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九章 元正朝會 一

眾人都是老手,非常了解自己的位置,只有高天城是新手,倒是早就有鴻臚寺教導過了,說是︰念其年幼,聖上特許立于開國公側,謹遵禮儀!

意思就說你年齡太小,但品級太高,實在不好排位置,你就站在你爺爺旁邊就行了,讓你爺爺看著你點,一定要懂文明禮貌。千萬不要惹事。

這時高天城注意到後面漫天蓋地的的緋色從朱雀門浩浩蕩蕩的擁了進來,這是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排著隊從朱雀門「殺」了進來,想想這幫人平時肯定大部分都是有頭有臉的,剛才卻只能在朱雀門前挨凍,竟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高武回過頭狠狠地瞅了高天城一眼,正在巡查的殿中侍御史象聞著血腥味的豺狼似的趕了過來,一看是高天城,心里樂開了花。厲聲呵斥著︰豎子爾敢?皇家重地,敢視禮儀無物乎?心里一邊期盼著︰快些回罵,快些回罵啊。

這倒不是別的原因,這殿中侍御史其實就是一幫從七品的小官,按照這個時代規矩見到上官們都應該畢恭畢敬的,但偏偏這幫小小品級的御史們從來不理這一套,為什麼?人家的職責就是︰掌糾察朝儀兼知庫藏出納及宮門內事,及京畿糾察事宜。也就是說只要在洛陽地界內只要有關官員們一切文明禮貌的事都是這幫家伙管著。

人家是拿畢生的精力在研究文明禮貌啊。誰沒有個喝醉酒胡說八道的時候?誰沒有個吵吵鬧鬧的時候?說能保證自己上朝不打嗝放屁?對不起,你只要不合乎禮儀規範,管你是誰他都有群權利斥責你,到了皇宮更是他的地盤,他說你應該這樣你絕對不敢那樣,為什麼?這時皇帝陛下給的絕對權力,有問題找聖上聊。

所以無論多大的官員們一般對這些殿中侍御史們是敬而遠之,即使踫上也是笑臉相迎。一是別為自己找些麻煩,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啊;另一個這幫家伙屬于「清流」,基本上沒什麼油水,就靠俸祿過日子,也都不容易,何必惹他們呢?

其實最大的原因是這幫家伙歸御史台管理,而這個御史台又是歸皇帝親自管理的監事機關,體現了他老人家對政權的監控性。其實御史台的最高長官御史大夫也不過是從三品的官,但是皇帝給這個機關一個最大的好處是「風聞奏事」的權利,也就是你只要隨便听著個傳聞你就可以稟報給皇帝,即使錯了也不用負任何責任,而且彈劾的官員無論有沒有這個事你必須做出解釋。

這個規定更是讓御史台就差在大唐橫著走了,因為本身自己是「清流」,沒人送禮肯定是「清流」啊,于是對大唐的所有官員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天天睜大眼楮找毛病。但是御史們也不是傻子,該惹不該惹的心里自然明白的很,就像剛才開國公和忠國公領著一幫武將在那大聲喧嘩御史們干脆裝作看不見。

一是因為畢竟是新年,而且還沒開朝,見面寒暄一下是自然地,要是去管不免有些不近人情。二是畢竟是開國公和忠國公領著一大幫紫服將領,哪個也不好惹,咱御史的規矩向來就是惹一個不惹一群的,何必得罪那麼多人,咱是想出名,但絕對沒想到用性命去換的,這群丘八的拳頭可是硬得很,就是鬧到皇帝那去自己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但高天城就不同了,簡直是給御史們揚名立萬而「私人定制」的。多少優點啊?第一年齡小,這年齡小就意味著知道的少,知道的少就意味著犯錯機會大;第二爵位高,當面教育個二品是多少御史們夢寐以求的;第三名聲夠大,這詩作已經傳遍大江南北,怎麼出名?教育一個名聲更大的才是硬道理;第四性格直接,這才是重點,就是符合前三條但你要遇上一個性格綿軟的謙謙君子你也有勁沒出使啊?這位小爺可不就是性格直接,這幫御史們整天在皇宮轉悠,皇宮里那點事絕對的門兒清,這位小爺怒斥淑寧公主、盆扣二位皇孫的光榮事跡早就傳開了,自己要是挨了這位小爺的打那還不不馬上名揚京城,若是開國公再訓上幾句更是錦上添花,到時候自己據理力爭,這就叫做不懼權貴啊。

早就打定主意的這幾位殿中侍御史一直象蒼蠅一樣以高天城為中心轉悠著,就等著這小爺出岔子,好給自己一個揚名立萬、名滿天下的機會,畢竟這樣的機會太少了,現在的官員們基本在公共場合都沒什麼大毛病了,自己總不能跑人家家里去呆著去。

這高天城一笑,幾位御史心里樂開了花,離著最近的黃光搶先一步上去訓斥了,就等著高天城回擊,高武也是擔心高天城的脾氣,兩入皇宮發生的事自然瞞不過開國公,自己孫子的脾氣是有點隨自己的,一點就著。雖然自家不怕這些御史,但畢竟自己的孫子在大唐最高政治舞台上第一次亮相,要是鬧起來皇帝也不好袒護的。

沒想到高天城只是愣了愣,這個尖嘴猴腮、滿臉嚴肅卻又擋不住一絲喜悅的家伙是誰啊,穿這個綠袍子就敢惹自己?真是反了天了?但想想自己確實是做得不對,如此莊重的場合自己竟然笑了出來,這家伙肯定是維護紀律的,要不然穿個綠袍子今天根本沒資格在皇宮里面轉悠。

從高天城自身來說,雖然敢于反抗,但後世的經歷還是深深的留下了烙印,各司其職、忠于職守就是高天城心里的定律,人家只是干了人家該干的工作,自己確實犯了錯,這個時候自己就應該認錯,就這麼見簡單。

略微的一愣,馬上拱了拱手,小聲的說道︰「小子無理,小子受教了!」跟著滿意的點了點頭的高武就繼續往前走,根本沒有一絲紈褲的氣質。

兩人身後的以柳宏博為首的一眾武將也是心里贊嘆︰「不愧是開國公的孫子,年紀雖小卻知道進退,有錯就認,沒有一絲紈褲的作為,端是厲害!」

眾人繼續前進,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殿中侍御史黃光,這是怎麼了?您連一品的公主都不怕啊,您怎麼不回頭踹我幾腳啊?你沒看清我就是穿了個綠袍嗎?你要是覺得我身子弱罵我幾句也行啊?大過年的您心情就這麼好?這是什麼事啊?這孩子怎麼這麼通情達理啊?自己這是白白得罪了開國公,一點好都沒撈著啊!

高天城絕對不知道這堂堂的御史想把自己作為揚名立萬遞子,如果知道,高天城也會掂量掂量今天的場合,老子是年紀小,不代表智商低,想拿著老子做墊腳石,沒門!

太極殿前站著幾個穿黃色衣衫的人,不用說是昨日在宮中守歲的王爺們,自動的站在了文武兩隊的前列,一起慢慢了太極殿。

高天城是第一次這個傳說中大唐最輝煌的大殿,這里的每一個決策都會影響到整個大唐,好奇心是有的,當剛才的經驗也告訴自己一定要注意今天的禮儀言行,所以只是低著頭往前走。

天已經有些微亮了,但太極殿里仍是燈火通明,好不容易站定,稍稍喘了一口氣,正待四處打量一番,就發現自己的個子實在太矮了,周圍全是人,根本看不著任何東西。就在暗自著急的時候,突然傳出了一個聲音︰「太子殿下駕到!」看見前面的爺爺拿著笏板躬身,也趕緊有模有樣的躬身迎接,嘴里想著鴻臚寺禮官們教的︰「恭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個時候是不用跪的,這也是這幾天從鴻臚寺禮官那里學來的,國人的膝蓋沒有那麼軟,只是後世的辮子電視劇拍多了,才以為見人就跪,要不是大朝會,今天對皇帝都沒有必要跪的。

從殿門進來一個人,因為要從高天城身邊走過,這才看清楚了,這就是太子了,面貌上倒是跟皇上有幾分相似,只是身材很好,沒有皇帝那麼瘦,其余的?高天城也沒敢多看!

太子徑直從文武大臣中穿了過去,高天城這才注意到這龍椅倒是跟後世紫禁城的差不多,只是龍椅下的殿台分了三層,每層都用裝飾著金龍的欄桿圍著,顯得的倒是極其大氣,用高天城的心里話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太子直接走到了第二層站定,沒拿笏板,只是雙手作禮,身體半躬。禮官的聲音又一次想起︰「文德八年,元正大朝會,恭迎吾皇。」

所有人在禮官的喊聲中跪了下去,太子也不例外,這麼多人一起跪,大殿里竟然傳出了「 」的一聲,顯得很有氣勢。「恭迎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外的萬歲聲也似山呼海嘯般穿了進來,高天城想自己還是低估了人數,這沒有個幾千人甚至上萬人是喊不了這麼響的。

眾人剛喊完,就傳來了「叮叮當當」的禮樂聲,估計是大殿兩側的樂師開始演奏宮廷樂曲了,但在高天城耳朵里卻是演奏的爛七八糟,好好的皇帝出場讓你們搞成了鐵匠鋪開張,還有臉在皇宮混,等爺有空叫你們一首《運動員進行曲》,那才有氣勢呢。

一陣鼓聲隨即響了起來,從大殿的正門先是走進了不知道多少個人,高天城是不敢抬頭的,只是緊盯著路過眼前的腳,一撥又一撥,直到一雙明黃色的靴子從自己眼前經過,高天城心里明白︰正主終于出場了!作者我愛清泉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