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四章 大唐武功不是蓋的

「公子,你是覺得堡子無法抵擋攻擊,欲擴大?」賀寧小心地問。

他被李 嚇得一天一夜不敢合眼,卻沒想到「蘇醒」過來的「公子」如同換了個人。

不僅體恤地讓熬夜的人們趕緊休息,還十分和氣、合理地安排起堡內外事務。

一覺醒來已近黃昏,趕緊起身找人,卻遇到保內管事程維。

程維既是李 未來岳父的族兄,又是程家一名管事。

李、程兩家共同出資經營李家堡子,管理分工上也有體現。

賀總管或水路或陸路,長安、李家堡子兩地跑。

程管事則帶了家小,長住李家堡子,專事安排生產、負責守衛。

迎面遇上賀總管,程維就帶著驚詫的腔調告訴他。

姑爺(李 )變得不像姑爺了,不僅和氣待人,就連養馬老頭莫言也被尊稱為「莫老伯」。

要知道從前,公子哥是不屑理會此等馬奴的!

昏迷醒來,整個兒換了個性格?

賀寧把心提到嗓子眼,拉了程維一起四處找李 。

好不容易從死人狀態活了過來,再出點什麼差錯,二人都覺得自己無顏活著了。

在找人過程中,還真發現李 交代辦的事,有些莫名其妙。

比如,讓程維的老伴帶人,將莫總管的絲絛給拆細了。

連上鐵匠利用縫衣針做的魚鉤,還在鉤上細絲四五寸處系上開元通寶一枚。

又讓人用溫水浸泡了三大木桶黃豆,並在空倉庫內鋪細沙、打上炭盆、搬進草墊,說要發豆芽。

還有,听說要比賽釣魚以馬匹為賭資後,就悶悶不樂的養馬人莫言父子,這會兒居然興高采烈地哼著番調,洗涮馬匹……

找到坐在山後細心描畫,陷入沉思的「公子」。

莫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因為李卓遠在紙上畫的,居然是李家堡子的後山灣子圖。

圖上的李家堡子連同後山灣子,被畫成了個大型堡壘!

「哦,我知道世叔心思縝密,堡子抵擋上千人一兩日攻擊無礙。

「可是我們只能受攻擊抵擋不住了,就逃回長安麼?」

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李卓遠淡淡地說。

李家堡子外觀上看,是有點粗糙,其實東面那矮牆只是障眼法。

奧秘在于下邊的緩坡——挖了不下三百個深達丈八的「甕阱」。

這種陷阱口小月復大底尖,內壁用篩過的細黃土、細沙、生石灰和漿打底。

再用白膏泥拌桐油,細細涂抹內壁。

有意灌入的水和雨水,常年保持陷阱半蓄水狀態,等于將護城河隱蔽化。

懿宗咸通十四年,盧都格桑帶走家支大部分精銳護帳兵。

有人覺得「京城人」的「保護傘」削弱,就打起李家堡子的主意。

趁著冬夜黑暗掩護,百多精壯模上坡,準備突襲。

堡子內的守夜民丁還沒來得及示警,坡下就傳來陣陣驚駭萬狀的慘叫。

等到全堡男丁持械戒備時,底下已經靜悄悄。

遠處處于攻擊準備的那些歹人,以為中了埋伏,驚慌失措作鳥獸散。

天亮時分,負責守堡的程管事帶人下去。

將十幾個已經嚇得面無人色的歹人勾上來,捆了押回當奴僕出售。

還從甕阱里打撈上來尸體近百,各色兵器不少。

自此,附近歹人不再以為,這京城人的李家堡子,是靠北邊十來里外的盧都氏才立足的。

當然,無論是賀總管,還是程管事,都不以為靠這點詭計能安枕無憂。

堡子北面的碼頭,隨時都停泊著木船。

雖說無法將全堡撤走,但足以把婦孺、重要物資順水轉移東歸長安。

「公子,朝廷尚且無能為力,吾等……」

賀寧擰著脖子,有些激動。

有國才有家,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的道理,他還能不懂啊?

「呵呵!世叔,江河日下,況且是我們身處如今困境。

「你們能為無爵無祿的李家、程家,每年籌謀到糧二千石、錢五六千貫。

「已是難能可貴……

「只是,若某日再有一次長安陷落,我們將流離失所,進退失據……」

李卓遠暗暗竊喜,自己下的套子眼看有效了。

不先謀一隅,還能謀一域、謀全局?

他急于將這李家堡子,牢牢捏在自己手中來。

不是不諳世事的愣頭,不會以為僅憑少爺身份便可頤指氣使、萬事大吉。

「那公子欲若何?」賀總管肅色問。

「古人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們可名義上修築蓮花台禮佛,實際上構築堡壘。」

李卓遠胸有成竹,將手中畫紙遞上。

他所畫的那些工事,都是蓮花狀稜堡,稍加掩飾不愁外人不信以為真。

雖說稜堡不是後人以為的那樣遲至明朝才出現,而是宋金之際便在一些依山而建的險要處就已出現。

但這時畢竟還是殘唐,距離中華史上瀕危的五代,還早著呢!

這二位一道拿著橫看豎看,竟然都是一副識貨的行家里手神態。

「公子可計較過錢糧、人力?」

何總管看著、看著,陰沉、凝重的神色,有些活絡。

「世叔!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盧都氏欲築城,正準備大舉進行奴隸易貨。

「健壯者為他所取,羸弱者或作賭資。

「何不容小佷借賽事一試?」

李卓遠謙恭地說,不露行跡地觀察二人神色。

無論是賀總管還是程管事皆沉默,令李卓遠又有點忐忑了。

都道煌煌大唐詩歌璀璨,事實上鑄就盛世的是武功!

都頹勢到如此地步了,兩位只不過富裕人家的總管、管事,對于兵略造詣如此之高。

誰人敢說,來自後世就一定「蓋世無雙」?

能引為助力的,何苦化為阻力?

配合默契者,無需言語交流,眼前這兩位老狐狸就是這樣。

他們一起拿著圖紙,指頭來回掐掐圖上線條,再舉目來回打量後山。

眼神在對視時,變幻莫測,似心動、似憂心忡忡。

以他們修築李家堡子的修為來看,大概是在估算工程量、籌劃用度、權衡利弊。

李卓遠心中雖然感慨大唐武功之深厚,但表面依舊是一副淡定神態。

抱定了勢在必行的念頭,容不得他們反對。

大不了「恢復」部分李 那小祖宗無賴秉性,撒潑耍賴就像玩「草場演兵」那樣。

東風吹戰鼓擂,看看到底誰怕誰!

你唐人武功蓋世,還能逃得過「孫子」兵法?

肯放段來個先禮後兵,那是為了長遠著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