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八章 進退兩難

就在易傾南絞盡腦汁想對策的時候,場中少年們已經開始背文了。

這裴府家規乃是不予外傳之物,自不比世間傳頌的名文佳句,少年們都是第一次得見,加之時間匆促,只是囫圇吞棗讀了兩三遍,考驗的就是個強記,要想背得多流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知道是熱炒熱賣,頭腦稍微活泛點的便動了心思,趁著記憶猶新,或許可以多背出一些,于是高高舉手,搶著先背。

鄭直事先已經跟下面交代好了規則,此時少年們站在場中原地待命,被點到之人出列,各自去往場外考點,由數名藍衣家丁負責考驗背誦,鄭直自己則是巡回查檢,統計成績,兩處地方相距百尺有余,並不能听到他人背誦之聲。

這場景,倒讓易傾南想起了她的中學時代,放學後捧著課本等在教師辦公室門口,一個接一個進去背英語課文,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話說回來,自己置身事外看別人折騰,倒真是件很愜意的事,瞧,這會兒正在背誦的幾名少年,或面紅耳赤,或抓耳撓腮,如她所想,沒一會兒就敗下陣來。

當然也有表現良好的,比如剛剛被點中過去背誦的常寬,但見他大步走過去,一旦站定, 里啪啦開口就背,基本沒什麼停滯,看他對面家丁微笑點頭的表情,應該沒多少錯處。

識字和背詞是學戲之人最起碼的要求,字都不認識,怎麼看戲本學新戲;台詞都記不住,上台那是要丟人現眼被人扔雞蛋喝倒彩的。常寬在戲班子里是挑大梁的武生,深受班主展天魁看重,平日對他也頗為嚴厲,基礎打得扎實,自然不在話下。至于江玉涵,那就更不用說了,武生注重武打,台詞唱腔都不多,而旦角注重文戲,只要在台上一站,大段大段的唱詞便是娓娓而出,毫無錯處,如今限時背誦這麼一篇家規,倒也不算太難。

看來他倆順利進府是沒有什麼懸念了。

易傾南繼續看下去,這背書的少年來來去去,很快場子里就空了半數,人一少,福貴那高高壯壯的身形立時瞧見,二虎就站在他臨近的一組,兩人正巧被點到,一前一後過去背文。

這兩小子對于易傾南來言卻是知根知底,家里窮得叮當響,從小就要幫著大人干活,哪有機會去讀書識字,頂多就是能寫出自個兒的大名來——那還是當初她教他倆寫的,而現在要認一大篇生字,還要在這短時間內背誦出來,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易傾南自己沒能上場,只得眼睜睜看著這兩名昔日伙伴,暗忖這書一背完,兩人就該退場了,自己再迎上去,三個難兄難弟正好團聚。

不曾想,她一心篤定的情景並沒有發生。

二虎與福貴各在一名裴府家丁面前站著,鎮定背出來,雖算不上是滾瓜爛熟,卻也不似之前的少年們背得磕磕踫踫,結結巴巴,福貴還稍差點,中途停頓了一會兒,又繼續背下去,而二虎則是勻速背完,通篇基本沒有窒滯,就連那在旁查檢的鄭直都听得連連點頭。

易傾南在不遠處看得卻是驚詫萬分,就算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也不至于刮目到如此地步,大半文盲搖身一變,就成了過目不忘的天才,可能嗎?

難不成這里面竟有貓膩?

殊不知,她在場外看人,有人卻在台上看她。

寧彥辰一直關注著底下那少年,只見他全神貫注盯著場子里的比試,小臉上的表情可謂豐富,時而愉悅欣慰,時而驚詫不定,時而蹙眉沉思,實在不明白,不就是背個家規嗎,有什麼稀奇?

又是當的一聲鑼響,鄭直站在台上,高聲宣布︰「本輪比試結束,成績最佳的前九名已經入選,招錄為本府三等家丁,立簽活契,即日入府。」目光往底下掃視了一圈,又面帶和善道,「除這九人之外,所有進入最後一輪比試者,每人發放兩吊錢;進入第二輪比試者,每人發放一吊錢;今日所有榜上有名者,每人發放半吊錢,以此感謝各位參與,下次有機會再來。」雖然事先並無此項支出名目,但自有貴人承擔,他也樂得順水推舟,借花獻佛,賺回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易傾南听得那叫一個透心涼,一吊錢就打發了,下次?這回一進就是九個,下次招募家丁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呢!

瞧著那一個個背書失利頹然步出的少年,眼珠一轉,狀似不經意嘀咕一句︰「這不對啊,隔得這麼遠,背得這麼小聲,誰知道背錯沒背錯,萬一要是那听的人耳朵不好使呢……」

聲音不大,說完立時閉嘴,卻正好讓周圍的人,特別是那幾名前兩輪比試都成績不壞的少年听得一清二楚。

少年們正是沉悶失落之際,一听這話,頓時炸開了鍋。

這個說︰「就是啊,一個人要听那麼多人背,難免有所缺漏,說不定那九個還沒我們背得好呢!」

那個嚷︰「我覺著我背得挺好的,怎麼就把我給刷下來了?肯定是問題!」

更有不怕事的二愣子,旁邊家人沒拉住,啪的一聲,把剛領到的兩吊錢給摔地上了,扯開嗓子叫道︰「不公平,該叫他們九個上台當眾背,背得好與不好,大家說了算,我們即便是輸,也要輸個心服口服!」

一時間,落選的少年皆是振臂高呼︰「上台背誦!心服口服!」

「上台背誦!」

「心服口服!」

年少輕狂,壓倒性的聲音響徹天地。

易傾南原想著挑撥一句引發眾怒,拖延時間,借機再想辦法重回賽場,沒想到這把火燒得太過,竟使得群情激奮,公然與主辦方叫囂對抗,卻是出乎她的意料了,不由得暗暗叫苦。

二虎和福貴還在那九人當中呢,她這會兒也想起那名送他倆到此的老者是誰了,就是在青州城外辦學堂的譚老先生,雖然不知二虎他們怎麼會跟他在一起,但回想起方才那句「多家關照」,可以確定的是,他倆順利過關應該與此有著莫大的關系,說不定老早就得了題目,從早到晚念它個幾百幾千遍,也死記硬背下來了。

其實上不上台並不重要,要想推翻比試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旁敲側擊,悄然慫恿,讓旁人揭發那鄭大管家泄題作弊的真相,而她自己有的是法子撇開干系,不擔心日後受到大管家的報復,但如此一來,二虎和福貴必將受牽連。

哎哎,是誰不好,卻偏偏是他倆!

出賣同伴的事,小五哥可做不出來,但眼看就要塵埃落定,進府無望,如何是好?

這頭易傾南急得不行,那邊鄭大管家在台上面不改色,張口欲答,忽然間眼楮瞪大,望向某處,眾人不由自主隨他的視線看去,只見原本緊閉的裴府後門大開,從中步出一道英偉挺拔的身影。

「既然不服,那就再比。」俊臉沉靜,聲音淡淡,卻蓋過了現場所有的喧鬧聲。

如此氣場,除了那裴大將軍,還能是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