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二十九章 目標索多嘟嚕

大唐乾符六年二月初,吐蕃部族控制的鄣縣,突然騷動起來。

原本就雜亂不堪的街巷,一隊隊家兵來往奔走,鬧得個雞飛狗跳。

「阿彌陀佛~敢問施主,這到底是為何啊?」

兩個穿得破破爛爛的游方僧,各托個髒兮兮的木缽,拉住一位胡商問。

「咳,二位長老剛來的吧?索多嘟嚕的義軍要來啦!千戶大人又下令收犒軍錢……」

還沒說完,這胡商扭頭就跑。

幾個家兵罵罵咧咧地趕過來,除了倆窮和尚,誰還傻站著?

「阿彌陀佛~」

這兩個滿頭爛疤的和尚讓到一旁,豎掌胸前齊宣佛號。

剛才還氣勢洶洶的家兵,居然虔誠地躬身致意,之後才繼續追人。

無論是歸義軍控制區,還是吐蕃部族地區,佛教的影響巨大。

所以別看游方僧像乞丐,可輕易是沒人願意惹的。

游方僧們也識趣,托缽徑直往自己棲身的一座破廟走去。

可破廟前,已有幾個吐蕃人裝飾的彪形大漢,在虎視眈眈等著。

難道吐蕃家兵都不惹的窮和尚,還有人樂意打劫?

「二位長老,我想捐些香火錢。」一個為首的虔誠地說。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請隨貧僧來。」

和尚也見錢眼開似的,恭敬地帶路。

不多時,那個進廟的漢子就出來了。

守在外邊的一個湊近前去問︰「格洛,怎麼樣?」

「嗯,給公子報訊。來啦!」

進廟去的那個,就是許格洛,問話的那位是挈窠德兒!

他們不是買鹽嗎?怎麼來捐香火錢了?

假的!

那倆和尚是假的,他們是從盧都氏營帳那邊帶回的奴隸。

因為淪為奴隸之前,是在家居士,常誦佛經。

加上成為奴隸後頭上爛了密密麻麻的疤,連偽裝戒疤都省了,所以受指派來臥底。

許格洛帶人買鹽,當然也是假的。

他們的目的就是探路、打前站、收集訊息,對付那什麼索多嘟嚕義軍。

不找各部吐蕃練手,卻找義軍?怎麼會這樣?

話得從趙廚子到了李家堡子第二天說起。

那天李卓遠找到趙廚子,難免說起伏羌糧草場那個悉坎杰勒的情況。

趙廚子說,悉坎杰勒曾酒後炫耀說。

佔了鄣縣(今漳縣)龍馬山與渭源(今渭源東北)的鳥鼠同穴山的馬匪首領,是他當年一起背叛許首領的兄弟查布蘇爾。

原來,那個查布蘇爾和悉坎杰勒,都參加過溫末義軍。

還可說是許姓首領那支義軍中,頗為得力的戰將。

但各部吐蕃貴族聯手絞殺的時候,由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二人便密謀反叛投降。

為了取得「功勞」,查布蘇爾望風,悉坎杰勒下手。

二人合力把許首領給殺了,取下人頭去邀功。

數千人的義軍隊伍,登時群龍無首,紛亂不堪。

幸運些的當場被殺,不幸點的成了奴隸。

最不幸的是被刺瞎眼楮,或是剁去手腳,扔到野地去自生自滅。

悉坎杰勒如願以償,從一個奴隸成為奴役他人的糧草場主官。

而那個查布蘇爾,原本也在襄武一帶某個千戶手下當小官。

可不知怎的,又改個索多嘟嚕的名拉起人佔山為王,仍自稱溫末義軍,傳說有精兵三千。

大唐歸義軍的岷、河、蘭等州,常出現他們的活動。

由于他們行蹤飄忽不定,且行經處往往找個村鎮殺個雞犬不留就銷聲匿跡。

即便是善戰的歸義軍,也拿他們無奈。

但悉坎杰勒不知道從哪听說,索多嘟嚕他們常在鳥鼠同穴山與龍馬山之間輪流歇腳。

有一年,悉坎杰勒帶著趙廚子到鄣縣購食鹽,還說要去會兄弟。

可是去了之後,垂頭喪氣地回客棧。

說查布蘇爾沒在龍馬山,要不是留守的人中,有個小頭目還依稀記得他是大頭領過去的兄弟,差點被殺了。

趙廚子只是說說,李卓遠當場也只是听听未加置評,至少表面是這樣。

告辭趙廚子後,李卓遠立即選人裝扮游方僧,潛往鄣縣一帶。

因為他分析,史籍雖然沒有記載。

但歸義軍控制區周邊存在眾多武裝勢力,有這麼支隊伍應該不假。

歸義軍拿這麼支假義軍無奈,可能也是真的。

古代往往是駐軍控制一地某幾個重要區域大城鎮,便算轄區。

廣闊的山區、鄉野,即便是布下烽火台之類哨卡,也很難及時攔截規模不大的流動隊伍。

至于什麼三千精兵,多半是唬人,或是以訛傳訛。

要是真有三千人,都夠把盧都氏在大來谷的盟友突厥涵顙部早早滅了去,何故讓人家與歸義軍聯手防堵?

更可能是崩分離析的吐蕃各部,忌憚歸義軍的軍勢。

不敢明著挑事,暗地里拼湊出這麼支「義軍」。

依托吐蕃各部族境內的山區,對夾在他們中間的蘭、河、岷三州來回騷擾、劫掠。

不管怎麼著,李卓遠正篩選練兵用的對手。

既然有這麼支騷擾歸義軍的流寇存在,就該是最好的目標。

在原來時空,他十分崇敬張義潮、歸義軍。

曾無數次感慨,這支頑強的大唐孤師,居然無人援手。

如今來了,就不能坐視!

一時間做不到大力援助,幫著除去疥癬之疾總可以吧?

「公子的意思,是那悉坎杰勒逃這邊來啦?」

挈窠德兒隨同徐格洛偵察,有些迫不及待地求證。

睡夢中成了俘虜,全拜那悉坎杰勒所賜,要不是李卓遠善待,那可是被殺或成為奴隸。

他現在最想做的,就跟許格洛一樣,逮住悉坎杰勒,宰了!

「噓,看山下……」

許格洛作出個噤聲手勢,伸手指向。

他們正趴在龍馬山一處視野開闊的山崗上,密切注視視線所及的村落、山谷。

李卓遠估計到,索多嘟嚕部可能跟吐蕃各部有關,必定與各部有聯系。

要是到了龍馬山,少不了有這邊吐蕃部族的人前往接洽。

于是叮囑,沒必要派人四下打探。

只需選定幾個制高點,密切觀察山下各個村落、山谷的往來行人即可。

許格洛所指的,是個不大的吐蕃村落。

可此時有數百人從鄣縣方向趕著牲畜,匆匆進去。

沒多久,又有一行人慌慌張張地帶著牲畜、行李,在另一些人的驅趕下撤出。

應該是在為索多嘟嚕部騰出歇腳、休整的地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