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王太醫的一句話出,等于給張權下了死亡判決書。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兩朝重臣,風光無限的相國張權上一刻還怒氣勃勃指責李清,這一刻躺在地上,只留生命余溫。

原本躺在地上的張權听到王太醫這話,睜大了眼楮,死死瞪著王太醫,仿佛不能相信,他已經成了一個將死之人。便是周圍的大臣在張權轉頭瞪向王太醫的一刻也懷疑,王太醫是不是一把年紀診錯了脈,明明張權還能動,還能瞪人。

「速取千年參片為相國續命,王太醫,朕命你務必保住相國的性命。」

張權听了**徵的話,恨恨地朝**徵所在的位置看去,只是頭抬到一半,最終無力地落下,按在胸前的沾滿鮮血的手陡然垂落,重重打在地上。

「相國,相國。」

抱住張權的侍衛連喚兩聲,王太醫一手搭在張權的脈搏上,隨後搖了搖頭。

「啟稟皇上,臣無能,相國已經仙去。」

張權死于殿中,在**徵的意料之外。一直以來,**徵希望斗倒張氏一族,張權的死無疑會成為張氏土崩瓦解的開始,只是這樣突如其來的結果,讓**徵有些無措。甚至,在**徵的意識里,張權不應該就此死去,張權要死,也只能由他抓住足夠讓張權無法翻身的證據,親手賜死張權,顛覆張氏一族。現在,張權在殿中死于意外,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之前所作的一切,不得不擱淺。

邱志和李清,如果說李清在他的掌控之內,邱志卻無法把握。邱志是此番攻城的叛軍首領,按理說是張權信得過的人,才會將大事相托。而從審問邱志的言辭中可以看出,邱志此人是一個莽夫,完全不似有大智慧的人,張權這老狐狸如何看得上這種莽夫。邱志被擒後,起初並沒有招出張權,而他不過引導邱志往張權已經當他為棄子的思維上想,邱志一怒之下就招出張權是幕後指使,這樣順利的結果,讓他一度懷疑。現在看來,邱志之所以會痛快承認,或許在一開始就存了刺死張權的心,如此一來,邱志不可能是張權的人。張權不會蠢到任用一個可能親手了結他性命的人。想來,死前張權最不甘心的不是他沒有得到皇位,而是被同盟者算計,在他的推波助瀾之下失去了性命。

「來人,將張相送回張府入殮。封鎖京城,嚴查亂黨。」

**徵的兩道命令一出,不過半個時辰,京城被封鎖,等閑人不得出入。張府中,張權的尸身被送回入殮,接到張權去世的消息,張府老太爺老夫人相繼昏厥,元氏哭倒在張權的尸身前,張卿顏跪侍一旁,哭的梨花帶雨。張權的那些姨娘,庶子哭倒在一旁,一時間,張府中哭喊聲不斷。而跪倒的一群人中,一個小小的身影格外顯眼。張延慶淡漠地看著靈堂中的一切,仿佛周圍那哭天喊地的聲音不存在,仿佛那躺在床上冰冷的尸身與他無關。

張權的死對張氏一族是一個不能跨過的重挫,張權在世時,張氏一族有多囂張,**徵就有多恨張氏一族。張權一死,**徵不將張氏一族往死里打擊,任誰都不會相信。正當張氏一族成日人心惶惶等待來自**徵的處罰時,**徵只下了一道安撫張氏一族的旨意,以及表達對張權去世,東啟失去國之棟梁的惋惜。這時,張氏族人才想起,張家除了朝中有張權這個相國,後宮中還有一位太後和一位皇後。

就在張權被刺去世的同一天,太後將**徵叫到慈安宮,母子二人商討了近一個時辰,幾日後**徵下達了安撫張府的一道旨意。那一日,太後將京城外十里坡被坑殺的三萬將士的事實擺在**徵眼前,迫使**徵放棄了對張氏一族動手的打算。那被坑殺的三萬人,是**徵眼中的叛黨,張權的同伙,卻是百姓眼中駐守一方的軍隊。

為了配合周澤率領那三萬人馬趕赴京城執行這一個計劃,**徵確實向駐守在城外的三萬軍隊下達了旨意。如果太後打定主意與他撕破臉徹查,屆時**徵坑殺將士的名聲必然會被傳開。這樣的消息到了不明真相的人耳朵里,**徵只會失去民心,繼而失去為帝資格,給太後可趁之機。

當日,宋畢昇平定西南的捷報傳遍京城,張權按捺不住發動攻城叛亂,**徵按照原定計劃進。一旦城門處有變動,立刻關閉城門,讓張權的突襲無法成功。而另一邊,周澤率領一直留在京城外的三萬人馬守在城外十里坡處,一旦那三萬人馬在接到他的旨意之前提前離營,就在十里坡處全部坑殺。爾後,由周澤率領三萬人馬假扮叛軍人馬攻城,聯合城內的守城兵士前後夾擊叛軍,一舉殲滅。

原本這個計劃進行得天衣無縫,不料張權被刺殺致死,太後為保張氏一族,抓住他坑殺三萬將士的事做把柄,權衡利弊之下,**徵選擇暫時放過張氏一族,不與太後撕破臉。只是太後如何得知他在城外十里坡坑殺那三萬人馬事,甚至連細微處也清楚。

雲陽宮中,宋敏舒在听說宋畢昇平定西南的捷報後,著實高興了一個晚上。昨夜城門處震天的廝殺聲傳不到雲陽宮,在**徵有意識的控制下,後宮中除了太後得到消息,宋敏舒完全不知情。直到第二日早晨,宋敏舒給皇後太後請安回雲陽宮用過早膳,練了一個時辰字後休息時,才听說昨夜叛軍攻城,**徵當夜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抵御叛軍之事。因援軍來的及時,叛軍被悉數誅殺,叛軍首領邱志被擒,宮中還抓獲了勾結叛軍的禁軍副統領李清。而叛軍首領邱志刺殺了相國張權,張權一死,張氏滿門陷入惶恐中。

自隨香死後,宋敏舒要知道這樣那樣的消息,總是沒了之前的方便。從前有隨香時,隨香細心沉穩,隨緣活潑開朗,而今隨緣褪去那份活躍跳月兌的性子,一夜間變得沉穩。有時候看著隨緣,宋敏舒會忍不住糾結,尤其是隨緣一直不肯告訴她左手手筋已斷,基本廢了事實。

「娘娘,夫人來看娘娘了。」

宋敏舒聞言,放下手中糕點,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楊氏,自行宮一別,雖只有兩個多月,宋敏舒

卻有種比以往三年還要長的感覺。

楊氏走進雲陽宮時,一眼看到靠著長椅微微站直,翹首倚盼的宋敏舒,楊氏的心,突然酸澀不已。想起這兩個多月來,手下回報有關宋敏舒的一切,楊氏的心就忍不住心疼。如果那一次阻止**徵推出宋敏舒當誘餌,宋敏舒是不是還會像以前一樣天真無慮的活著。楊氏寧可宋敏舒做個沒心沒肺的孩子,也不要宋敏舒體味過重重苦澀後收斂情緒,戴上一張完美的面具生活。如果是這樣,她何必押上所有同**徵做交易。

「舒兒。」

「娘,舒兒想你。」

宋敏舒緊緊抱住楊氏,呼吸著屬于楊氏的味道,長久以來的不安終于得到安撫。宋敏舒想,在這個世界上,楊氏于她,無可替代。

「娘的舒兒瘦了。」

楊氏抱著宋敏舒好一陣打量,長嘆一聲。宋敏舒搖了搖頭,表示不在意,眼里隱約有得意神色。

「娘,舒兒這樣子才好看。」

「瞎說,胖一些是福氣。」

宋敏舒就知道楊氏會這麼說,也不在同楊氏爭執這些,難得相聚的時光,何必浪費在這些有的沒的身上。

當宋敏舒身邊的五名宮女離開後,只留下隨緣一人在殿中伺候。楊氏撫了撫宋敏舒的頭,輕聲問道。

「舒兒,這是你新挑的宮女。」

「娘覺得如何,舒兒以為隨緣遲早要嫁人,舒兒總要有人伺候,所以選了她們五人。」

「舒兒做得很好。可是舒兒,你真得想一輩子都在宮中生活嗎?」

「娘,你為什麼又說這件事。」

「舒兒,如果讓你出宮,你願不願意。」

「可是娘,這不可能的,太難了,舒兒不想娘辛苦。」

「傻孩子,娘若沒有把握,怎會一再同你說這事。」

宋敏舒不可置信地看著楊氏,楊氏眼中的自信仿佛讓宋敏舒看到宮門在向她招手。不想出宮嗎?不可能。宋敏舒從來就沒想過入宮,從出生到適應古代的生活,到五歲封妃,那段日子她一直在乞求能在楊氏的庇護上過上幸福的小日子,然後嫁給門當戶對的人,繼續過小日子,可惜一道聖旨下她成了貴妃。現在楊氏又向她提起出宮的事,宋敏舒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將來,她一定可以跨出這張宮門,可是又將以怎樣的姿態走出宮門。**徵會應下楊氏的什麼要求,讓她名正言順走進另一個人的懷抱,畢竟她曾是**徵的妃子,皇帝名義上的女人。要她一世不嫁,想來楊氏第一個不會答應。

宋敏舒的這個疑問在宋畢昇大軍班師回朝的那一日得到了解決,她被賜婚給**輒,從**徵的妃子成了**徵的嫂子。東啟國君的荒唐行徑自這一日傳遍四國,多年後仍為四國百姓津津樂道。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更送上,第三更時間不定,只能說在零點前送上。到這里,第一卷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