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平時表現得再頑劣都好,李存之畢竟是個皇子,能提出這樣為百姓著想的民生大計,居然沒有一個人,把他的話當真?
唉,看來在皇上和眾多皇親的眼中,這位趙王殿下還只是個不通國事的孩子,再這樣下去,他恐怕真的與那寶座無緣啊。
自己的意見不僅得不到認真的對待,反而被當成是孩童的戲言——李存之有些心急地回頭看了一眼元湛。
見到一向信賴的表叔也沖他微笑著,做了個贊許的表情,像是鼓勵他繼續說下去,李存之的心神才慢慢安定了下來。
「父皇,據兒臣所知,土豆這種作物,旱澇都可保收,那種沙化的土地種莊稼可能收成不高,但是如果改種土豆,反而是最適宜不過的了。」
他的聲音清晰而緩慢,說得有條不紊,皇上和所有的皇親都斂了臉上的笑容,靜靜听了起來。
「而且,這種作物不只是一種菜,它還可以充當使百姓裹月復的主糧」,李存之抬頭認真地看著皇上,響亮地吐出一個數字︰「每畝地,可產糧兩千斤。」
皇上還沒發表意見,有幾位通曉農事的皇親,听到這里再也控制不住,激動地站起來︰「趙王殿下此話當真?可是有人種過這種叫土豆的作物?一年能收幾回?怎麼個種法?」
「等土豆發芽之後,按出芽的位置,分成小塊兒,帶芽一同種下。等開春地一化凍就能播種,盛夏的時候便可成熟。如果是在南方,一年還可以播種兩次!」李存之確鑿地說道。
剛才發問的幾位皇親听得連連點頭,撫掌激動地大嘆︰「好啊,如此甚好啊!」
這幾位都在常年在戶部掛職,專職負責囤糧育種,移民墾荒。
這些年邊關不太平,每年都流民不斷;平日里為了招撫流民,國庫糧倉里只要一缺糧就唯他們幾個是問,搞得他們听到糧食二字比听見銀子還親,乍一听到這個消息,怎麼能不激動呢?
這幾天連京城都下了幾日的雪,關外更是大雪成災,想必不到開春,就會有大批饑民涌入關內。
皇上憐憫百姓,一定會下旨開倉放糧賑濟,那麼各地糧倉的糧食,肯定撐不到明年秋天。不得不說,趙王殿下的這個禮物,送得再及時也沒有了。
三皇子果然長大了!
李存之在這幾位皇親眼中的形象,瞬間變得可靠了起來。
別人也許不擅民事,可是身為一個帝王,皇上也很快就想明白,這土豆若是能出產比出麥子、水稻多幾倍的糧食,就可以給他的百姓帶來最重要的東西——溫飽!
百姓只要吃飽了,國家才能安定太平。
「皇兒,這可不是說笑的事情,你,可以肯定嗎?」皇上嚴肅的神情下,隱隱有一絲激動。
「兒臣擔保,這事確實可行!」李存之言之鑿鑿地回答道。
玉青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呆呆地看著李存之的背影——這個少年,身上已經開始顯現出堅毅的一面。
也就是這個少年,只憑借自己的一面之詞,就肯在皇帝陛下面前如此確鑿地說話,這是需要對她玉青顏抱有多大的信任,才可以做到的事?
但凡自己的信息有誤,或者是存心誤導李存之,給他假的信息,那麼,李存之今天當著眾人說的這番話,日後就會徹底變成他的把柄,永遠都會提醒著皇帝陛下和所有的皇親,他不是一個可靠的皇子。
然而李存之還是選擇了對自己無條件的信任!
玉青顏想到這里,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心緒如翻江倒海般波動起來。
「好,果然是我的皇兒!你這份禮送得很得父皇的心意,而你這份愛民之心,難能可貴,朕有賞賜!」皇上捏著胡子愉悅地大笑。
「陛下,存之他身為皇子,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利本就是分內應當的事,哪里需要什麼賞賜。」看自己的皇兒得到皇上和幾位皇親的認可,皇後此時舒心到了極點。
謝貴妃和她那個兒子就會弄些勞民傷財的事情,哪像我的皇兒,這才是一個仁君應有的風範!
皇後趁此機會,謙遜地笑著對皇上說︰「臣妾覺得,存之能這樣為百姓著想,還是因為平日里見慣了陛下的仁君風采,耳濡目染的結果。說起來,存之的這份愛民之心,可不就像極了陛下。」
「沒錯,是很像朕。哈哈,皇後,你替朕生了個好兒子啊!」皇上本來就高興,又被皇後不著間接地吹捧了一番,心里也正舒服著。
這番話,等于間接承認了,李存之有皇上的仁君風範!
皇上說的每一句話,都值得引人沉思啊……
幾百位皇親听了這番話,都在心里暗暗揣摩起皇帝陛下有可能暗含的意思︰難道,在那個位置的歸屬上,趙王殿下頗得聖意?
李存之面上榮辱不驚地始終掛著微笑︰「父皇,還有一事,兒臣不敢隱瞞,此事並非兒臣一人的功勞,是有人先發現土豆這種作物的高產,然後兒臣才敢將它呈給父皇。」
「哦?朕就說嘛,我的小三兒什麼時候懂得這些農事了?不過你懂得替百姓的饑寒操心,朕一樣感到欣慰。說說看吧,是什麼樣的高人,也給朕引見引見?」皇上饒有興趣地捋著胡子,笑呵呵地說道。
不會吧,李存之這家伙不會是打算把我供出來吧?
玉青顏有種不祥的預感——萬一被人知道這事是從她這里傳出來的,那麼可信度一下子就會降低很多。
元湛應該是沒想到李存之會這麼說,眉頭一挑,想要阻止已經是來不及了。
果然。
「是……」李存之扭頭沖玉青顏快速地一笑︰「慎儀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