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四十三章 古都新風尚

榮升九品坊市購置使的黃福黃大人,如今進出宮門都有一股子自我良好感覺。

他抱著個木匣子,興沖沖地跑到龍首原球場上。

找到正在為球員僖宗當啦啦隊長的田令孜,喜滋滋地附耳輕聲稟報︰「阿翁,孫兒帶回今日進項……」

「嗯,有出息,呵!

「賞銀餅兩個……

「該給你那十三弟的爹爹,那啥李浯一個爵位嘍!

「黃福兒,你說開國縣伯,還是開國縣公?」

田令孜模著並沒有胡須的下巴,眯眼作思考狀。

「縣,縣公?」

黃福少見多怪,被個從二品開國縣公爵位嚇昏頭,目瞪口呆在現場。

「對!就郁林開國縣公!他們祖上不就是有這爵?呵呵!」

田令孜很滿意,也很受用黃福那沒見識的模樣。

想象著李家父子得知這個消息後,那感激涕零的情景,心中一陣施惠于人的滿足感。

他可不是白幫忙,除了控股拿現,還有新門檻。

「嗯,你去說聲。

「幫宮里建好一個供聖上、後妃用的梳洗閣。

「再給內侍省建幾十閣,這郁林開國縣公,就封了……」

叉著手,煞白的臉上奸笑連連。

「喏!」

黃福雖說看在所謂結義份上幫李 牽線搭橋,可說到底還是宮中太監。

別說是轉達,他自己內心,就有將此風大規模引進宮城的想法。

帝後、嬪妃享用的,他不敢妄議。

大小太監、宮女用著,誰能不想到著是托他黃福的福?

賀總管、陳丁從李家堡子回到長安後,一直就是處在風口浪尖上。

這按理來說,本來該是李卓遠該處的位置。

第一天,他們就帶著幾十個小廝、家僕,把那幾百只斗雞、白鵝擺上東西兩市。

以標上底價出價高者得之的方式給拍賣了,得的錢是不少。

可壓力也很大,聞訊來晚了的王公大臣,哪個都得罪不起!

有什麼辦法?只能見著就賠禮道歉,一個勁打包票︰下次進了好的,一定送爺府上……

夜里匆匆向李、程兩位東家老爺,簡要匯報完李家堡子經營情況。

解釋少東家李 ,為什麼沒有回來(差點淹死的事,他們是不敢說的!)。

回頭覺都不敢睡,賀總管忙著去找工匠,定做貢品。

陳丁火燒眉毛般去找李 的狐朋狗友,特別是求著幫約宮內的小太監內給使黃福。

看到賀總管紅著雙眼來見自己,黃福以為李家遇到什麼大災難。

當听說是這等好事時,自是發動有限的人脈關系,趕緊著手打通關節、練習技藝。

好在李 自己雖爛仔一個,準岳父家還是有點優勢的。

四個成家的舅哥,可以說是在商業方面各有所成。

老大開木器鋪,老二開香料鋪,老三開染坊,老四幫叔叔家糧鋪當賬房。

細細交待下去,當然工料都有著落。

兩個未娶妻的舅哥,老五、老六正是所謂十三小太保里的老大、老三。

組織一班爛仔跑腿、助陣,也沒問題。

難的是李卓遠掀起的這股風,可能他自己都沒有預料到大了點。

都刮遍長安,越過高高的宮牆,進大內去了。

誰說主角不到場,刮不起風浪?

黃福把田令孜的意思,對賀寧、陳丁,還有那幫爛仔一說。

都來勁了︰錢可以慢慢掙,這難得的巴結皇帝、皇帝他干老子的機會稍縱即逝!

首先停了個坊間鋪面建設,集中工匠進宮施工。

然後開足已聯合到的匠鋪生產能力,加班加點制作宮內梳洗坊所需的設備。

這可真的是皇家用品,誰敢拿民間贗品充數?

李浯的郁林開國縣公爵位,還要不要啦?

這樣一來,人力物力投入都是無底洞。

而田令孜既沒有停收進奉,又不肯付工料錢。

所有開支都靠已經開張的鋪面,當然是抓襟見肘。

更難辦的是,此前為了良好的生意效應。

早把要在所有坊間設立鋪面,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廣告,廣而告之地打出去。

那些消受不起十貫、二十貫的群體,正眼巴巴地等著。

突然間沒了聲息,都覺得本就瘙癢不已的頭皮更加難受。

自己家里洗洗吧?好像效果不行!

更有那咬緊牙根,偶爾跑一趟梳洗坊的鄰居或好友,又不識趣地來添堵。

意在真炫耀,假做出主意地推薦說,要是到那兒梳洗吹一通,什麼都解決了。

于是有不少人找到梳洗坊的相關人員,或委婉、或理直氣壯指責失信于人。

要是李卓遠親自坐鎮,再聯合些民資就成了。

可賀總管也好,陳丁也罷,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固執思維。

愣是想著,要這些親近的家族聯合體,獨佔這項「皇家產業」豐厚利益。

這兩個得李卓遠親傳、再三叮嚀,要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的都如此。

其他如程家那兩個活寶,貪婪的黃福兒,財迷心竅的李浯等人,可想而知!

付不起高昂梳洗費用的群體,可不光是平頭百姓。

他們中有任低階官員的,有些還在皇帝面前說得上話。

就遞話、擬奏章,鄭重其事地上奏了。

說是宮內大興土木,宮外民怨鼎沸雲雲。

田令孜並不蠢,只是太貪婪。

听到這些說給僖宗听的,心里也開始活絡。

難得地指示黃福,可以緩收進奉,以便宮內外同步建設「大秦梳洗吹」

記住,是緩收,不是免收。

這些進奉,足以用來適當增加宮外低檔梳洗坊數量,以平息民怨。

如此一來,那些準備借題發揮的諫官、言臣,得了獲勝感受,按下胸中怒氣。

一場由李卓遠掀起的新風尚,差點因為手下人理念偏差,引起的朝議風暴總算化解。

繼續引領都城消費潮流,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

坊間見面,多以「今天你梳洗吹了嗎?」相互問候。

來來往往的人群,少了不少蓬頭垢面、不修篇幅的文人雅士。

杜甫為什麼感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用李卓遠的話說,那是懶得洗頭鬧的!

那麼長的頭發盤腦袋上,汗一出、塵一出、頭皮屑一出。

能不長蟲生虱,瘙癢難耐,痛不欲生?

誰要是不信,自己去留上長發,天天不洗頭,忍上十天半個月試試!

反正古都這股新風尚,給李卓遠帶來滾滾財源,那是不用說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