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永寧坊,沈宅。
大唐金紫光祿大夫、太子詹事沈默沈默然正在書房練字,今天沈默心情不錯,案幾上的詩作幾乎一氣呵成。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沈默低吟了幾遍,心里也是覺得甚是得意,詩由心生,這首詩再潤色一下,拿出去和那名滿天下的小高大人也是有的一比的。
還是自嘲的笑了笑,自己四十二歲了竟然總想跟那個剛剛弱冠的孩子比較一下,真是有趣啊。
其實在真正的文官們看來這些舞文弄墨不過是修身養性的東西,以文治國平天下才是文官們的終極理想,至于「詩仙」一類的那都是士林學子們的事情,真正的風景其實都在朝中這方寸之間。
說起來這個小高大人這幾年可把所有的風頭都佔了,文才上自然是不必說的,就是自己也是極為佩服的,天才這個詞實至名歸。
本想著這個孩子也就是娶了淑寧公主一輩子做個富貴閑人,再加上大唐第一才子已經是讓世人艷羨了,沒想到這個小高大人偏偏不甘心,硬生生的折騰出一個文德改制來。
從沈默心里來說,高天城所說的東西原先也有人零零星星提過,但是畢竟是改制,商鞅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那,文官們誰也不願意招惹這個事,這個小高大人既然提出來了,大家也就推波助瀾了。
效果是出奇的好,畢竟大唐初建,無主之地太多了,但很多有心人包括沈默自己也都在冷呀觀看,說得好按級別有不同的上限,再過上幾十年,這些勛貴們家大業大、子孫無數,能眼睜睜看著土地都被農戶們佔著?
只能說這是現在最適合大唐的辦法,這個小高大人還是有兩下子的,但是畢竟年紀小啊,不懂得「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像你這樣的人物自然是陛下的寶貝,同僚們奠敵啊。
誰也不會允許身邊有一個年輕奠才做同僚的,都是苦讀聖賢書辛辛苦苦熬出來的,聖心就那麼大的地方,你佔了一個位置別人自然沒有。
文官們可以允許老臣像中書令肖恩那樣的干到死都沒有問題,因為那是肖大人用年紀熬出來的資歷,但絕對不會允許小高大人這樣奠才出現。
但滿朝文官基本上都是肖恩的老部下,誰不給老上司一個面子?捧著就是,雖然陛下疼著你,連閨女都不講祖宗規矩下嫁給你,但是咱們也得有個度。
你是武將的二品爵位就好好在武將圈里混著,有個大唐第一才子的稱號文武雙全多好,陛下非要給你個弘文館學士我們也認了,但這就是底線,如果陛下再想進一步那咱們誰的面子也不給。
沈默明白肖恩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陛下當年據說可不是要簡單的封個弘文館學士的,據說也是肖恩攔下的,理由很簡單,這個孩子還年輕,您得留給太子用的,所有的恩賜都讓您賞了,太子以後怎麼拉攏。
真讓這個老狐狸猜對了陛下的心思,本來沈默是想推波助瀾的,你小高大人不是名聲在外嗎,讓你年紀輕輕就位列極品就是,看你以後還怎麼做人?
武將本就都是你高家的嫡系居多,你再和你外公一起佔著文官,你就不怕陛下多想?你就不怕太子多想?
肖恩那個老狐狸肯定是教導了不少,這些年小高大人安分了許多,再也沒折騰什麼事,就連眾人恭維說他是文德改制的真正推手也是堅辭不認,只說自己只是胡說八道了幾句,真正的成文都是陛下和諸位大人們的功勞。
這倒讓沈默很警惕,一個天才再懂得謙忍才是最可怕的敵手。
說起來沈默剛開始對高天城是充滿好感的,不過是個才學極高的孩子,這也是大唐的福分,自己是心懷天下的,豈能和一個孩子較勁?
但是文德十一年的一場對話讓沈默才如臨大敵,到現在想起來自己還記憶猶新,太子摒退左右,跟自己說了一個驚天秘密︰皇後娘娘告訴太子高天城是李真人算定奠人下凡。
本來是妖孽一般的表現這就順理成章了,但接下來卻是憂心忡忡,這太子不過是天子之子,這又出來個天人下凡?這可如何是好?
真不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像這樣的情況換成自己早就先殺了不留後患了,你就是不為自己考慮你就不為你的子孫考慮一下?
你硬生生的扶植起這麼一個天人來就不怕自己的江山以後改了姓?
對沈默來說,李真人說的話自然是千真萬確的,那高天城就是真正奠人了,這些年的種種表現就順理成章了。
這樣絕對不行,太子殿下仁厚,必是一代明君,陛下不管咱麼當臣子的當然得管,尤其是太子殿下也是這麼大度,還最後笑著跟自己說︰父皇留給自己這麼個天人本宮真是高興啊,以後大唐必然興盛,到時也留一段仁君名臣的佳話。
這些話都深深的了沈默的心,照著自己的規劃,肖恩年事已高,也是沒有幾年的瞧頭了,太子登基,自己這中書令是跑不了的,自己隱忍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到時候自己才能大展宏圖、名留青史。
這高天城明明就是和自己較勁的,隱忍了這麼多年,謙謙君子、太子表率幾乎已經成了沈默的代言詞,沈默自然不會把急著蹦出來去和高天城較勁。
有時候慢火烹飪才是最佳辦法,慢慢的在陛下、在太子心中種下一根刺,讓這根刺慢慢的讓陛下、太子食不能咽才是最好的辦法。
看看自己寫的短句「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沈默意味深長的笑了,自己這些心思讓陛下、太子知道也是無妨的,誰希望自己的臣子好的抱成團,適當的鬧一鬧才是君主們喜聞樂見的。
自己站住了大義,畢竟高天城是天人下凡,自己作為臣子的沒有理由不警惕,自己已經出招了,就看陛下怎麼想了?
「老爺,鴻臚寺正卿莊瑜莊大人前來拜見。」沈府的管事進來稟報。
「哦,忍不住了,莊大人這是害怕了?走,見見去,看看陛下怎麼跟莊大人說的?」沈默抬步就要往外走。
管事卻是上前一步,小聲說道︰「老爺,這個,不太合適吧。這個節骨眼上讓百騎司的人瞧見,恐怕陛下也會多想的。」
看著跟隨自己二十年的管事,沈默笑的很愉快,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自己的夫人,也不是把自己引為左膀右臂但子,就是眼前這個看上去五十多歲的管事。
沈默反而坐下了,休閑的喝了一口茶,慢慢說道︰「成閑,咱們相交多少年了。」
管事垂了一下頭,回答到︰「成閑有幸,跟隨老爺已經二十年了,當年若不是老爺,成閑早就是孤魂野鬼了。」
沈默接著說道︰「這些不用再提了,誰能想到當年天下文首陶子謙的四大弟子之一魏承閑竟然給我沈默當了二十年的管事?」
管事很平靜︰「當年的魏承閑早已經死了,現在活在世上的只有沈府的管事成閑。」
沈默笑了笑︰「你也是只比我大一歲,也就是四十有三,看上去卻是五十多了,這些年辛苦你了。」
「成閑的命都是老爺的,有什麼辛苦不辛苦的。昨日都是過眼煙雲,成閑到現在還記著老爺當年說的話,要做一個名垂青史的權臣。」
「不過是些年少輕狂的牢騷罷了,也就是你還記得,若論才干,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淨做些當年你不屑一顧的腌事情。」沈默有些動容的說道。
管事卻是很平靜︰「能看著老爺一步一步走來,成閑心中非常欣喜,二十年了,成閑只想這一輩子就這樣陪著老爺,看老爺如何施展心中大志,成閑些許薄才,幫不了什麼大事,只是盡自己的本分。只是這個節骨眼上見莊大人還是不合適的。」
沈默欣慰的笑了︰「這些話也就是你和我說,我知道你是真墟我考慮的,你擔心不外就是百騎司罷了,擔心他們稟報聖上,倒是聖上就能猜出我可能就是幕後推手。」
又是啜了一口香茗,繼續說道︰「這些日子我不斷的拜會群臣,雖說是太子之命,但你以為聖上就猜不出來,你以為百騎司的密探就真不知道我說了些什麼?」
看見成閑疑惑的看著自己,沈默模了模自己的長髯︰「這些都是演戲,都是做給陛下,做給太子看的。我就是要讓陛下知道我是知道李真人的批語的,我就是要讓陛下和太子知道我對高天城是警惕的,越這樣才能越證明我沈默是忠于陛下的,更是忠于大唐的。」
「當然了,給陛下和太子種根刺也是不錯的,這根刺和人的野心一樣,會自己慢慢變大的,到時候就看陛下和太子殿下怎麼出招了。」
說完這些,沈默站起身來︰「所以今天一定要見,有時候不能光等著這根刺慢慢長大,還是需要人幫忙的。」
成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老爺深謀遠慮,成閑佩服、」
沈默爽朗的笑聲從書房傳了出來。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