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養魚

光陰飛逝,轉眼已至公元一九九三年。我的身高、長相和嗓音都有變化,不變的還是智商和情商。于斯年始,我的人生字典里少了幾個字。……

當年城里人多已得溫飽,可干些閑事兒了,故而花鳥魚蟲市場生意興隆,家家戶戶養些小動物之習氣蔚然成風、方興未艾。不能免俗隨大溜的我,就在當年亦養了許多水生動物,故謹將本章故事統稱為「養魚」。

最先飼養的是女圭女圭魚(大鯢;名雖為魚,實則非魚;余陽哥贈)。可是那些小女圭女圭魚異常嬌貴,沒養幾天就翻肚皮了。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俺也從未听到過女圭女圭魚的「哭聲」。(作者注︰大鯢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而我養的恐怕並非是真正的女圭女圭魚。)

爾後我和二堂弟在校園附近買了兩條泥鰍魚。弟弟的那條很快成了他家養的水缸鯉魚的下酒菜。我的那條,我把它養在一個大罐頭瓶里。可是,它總向罐子外面攛。無奈,我懇求爸爸買個魚缸。老爸(老豆,老爹,阿爹,阿爺,爹爹,爹)買了個兩尺長的長方形魚缸,順便買回些干魚食。然而不幸的是,這條熱愛自由的泥鰍還是在一個夜晚攛出魚缸,等我發現它時,它已是一條干死的僵魚了。

隨後,我和從弟又不知從誰人那里(八成是小學同學)弄回了一些紅紅的田螺和綠綠的水草。這些田螺開心地貼在魚缸壁上,間或游到水草上。一到夏天,水草竟不斷生長,都快把魚缸填滿了,我遂給渺渺一些拿回其家中;再把新生的小田螺送給他幾個。天一熱,水草冒著氣泡,田螺優哉游哉,好是惹人觀賞佇足。

不過,田螺們還是一個個相繼地死翹翹了。于是,我決定養觀賞魚。可是我家財力有限,只能向親戚們「要」。大楷哥贈給我幾條紅箭魚和鳳尾魚。我們也把魚食變成了活魚食(線蛇和跳跳蟲)。但是,紅箭都是富貴命,不適合居住在俺們這種小魚缸內,相繼去世。所以,我養的時間最長的魚非鳳尾魚莫屬。

鳳尾魚只有公魚色彩繽紛,適合觀賞,母魚只是用來綿延子嗣而已。可我卻卻喜愛用筷子逗弄母魚,往往驚得母魚早產。一天,我發現一條雌魚的肚子大了,問老爸如何是好。父親說︰「得把它單放在一個罐里備產。」于是,我把一個水蜜桃罐頭缸洗好,裝上生水,把這條母魚撈起,放在其中。母魚就像是知羞似的,就是不生。我去二叔家,把寧昕招來,一同欣賞母魚臨盆。小老嘎一來,母魚竟然開始甩子了。我笑道︰「看來母魚一瞅見小帥哥就憋不住了。」我把新生的小魚兒也分一些給翀陽帶回去養。

在室內,魚最怕什麼?是貓。隔壁湯姥姥的兩只小黃貓由于總來光顧我家,加之兩貓的跳躍能力神勇,常常在我不注意時,跳上俺家的高低櫃,順便用它們的鋒利的小爪撓抓水中魚。這樣,敝宅鳳尾魚的數量總能控制到一個合理的數字上,從而也起到了計劃生育的作用。

家父給魚換水的方式甚是特別。他將一根長的膠皮管放入魚缸,一旁放上盆子,再用嘴使勁一吸,水便導流到盆中。這種虹吸現象,十三歲的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此外,科學家們說魚兒只有幾秒鐘的記憶,我完全不信。

那個年月停電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一旦停電,我就把家中備用的蠟燭點燃,放到魚缸跟前,只見朦朧微光中在水中游弋的魚兒,以及燭光與水光交相輝映,端的是別有一番詩情畫意;一到冬天,我想燭火之溫興許還可為魚兒們取暖呢!

兩年後,因為寒舍裝修,忙得沒人顧及小魚,使得油漆和白石灰落到了魚缸里,以致所有鳳尾魚全軍履沒、無一幸免。我的養魚生涯就此告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