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方嬤嬤聞言,給宋敏舒恭敬行了一禮。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奴婢有罪,奴婢以為娘娘病體已痊愈,不知娘娘病重未愈,勉強娘娘背宮規,奴婢請娘娘責罰。」

請罰?如果真要罰方嬤嬤,那不是扇她自個的耳光。今早答應方嬤嬤背宮規,原就是個意外,只因她難得睡不著早起一回,突發奇想琢磨起去庭院中散步,好鍛煉鍛煉身體。隨香自是說不過她,只得陪同她在庭院中散步。約莫過了一刻鐘,隨香勸她停下歇息,她一時不樂意,放出豪言

「即便是圍繞庭院跑三圈,一口氣背完宮規,我的身體也絕對無礙。」誰料這話恰好被站在宮門處的方嬤嬤听見,才會有這糟心的一幕。

「是我的錯,方嬤嬤只是受我誤導,才以為我身體痊愈。我知道方嬤嬤一心盼我早日學好宮規,做一個行事大方得體的貴妃,也不辜負太後所托。可生病也不是我願意的,病了極易疲倦,哪里有精力背宮規。方嬤嬤別以為我樂意早起在庭院中走,若非劉太醫有交代,病後雖以靜養為主,仍需適當的走動,有利于身體康復,我才不願早早起床。」

劉潛站在殿外已有好一會兒,因此將宋敏舒對方嬤嬤所說的話一字不漏收入耳中。替宋敏舒解毒後,他儼然成了宋敏舒的擋箭牌。一個病弱的貴妃,將太醫說的話牢記于心,嚴格尊從,旁人怎敢說半個「不」字。可他委實冤枉,這些話何曾從他嘴中說出過。

殿外,看守宮門的小太監看了看站了好一會兒的劉潛,實在弄不明白,劉太醫遲遲不入殿,站在殿外的真實意圖。好不容易等來劉潛瞟了他一眼的機會,他恭敬的笑道。

「劉太醫,可要奴才通稟娘娘一聲。」

看守宮門的小太監名叫何三,是石頭的徒弟。自石頭在宋敏舒眼前得了緣,小石頭七歲的何三便認下石頭做師傅。何三原是雲陽宮侍弄花草的小太監,今日因看守宮門的一個小太監抱恙,石頭便稟了隨香使何三守一日宮門,權當讓何三長個見識。何三成日與花草為伴,並未見過劉潛,只知替宋敏舒調理身體的太醫姓劉。何三不知劉潛未經通稟就可以進入雲陽宮,因此當劉潛站在殿外不肯入殿時,何三正納悶劉潛遲遲不肯入殿的原因,就見劉潛未經通稟,直接走進雲陽宮內。

「劉太醫未經通稟闖入殿內,不怕娘娘怪責嗎?」

「劉太醫」三字還能依稀辨別,後面的話細如蜂鳴,除了何三,旁人完全听不清。何三眼睜睜看著劉潛大步走進雲陽宮,宋敏舒非但沒有厲聲以對,反而和顏悅色,一雙眼楮頓時睜得溜圓,要不是一同看守宮門的另一個小太監一聲輕咳將他的神喚回來,一旦被人看見他一個小太監盯著殿內傻眼的表情,他少不得要挨一頓板子。

回過神來的何三斂了斂心神,感激地看了一眼另一個小太監。師傅要他看守一日宮門的時候,何三不以為然,殊不知這看守宮門中的學問也大得很。何三十分慶幸認了石頭做師傅,若是一直與花草為伴,他哪里有機會增長見識,更別談他日有機會受到主子重用。

劉潛一路走進雲陽宮,宋敏舒見到一襲青色袍服,頭戴黑色紗帽的劉潛,臉上的表情不由得僵了僵。每次用劉潛做擋箭牌時,都會被劉潛當場抓包,可見劉潛這個擋箭牌不是她能隨意使用的。

「不知娘娘今日感覺如何。」

「醫者不都會望聞問切的絕活,以劉太醫的本事,想必看看就清楚我的身體是怎麼一回事。」

宋敏舒以為,天生的不對盤大概說的就是她與劉潛這樣的。其實劉潛醫術不錯,她的小命也多虧劉潛才能保住,可她一看到劉潛看向她時那張似笑非笑的臉,就忍不住想刺他幾句。原因無外乎是劉潛每次見到他,唇邊總噙著一抹了然的笑,仿佛她的心思全在劉潛掌控之中。

這種感覺讓宋敏舒異常不爽,即便是有師徒名分在身,宋敏舒心里也沒將劉潛擺放在師傅的位置上來尊敬,該怎麼挑刺就怎麼挑刺。而劉潛對此顯然樂見其成,二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在外人看來難免不成體統,在知情人眼中,更是無理取鬧,卻無一人出聲阻止。

「以臣初步判斷,娘娘的身體已無大礙,再調養幾日,背宮規學規矩大可放手進行。不過娘娘的病情具體如何,臣還需把過脈才能確診。」

宋敏舒挑了挑眉,心里忍不住給劉潛一個大大的白眼,不是說古人最終君臣之禮,可為何到了劉潛和她這里,全成了空口白話。劉潛在雲陽宮壓根就沒有過守過臣子之禮,她相信劉潛便是橫著來,雲陽宮人也無人說他半句不是。一來她的「病弱之體」仍需劉潛的精心調養,二來她身邊的一等宮女,雲陽宮的掌事隨香隨緣對劉潛恭敬有加的態度,讓雲陽宮其他宮人更加肯定了劉潛在她心中的不俗地位,豈敢多說一句。這個暗虧她是吃定了,並不代表她無法在其他地方搬回場子。

宋敏舒眯眼一笑,甜美的笑容落在劉潛眼里,卻是另一種含義。以劉潛這些日子對宋敏舒的觀察,一旦宋敏舒生出其他心思,便會露出這種滲人的笑。

「我知道劉太醫的俸祿薄,每月領的銀子少,吃的又不好,風一吹就倒,往後劉太醫來雲陽宮就和我一起用膳,我一個人也吃不完那麼多,浪費了多可惜。我也不能讓劉太醫因為餓著,精神不濟耽擱了診脈一事,拖累我的身體無法早日痊愈。這些日子太難受了,每天不但要喝難喝的藥,連宮規也學不了,半年之期過後,我卻什麼都不懂,會被舞陽嘲笑的。」

旁人以為宋敏舒年紀小,說話不著邊際,劉潛一听,卻是嘴角一抽。他不就是用久病成良醫的理由噎住宋敏舒,讓她乖乖跟從他學醫,不料今日宋敏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委婉地告訴他,他劉潛醫術雖好,卻是體弱不得不從醫自醫的結果。他身量偏瘦,也絕對沒到風一吹就倒的地步,太醫的俸祿再少,怎至于眼巴巴跑來雲陽宮混飯,何況這飯還是因她吃不完,未免浪費才喚他同用。試問這世間有比他更憋屈的師傅,有比宋敏舒更囂張的徒弟?

且不說這些,合著她學不好宮規,在舞陽跟前丟了面子,乃是他身弱以至診斷時精神不濟診斷不準,延長了她病愈的時間。這一番話下來,他劉潛這一身醫術在宋敏舒眼中已淪落到一文不值的地步。

「娘娘的好意,臣自當遵從,即日起臣將日日入雲陽宮用膳,將身子養好,不至于拖累娘娘身體康復,也使臣將來有精力在醫道上走得更遠。」

說罷,劉潛扣住宋敏舒伸過來的手,食指和中指輕輕搭在脈搏上,好一陣沒有動靜,直到一旁的隨緣忍不住出聲。

「劉太醫,娘娘的身體如何,可有大礙。」

「娘娘的身體無礙,只是傷了根本,今後需靜養,切忌大動肝火。晨起在庭中走走對身體康復有益,旬日里多看看書打發時間最好不過。」

隨緣將心放下,她沒有隨香肚子里那麼多的彎彎繞繞,只要宋敏舒平安,她能守護著宋敏舒,便心滿意足。

很好,劉潛還真和她杠上了。宋敏舒斜了一眼一臉高深莫測的劉潛,暗自咬牙。

明知今日之事由晨起散步引發,劉潛哪壺不開提哪壺,偏得往上湊,過分。看書靜養是變相背宮規,晨起散步是換著法子減少她的睡眠時間,切忌大動肝火正是告訴她,有委屈她就得憋著,動火傷肝更傷身,真是氣死她了。

一場交鋒下來,二人誰也沒佔到便宜,自此劉太醫因家貧俸祿薄,以至身體羸弱不堪一擊的消息在皇宮內流傳開來,漸漸連京城中也有風言風語。原本被一些官宦人家看好的劉潛,一下拉到黑名單中,畢竟沒人願意將女兒嫁給一個窮病秧子。一個大男人為了口月復之欲,日日赴雲陽宮用膳,當真丟進天下男人的臉面,更讓太醫院一眾太醫鄙薄不已,紛紛表示不屑與劉潛共事。

與此同時,宋敏舒也開始了每日背宮規的艱難歷程。有傳言說宋貴妃生性愚笨,一本宮規足足背了半年也沒能完全記住。期間宮人為了讓宋貴妃更好更快的背誦宮規,應宋貴妃要求特意準備了多本圖文並茂的宮規書冊,方便宋貴妃記憶。而宋貴妃這一舉措創下了背宮規時間的最高歷史記錄。

當宋敏舒抱著一本書頁封面印有宮規二字,內容實為醫學藥典的偽宮規背誦時,悲憤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有話要說︰準點奉上更新,求收藏,求評求撒花,表揚一下勤勞的日更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