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補過度的陸貞急急忙忙地去找高湛,想要讓他收回成命。她雖然沒有學過政治,也不懂官場那一套一套的。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話,她還是知道的。她認為,只要慕容家掌握軍隊,就一定會起異心。何況慕容建中現在是去山高皇帝遠的豫州。到時候天皇老子也管不到他,正好適合他造反。
她從來沒有想過慕容建中是站在高家這一邊,真心幫助北齊的。在她看來,姓慕容的不想著復國,那他還是鮮卑慕容氏嗎?
為了報答陸貞上次的幫忙,高湛特意給了她一個玉牌,告訴她,有什麼事可以到沈嘉彥或者慕容建中的府上找他。
陸貞當然不會去慕容建中那里,她直接到了沈嘉彥的府上。
很湊巧的是,高湛此時正在和沈嘉彥商議事情。听說陸貞找他,雖然有些詫異,但還是叫人把她請進來。
陸貞一見到高湛,馬上著急地對他說道︰「阿,長廣王殿下
陸貞心中有些懊惱,她本是想叫他「阿湛」的,可現在卻只能叫他殿下。她在心里發誓,阿湛一定是她的,她以後都要叫他阿湛。
高湛沒計較陸貞的失禮,反而帶著微笑問陸貞︰「陸姑娘,不知你這麼著急找我有什麼事嗎?」
陸貞說道︰「我听說慕容將軍要領軍出征
高湛點點頭。
陸貞又說道︰「請您收回成命。他,他不能出征
高湛皺皺眉頭,詫異地問道︰「為什麼?」
陸貞這時又糾結了。這讓她怎麼說?難道她直接說慕容建中圖謀不軌,要造反不成?
她知道慕容氏一直沒有放棄復國夢,可阿湛他們不知道啊!她現在這麼說,慕容建中完全可以告她誹謗。這事還沒有個影兒呢!(你也知道啊!)
陸貞糾結在那,不知道說什麼,只能諾諾地努努嘴唇,說不出話來。
高湛和沈嘉彥看著她是一頭霧水。
而這時也在客廳的沈嘉敏看到這一幕,卻一副了然的樣子。看著高湛和沈嘉彥兩個人一頭霧水的樣子,她實在看不下去了。她馬上湊到沈嘉彥的耳邊,對他說了一通。
沈嘉彥一听,馬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高湛好奇,想要問問究竟怎麼回事。
誰知沈嘉彥這時直接對陸貞說道︰「姑娘的來意我們知道了。我們會和殿下商量的。姑娘放心,你擔心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的。姑娘就先回去吧
陸貞茫然地看著沈嘉彥,她什麼都沒說啊!
她將信將疑地看到沈嘉彥兄妹,見他們都一副了然的樣子,她怎麼覺得他們看她的眼神有些曖昧啊!
她馬上又搖搖頭,怎麼可能?一定是她想多了。
陸貞稀里糊涂地走出了沈府。怎麼也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姑娘顯然忘了有個詞語叫腦補。至于沈家兄妹是怎麼腦補的……
高湛在陸貞出去之後,馬上問沈嘉彥︰「到底是怎麼回事?」
沈嘉彥笑道︰「殿下還沒看出來嗎?這位陸貞姑娘這是有意于慕容將軍啊!」
高湛疑惑地看著沈嘉彥。
一旁的沈嘉敏接口說道︰「殿下試想一下,哪個未出閣的女子會擔心一個跟自己沒關系的外男。除非,除非這名女子鐘情于這名男子。因為這樣,所以她才會為男子擔心
高湛這時感覺心塌了一下,他沒有在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听了沈嘉敏的解釋,他馬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要說沈家兄妹為什麼會腦補成這個樣子呢?
不得不說,陸貞那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實在太具迷惑性了。她一听到慕容建中出征的消息,馬上急急忙忙地來找高湛,不想要慕容建中去。還一臉擔心的樣子。也難怪沈嘉敏會誤會。
北齊的民風很開放,沈嘉敏不由自主地就聯想到什麼才子佳人的事了。而听她這麼一說,沈嘉彥和高湛也找不出什麼其他理由來,就真的以為是在這樣的。
見高湛恍然大悟的樣子,沈嘉敏得意地看著沈嘉彥,一副我很聰明吧快夸獎我的樣子。
估計看到沈嘉敏這副表情的陸貞要郁卒了。沈嘉敏的腦子究竟是什麼回路的。她是從哪里看出她鐘情于慕容建中這個家伙的。
不過,陸貞現在還一無所知,自然也不會郁悶。等她知道沈嘉敏如此想法的時候,已經是幾個月之後的事了。陸貞郁悶的同時,對慕容建中更是怨氣十足。這卻是後話了。
……
宇文護的進攻在即,慕容建中和獨孤羅帶著五萬大軍一路急行軍,趕往邊境集結。兩日後,到達黃河。但在大軍渡過黃河的時候,慕容建中卻突然下令大軍轉向,往洛州(洛陽)進軍。
獨孤羅奇怪地問道︰「我們不去汝南嗎?」
豫州道行台的駐地是在汝南,而這也將是周軍其中一個主攻方向。現在慕容建中不去汝南布置防線,反倒跑去洛州。
慕容建中笑著看著獨孤羅,說道︰「你不是也很樂意去洛州嗎?」
獨孤羅沉默不語,只是他的手卻緊緊地抓著韁繩。
他當然想去洛州。因為洛州一直是周齊兩國爭斗的焦點。每逢兩國交戰,洛州一定會成為戰場。它一直是周軍的主攻方向,也是齊國在河南(指黃河以南)最重要的據點。而宇文護也一定會出現在那里。
獨孤羅平復一下心情,又問道︰「我自然是想去的。可你又為什麼……」
慕容建中直接打斷他的話,說道︰「因為,周軍的主力在洛州,而豫州只會出現一路偏師。此番大戰,關鍵在于擊敗宇文護。只要擊敗了宇文護,攻打豫州的周軍只要不想被包餃子,就會馬上撤離。而如果沒有擊敗宇文護,那麼,即使我們消滅了那一路偏師,對大局還是沒有影響
獨孤羅笑著看著慕容建中,說道︰「我看,你是想去搶功勞吧!你不怕到時候皇帝怪罪下來嗎?」
慕容建中並不否認,他理直氣壯地說︰「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獨孤羅又問道︰「你難道不怕豫州淪陷嗎?」
慕容建中神秘地看著獨孤羅,說道︰「我在出征之前已經給守備豫州的去了一封信。只要他們按信上說的去做,那麼豫州一定會沒事
獨孤羅不禁好奇地問︰「你有什麼好主意?」
慕容建中只是笑笑,就在獨孤羅以為他不會說的時候,他突然說道︰「我讓他們開城投降
獨孤羅一個不穩,差點沒摔下馬。
他穩穩身體,哭笑不得地說道︰「你這是什麼餿主意?你不怕有人彈劾你嗎?」
慕容建中卻認真地說道︰「只要我們這邊能打敗宇文護,豫州自然會回來。而且,直接開城投降的話,豫州反而不會有什麼損失
獨孤羅反問道︰「你這麼肯定?」
慕容建中點點頭,說道︰「放心吧。豫州不會有事的。因為出兵豫州的一定會是權景宣(周將)。他可不是什麼殘暴的人
權景宣確實不是殘暴的人。恰恰相反,他很得民心,對他治下的百姓都很好。即使他佔領了豫州,也一定不會苛待豫州的百姓。所以慕容建中有恃無恐。
獨孤羅已經想明白慕容建中的計劃了。他是想先戰略性放棄豫州,集中兵力解決宇文護,然後再回師豫州,豫州自然就可以收復。
這個計劃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這個計劃雖好,但卻不是沒有漏洞。
慕容建中的設想是建立在打敗宇文護的基礎上的。到時候,如果慕容建中久攻不克,就會出現大麻煩。豫州方面,權景宣雖然不會苛待百姓,卻可以收買人心。時間一長,豫州的百姓的心就會偏向宇文周。即使最後能收復豫州,那不過是一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戲碼;而鄴城那邊也會給慕容建中壓力。高演剛繼位就失地,這讓他這個皇帝的面子往哪兒擱。
至多兩個月。兩個月內,慕容建中沒辦法打敗宇文護的話,他馬上就會被革職,而且還是永不復用的那種。
獨孤羅深吸一口氣,說道︰「沒想到,你的膽子這麼大
慕容建中笑道︰「我是自信
獨孤羅翻白眼,說道︰「是自負吧!」
慕容建中說道︰「隨你怎麼說吧!時間會證明一切
獨孤羅笑道︰「我拭目以待
……
他們又是一路疾行,終于在第三天傍晚,到達洛州。
洛州刺史獨孤永業鑒別了他們的身份後,讓人開城門將他們迎了進來。
獨孤永業吩咐副將安頓士卒,他自己則帶著慕容建中和獨孤羅到自己的府上。期間對獨孤羅噓寒問暖。
要說這位獨孤永業將軍,他本姓劉,只是他母親姓獨孤,自幼又是跟母親過的,這才改性獨孤。算算輩分,他還是獨孤羅的叔叔。獨孤羅在中山的幾年也得到過他的照顧。但因為獨孤羅的身份,他也不敢太親近。現在獨孤羅已經得到齊國的認可了,他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獨孤永業看著獨孤羅感慨道︰「若是趙國公(獨孤信)在天有靈,見到你過得好,他會很欣慰的
獨孤羅沉默不語。
獨孤永業知道獨孤羅心中還是有心結。當初獨孤信拋下獨孤羅母子,選擇投奔西魏。他理解獨孤信的選擇,西魏確實是他展翅騰飛的地方。何況大丈夫何患無妻。只是,這件事對獨孤羅的傷害確實巨大的。本來的天之驕子馬上淪為階下囚。要不是此次有慕容建中的推薦,他恐怕要終生不仕。
慕容建中見氣氛有些尷尬,馬上轉換話題︰「獨孤將軍,軍情緊急,我們還是先談公事吧!」
獨孤永業點點頭,向慕容建中說明了現在的情況。
宇文護的大軍也是在今天到達的。只不過他們比慕容建中要早一個時辰。兵力高達十萬人。現在正駐扎在金墉城(洛陽衛城,此時還在洛陽西北角)以西四十里處扎營。
慕容建中皺皺眉頭,問道︰「可知宇文護這次帶誰一起來的?」
獨孤永業說道︰「從旗號看,宇文護帶來的人應該有尉遲迥,宇文憲,賀蘭祥,尉遲綱等人
這幾個人,宇文憲是宇文氏的宗親大將,尉遲迥是宇文泰的死黨。而賀蘭祥和尉遲綱則是宇文護的黨羽。
慕容建中不禁問道︰「韋孝寬和達奚武還有楊忠都沒有來嗎?」
獨孤永業說道︰「楊忠此時應該在北地鎮守,防備突厥。而韋孝寬和達奚武據說在稱病
慕容建中笑道︰「看來,宇文護本次出兵周國也有很多人反對啊!他現在也就能調動自己的親信還有宗親了
獨孤羅冷笑道︰「那是他多行不義。他剛殺完皇帝,馬上又啟戰端。焉能沒人反對?」
慕容建中笑道︰「這不是便宜了我們嗎?少了他們幾個,這場仗要好打多了
慕容建中面上一直帶著自信的笑容。實際上,他心里一直在打鼓。畢竟對方陣營里可是有好幾位名震天下的名將。現在一下子少了三個,他心里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氣。
現在宇文護帳下,真正的名將只剩下宇文憲一個。而尉遲迥勇則勇矣,卻並不擅長謀略。剩下幾個,他更是不放在眼里。
而且,更重要的是,宇文憲如今不過十六歲,雖然剛剛率軍平定蜀地,但他遠遠沒有達到巔峰,還稚女敕得很。對付起來也容易多了。
慕容建中眼珠子一轉,馬上想到了一個主意。
他對獨孤羅說道︰「獨孤兄,我馬上寫一封戰書,約定三日後決戰。麻煩你將它送給宇文護
獨孤永業皺眉,忍不住說道︰「不可,宇文護有十萬大軍,洛州城內原本只有三萬人,即使加上你們剛帶來的五萬人。兵力上我們還是戰劣勢。豈能與他正面決戰?還是先堅守等待戰機吧!」
慕容建中冷笑著說道︰「十萬?哼,馬上就變成八萬了
見獨孤永業還要再說,他馬上又說道︰「獨孤將軍放心,建中自有分寸。一切等羅仁兄(獨孤羅字)回來之後再做說明
獨孤永業見他堅持,只得無奈地閉上了嘴。
獨孤羅倒是很好奇慕容建中到底有什麼主意,竟然有把握讓宇文護一下子損失兩萬人。他可不覺得慕容建中在吹牛。
慕容建中寫好信,把它交給獨孤羅。臨行前,他又叮囑獨孤羅︰「羅仁兄,你這次去周營,觀察一下宇文護的帥帳和尉遲迥的位置
獨孤羅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
獨孤羅以齊國使者的身份去周營,稟明身份後,很快就被帶到宇文護的帥帳。
乍一見獨孤羅,宇文護驚呼︰「獨孤信!?」
獨孤羅的相貌跟獨孤信有七八成像,也難怪宇文護會認錯。
對此情況,獨孤羅早有心理準備,行了一禮,說道︰「在下齊使獨孤羅。拜見大司馬
宇文護這時也鎮定下來,正襟危坐,問道︰「齊使此次前來,有何要事?」
獨孤羅說道︰「我家將軍早聞大司馬威名,早想與大司馬一較高下,于是派在下送戰書。約定在三日之後,全軍出動,在洛水之畔決戰
說完,雙手遞上戰書。
隨侍趕緊將詔書遞給宇文護。
宇文護翻開一看,只見上面寫了個大字︰三日之後,洛水河畔,兩國交兵,不死不休。慕容建中書。
宇文護大笑道︰「哈哈哈,果然虎父無犬子。慕容小子也有些慕容紹宗的膽氣。只是不知他有沒有他老子那樣的運氣呢?」
宇文護此話分明是在暗諷慕容建中。慕容紹宗哪里有什麼運氣?一生懷才不遇不說。好不容易被重用,被指派攻打潁川。他派人在洧水築壩,以水灌城。本來此事已經是十拿九穩了。破城指日可待。慕容紹宗乘船視察堤壩,不料突起大風,吹斷了纜繩,大船順風向穎川城飄去。城中的西魏士兵見有送上門來的大魚,趕緊用長鉤鉤船,並亂箭齊發。慕容紹宗為了不被俘虜,跳水自盡。可謂是倒霉到極點。
宇文護看著獨孤羅,說道︰「回去告訴慕容建中,本座答應了。三日之後,本座必備錦盒與他決戰
「哈哈哈哈慕容建中哈哈大笑,問獨孤羅︰「這老匹夫真這樣說?」
獨孤羅點點頭。
慕容建中冷笑道︰「哼,我倒要看看,那個錦盒到底裝著誰的頭顱!」
獨孤永業憂愁地問道︰「真的要在三日之後決戰嗎?」
「當然慕容建中肯定地說道。
他見獨孤永業一臉苦相,笑道︰「獨孤將軍,讓兄弟們好好休息。今晚,我們去偷營
獨孤永業和獨孤羅一陣錯愕。
獨孤永業提醒道︰「慕容將軍,你不是剛……」
「剛剛下了戰書對嗎?」慕容建中說道,「戰書上寫的是三日之後決戰。可我又沒說這三日免戰啊?」
慕容建中笑著說道︰「宇文護一定想不到,我剛剛跟他下完戰書,馬上就來抄他老窩
「可是這……」獨孤永業有些無語,這根本不和規矩啊!
慕容建中這時卻乾坤獨斷,大手一揮,道︰「就這樣吧。好好準備一下。我要讓給宇文護一個終身難忘的夜晚
獨孤永業無奈,只好去準備。他和慕容建中雖然都是刺史,但慕容建中還領著豫州道行台的職位,他轄制的可不僅僅是豫州一州。他鎮守的洛州實際上也受他轄制。
……
當天晚上,月黑風高。正是殺人放火的好時候。
此時的周軍大營一片漆黑。
慕容建中帶著最精銳的八千人騎,悄悄地靠近周軍的大營。
偷營的人不宜過多,所以他只帶了八千人。而獨孤永業則帶著三萬人在二十里出接應他。
如果事情順利的話,獨孤永業會接應他撤退;萬一是不可為也能夠幫助他突圍。
事情果然如慕容建中所料,宇文護根本沒有想到他會這麼無恥。周軍根本就沒有防備。
慕容建中殺進周軍大營的時候,周軍士兵還在酣睡。
「殺!」
慕容建中見此,哪里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馬上帶人沖進去,往里面殺去。
他沒有執著于殺人,而是盡量制造混亂。而且,他沖擊賀蘭祥和尉遲綱的軍帳,有意把他們的士兵往尉遲迥那邊趕。
尉遲迥勇冠三軍,膽氣過人。有一次,周軍見齊軍渡河而來,都散退。唯有尉遲迥敢以數十騎反沖。這在白天或許是件好事。周軍見到主將英勇,定會士氣大振,返身殺敵。但在晚上可不見得是好事。
慕容建中刻意驅趕周軍士兵,周兵正在倉皇逃命,突然發現前面有一隊人向著他們的方向沖殺過來。在黑暗中看不清對面的人,下意識地以為也是敵人,也下意識地拿刀捅向對方。而尉遲迥這邊的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為自己的小命著想,也拔刀捅向對面的人。就這樣,他們開始自相殘殺。
慕容建中看著正擼成一團的周軍,一面繼續沖殺周軍,一面在心中計算著時間。
他讓獨孤羅觀察尉遲迥和宇文護的營帳就是為了算好在什麼時候撤退。
宇文護惜命,他的帥帳防守肯定是最嚴密,他就算偷襲成功也難以全身而退。宇文護反應過來之後,一定會帶著他的親兵聚攏士卒。宇文護可不像尉遲迥那麼魯莽。到時候,他也只能撤退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周軍也漸漸聚攏。
慕容建中突然大喝︰「沖啊!」
周軍立馬變得更加緊張了。
而慕容建中卻帶頭往營外沖去。
這是他事先計劃好的。也跟士卒打好招呼。
當宇文護收攏好士兵的時候,就是他撤退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他喊「撤退」的話,周軍搞不好就會沖殺夠來,咬著他。但如果他喊「沖」的話,周軍就會下意識地站成防守陣型。當他們意識到敵軍是要撤退時,為時已晚。攻守轉換之間,慕容建中已經帶人跑了。
眼睜睜地看著慕容建中快馬離去,已是追之不及。再看著混亂的大營,宇文護氣得肺都快炸了。
宇文護只好吩咐人重新安頓好士卒,並令人清點損傷。
傷亡人數很快統計出來了。
此戰損失竟真如慕容建中事先說的那樣,傷亡人數高達兩萬。其中大部分是周軍自己互相殘殺造成的。
宇文護听到傷亡竟如此慘重,更是怒不可遏︰
「慕容建中,本座定要將你五馬分尸,方解我心頭之恨!」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