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五十三章 兵臨伏羌

伏羌城外騷動不已,從各個角落被攆到一起的幾千婦孺惶然不知所措。

他們有的屬于城里人口,有的是前些天從鄉野被趕過來的。

帶隊驅趕這些人的,是洛門川東岸吐蕃將領乞離烏嘎的弟弟乞離扎多。

與乞離烏嘎的謹慎相反,乞離扎多以剛猛著稱,兄弟倆分別是千戶的護帳精兵正副領軍。

有的時候,剛猛也就是魯莽的別稱。

故此千戶分別在伏羌東面、西北、西面設置營壘時,沒有考慮乞離扎多自領一軍。

千戶剛剛接到朱圉山的戰報,說那兒戰況吃緊,需要這些婦孺去填壕。

于是命令乞離扎多帶人立即實行,盡快將這些另類奴兵驅逐過去。

作為千戶的護帳副首領,乞離扎多覺得自己武勇過人,卻總是矮哥哥乞離烏嘎一截。

乞離烏嘎可以單獨領軍防備洛門川口東岸,而他只能帶著部屬護衛伏羌。

說白了,千戶是怕他魯莽誤事。

現在受命帶著五百護帳兵押著這些婦孺去助戰,甭提有多得意。

一心想著大展身手,令眾人刮目相看。

立即把一眾手下撒開去,揮鞭驅趕,以求快速增援。

不過,不用向朱圉山趕了!

西面塵土飛揚,有騎兵洪流般奔騰過來。

洪峰前邊幾個黑點,幾個眨眼功夫就清晰起來。

喊聲也漸漸清晰可辨,他們喊的居然是唐軍殺過來了。

奔逃回來的幾個,是千戶前邊派去乞離烏嘎大營傳令的家兵。

他們還算機靈,遠遠望見唐軍旗號,立即抄小路狂奔回來報訊。

如此一來,雖知道唐軍殺來,但不知到底多大規模。

截下他們問訊的乞離扎多,也只能令他們趕緊回報千戶,自己準備率部攔擊。

「雁陣!」

乞離扎多高舉馬槊喝令,據老輩說唐軍戰力大不如前,武器卻依舊好用。

整個伏羌八百護帳兵中三百用馬槊的,現在有二百在他手下。

隨著乞離扎多的呼喝,散落人群中的家兵迅速集結,

六個左臂扎了圓盾的勇武護帳兵最先組列,呈三角形排到乞離扎多前邊形成頭雁尖峰。

跟著二百手持馬槊的分別在前,三百雜兵從其後,排成人字形雁行陣。

陣法,乞離扎多也是從老輩那兒繼承來的,據說從前唐軍常用這手對付吐蕃大軍。

這樣的陣法厲害之處,在于攻防兼顧的領頭雁,以錐子般尖銳之勢突破敵陣。

兩邊可以借勢沖擊擴大突破口,給敵以最凶悍的打擊。

哪怕對面過來的唐軍有千軍萬馬,他乞離扎多這支利錐也敢頂過去,殺他們個人仰馬翻。

但他沒有立即發動,就算再魯莽也深知此時伏羌,已僅剩他這支可戰之兵。

一旦被纏住,他身後這老巢就是不設防之城。

「歇馬、設抽蹄!」

李卓遠舉起手中那柄怪刀,示意部屬。

緊緊跟隨身旁的通訊什立即效仿,高聲呼喝將命令傳達給各隊。

剛才還滾滾洪流般的行軍隊伍,轉瞬間變成緩緩綠流融進大路旁邊的草場。

近半人馬留在洛門川口繼續圍堵、收編乞離烏嘎部,另有部分分散牽制朱圉山方向。

快速突擊過來的只有三百余人,但有四百多從馬。

李卓遠提著大刀在左,程懷慎端了馬槊在右,兩人並綹而行。

莫語、莫東望兄弟倆帶著他們的百人隊,排成一字長蛇陣緩緩跟上。

這兩個隊除了莫氏兄弟,都是李卓遠從盧都營帳那邊贏回來的奴隸。

都經伙房、戰馬保障隊、訓練隊流程,才編列進戰隊。

且李卓遠有意將其中當過馬奴者精選出來,鼎鼎大名的衛青不就是馬奴?

選衛青那樣的大將,他們當中可能一個也沒有,選騎術精湛者,二百人還是有的!

所以這兩個隊比別的隊多了項特別技能,那就是像莫氏兄弟一樣,有一手套馬絕活。

無論是擁擠的馬群中,還在是奔馳間的烈馬群里,他們能從容不迫地套住相中的馬匹。

上陣殺敵拿著長長的套馬桿當然不切實用,李卓遠給他們設計了一種長槍。

這有點另類的長槍,以相對易得的白蠟桿為柄,雜鐵打制的槍頭則類似紅纓槍。

但裝木桿用的銎加長到二尺,銎與木桿交接處還有一對分別向前後的彎鉤。

全槍長度,與馬槊相當。

不要跟兵器貴族馬槊比質量,這時代朝廷實行鹽鐵專賣!

單為制造二百多桿這樣的長槍,已是李家堡子鐵匠作坊的生產極限。

李卓遠下令破壞文物,砸毀那些鑄鐵鐘之類,心頭都有深深的犯罪感了!

直到兩個隊騎兵拿了這鐵槍,配合著馬鞍後邊的繩索套馬一套一個準的效果顯現。

毀壞文物的心痛感,才稍稍緩和些。

當然,砸鍋湊鐵湊出的加護板甲,也有近半用在這兩隊將士身上。

這些人除了像吐蕃各部倚為精銳的護帳兵那樣,身著兩重以上鎧甲,還在致命部位加上冷兵器難以穿透的加強板甲。

撇開戰馬無被甲這點,完全是重甲騎兵配置。

二百人的長蛇陣,向伏羌方向推進了約莫三里停了下來。

全都放松韁繩,任由馬匹采食齊膝高的青草。

騎兵們取了馬鞍後邊的繩索,依據各自習慣手法打好活結,套挑到槍尖上。

「懷慎,這五百兵,今天剩多少你就進賬多少。」

李卓遠眯著眼楮遠眺乞離扎多那巋然不動的雁陣,談生意收入般跟自己得力干將說。

「謝公子!」

程懷慎樂得眉開眼笑,似乎真的已將對面敵軍收歸己有。

騎兵不比步兵,沒有三五年淬煉的所謂騎兵,頂多是馬術好些的步兵。

也難怪他一向沉穩,卻為此喜形于色。

「呵呵,先別謝我!還得看格洛肯給你留多少!」

李卓遠也巴不得一聲喊就令對手下馬接受收編,但沒被打痛的敵人不可能那麼听話!

許格洛的行軍序列殿後,前邊長蛇陣擺好警戒架勢,他帶的百余人就開始布置抽蹄。

這抽蹄並不是內帶逆須釘的四方木框規制,而是比足球略大的扁平圓籠。

圓籠用棘條像編雞籠那樣編扎實,每個還連了根二尺多長的木棍。

使用這樣的抽蹄,與李卓遠現有財力無法用上規制的有關,也與兩則歷史戰法傳聞有關。

一個是南宋初期,著名將領劉某次領軍與金兵交戰。

眼見主力敗陣潰逃,隨軍的部曲家屬,也丟了背著的雞籠、鴨籠跟著逃。

乘勝追擊的金兵正放馬狂追,冷不防馬蹄陷進籠里,亂作一團。

劉家軍一看有門,停下潰逃腳步回身凶狠打擊,取得大捷。

另一個,是清代林則徐對付入侵列強騎兵。

先派人詐敗,將敵騎引向狹路。

再使人前後丟下篾籠無數,令張狂的洋鬼子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