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皇儲之論 一

「朕高興的是自己的家越來越好,朕難受的是這越來越好的家終有一天會衰敗的,婉兒不用勸朕,朕自信不會比秦皇漢武差多少,但是這江山傳承困擾了多少千古帝王啊?」

李榮越說越激動,喝了一大口香茗才制止住了自己的咳嗽,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年朕的身體你是知道的,嘴里逞著強,但其實已經吃不消了,朕真的想好好歇一歇了。」

听到李榮說道這,裴婉的身體一下子僵硬了,靜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認真的說道︰「臣妾自然知道大郎的身體,大郎還記得當初成親的時候怎麼跟臣妾說的嗎?」

看見李榮沒有做作答,裴婉站了起來,目光似乎看到了三十多年前那個令人迷醉的日子,溫柔的說道︰「洞房花燭夜的時候大郎拉著臣妾的手,告訴臣妾這輩子最大的幸事不是你李家就要一統江北,而是娶了臣妾。」

「臣妾當時年幼,還傻乎乎的問你以後你要是做了皇帝還會這樣的喜歡婉兒嗎?大郎還記得當初你是怎麼回答的嗎?」

李榮的眼楮閃過一片異彩︰「朕記得,朕當是說如果非要做一個選擇,朕寧要婉兒不要江山。」

裴婉淒然一笑︰「大郎,你已經五十三了,臣妾還有一年也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今天既然大郎要臣妾說說心里話,臣妾就說說心里話。大郎到了歇歇的年紀了,少時為江山征戰,現在為大唐操勞,大郎可有一天為自己而活?」

嘴里喃喃的念叨了幾遍「為自己而活」,苦笑著搖了搖頭,李榮說道︰「朕何嘗不想為自己而活,朕何嘗不想頤養天年,但先帝遺命猶在,朕的四憂猶在,朕怎能安心?」

看著裴婉,李榮低下了頭,慢慢的說道︰「婉兒的意思是讓朕退位?」

裴婉的眼神非常堅定︰「臣妾的意思是陛下該歇歇了,陛下登基十五載,所作所為足以名留青史,何必再逼自己呢?」

「繼續說,朕想听」注意到自己的妻子已經把稱呼從大郎改到了陛下,李榮的聲音已經冷靜了下來。

仿佛沒有听出李榮的冷意,裴婉繼續說道︰「臣妾今天的話可能大逆不道,但陛下要听心里話,臣妾就說心里話。」

「陛下的身子骨已經撐不住了,就是一統江山又能如何?對臣妾而言,一個健健康康的大郎比一統江山的大唐皇帝陛下更為重要,臣妾知道陛下雄才大略,但今天臣妾這些話是對自己的丈夫說的,而不是對大唐的皇帝陛下說的。」

李榮微微的揚起了頭,眼楮眯了起來,一字一頓的說︰「怎麼歇一歇?你的意思是讓朕退位嗎?讓朕做一個太上皇?」

裴婉緊緊地看著李榮,沒有一絲退讓︰「大郎就這麼眷戀這個皇位嗎?」

李榮沒有理會,繼續問道︰「你是想讓承乾現在就接替朕的皇位嗎?」

裴婉還是繼續自己的問題︰「大郎就這麼眷戀這個皇位嗎?」

立政殿的寢宮又安靜了下來,半晌,李榮才說了話︰「好,好,朕今天就告訴你,朕就是眷戀這個皇位。」

目光非常堅定,李榮繼續說道︰「朕自即位以來,捫心自問,朕做得問心無愧,朕只想江山一統、華清四宇,有什麼不對嗎?

「世上人總有眷戀之事,朕作為一國之君眷戀皇位,有什麼不對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匹夫而已尚且如此,你真的以為做個江山就這麼容易,朕只想把這家整治的更加牢固一些,安安穩穩的交給朕的子孫,有什麼不對嗎?」

裴婉的眼神透露著迷茫,一句話沒說,只是空洞著看著燃燒的火燭。

李榮豁然起身,繼續說道︰「朕不知道你為什麼這麼想朕,朕一刻不敢懈怠,只想有生之年把大唐的江山整治的再牢固一些,朕不想做始皇帝那樣被世代嘲笑的明君,朕起碼要保證大唐的江山三代之內沒有問題,這就是朕的實話!」

裴婉卻突然笑了,笑得那麼淒然︰「大郎,何必呢,眷戀就是眷戀,咱們幾十年了,你又何必拿些大道理來壓我呢?陛下,臣妾今天只問一句,這大唐的下一代皇帝會是我兒承乾嗎?」

大唐皇帝李榮還是那麼不動如山,但是瘦弱的卻起伏不斷地胸膛已經出賣了他的內心,良久才說道︰「承乾是朕的兒子,更是朕的儲君,朕現在沒有想過換太子!」

「現在?那以後呢?」裴婉追問道。

「以後?以後還有朕呢?」

「那要是陛下沒有了呢?」裴婉仿佛瘋了一般繼續追問。

李榮微眯的雙眼突然睜開,爆射出無限的怒火和不可思議,裴婉毫不退讓,堅定的和李榮對視。

「婉兒,你就這麼盼著朕駕崩?」李榮咬牙切齒的說道。

裴婉反而平靜了︰「生老病死,人倫大道,平民帝王,莫不如此,陛下若去,臣妾必不偷生,定追隨陛下而去!」

「朕信你這份夫妻情誼,但是恐怕你追隨朕走得時候會先利用太後的身份把承乾扶上皇位吧。」

「陛下是臣妾的夫君,追隨陛下而去是妻子的本分;承乾是臣妾的兒子,讓兒子上位乃是母親奠性,別亦無它!」

「好、好、好!好一個本分,好一個天性!朕現在才知道朕的結發妻子為了自己的兒子竟然恨不得朕早點死去!」李榮不斷的雙手早就證明李榮已經處于暴怒的邊緣,只是竭力的控制住自己。

「陛下知道的,乾兒不用臣妾的幫助也能登上這個皇位的,乾兒自襁褓到現在,夸贊之聲不絕于耳,仁孝淳厚不是陛下親自下的贊語嗎?百官也都是真心擁護,臣妾就是不明白,這麼一個仁孝淳厚、百官焦贊但子,陛下是怎麼敢冒天下之不諱動了更換之心?即使臣妾不說,百官會同意嗎?大唐的子民會同意嗎?」裴婉有點竭斯底里了。

「百官是朕的百官,子民是朕的子民,朕相信自己,朕更相信朕的百官和朕的子民!」看見裴婉的竭斯底里,李榮一反常態的平靜下來。

做回椅榻,繼續說道︰「說說吧,為什麼說朕動了易儲之心?」

裴婉還是那樣的神態,快速說道︰「我和陛下作了三十幾年的夫妻,從陛下文德十年沒讓魏王離京臣妾就心存疑惑,皇子封王離京乃是祖制,陛下卻不听百官的勸阻將魏王強行留京到底何意?」

李榮的眉毛挑了挑︰就這麼簡單?征兒隴右大戰受過傷你是知道的,朕體恤自己的兒子也不成了嗎?」

「當年隴右大戰,陛下處心積慮,大唐集全國之力,本是必勝之局,為何不讓承乾

隨軍,反而選擇了魏王李征?」裴婉不依不饒。

「大戰爆發,事態瞬息萬變,李承乾身為儲君,自當留京,征兒兵馬嫻熟,替父親征,有什麼不對的嗎?」

「那文德十二年你讓高天城親自教導魏王的兒子、您的六皇孫又如何解釋?這麼多弘文館學士,都是飽讀經書的大儒,為何偏偏選擇了高天城?」

李榮若有所悟的看著裴婉︰「天城是你自己親自選的女婿,天人下凡,天降奇才,恪兒當時年十歲,年齡差的不大,天城本身也是弘文館學士,朕讓他教導一下恪兒有何不可?」

「陛下捫心自問,有這麼簡單嗎?既然陛下今天要和臣妾說說體己話,臣妾可就暢所欲言了。」

品了一口香茗,略微有些涼意了,皺了皺眉頭,李榮隨口說道︰「但說無妨。」

沒有像往常一樣趕緊給自己的丈夫換上一杯熱茶,裴婉只是慢慢地說著︰「高天城是天人下凡這是李真人說的,李真人當年也說過高天城不是千古名臣就是萬世逆流陛下也是知道的,臣妾知道陛下雄才大略,自然不在乎這些,這些年這個高天城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稱呼,臣妾知道這些年大唐的蒸蒸日上有高天城莫大的功勞!」

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臣妾知道你對高天城的喜愛,臣妾甚至覺得你對高天城的喜愛甚過承乾。」

李榮突然開口了︰「象天城這樣的臣子,但凡明君得之莫不歡喜,朕有何不對?但天成就是臣子,承乾卻是朕的兒子,二人豈可相提並論?」

「從文德十二年開始,臣妾就發現你變了,原來你總喜歡教導承乾處理政務,但是從高天城教導李恪開始這一切都變了,你常去弘文館看望你的皇孫,還總是考量他的學業,昭兒和彥兒也是你的孫子,怎麼沒見你那麼上心,臣妾問過你,你告訴臣妾他倆已經大了,自有崇文館的師父教導,臣妾當時也沒在意,但後來琢磨您就是動了易儲之心。」沒等李榮說話,裴婉繼續問道︰

「文德十二年元正,你讓魏王在兩儀殿親自舞劍這是為何?」

「文德十三年,您對著滿朝文武說著魏王英武,取江南必有魏王奇功這是為何?」

「文德十三年,你當眾訓斥昭兒和彥兒,斥責承乾疏于管教這是為何?」

「文德十三年上元節,你登上朱雀門與萬民同樂,承乾就在你身旁,你卻拉著皇孫李恪的手這是為何?」

「文德十四年,百官上表贊揚太子仁孝,你當眾大悅,回到甘露殿卻沉思不止,嘆息良久,這是為何?」

「文德十五年,承乾去給陛下請安,陛下去說少做這些表面功夫,當年卻是你鼓勵承乾應作到仁孝恭順,這又是為何?」

「如此小事,數不勝數,陛下表面功夫做得極好,群臣雖有疑惑但也被陛下搪塞了過去,只以為陛下對太子嚴格,也是教導之道。但臣妾知道,因為臣妾跟陛下作了三十四年的夫妻,只想問,這是為何?」

毫不間斷的七個為何讓立政殿寢宮的氣氛陷入了冷滯!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