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三章︰風雲關

()十天很快就過去了,今天就是要去駐守邪皇陵的日子了,林小雨跟劉謀都起了個大早,二人將此去需要帶的東西都檢查了一遍,然後打好了包袱。

林小雨還是想把赤佛劍也帶上,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口。這時劉謀整理完畢,把包袱往身上一系,對林小雨說道︰「把東西帶上,咱們去吃早飯,吃完早飯就直接出發。」

「嗯。」林小雨應了一聲,但他心中還是在想著赤佛劍,不願就這麼離開。

劉謀見林小雨沒有動身,又說道︰「你又發什麼呆呢,快點兒啊,要是走晚了天黑之前可就到不了落霞嶺了。」

林小雨慢慢地背上包袱,又看了看劉謀,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只見林小雨故意把身上的包袱使勁緊了緊,說道︰「劉師兄,我這包袱怎麼也系不緊,听說那落霞嶺的路很不好走,萬一掉了可就慘了,我想找根繩子再綁一下。」

劉謀朝林小雨身上看了看,有點不耐煩地說道︰「你還真是麻煩,行,我去給你找根繩子去。」說著劉謀就要出門去。

林小雨忙道︰「劉師兄,你不用出去找了,你那床上不是綁了不少嗎,我解一根就行。」

林小雨見劉謀有些猶豫,又說道︰「反正這一個月你也不睡這床上,再說你現在出去找繩子,不也要耽誤時間嗎。」

劉謀一琢磨,林小雨說的倒也在理,便趕緊擺了擺手說道︰「解吧,解吧。」

林小雨便趕緊去把赤佛劍解了下來,系在了身上。

待林小雨弄完之後,劉謀朝他打量了一會,自己也跑去床下解下一根繩子,學著林小雨的樣子把繩子從背後纏住包袱,系在了腰上。

劉謀使勁地蹦了兩下,又朝林小雨點了點頭,說道︰「嗯,還是保險點好。」

……

兩人吃過早飯,便跟著張山出發了。

在下山的途中張山跟林小雨和劉謀講了講他們的行程。

萬劍宗群峰位于「北峰之地」,落霞嶺位于「東嶺之地」,要從萬劍宗去落霞嶺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直接從北峰到東嶺,這條路的路程比較短,但全程都是山路,比較難走,適合輕裝並且腳力好的人走。第二條是先從北峰到中原,再由中原到東嶺,這條路的路程比較長,但大半的行程都是平地,在平地時還可以雇車馬代步,適合腳力不好或者有重裝的人走。

莫念秋跟陳炎走的便是第一條路,而林小雨他們因為還要運送在嶺上駐守時所需要的物資,所以只能選擇第二條路。

三人下山之後先一路行至「北關城」。

北關城是北峰與中原的交界之地,出了北關城便是中原了。

到達北關城後,張山讓林小雨跟劉謀先原地休息,自己則去雇了輛馬車。然後張山駕車,載著兩人,行進中原。

中原之地,廣闊平坦,這對于從小就沒出過凌霄城附近的林小雨和自小在萬劍宗長大的劉謀來說,簡直是一番奇景。

二人趴在馬車上,看著這一望無際的遼闊大地,都是心馳神往。

趴在外面看了些時候,二人都有些累了,便都坐回了車內。

片刻之後,劉謀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趕緊朝張山喊道︰「張師兄,咱們是不是忘了在北關城買駐守時需要的東西了。」

「東西下一站再買。」張山說道

「下一站?」劉謀一想,說道︰「我知道下一站是哪里。」

「哦?」張山應了一聲,又說道︰「那你說我們下一站去哪里啊?」

劉謀得意地說道︰「別看我沒來過中原,但我在古書上看了很多關于中原的東西。我們剛才是從北峰出北關城進的中原,那麼要從中原去東嶺的話,就要從中原出東關城,所以我們下一站應該是東關城。」

張山笑了笑,說道︰「你知道的還真不少啊。」

「嘿嘿。」劉謀得意一笑。

這時張山又說道︰「不過,我們這次不走東關城。」

「不走東關城?那我們走哪里啊?」劉謀好奇地問道。

張山說道︰「因為落霞嶺位于東嶺的西北方,所以從另一個地方走會更近一些。」

劉謀追問道︰「另一個地方是什麼地方?」

「風雲關。」張山回答道。

「風雲關?」林小雨跟劉謀都怔了一下,這名字听起來有些怪怪的。

劉謀接著問道︰「張師兄,這風雲關是什麼地方啊?我在古書上好像沒見過啊?」

張山笑道︰「風雲關是近十幾年才建起來的,你那古書上當然不會有記載了。」張山又使勁地揮了幾下鞭子,然後給他們講起了風雲關的事。

張山說道︰「風雲關位于北峰、東嶺、中原三地的交界之處,是專門為由中原去北峰和東嶺的人所建。」

張山頓了頓繼續說道︰「正所謂‘北峰千年藥,東嶺萬處寶。’每年去北峰采藥和去東嶺尋寶的人都是不計其數,一些精明的商人便在此地為路人提供食宿和給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座小城,便是現在的風雲關。」

「那地方為什麼叫風雲關啊?」劉謀又問道。

張山思索片刻,說道︰「風雲關並不是這座小城的本名,這座小城原本叫‘三岔城’,至于後來為何改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那里氣候怪異,風雲變幻莫測,所以便更名為風雲關。另一說是,那城中曾有兩名高手對決,一人使‘風奪’劍,一人使‘赤雲’劍,二人之戰精彩非常,為了紀念此戰,此城便更名為風雲關。」

「風奪,赤雲?」劉謀听完失聲叫道,只見他兩眼放光,又急聲道︰「那兩把劍真的在那里出現過啊?」

張山笑了笑,說道︰「我倒是更傾向于第一種說法,因為第二種說法那傳言中連兩位高手的名字都沒人記得,而且風、雲二劍若真有一戰,必是萬人空巷,過目難忘,但那城中的居民卻沒人能具體說出那一戰的情景,我看多半是城中的商人編造出來吸引一些尚劍之人來瞻仰罷了。」

林小雨听完,很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張師兄說的很有道理啊,張師兄還真是見多識廣。」

張山憨憨一笑,說道︰「哪是我見多識廣,這都是當初師父帶我去風雲關時跟我講的,我只不過又講給你們听而已。」

劉謀對張山的那番說法卻是一臉的不以為然,但他也沒有反駁什麼,只是嘴里一直小聲念叨著︰「風奪,赤雲,風奪,赤雲……」

林小雨一臉疑惑的朝劉謀瞥了一眼,劉謀正好踫上林小雨的目光,他趕緊使勁咳了兩下,又正了正衣服,便不再做聲了。

……

平坦寬闊的大道,再加上雙馬齊驅的馬車,正午時分,三人便到達了風雲關。

風雲關從外面看上去並不像是一座才建了十幾年的新城,城牆都是用黃土壘起來的,上面坑坑窪窪的滿是破損,有些地方甚至連牆沿都大片的月兌落下來,極像是一座飽經滄桑的古舊老城。而且進城的入口更是連門都沒有,跟北關城比起來這里簡直就是一座小村莊。

三人進入城中,這城里面倒很是熱鬧,大大小小的商鋪、客棧密集地排在主道兩旁,還有滿地的讓人眼花繚亂的小攤。

這城雖然不大,但城中熙熙攘攘地滿是人,攬客聲、叫賣聲不絕于耳。

林小雨跟張山都下了馬車,跟在後面走,劉謀不時的被路邊那些奇形怪狀的東西吸引著,一會兒拉著林小雨看看這個,一會兒又拉著林小雨看看那個,但林小雨看上去卻是沒什麼心情,因為這種熱鬧的感覺讓他想起了凌霄城。

張山在前面走著,不時地給二人講著風雲關里的事。

這城中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

那些身上背著包袱匆匆趕路的,還有在地上擺攤的,大都是從中原去北峰的采藥人或者去東嶺的尋寶人,不同的是前者一般不會在風雲關做長時間的停留,他們采完藥或者尋到寶物,會直接賣給這里的店鋪,或是帶回中原去賣。而後者大都是幾個人一起,邊采邊賣,他們一般會在這里待上個十幾、二十天,一次賺足了再回去。

那些悠然的逛著小攤和店鋪的,大都是從外地來尋藥或者物色寶物的,他們多是有錢人,也有不怎麼有錢來踫運氣的。

那些開店鋪和客棧的人便是這里的常住居民,也可以說他們是這座城最初的建造者。

七月,正是采藥和尋寶的好時節,所以此時這城中的人才會如此之多。

三人一路聊著一路走著,經過一處小攤時,劉謀突然像發現了寶物一般,興奮地朝林小雨說道︰「小雨,快看,這就是我跟你說過的千秀山的寒鐵石,咱們的柱劍就是用這種石頭煉出的寒鐵鑄成的,還記不記得?」

劉謀之所以這麼興奮,不是因為見到了寒鐵石,而是終于有一件他了解的事物了。劉謀對這風雲關一無所知,剛才一直在听著張山講東講西的自己卻插不上話,讓他很是郁悶。

林小雨看了看那一攤黑乎乎的東西,說道︰「記得,記得。」

「可惜這些寒鐵石也就幾年的品質,只能造些普通的兵器。」劉謀搖了搖頭說道。

劉謀又指了指旁邊那幾塊碧綠的石頭說道︰「這幾塊應該是千秀山上的冰玉,這冰玉跟寒鐵石一樣,在雪融後越早采到的越好,現在千秀山都雪融九百九十多年了,這幾塊冰玉值不了幾個錢了。」劉謀又嘆了口氣又說道︰「這就是閱歷太淺,要是換做我,我可不會選在這個時候去千秀山,我看這人這趟千秀山之行恐怕是要陪了。」

那攤主好像听到了劉謀的話,抬起頭狠狠地瞪了劉謀一眼,劉謀見狀趕緊扭回頭來,快步向前趕去。

三人又走了一會兒,路過一家店鋪,店名有些古怪,喚作︰「三絕齋」。

這店鋪雖然不大,卻是十足的富麗堂皇,與這風雲關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店門左右各掛著一塊木牌,左書︰「藏遍天下奇珍」,右書︰「攬盡世間異寶」,十二個燙金大字甚是惹眼。店內望去也是一片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林小雨跟劉謀都被這間華麗的店鋪給吸引住了,不禁駐足觀賞。

張山見二人頗有興趣,便說道︰「這三絕齋是風雲關里最有名的店鋪,店中有很多的奇珍異寶,其中還有三件絕世珍寶,這也正是‘三絕’二字的由來。來風雲關的人中有很多都是慕其名而來的。」

林小雨跟劉謀微微點頭,眼楮還是沒有離開那間店鋪。

張山又說道︰「說起來,這三絕齋的店主跟咱們萬劍宗還頗有些淵源。」

二人一听這話,趕緊轉過頭來看向張山,期待著下文。

張山把頭往前一擺,微笑著說道︰「邊走邊說。」

二人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店鋪,跟著張山繼續往前走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