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師兄,你都說過會見面吶。」韓玉笑了笑,他可不想先炫耀自己的相面之術,畢竟,那東西也是不那麼值得依賴的,說到底還是得靠細細的推敲。
于清秋勾起唇角,從樹上跳下來。「齊閆,你帶他們去各局吧,日子無聊,我先撤了。」本以為是個好玩的人,卻原來是個聰明到無聊的人。說完,于清秋就準備出門了,臨了,回過頭,說「至于登記入冊就拜托齊閆兄了。」反正他不會介意的,對吧?
齊閆點頭「我知道了。」反應也是順手的事,其實哪次不是他來登記,也不差這一回了。
「師兄,院長找你。」這時一個青紗女子走來,攔住了正好想落跑的于清秋。
于清秋無語望天,而後幽怨的看著那女子。「小靜師妹……你確定你不是狗?」于清秋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
司徒靜模了模鼻子,頗有點不好意思。于師兄神出鬼沒整個學院都是知道的,可她就是總是能找著他,她也很無奈好不好。因為這樣,大家要找于師兄的時候總是叫她傳話,她都成了免費跑腿的了。「我確定,我和狗沒有一個銅板的關系。」司徒靜很認真的保證。
于清秋撇撇嘴,走了。
司徒靜見了,追上去。「于師兄,等等我,我還沒告訴你院長到哪等你呢。」司徒靜又是很認真的說。心里卻是著急的,萬一于師兄走錯了而後懶得去見院長了她可怎麼和院長交代?
看著一走一追兩人的背影,齊閆說,「我們還是先去宿寢局報道吧。」
入夜,東萊小院。
繁星當空,夜靜微涼。韓玉跨出門檻,看到正在樹下站著的上官柯,笑著走了過去。
「怎麼了?你也睡不著?」在上官柯身後站定,出聲。
上官柯沒有動靜,只是有些落寂的說「有些迷茫,所以睡不著。」也沒有回問韓玉,答了就不說什麼了。
韓玉勾起笑,也抬頭看著天上繁星,說「天上一顆星就代表地上一個人,星子隕落,生命凋零。或許,你找到代表自己的那顆星子,就能找到路也說不定。」
上官柯听了,看向韓玉,問「那你找到屬于你的那顆星了嗎?」他這般聰慧,怕是早就找到自己的路了吧!
誰知,韓玉听了卻是沒有說話了,眉目間盡是對命運的無可奈何。許久,方才徐徐說「找到了,又能怎麼樣。」他可以算計命運,知道自己的命,卻仍是無法把握。家族,榮耀,神話,是他把自己困到了自己的命運里,這是他的責任,與一生都丟不掉的包袱。
上官柯听了韓玉的回答,抿唇,似是有自己的想法。瞳目黝黑,明亮說「其實天上的星子並不代表地上的人,反而是人代表著天上的星子。人的一舉一動都影響星子的變化,星子的路早已預定,但是人的命運從來都是多舛的,時刻發生著變化,他始終由你自己在決定。」似是想到了以往的往事,上官柯悠悠的說,「我娘親曾經跟我說,人的手心有三根線,分別代表著生命,命運,智慧。除了生命早已預定,其他的一直都握在自己的手心。」
隨著上官柯話,韓玉抬起他的一雙手,看著自己的手心,緩緩的握緊,而後啞然失笑,松開了手,「或許吧。」頓了頓,問「看來你有自己的想法了。」
上官柯慢半拍的「啊。」了一聲。其實他還沒有什麼想法啊。
似是看明白了上官柯的表情,韓玉笑了,隨後上官柯也笑了。
「就算知道了我該干什麼那就得努力吶,就算命運定了,很高很高,我不努力,那也會很低很低的。」韓玉說著,天下,還有很多他不會的,得努力啊,為了明家,也是那既定的我的命運。
上官柯繞有興趣的哦了一聲,笑著說,「難不成你的命運把你定的很高?」
「那是自然,時刻都不能放松。」韓玉難得不自謙了一回。
「自大。」上官柯吐了兩個字。
韓玉立馬回道,「那是事實。」
而此時,另一處。一名如他們一般大的孩童同樣望著天空,而後,把門窗一關,熄了油燈,沉寂于黑夜。
、、、、、、、、
世外城外,一輛馬車正連夜趕路,遠離這盛世繁華。
不青山頂峰,一名身著月牙白袍似嫡仙的人與一名身著紫袍,尊貴凜然的男子並肩而立,似一起看盡天下浩大。兩人身後七名白衣人成北斗七星陣而立,似時刻會隨風而去。
「雷老走了,你也要走?」紫衣男子悠然開口。
「會回的。」白衣人只是淡淡道。
「若是再弄得和千年前一般,我會帶你走。不惜與天對抗,點燃三界烽火。」他從不屑天下蒼生是否深陷水火。千年前,他沖破封印見到的她只剩一絲微弱的氣息,似隨時都會死去,那時他只恨為何不早點沖破封印。
白衣人閉上眼楮,重重吐出一個三個字「對不起。」深沉愧疚難以言明。
紫衣人听了,看向她。目光中盡是怒火,而後哼了一聲,負袖向天際飛去。身後七名白衣人立馬跟隨飛去。一道灰紫色光芒沖天而上,響徹天地的馬鳴,一匹似馬似獅似狼的灰紫色神獸于空中現身,紫衣男子騎上。七名白衣人整齊變幻相同的手勢,七道星光幻化七匹白馬,追隨而去。瞬間,便消失于天際。
他,生氣了。白衣人轉身飛下不青山。
山腳下,一名少年低下頭,目不可及的黑暗高空發生的事盡落入了他的眼楮,喃喃道「真是不明白。」為什麼這般麻煩。看著在他腳邊睡得正憨的童子,少年人無奈。他也該去避難了,不對,是去天下游玩觀光。
黑夜盡去,破曉來臨,第一道陽光向了不青山,鳥鳴啼叫,早起執勤的學子早已提起木桶為學院的大水槽加水,邊勞作邊念念有詞。嘩嘩的水聲以後,學院開始忙碌了起來。
「柯,早。」韓玉打開門,就看到上官柯正拿著竹棍在院中煉劍。
上官柯的劍法凌亂,卻也凌勵,隱隱有著王者霸氣。收劍,上官柯看向韓玉,「早。」回道。
韓玉想了下,說「你的劍法是跟誰學的?」
上官柯沒有多想,回答「我娘身邊的一名家僕。」
韓玉听了,說「那你學了多久?」
上官柯這次的回答略微遲了一會,語氣中有著淡淡悲傷,「也就一個月而已。」一個月,母妃就抵不住去了,而冬叔也跟著母妃一起去了。而後,傾姨把他救了出來,再跟著書柏師父學了一段時間,再就是逃亡了。
听了上官柯的話,韓玉淡笑,「怪不得。」這般雜亂無章。「其實我覺得你很適合一種劍法。」韓玉說。
上官柯繞有好奇心,問「什麼劍法?」
「君王之劍」韓玉緩緩回道。他的劍,確實給他這種感覺。
上官柯挑眉,「君王之劍?有這種劍法?」有這種劍法嗎?君王,誰敢這麼大膽以君王的名義給一種劍法命名。
「定是有的。不然我也不會說。」韓玉說的淡淡然,卻有著那種自信。
上官柯不語,看來是有的了。這種劍法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很好奇呢。
韓玉看著上官柯,「王者殺伐,浮尸百萬,流血千里,至尊臣服。《沉浮史•靖國錄》曾有過對當時靖武帝使用君王之劍的描述。」雖是一筆帶過,有些夸張的成份,但是至少說明卻是有這樣一種劍法存在。而且他覺得,君王之劍應該是一種運用勢的劍法,’勢’是什麼?怎麼運用?卻是他不明白的了。
「是嗎?」上官柯有點明白了,「你只說記載,看來劍譜已經失傳了吧。」有點失望,真想見識一下敢以君王之名的劍譜。
韓玉點頭,也有些可惜。「是啊,靖國滅亡後,這本劍譜也就找不到了。君王之劍本是和玉璽一樣,代表著朝代的更替,皇帝是否天命的。只可惜找不著了,蒼國代替靖國後,因為找不到劍譜,蒼國的開國高祖便有意讓史官抹去對君子之劍的記載,只是為了天命兩個字。而《沉浮歷•靖國錄》中這段也被曲解為對真奴族戰爭的描述。」那場戰爭剛好也是靖武帝御駕親征,所以也就這樣被理解了下來。
明家世代為相,有著最正確沒有更改過的歷史史實,蒼國以前歷代明家家主在自己所寫那一本《自史傳》中都有提到過君子之劍,而蒼高祖那一任家主也曾在記載蒼高祖把君王之劍抹去的事實,再後來就在也沒有記載君王之劍了。幸好明家家族史中有記載,不然他也會被這段歷史誤解吧,韓玉想到。
「看來歷史也不可以盡信呢。」上官柯總結說。
韓玉回過神,說「該去上早課了。」歷史說來說去還不是憑著一支筆,知道就行了,沒有必要討論它的對與錯。
「恩。」上官柯也不糾結這個問題,應道。
------題外話------
(外話︰《自史傳》自己看見的歷史,也就是他所在的百年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所以每個明家家主寫的《自史傳》合起來就是最接近真實的歷史,至少比皇帝的史官記錄的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