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些人,一些事,都在悄無聲息的改變著,這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只能順著歷史的軌跡,緩緩的前行。
元隆八年春,游南王趙謙在南郡舉起旌旗,興兵造反,一時間一呼百應,反兵勢如破竹,直逼帝都,殺得朝廷軍隊一個措手不及。不過,那是在離柔陽有數千里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在這個小村莊的村民還是依然的安然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絲毫的危機意識。他們以為,以朝廷號稱百萬精銳之師,定然可以早日退敵。
這樣想其實也不錯,後來趙謙因為中途的一次戰機貽誤,而錯失了奪得帝位的機會,更是連身家性命都搭了進去,抄家沒族,好不淒慘。可是,這也是景朝走向頹勢的一個標志,自此之後,各地起義不斷,群雄逐鹿,烽煙四起,以求一展霸業,這是後話。
為了應對各地的亂事,朝廷開始在地方征兵,隔壁家的王哥今年滿了十六,也報名了去從軍,他說男兒志在四方,必須建功立業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戰場險惡,可我又不能開口規勸他不要去,所以,在陽春三月的某一天,他與村子里的其他從軍的人一起離開了這個他自小生長的地方。
古來征戰幾人還,沙場上刀劍無眼,從來都是黃沙埋白骨。我不禁低嘆,他素來對我很好,這一走,真的不知何時再能相見了。
不知不覺中,王哥他們走了三個月了,有時候可以從過路的商人里知道一些關于他們的消息,但那也只是鳳毛麟角,在這種亂世,要尋一個人,實在是太難了。
這些日子,村子里也不太平,苛捐雜稅,弄得家家戶戶叫苦連天,以前依著女乃娘的好手藝,所做的包子一個早上就能賣完了,現在甚至到了晚上還有剩余帶回家的,很多人都勒緊褲腰帶,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艱難的維持著生活。
清晨,紛繁嘈雜,沿街熙熙攘攘的叫賣聲不斷,晨霧還沒有完全的散去,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迷蒙,像面紗似的蓋在村子里。
最近柔陽附近似乎常有流寇出現,女乃娘怕我一個人到處亂跑會遇到危險,所以現在上哪都揣著我,生怕我丟了似的,于是我也就跟著她上街賣包子。
我坐在她身後,看著她忙來忙去的招呼前來的客人,她也不讓我幫忙,似乎我只要安分的坐著就可以了。
在女乃娘隔壁的攤子是賣面食的,有幾個趕早集的農夫在那里吃面歇腳,還順便說起了閑話來。
一個包著白色頭巾的樵夫滿臉欣羨的說,「哎呀,你們沒瞧見那,那送嫁妝的場面多壯觀哪!用那些文人的話叫什麼來著?十……啊,對了,是‘十里紅妝’也不為過呢!」
「真的?我沒能見著,真是可惜了。據說今日就是迎親了,能娶上威遠侯的外甥女,真是有面子,後半生無憂啦!」那個大胡子的男人接著道。
「哎呀,說你糊涂你還不信?這蕭太守家也不是等閑人物哪,祖上也是有名的開國功臣,好像還跟宮里頭的娘娘是姻親關系,與他家二公子成親,那是門當戶對!」
「說的也對啊……哎呀,算了算了,別說這些,又跟我們有什麼關系?還不如想想今年的稅怎麼交上才好,我看我那幾畝瘦田是很難指望上了,這可怎麼辦呢。」
「哎,我也愁著呢,那又有什麼辦法!再說了,我家婆娘快要生了,到時更是難,難啊……」白色頭巾的人低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待吃完了早飯,就各自挑著扁擔離開了。
我斂下眼,靜靜的听完他們的對話,朝著他們離開的方向出神,那兩人看來不超過三十歲,可是歲月的沉痾,已經壓斜了他們的肩膀,壓彎了他們的腰,正所謂,苛政猛于虎也。景帝多年來的橫征暴斂,弄得民不聊生,無論景朝怎麼掙扎,也改變不了它的命運。
而且,他們不說,我還完全忘了這麼一回事。柔陽的蕭太守……那不就是穆國公蕭世乾?將來穆朝的開國皇帝?我想想看,他家的二公子,應該就是說蕭澤天了。
權貴間互相結親,歷來是最快捷又最穩妥的結盟手段,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必定能同舟共濟,成為同盟。
《穆朝史》記載,蕭澤天,穆高宗蕭世乾的二子,嫡出,十六歲娶妻殷氏。據說,蕭澤天出生時紫氣盈滿庭院,有相士說,此兒不是凡胎,紫氣東來,乃天人下凡,將來必能澤被天下,為萬民造福。
亂世,是造就英雄的時代,單是我從史書中所看到的就可以得知,蕭澤天的確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躬行節儉,精騎射,擅丹青,文韜武略,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才。若我猜得不錯,將來蕭家得了天下,蕭澤天必居功至偉。可惜,《穆朝史》多有缺頁,讓我對很多事都是一知半解,蕭世乾的大兒子蕭誠軒又是嫡出長子,是以最終誰繼了帝位,是一大懸念。
我默默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他們都是一些但求三餐溫飽的市井小民,不懂什麼治世,什麼天下,多半是每天守著幾畝田,安然度日。硝煙一起,最先禍及的又是他們,沖鋒陷陣的也許是他們的親人,可功成名就的卻從來沒有他們的身影。
一嘆,再嘆,我自己在操心什麼,難道我還能改變這個時代不成?歷史應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由不得我多言。不如多想想,今後該如何是好。柔陽,不是可以久留之地,將來蕭家起兵,這里肯定會受到波及的。我有些沮喪的盯著女乃娘的背影,這不能說話,怎麼跟她提起,早些搬離此地才是上上之策?
以前看到小說里的女主角都是靠著現代所學的知識在古代混得風山水起的,偏生自己卻穿來一個不能言語的身體,還體弱多病,茫茫然然的不知何所依歸。我倒很希望自己是什麼也不知道,或許傻人有傻福,日子還過得安穩一些。
勸君莫做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獨醒,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有時候,淡看世間,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