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詩就是這樣的,需要的不是華麗辭藻,而是最恰當的描述,溢于言表的真摯情感。
詩文本身不能打動人,打動人的是詩文里面包含的感情。
獨孤雨燕嘴唇扇動,充盈在眼眶的淚水終于如潰堤的洪水滾滾而流。熱淚倏地滑過臉頰,心劇烈地抽疼。
獨孤雨燕自從听到讓她出降契丹的消息後,蓄積的眼淚第一次迸發出來。
一個素不相識的男人道出了她真實的內心。
「在下再代我大唐將士為出降公主作詩。」李瑯于大堂中的一片沉寂中繼續朗聲吟道︰
「一拓縴痕更不收,翠微蒼蘚幾經秋。寒雨洗來香已盡,澹煙籠著恨長留。可憐汾水知人意,旁與吞聲未忍休。誰陳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兒為國羞。」
這首詩跟上一首詩交相唱和,用大唐將士的口氣回應了出降公主的質問︰
不是我們將士沒用,而是有混賬小人向皇帝呈獻和親之策,我們為此感到萬分羞愧。
不過這兩首詩都蘊含著一個相同的主題︰對皇帝的隱匿不滿。
這顯然是不被容許的,嚴重時還會被砍頭。
但是每個男人都有基因所決定的天生熱血,遍流全身的熱血一旦被點著,就會燃燒理智,焚毀恐懼。何況盛唐是一個崇尚軍功、尚武好戰的時代。
不是後世李瑯那個遭到強/奸時,還有所謂的社會精英名人建議不但不要反抗,還要雙手給強/奸犯遞上避/孕套的犬儒時代。
「好一個‘我是男兒為國羞’。」第一聲叫好聲響了起來,來自獨孤雨燕身後一側。
那里不知何時坐上了一個面色蒼白的年輕人,視線順著年輕人延展,貴賓區條幾後面站立的千牛衛陡然由原來的四個變成了二十幾個。
那些比獨孤雨燕多幾倍的千牛衛軍士應該是他所帶來的。
……
第一聲叫好聲很快得到了回應,先是一聲,兩聲……一小片,一大片……終于滿堂叫好。
楊承暉也在興奮地拍手叫絕,現在他看李瑯的眼神既膜拜又迷惘︰這小子到底是什麼人。
「天郎道出我輩男兒心聲。」岑參一掃剛才的沉郁,也出言贊嘆起來,轉而高聲詠嘆︰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三軍得令討匈奴,誓將報主靜胡塵。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岑參之言豪邁干雲,充溢著男兒豪情,令大堂上的氣氛更加熱切。一時間堂上眾人如一鍋翻滾的沸水,跳躍激蕩。
心情激動當然要開懷痛飲,雪棠小姐連忙高聲吩咐打雜的小廝︰「上酒食。」,小廝又挨個地給每個案幾端上酒壺酒杯和葷素菜肴。
李瑯沒有那麼激動,使他激動的不是詩文,而是銀子。他走去找牛延要銀子。
「公子高才,在下右威衛長史牛延,有心結識公子。」牛延看到李瑯似乎向他走來,忙迎上前去,一掃傲倨之態,率先行禮。
「在下李瑯,流民一個,怎當著公子屈尊下交,在下惶恐。」
李瑯還禮笑道,感覺這個牛延也並不像楊承暉說的那樣紈褲,反而十分豪爽。「在下當前頗為困頓,如果公子不嫌在下詩文拙劣,那麼事先說好的彩頭銀……」
「牛某敬佩李公子大才,公子以後如有用得著牛某的地方,比如落戶什麼的,牛某定當鼎立相助。」
牛延听李瑯自稱流民,又早已瞧見李瑯腳上的草鞋,知道李瑯確實窘迫,立即招手喚來家僕,把二十兩銀子如數奉上。
「既然牛公子如此盛情,那在下以後少不得要來打攪公子。」
李瑯知道牛延的老父親、左相牛仙客活不過今年了,真要找牛延辦個什麼事兒,可得趁早。
……
「兩位青年才俊可否過來與老夫共飲賞舞。」錦服老人使喚小廝過來,向李瑯和岑參發出邀請。
「秘書監賀知章,縱狂不羈,太子賓客,東宮輔臣,最好婉拒,被李相的人看到,于兄仕途不利。」
楊承暉慌忙低聲提醒岑參,他清楚岑參此次從河朔回到長安,就是準備一心參加科舉,有些事不得不有所顧慮,「旁邊那人是金吾長史張旭,也是挺不靠譜的一人。這兩人少沾惹為妙。」
流民李瑯當然不會有任何顧慮,竟然給他踫到四明狂客和張癲兩個名垂青史的大狂人,「飲中八仙」里的海量酒徒。
李瑯也是好酒之人,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瑯當下抬腿就跟小廝過去與兩位老酒徒具名見禮後,坐在下手位飲酒。
「上,劍器渾月兌舞。」
雪棠小姐報完,便在腰間系上紅藍綠青粉紫五色絲帶,接過一柄帶穗長劍,與身後那個頭罩黑紗的顏十娘盈步走下拱橋,下到大堂上的舞台中央,樂師們的鏗鏘鼓樂之聲隨之響起,聲響震天。
「李公子可見好好欣賞一番,這劍器舞可是妙絕通神。」賀知章揚起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空,大笑著招呼李瑯。
八十多歲的老壽星居然這麼能喝,李瑯也不甘示弱,也將滿杯酒盡飲入月復,酒不甚烈,並無後世高度白酒飲後割喉般的灼熱,到少了些許飲酒的趣味。
……
面罩面紗顏十娘站在舞台靠近獨孤雨燕一側,面向場中,雪棠小姐立于場中,先一人獨舞。
劍鋒出鞘,寒光霍霍。當雪棠小姐劍尖緩緩指天時,前奏的震天鼓樂聲卻頓然休止,好象雷公停止了震怒。
「起。」
雪棠小姐嬌喝一聲,嬌軀旋動,矯若游龍,帶動彩衣飄舞,舞姿矯健輕捷,如同群仙駕龍飛翔雲端。在急促飛快的舞動中,雪棠小姐手中的長劍化作萬條光芒。
只見劍影彩帶,卻不見人影。場邊的觀眾看得神怡目眩,覺得連天地都旋轉起來了。
震天鼓樂聲此刻才再度響起,堂內眾人這才回過神來齊聲叫好。
雪棠小姐舞姿穩健娑爽,颯然風起,進退回旋之間,劍象道道電光,伴著隆隆鼓聲,如電閃雷鳴,驚魂動魄。猛厲的劍舞氣勢令人赫然失色。
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曤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彩衣玉貌,雷霆清光,一曲劍器渾月兌舞,揮灑出大唐盛世萬千氣象。
正在場中眾人如醉如痴時,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一撥箭雨陡然從李瑯頭上的二樓星流而下,直射正對面的獨孤雨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