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追求「德智體美勞」教育全面發展的國家,體育課必不可少。謹將我小學時代在體育課上發生的幾許小故事略述一番吧。
我的第一任體育老師姓高,年逾花甲,視力不好。一次,他點名時,將虎珀念成了「綠柏」,權作一笑談。渠教會我們數套廣播體操,功不可沒。
第二任體育老師,是位妙齡佳麗,心地善良,常給我們講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如《梁祝》《白蛇傳》《西廂記》《孔雀東南飛》等,前文已述,不題。
第三任體育老師亦是位二十多歲的女子,可惜脾氣不好。金山小學曾有一個小霸王名叫範冰,無人管束,無法無天,無惡不作。這位老師一看到他就羞辱之︰「你是不是又要‘犯病’」了。有一次,同學們站隊時有人小聲說話,她就罰全體同學罰站。我就小聲嘀咕了一句︰「霸|權|主|義。」未料被她听到了。于是乎,她開始一個一個放同學走人,可唯獨把我留下了。最後她問「知不知道錯了」,我好漢不吃眼前虧道︰「嗯!」眼淚奪眶而出,心中自是更加不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教育是沒有民|主的。
第四任即最後一任體育老師,姓李,男,中等身材,酒糟鼻,紅臉膛,酗酒,愛笑話人,口頭禪是「驢辱不對馬嘴」。當時我的審美觀以為敝班黎硯容貌昳麗,頗屬上乘,可偏偏被這位李|老師奚落為「大啵嘍(大額頭)」。有一次走正步,他偏偏讓我出來走。大家都開始笑我。原來我走了順拐。讓人下不來台的滋味是很難受的。幸虧天道好還,他的弟弟出車禍死了,他就開始肆無忌憚地喝酒,沒空嘲笑別人了,體育課也就變成了自由活動時間,在此期間我迷上了踢足球。
我主動選擇了守門員這個職位。這個別人很少挑的位置,反而為我的最愛。別看我個小,每次男同學們分伙踢球,我都兢兢業業把守城門;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真正能洞穿我的十指關的同學實乃屈指可數。或也因此招人嫉恨,有些氣量褊狹的便想方設法報復我。茲舉兩例。
例證一︰一天排隊。胖子體委仉平在發號施令的同時,竟把其腳下的足球踢向隊伍中來。我在此前就有不祥的預感,而且就是預感他會向我這兒射來,果不其然,我的臉被球來了個親密接觸。李|老師批評了他後,他沒事兒人似地走開了。
例證二︰我曾和度金在雪地撲球上有過身體摩擦。他認為我犯規,應罰點球。我不以為然。或許渠因之懷恨在心。一天傍晚放學時,他反而一反常態,讓我乘他的自行車回家。我也正想早早到家看《聖斗士星矢》,遂領受其好意。誰知,其車速如飛,星馳電掣,就在一個下坡,前方有一口橫在路中大垃圾箱,他猛一剎車,慣性定律使我飛了出去。謝天謝地,我在空中完成了體操空翻動作,腳先著地,之後**著地,手皮略有擦破而已。可謂化險為夷。
附︰舊作《體育——世界的語言》(2000)
在人類的祖先還不能完全用語言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時,老祖宗們便已經三五成群地使用標槍、飛石、箭矢等工具來捕獲獵物了。體育運動亦從此產生。
體育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前進而發展,她從最初的射(射箭)、御(駕車)、泅(游泳)、角(搏擊),發展到今天的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她有如語言的發展史一般,在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著,而二者又息息相關、水乳交融。
相傳人類最早的詩歌即是歌詠體育的︰「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彈歌》)。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黃帝時代的神射手們百步穿楊的颯爽英姿;他們的歡呼聲宛在耳畔。這是語言記錄體育的範例。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城邦之間在建交之前除禮儀祭祀之外,各自還派出運動員舉行競技,諸如賽跑、跳高、摔跤等。勝者將獲得桂冠與獎杯。嗣後,古希臘人在奧林匹斯山舉辦運動會,以增強民族凝聚力。盡管後來古代奧林匹亞競技因戰火而消亡,但這段佳話卻流傳下來。這便是體育記錄語言的佐證。
光陰荏苒,轉眼到了公元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在法國人顧拜旦的倡導下,希臘雅典——古代奧林匹亞競技的發祥地——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後的一個世紀中,全世界的運動健將們在五環旗下公平競爭,在聖火中尋求光明與希望,在競技場上證明誰才是更高、更快、更強。不論你的膚色,不論你的信仰,五大洲的人們在這共同的語言中增進了團結、加深了友誼——這就是體育語言的魅力。
不拘是何種語言,都有她使用區域的局限性。然而「體育語言」卻沖破了這道樊籬,她讓全人類彼此關懷,互相了解,從而成為「世界的語言」,人們也將在這世界的語言中開創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