聖職,卻仍知自身淺思少慮,若有思慮不周之處還請各位臣公諫言遞策才是。」
長孫無忌不等下方有反駁聲氣,向前疾行一步,拱手擎住由宮人轉交的批閱紙絹,展開後掃了掃上書披奏,臉上立即露出欣喜笑容,他隨手轉手交給魏征︰「魏公,請讀吧。」
魏公手握旨絹頜首,緩緩展開,見疏議後長孫無垢批閱的幾行清秀小篆正如升平所說那般記錄。他無聲笑笑,隨即高聲誦讀。
大殿上眾臣停止竊竊私語,全部傾耳聆听,長孫無垢則緩緩坐在鳳藻案後挺直了脊背。
盛裝美服,紫綬雙佩的她平靜的俯視台下每個人的容貌表情,再沒有前一日的怯懦難安。如今盡握朝堂的她已經不再對此處驚心膽顫,沒有人察覺她正在逐漸適應這種被萬種矚目的感受。
聖旨宣讀完畢,尉遲公緊皺雙眉,魏征則欣然不語,房玄齡有些驚愕,褚遂良神態頗為復雜,唯有長孫無忌心中愉悅立即跪倒在地,向上方的長孫皇後三叩九拜,口誦萬歲聖明。
群臣見輔國大臣仍有四人未有表態,倒是不敢輕舉妄動怔怔的立滿大殿。魏征望了望皇後鳳座前的垂幔珠簾,似若有所思在等候某人。
須臾台上台下僵峙片刻,垂幔被縴縴素手掀起,珠簾後的升平越過眾人視線行至鳳藻案旁。她一身艷紫宮裝,玉帶長佩,白色披麾下緣拖曳華貴的墜珠紫色敝屣長裙,鳳釵鈿額遮住犀利美目,俯身與長孫無垢施禮時,也同時側目觀察階下朝臣神色。
升平與魏征視線隔簾相對,他捋胡須坦然向她微笑,似知升平必會定出現般從容不迫。
升平回首,在心中重重嘆息,魏征昨日所說的話句句在理。宮闕之中哪容得置身世外,即便現在不與長孫無垢爭搶皇後榮耀,長孫無忌也不會容忍楊侑留在京城存活終身。若是跟他們兄妹爭了些許鋒芒,或許侑兒還能有逃避圈禁的機會。
升平知道李世民對自己寵愛有嘉,她也知道如今只需一步便可踏上鳳榻寶座,但中間需歷經多少風雨根本無人知曉,成功,她便擁有權力與親人的生命,失敗,恐怕連尋常百姓的生活也難妄想。
升平只能默默安撫自己,此刻邁入朝堂,為的是日後的掙扎,既然不想束手就擒,就必須先行一步險棋將住對方。
見到升平來朝堂議政長孫無垢的態度非常微妙。昨夜她尚且覺得若能有升平相互扶持也好過獨自一人掙扎,可今日得到朝臣贊許後她又覺得升平一旦展露才能必然引得朝臣倒戈。
長孫無垢一邊盛情攙扶升平與自己同坐,一邊定定望著台下已經匍匐在地的兄長。似在示好,又似在求助。
朝臣見元妃也來一同臨政更是不敢擅動,尉遲公和魏征倒覺得此舉甚妙,不僅可以牽制長孫氏兄妹,更能排除外戚隱患。
因此兩人破例與長孫無忌一同下跪奉迎元妃。房玄齡雖然並不贊同後宮干涉朝堂,但此時朝臣派系紛雜,必須倚仗皇權來定奪安穩,如此看來,兩後妃同坐朝堂共同議事也未嘗不可。他隔著紗幔端量過去,一素一艷兩人裙擺也算相間適宜,他隨後亦掀起長袍跪倒在地。
褚遂良為臣,官階略低于前四位輔政大臣,見其他幾人已甘願贊同一後一妃臨朝听證也再不能多說其他,跪在長孫無忌身旁沉色不語。
見輔國五臣已經悉數下拜,其他朝臣才能定下主意,紛紛叩首跪倒在丹陛下三呼萬歲。
垂幔珠簾後,升平與長孫無垢互視一眼虛以笑意,卻又各自別首沉色。她們因同一位男子並肩而坐,她們因各有心事異心分視,身份注定她們心中無法抹去的隔閡,即使被迫一日平靜相處也不能做到全無芥蒂的融洽。
只怕下方匍匐的朝臣以為此乃艷羨天下的福氣,皇上能擁有藏隱宮闕最睿智美艷的雙凰,該是何等曼妙滋味......
冬日寂寥,雪起雪融,不知何時漫漫冬日才能過去。
升平與長孫無垢自那日一同升殿起,同處兩儀殿審讀奏章。按朝規五位輔國大臣原不用事事請奏,偏自從那日後妃兩人臨朝後,五人一反常態開始習慣推諉權責,事無巨細皆送達後妃手中審閱。
升平倚在床榻爆手中端著一個繡繃,拈金絲成縷,一針一線認真穿在玄黑紗上。長孫無垢則端坐在龍案前,手持朱筆,,蘸滿朱砂,對著洋洋灑灑奏章咬唇思索。
同歡見長孫無垢認真模樣,心中抑不住的蔑視,守謹則以升平慵懶不端的行徑為恥不屑相顧,大殿上燻香暖爐各自佇立一頂,仿若兩人此時的行徑,怎樣也合不在一起。
「黃河凌汛已至,需加再撥國庫萬兩白銀雇能工追趕工期。」長孫無垢輕聲喃喃,她擰眉停頓,而後抬筆批復︰「準。」
升平手持繡繃停在面前,思索後輕聲道︰「若能在損毀大堤周圍雇佣當地災民,災民因修堤返家心切,即便不許銀兩仍會為家園輕易被毀憂心重重,不必再添銀兩,只需將定額散予他們,定會加力而行度過汛期。」
長孫無垢雙唇開合似想反駁升平臆斷,可又不知該如何說出口,沉吟半晌才默默垂首以朱筆將準字勾畫掉,又在旁寫下一行小字︰以原薪予災民,必然事半功倍。倍字最後一筆,她神思恍惚,筆尖拖曳未抬流下大滴朱砂,似心間鮮血蘊在其上。
長孫無垢轉身對升平露出笑容︰「倒是多虧有元妃幫扶,否則,本宮斷不能支撐這些日子。」
升平斂回視犀又重新在繡繃上走針,為龍形繡紋細細添加鱗片,對長孫無垢的夸贊語氣平淡︰「所有奏章皆是皇後娘娘批閱,與臣妾無關。」
長孫無垢望住升平手上動作,有些不悅。
按說得到皇後夸贊,妃嬪應跪身謝恩。升平回稟如此輕率,又連個謝贊的動作也不做,算得蔑視皇後的重罪了。在一旁耐不住性子的守謹咬牙,幾乎想沖上前就此教訓升平,同歡察覺守謹的意圖,更是將自家娘娘掩護在身後,怒目對視守謹。兩人僵持在大殿上,火氣急升。
升平至始至終不曾抬頭,似對旁邊一觸即發的爭執並不知曉。
長孫無垢深深看了升平幾眼,半晌才扯了笑容︰「守謹,去端茶酪給本宮和元妃,本宮有些餓了。」
守謹狠狠瞪了一眼同歡悻悻走開,同歡則揚揚得意重新走回升平身後。
升平目光依舊停留在面前繡品上,沒有停歇針犀連個謝字也無。
升平近來精神又有些懨懨的,每每清晨總是覺得困倦不起,需要一番掙扎才能披上雪麾乘鳳輦趕至兩儀殿,同歡知道升平身體不舒服少不得多隨侍的物品,命身後宮人內侍抱個滿懷緊緊跟隨。
一堆人下鳳輦上台階,邁步大殿,升平鬢發間夾雜的雪絲不曾拂去,裙擺蕾珠猶在顫動,人已瞥見一抹嬌紅倩影正婷婷立在端莊的長孫皇後面前。
背後瞧去,大紅羽尼的風麾被風帶動略略卷揚,修長的身量挑起衣衫飄逸,一襲長發規規矩矩以金綰帶束在身後垂在腰間,此人無需回頭,單由背影已能猜出容貌該是如何嬌媚艷麗了。
听得殿門外響起腳步聲音,長孫無垢由中間鳳座坦然起身,笑拉著眼前女子的手帶至升平面前,「來,見過元妃娘娘。」
此女子忐忑抬頭,看清她的容貌後升平臉色立即如籠罩上一層,面前的紅衣女子猶豫一番,最終還是怯生生給升平請安施禮︰「元妃娘娘,拓跋麗容覲見。」
事隔五年,時光已經磨礪去她往昔的稜角,再不見當年的銳利鋒芒,如今瞧上去,拓拔麗容除剩空殼美貌已全無靈性,一雙俏媚雙眼也變得死氣沉沉起來,嘴角更是有些垂下,仿佛歷經多少人間愁苦般。
不過即便此人美貌不再無力威脅什麼,升平也不願與她多說半句,昂首從長孫無垢和拓跋麗容中間沉默走過,徑直坐在床榻,將昨日留下的炫黑紗繃拿起繼續完成。
長孫無垢對升平的孤傲反應已經習以為常,她拉著拓拔麗容道︰「其實,本宮一直嫌深宮冷清煩悶,希望後宮能多些人才算熱鬧,只是……」她掃了一眼始終不語的升平,「只是你的心願在此處必定是落空的。」
拓拔麗容此時已近二十四歲,虛長長孫無垢一年,見皇後吞吐說話已經知道癥結是在升平身上。她猶豫了一下,遲緩著步子挪到升平榻面,不等同歡上前攙扶已經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麗蓉當年確實對元妃娘娘做過很多荒唐事,也不敢乞求元妃娘娘能原諒麗容,只是如今拓跋家已經走投無路,需得元妃娘娘幫扶才能安穩度過,如果元妃娘娘覺得仍是不解氣,打罵隨元妃娘娘的意思,哪怕就此要了麗容的命也是可以的,但求元妃娘娘能將麗蓉尸身留在宮里不用出去。」拓跋麗容原本嬌俏的臉頰微微抽動,升平抬頭由手中紗繃縫隙望過去,不再細膩的肌膚上似有晶瑩淚滴在大顆滾落。
長孫無垢在一旁也是為拓跋麗容輕輕長嘆︰「听得拓跋氏因隱太子建成一事一蹶不振,連帶著將麗容的兒女親事也被耽誤了。皇上臨行前,曾有塞北邊將奏請拓跋氏賜女為妻,奏章皇上未來得及批閱便先行遠征了,如今麗容尋到本宮這里,本宮也覺得有些棘手,不知元妃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
太子李建成四年前被廢,身邊三位拓跋良娣從此幽閉北宮,再不許見天日。拓跋氏全族更因參與太子起兵獲得滿門流放的罪行,拓跋氏男子在漠北修築邊疆攻防,拓跋氏女子則奴房整日浣洗勞作。那場宮殺,的不止是太子建成和拓跋氏的顏面,甚至連已故的前太子良娣拓跋麗華的靈位也被命令從宗廟清除,尸骨更是遣人挖出葬入庶人坑。
拓拔麗容能在此刻艱難間隙里保留性命,想必背後必有有人庇佑。
此人未必是長孫氏,她怎會有如此遠見。最有可能的人是想借長孫氏的手除掉升平的幕後隱藏者。
升平停住手上動作,昂首對長孫皇後淡淡的詰問︰「皇上充盈後宮需研家世辨品行再端詳相貌,如今拓跋氏已經落魄如此,皇後怎與皇上交代拓跋麗容的身世品行?」
長孫無垢听得升平糾結這些不禁含笑︰「這倒是無妨。本宮也未必出自望門氏族,元妃更是身為……前朝的公主。麗容本就是高祖許給皇上的,兩人當初又有婚約為證,論起資格,她遠勝于我們倆……」
「皇後娘娘此番夸贊實在愧煞麗容了,麗容眼下只想求個庇佑之所,哪怕入宮為宮人常侍也不想再去塞北苦寒之地煎熬,更何況麗容听聞那為嘉陵關守將……為人甚是粗鄙,夜夜飲血生養,妻妾更是無一人能夠長命……」拓跋麗蓉說到此處,幾乎滿面涕流,她跪爬幾步抱住升平長裙下雙腿,哀哀哭訴「元妃娘娘,麗容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求元妃娘娘寬容些麗容過去的過錯,許給麗容一條活路吧。」
「寬容?」升平不願再與她多費口舌,冷冷一笑︰「拓跋麗容你記住,本宮沒有什麼不可寬容的,只是此事需經得皇上同意,皇後娘娘……不奏擅動可是大罪……皇後娘娘最好妥善行事。」
被升平如此一說,長孫無垢也有些猶豫了,她回頭看看拓跋麗容梨花帶露的神情,只能長嘆︰「元妃說的也有道理。那本宮先做主將她留下做個陪侍的女官,待皇上回來再定奪是否納入後宮吧。即便來日真是不能留在宮里,也好由皇上給麗蓉再另尋一位良婿就是。」長孫無垢說道此處愧疚笑笑︰「其實,本宮也不該多管閑事,只是至今皇上膝下空虛沒有皇嗣,你我也有責任分擔……」
升平聞言不覺皺眉,臉色頓時陰沉難看。
「咱們姐妹二人知曉皇上沒有子嗣的內里緣由,但怕天下百姓不知。因皇上子嗣稀少肯定會胡謅些鬼神罪狀推給皇上。」長孫皇後含笑望著拓跋麗容,抿了抿她的鬢發︰「若能真的留下麗容,倒也能讓天下臣民知曉咱們後妃二人不曾真的專寵。」
玄色紗上的金色龍鱗模糊,清晰,清晰又再模糊,升平手持針尖半晌沒有落下。
同歡察覺升平臉色異樣難看,便上前輕聲勸慰道︰「元妃娘娘早起就說懨懨的,是不是身子不舒服了?不如今日元妃娘娘先回宮休憩吧,皇後娘娘為人慈善一定是準的。」
長孫皇後听說是橫屏身子不舒服立即起身走至升平面前,關切詢問︰「元妃怎麼了,是哪里不舒服?」
提及此事同歡掩不住臉上的欣喜神情,雀躍道︰「回皇後娘娘,昨日彤官和太醫院送來了元妃娘娘的彤史,說元妃娘娘桃花已遲月余了。」
長孫無垢神色頓時一僵,怔住腳步。原本關切的面容上似乎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滿。
升平覺得長孫無垢正在刻意隱藏自己心底的驚慌,竭力讓自己看上去對此並不知情,甚至連心底起伏的酸意嫉妒也不能輕易展現。
「休要胡說惹得皇後娘娘擔憂。」升平淡淡呵斥同歡。「不過是遲到幾日有什麼大驚小怪?」
「別是有了身孕,元妃自己還不知曉吧?」長孫無垢俯身對升平小心翼翼的試探,升平見狀更是嬉笑回手拍落同歡的手背︰「看,果真被皇後娘娘當真了。此事別人不知,你還不知嗎?你跟了本宮四年,本宮有哪一月的桃花是準的?」
同歡被自家娘娘責問的有些委屈,有些遲鈍的喃喃︰「可元妃娘娘經過穆左判調養後,桃花已經準了。」
升平若無其事的對委屈萬分的同歡笑笑,「說到那個穆左判,本宮還真要質問他一些事情,上個月送來的調養藥劑本宮喝了,為何胃疼難忍,是不是他醫術不精,學無所長?」
長孫無垢冷眼靜觀升平主僕神色,似乎在打啞謎。越是這般她的心中越發不安,但嘴上卻依舊安撫升平道︰「不管元妃的桃花是否準確,好歹也需請太醫院過來診斷探望,不如本宮請御醫來兩儀殿就地診脈,查查實情?」
升平笑容坦蕩,目光直視長孫無垢,逼走長孫無垢眼底的猜疑後嘴角才露出淺淺笑容︰「皇後娘娘,宮人還能比臣妾更清楚自身是否有恙嗎?」
「元妃所說也有些道理,只是你如今需要多加注意自己身體,否則本宮一人無力支撐朝事。」長孫無垢見升平仍是不予承認,也不好再追問下去,只得強抑制住心底好奇,輕松說道︰「那元妃今日回去休憩吧,本宮如有什麼疑問會去棲鳳宮請教就是。」
升平︰「皇後娘娘客套了,臣妾愧不敢當。」說罷,升平從榻上站起向長孫無垢告辭,「皇後娘娘先行處理政事,臣妾回宮休息了。」
長孫無垢沉色頜首,升平轉身離去,同歡則手持披麾疾步跟隨在升平後,為她利落披好。
長孫無垢怔望著兩人匆匆離去身影若有所思,拓拔麗容在一旁低聲勸慰她︰「麗容覺得元妃娘娘倒也未必是真的懷有身孕,此事需得听太醫院通告才可相信,皇後娘娘且先安心。「
沉思的長孫無垢與拓跋麗容對坐露出雍容笑容︰「元妃得嗣,本宮會為皇上開心,怎會覺得不安?」
拓拔麗容見皇後如此寬容大度的作答反襯得得自己行徑略微尷尬,她忙笑著回答︰「皇後娘娘待妃嬪自然是非常寬厚仁善的,麗容方才失言了。」
「只是,皇上出征才兩個月……兩個月前,元妃剛剛小產不久時日……」長孫無垢說到此處不禁沉吟,思及夫妻房事臉色更是緋紅一片,拓拔麗容揣摩皇後話里意思有些不甚明白︰「皇後娘娘的意思是?」
長孫無垢對拓跋麗容的問題沒有加以回答,只是思及李世民和元妃的恩愛,心頭百般滋味一起涌上,不覺有些悵然若失。
她將升平遺落下的玄色紗繃輕輕拾起,發現上面金絲繡就一條盤龍,龍首傲然昂起,龍鱗細密精美,龍爪更是蒼力剛勁。若非有心,怎會將隨手一件繡品繡得細致如此。
長孫無垢不由得長長嘆息,將繡繃放在床榻上,神色變得無法琢磨起來。
拓跋麗容知道此時並非多言之際,只是靜靜等待長孫無垢回神。
良久後,長孫無垢才宛然一笑,落寞轉身離去。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