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楊韻究竟是什麼來歷,

答案跟他意料中一樣坑爹。******請到s^i^k^u^s^h^u.c^o^m看最新章節*****這個楊韻,她就是個穿的。而且,系統君還「好心」提醒他,她還是楊家將的腦殘粉。所謂腦殘粉就是將偶像當神一樣膜拜,其狂熱程度絕對不下于一個根深蒂固的宗教狂熱分子。

而且,她既然將楊家將當成偶像,當成神。那他這個直接導致楊家悲劇的人在她心目中絕對是宗教「異端」一般的存在。宗教狂熱分子是如何對待異端的,用腳趾頭想想就知道了。

好樣的,任務還沒開始,他又收獲了一個仇敵一般的存在。

「這就是你說的不會坑我,」慕容建中含著怒氣問道。

系統君不由尷尬地說道,「失誤,失誤。這不是難免的嘛,」

「懶得跟你計較慕容建中早就清楚它是個什麼貨色,跟它計較就是浪費時間,早就歇了這心思。再說,他還真沒有把這個穿越女放在眼里。像陸貞這樣開了隱形外掛,擁有瑪麗蘇屬性的穿越女都被高演一個小手段給收拾了。這個小小的穿越女也不見的有什麼金手指,能成什麼氣候?他好歹也是當了幾十年將軍的人。所獲得的成就一疊a4紙都寫不完。收拾個小羅嘍還不手到擒來。

慕容建中顯然低估了穿越女。誠然,楊韻的確沒有什麼外掛,但穿越女之所以強悍,不在于她有什麼無敵的金手指。而在于她強大的內心。她們中即使再遜的人也絕不會是戰斗力不足5的渣渣。何況,人家可是穿越到楊家,滿門都是男子漢和女漢子的將門。再說了,不管怎麼樣,都不能小看女人。看上去柔弱的縴縴少女戰斗力搞不好就能完爆哥斯拉。就是他眼中的乖女兒潘影,不是把楊家弄得幾乎滅門了。

慕容建中很快就將這件事放在一邊。他的主要目的可是名留青史,他時間寶貴著呢。可不想花太多心思跟穿越女斗智斗勇,尤其是穿越後背景還不弱的穿越女。他現在正琢磨著先把第一個任務——收復燕雲十六州先完成了。然後再集中精力解決潘家的教育問題。至于第二個任務。他又不是真正的潘仁美,跟楊繼業沒什麼恩怨,沒必要跟人家死磕。再說了,只要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哪里還會有什麼金沙灘啊!

至于收復煙雲十六州會不會很有難度。畢竟終北宋一朝,多少能人志士百年的努力都沒有成功。慕容建中絕對會對此嗤之以鼻。佔領燕雲十六州的不就是遼國嘛!遼國不就是契丹嘛!契丹是個什麼玩意?想當年在北齊,他和段韶鎮守北疆,契丹可是他們重點要「照顧」的對象。這群癟三哪次不是被他們欺負得求爺爺告女乃女乃,哭喪著臉求和的。就算現在契丹已經建立遼國,現在又已經到了它最鼎盛的時期。但在慕容建中眼里,他們還是那群被他收拾得找不著北的手下敗將。

于是,他上奏趙匡胤,請求到前線,指揮對遼作戰。

知道現在的皇帝還是趙匡胤的時候,慕容建中只是一瞬間的詫異就淡定了。經過了這麼多次,他已經領悟了。在影視劇面前,一切歷史都是浮雲。歷史上的楊業明明是宋太宗,也就是趙光義收服的。趙匡胤死于北伐北漢的路上,也就是說,他活著的時候,北漢還沒有滅亡。可演義和電視劇顯然沒有那麼嚴謹。現在,趙匡胤活得好好地,可北漢卻已經成了歷史,連南方的其他割據勢力也已經蕩然無存了。而楊繼業正是在趙匡胤進攻北漢的時候招降的。

不過,楊繼業雖然是降將,但趙匡胤卻早已知道他的才能,對他很器重。同時,他也希望楊繼業能對宋有歸屬感,平時也很注意調和楊繼業和其他朝臣的關系。

他知道慕容建中和楊繼業在戰場上結仇,但他卻不想讓他手下的兩員大將成為仇家。或許太平年間這樣也不壞,可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正需要團結一致,一起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徹底一統天下而努力。所以,當慕容建中提出出兵伐遼,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時候,趙匡胤原則上同意了他的建議,但他又提出楊繼業在北漢時就長期鎮守雁門關,對遼國的情況很熟悉,讓慕容建中把他也帶上。

慕容建中不以為然,在他的印象里契丹的士兵都不堪一擊,他一個人就足以應付。哪需要楊繼業來幫忙。

不過,人家皇帝都親自說了,他也不好反駁。帶上就帶上吧。

可第二天,他馬上就顛覆了他心中的想法。

倒不是他突然覺得契丹士兵的戰斗力非常強悍。也許他們還是他印象中那樣的水準。可是,雖然契丹的戰斗力沒有變化,但中原的士兵戰斗力卻急劇下降。

慕容建中一臉抽搐地看著眼前懶懶散散沒什麼精神的士兵。他發誓,這絕對是他見過的戰斗力最垃圾的士兵。這什麼素質啊!他甚至覺得北齊鎮邊的府兵(也就是預備役)面對這樣的烏合之眾都能以一挑十。

「怪不得宋朝對外戰爭屢戰屢敗慕容建中苦笑道。說實話,在這之前,他心中還非常鄙視宋朝的那些將軍們。覺得他們一個個都太不爭氣了,打個小小的蠻夷那麼費勁。現在看來,不是他們不爭氣,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宋朝士兵的單兵素質實在是太渣了。再加上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在和外族的戰斗中,只能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打敗仗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能打成平局已經很了不起。至于打勝仗,這簡直不可思議。他心中不禁對狄青、王韶這些將軍感到由衷的欽佩。他們簡直就是神人。他們是怎麼率領這支戰斗力弱得要死的軍隊不斷取得勝利的。

同時,他也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留著楊家軍這支有點像私軍的部隊表示理解。因為,他們都是騎兵。

這也是他非常想吐槽的地方。在先秦時期,各種馬具還沒有發明,騎兵還沒有興起的時候,一個國家沒有騎兵倒還說得過去。現在已經公元十世紀了。騎兵這個兵種早就發展成熟了。宋朝居然只有楊家軍這支騎兵。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也難怪楊家這麼受重視。看來,不管演義還是影視劇,給他們開的外掛實在太多了慕容建中郁悶地想著。你妹的,這樣的好事怎麼就輪不到他呢?

看到眼前這支羸弱的軍隊,慕容建中突然覺得他的前途一片灰暗。別以為宋初的軍隊是最有戰斗力的。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從各個軍閥那里收編過來的。軍閥出身的士兵是什麼級別的,參考一下近代史就知道了。整支軍隊只有楊家軍可堪一戰。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慕容建中對這次北伐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他根本就不認為這支軍隊會創造出什麼奇跡來。即使他的指揮能力再高,謀略再出眾也沒用。指揮這樣戰斗力渣,戰斗積極性也不高的軍隊,照樣打不贏。他現在只想帶著他們小勝一場,然後就直接采取守勢。好好練練兵再說。尼瑪的,這樣的兵都不練,這是要逆天啊!

只是,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被慕容建中激起心中豪情的趙匡胤還有趙光義,都躊躇滿志地想要直接打敗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趙匡胤甚至要御駕親征,親自領導這場戰役。

嚇得慕容建中趕緊勸阻。雖然皇帝御駕親征都在三軍的層層保護之中,危險系數是全軍最低的。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說了,在這樣戰斗力低下的軍隊的保護,他根本就不放心。

包括楊繼業在內的其他朝臣也紛紛勸阻,希望陛下能收回成命。

趙匡胤原本只是順口提提,現在被這麼多人勸阻,他反而堅定了御駕親征的心思。

「昔日朕隨先周世宗為節度使時,領數萬士卒出征,尚能旗開得勝。參與大小戰役不下八十起。雖稱不上所向披靡,但也戰績斐然。如今朕身為九五之尊,所領士卒二十萬有余,為何就不能出征了?」

丞相趙普馬上諫道︰「陛□份今非昔比,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陛下萬金之軀?此次北伐燕雲,有潘相和楊將軍即可。陛下還是與百官一起在汴京等凱旋的消息吧

只是,趙匡胤卻決意要御駕親征。再加上趙光義在一旁搭腔,朝臣怎麼也攔不住。

最後,趙匡胤還是御駕親征了。而且,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好像突然間變得非常著急,還沒等禁軍全都集結好,就迫不及待地帶領軍隊出發了。

慕容建中隱隱覺得這件事好像跟趙光義有關。不知道他有什麼目的。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就是看趙光義不太順眼。即使知道他是未來的皇帝也不能阻止他對他的看法。因為每次看到他,慕容建中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高演。慕容建中覺得他們兩個雖然長得一點都不相似,但他們卻又像同一類人。慕容建中覺得,他們都不像表面那樣和煦。尤其是趙光義,在系統君提供的劇本里頭,他可是有看到趙光義弒兄奪位的。而且,這家伙居然還老牛吃女敕草,收了他女兒當皇妃。真是豈有此理!

「我說,這才是你看他不爽地原因吧!」系統君忍不住吐槽道。

慕容建中黑著臉說道︰「你有什麼意見嗎?」

察覺到慕容建中的不爽,系統君識趣地閉嘴了。

幾日後,當集結在汴京的兵力達到十萬的時候,趙匡胤就迫不及待地要北伐了。眾位大臣和將軍都很無奈。隨行的幾位將軍更是提心吊膽的。

慕容建中臨行前,將潘影安排妥當,又對她千叮萬囑,確保萬無一失了才戀戀不舍地離開汴京。

「我好像忘了什麼事,一時記不起來了。到底忘了什麼呢?」慕容建中喃喃自語,「算了,既然想不起來,應該不是什麼大事

還在天波楊府呆著的潘旭此刻正在哀嚎︰「爹,我要回家。你怎麼不來接我呢?」

因為慕容建中一直忙著北伐的事,又不許府上的人私自去接潘旭。所以,這件事就一直耽擱了。至于楊家那邊,楊繼業也在忙。而楊家其他人都很有默契地不提這件事。只要潘丞相不提,他們就不會主動將潘旭送回去。人家都送上門來了,不好好為七郎出出氣,怎麼好意思呢?尤其是楊韻,身為楊家將腦殘粉的她對于楊家的死敵非常敵視,連著姓潘的她都厭惡上了。對于教訓潘旭這件事,她是最起勁的。楊府的下人們都對此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連佘賽花也因為小兒子受的欺負,對此知情不報。即使是巾幗英雄也是女人,也是很小心眼的。反正那幾個小輩都很有分寸。

可憐的潘旭,接下來的幾個月都在人家的大本營里。其悲催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實在沒有什麼感覺。就先到這吧。l3l4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