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8章 又一熊孩子

李清君是應他姨父方鐸之召而來的。

這一個年輕俊朗的年輕人,偽陳之時,家族將他藏得挺好,沒讓他沾上亂七八糟的事兒。這步棋走得很妙,阮梅看著就不像是個能成就大業的人,等阮梅倒台了,李清君還是干干淨淨一個教養良好、賣相上佳的大家公子。無論是入仕還是娶妻,都是搶手貨。

這不,他的姨父就將他召了過去,要薦他出仕了。

與他同行的是他的堂伯。李家在冀州也是大族了,阮梅在時,李清君的父祖折在了之前的北方變亂里。陸橋建議征闢士人的時候,便以守孝的名義躲過了。如今家中長輩就這一位比他祖父也小不了幾歲的堂伯充做了一族之長,李伯父自己上了看見,眼看仕途沒有什麼大進益了,索性陪著佷子過來冀州。

名士高潔也不能真的什麼俗務都不沾,否則,再過個三、五十年,李家在冀州就要只剩下「傳說」了。無論大周是個什麼態度,至少比阮梅強很多。不管朝廷是不是大肆任寒士為官,好歹給了舊族一定的體面。舊族也有心氣兒,自認教養才干勝過他人,定能在朝廷里佔據更大的空間,讓寒士自慚形穢,使朝廷懊悔這般信用寒士而對舊族不夠重視。

伯父大人一路殷殷叮囑,恨不得將所有的要點都跟李清君說個明白,好讓佷子從此青雲直上。伯父自己也有兒孫,樣子也挺能看,只是都不如李清君出息。從冀州城傳來的消息表明,大周不好糊弄,太子此來,帶了種種甄別的手段,略次一點的人過去,是自取其辱。

李清君一路上灌了兩耳朵的「要點」,用心記著,覺得世道有些變了,伯父說的這些未必全然有用,卻是一片好心,便恭恭敬敬地听了。等到了冀州城,先去拜見姨父,再听听方鐸是怎麼說的,調整細節。至如為人處事,他活了二十多年了,自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萬萬沒想到啊,還沒進戰場呢,方鐸的教誨還沒有听到,伯父的嘮叨和自己的守則都飛了!

李清君順著伯父的手往外望,在伯父的絮絮叨叨里發現佳人已經不見了蹤影,才問道︰「那是誰?」問完了又懊悔了起來,伯父先前也不曾到過冀州,自然是不知道的。此事還要著落在姨父身上。

李伯父道︰「我哪里知道這是哪個婦人?!看起來也不像是個安份,她丈夫也不管管,這群南蠻子,真是不知禮儀廉恥!」

李清君道︰「伯父慎言,還知道那是何人,又不知道她是否有急事,妄下斷言,頗為不妥。」

他伯父哼道︰「再急,也不能失了禮數!再窮,也不能失了氣節!」

李清君垂下眼瞼︰「是。」

李伯父大約是被氣壞了,也沒什麼心緒再嘮叨佷子,對李清君道︰「就要入城啦,先去見你姨父,問一問現今朝廷是個什麼章程。能入東宮是最好的,否則,入丞相府也是不差的……」

李清君心道,這哪里是由著我來挑的呢?一路上不知道遇到了多少人了,都是往冀州趕的,還不是听著了絲風聲,朝廷要開科取士,不論出身,一處考來。都覺得驚駭,又不甘心,想趕在科考沒開之前,先行推薦之事?到時候又有一番爭搶了。

他的心里,倒不大想做清流官。清流官,做不了實事,空有名聲而已。李家已經是士族了,名聲夠了,但是經過離亂,又沒有像姨父那樣勉強算是在偽陳覆滅之前搭上了大周的關系,如今已經是個空架子了。李清君倒願意干些「髒活」,只有干活了,才能做出成績來,有了成績,才有機會重振家業。

南蠻子們帶過來的風俗什麼的,李清君也睜一眼閉一眼的,倒有些個感激這種風氣,否則,他又怎麼能見著這麼個佳人呢?

伯佷倆各懷心事,而城門已至。

前面卻又吵嚷了起來——守城士卒必要驗核他們的文書,還要核對人數。李伯父脾氣上來,險些要打道回府。李清君見這老爺子面皮抖了好幾抖,終于恢復了平靜,就知道伯父這是妥協了。

呼出一口濁氣,李清君道︰「今時不同往日,貴人駐于此事,盤查得嚴些也是常理。」

李伯父陰著臉,也不說話,直到入了城,尋著了方家的門兒,才發作了起來。他向方鐸抱怨︰「這城里好大的規矩!我等倒好似初入城的田舍翁,被提防著做亂哩!」

方鐸道︰「李翁慎言!」將他迎進了家里,「府上的舊宅,我已討了回來,還未曾修葺完工,李翁若不嫌棄,權在寒舍歇下,如何?」偽陳時期,好些個舊族的房產都被沒收了,李家這種不合作的族群,舊宅自然是保不住的。被分配給了偽陳一個將軍。這將軍的品味十分糟糕,家下人等也十分粗魯,還有一個喜歡拔了名花種瓜菜的老婆。大周來了,清剿偽陳偽官財產,方鐸也算小有薄面,為李清君討了這宅子來。

李伯父道︰「恭敬不如從命。」

方鐸命人引李家人安置下,又置酒,與這伯佷二人飲宴通氣。

李伯父一直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哪怕是前朝,也不好這樣對士人的。竟然要與田舍郎一同考試?成何體統?縱然有天子下詔征士的前例,也須是品德高潔之士,由州縣貢于上,應答策問。哪有隨便什麼阿貓阿狗,識幾個字就能做官的?陸橋難道是個蠢人?還不是助阮逆為禍天下了?」

方鐸听李伯父這麼說,很是解氣,卻又涌起一股不安來,忙說︰「往事已矣,多說無益,且看眼下。」

李清君的腦袋一低一抬之間,生出一個主意來,試探地問方鐸︰「姨丈,如今冀州城的風氣,是不是與往時不同了?」

李伯父道︰「對對對,方才在城外,居然看到個婦人拋頭露面……」又指責了一回南蠻子不懂禮儀,不守婦道一類。

方鐸一臉的慘不忍睹︰「休要再提,你道那是誰?」

「誰?」

「今上的掌珠,齊國公主。滿天下再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人來啦!婦道人家,嘿,婦道人家!死在她手上的人,比你我見過的都多,李翁出了我這門,切記要慎言吶!」

李伯父將脖子一橫,怒道︰「傷風敗俗啊!她能將我如何?我又不曾行那巫蠱事,還能栽贓給我不成?」

方鐸傻眼了,他樂得有人給落了舊族面子的人一些難堪,卻不想真的惹事兒。看李家伯父是氣得夠嗆,只好給顏神佑說點好話,免得這位激動過頭的仁兄去送死。他死了不要緊,叫人順藤模瓜模到自己頭上……方鐸不怕「殉道」,卻怕身死道消!

李清君念了幾回「齊國公主」,沉聲問道︰「駙馬便是魏國公的那一位?」

方鐸道︰「滿天下就一個公主,你有本事再給我變一個出來。就是她生的事,原本以名望品德論而舉薦的,她非要弄出這些事情來!這件事情原是保密的,他們預備著,遷都之後就要頒行天下的。只要讀了書的,都能來考試,這豈不荒謬?」

李清君問道︰「既是保密的,姨丈如何得知?」

說到這個,方鐸就有些得意了︰「這樣大的事情,總是要有所準備的吧?」舊族總是地頭蛇,縱然屢受打擊,還是有一些勢力在的。

李清君又細問科考之事,方鐸居然也說出了個大概,又說︰「今番你可一定要給我爭氣呀!定要讓那些田舍郎曉得什麼是天壤之別!」說著,又將李清君一打量——多好的小伙兒呀,多帥呀!

李清君道︰「我有些听不明白了,又是遷都後再行科考,又是現在考的。」

方鐸道︰「現在不過是從權,只要是有戶籍的,三代良民、不曾附逆、不曾犯法,可以自己到冀州城來參試。遷都之後,就得一層一層地考上來了。哼!」

李清君問現在的考試,除了戶籍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說要保人什麼的。

方鐸道︰「最可氣的就是這個了!居然不要地方舉薦品評!真是泥沙俱下,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李清君低著個頭,很好地充當了一回心情垃圾筒,听完了方鐸沒什麼新的垃圾話,才慢慢地道︰「姨丈,我想去考試。」

方鐸︰……

李伯父︰……

窩勒個大擦!你瘋了嗎?!

方鐸萬分地想把這個外甥給趕出家門!

不用他趕,李伯父已經先跳了出來︰「你瘋了?!竟要與他們一同考!你是大家公子,不是沒有根基的田舍郎,不要自降身份!」

方鐸見有人扮了黑臉,他索性做好人,苦口婆心地道︰「你曉不曉得,那個公主,還說,不拘男女!臥槽!七歲,男女不同席,將男女放到一處考試,成何體統?還要不要臉了?!」

李伯父一驚︰「還有這等樣事?」

「怎麼沒有?!」

豈料李清君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非要去考試不可,且說︰「束發讀詩書,豈懼一考?」

李伯父一頭栽到地上︰「我死了算了!」

————————————————————————————————

最終,李清君還是考試去了。

方鐸與李伯父合計著,要將他關在家里,由方鐸上書舉薦他。到時候任命下來了,官兒都有得做了,還考個P!李清君作為他們寄予了深厚期望的晚輩,也當得起他們的青眼,清君兄並沒有坐以待斃,人家發揮了難得的運動細胞,跳窗翻牆,跑了!

方鐸與李伯父傻眼了……

比他們更吃驚的是葉琛。作為目前太子身邊唯一的丞相,葉琛很忙,什麼事兒都要心里有個數兒,好備太子咨詢。他又是太子的老師,會被問到的機率就更大了。選拔人材這樣的大事,更是不可馬虎的。

葉琛正當壯年,記性極好,仿佛記得方鐸遞過一份推薦表,寫的是李清君。怎麼這里又出來一個李清君了?翻出兩份資料一對比,姓名、性別、年齡、籍貫、父祖姓名……全對上號兒了。

「這下有意思了……」

這是件好事,有李清君做出個榜樣,對舊族應該是一種觸動。尤其方鐸屬于「沒達到被清洗標準」的舊族里面的不合作派,李清君作為他的親戚主動與朝廷合作,葉琛打算將他樹成一個典型。與合作派里面的聶家一個三十來歲的考生,還有一個已經授官的江非,三種代表都齊活了。

葉琛揣了李清君的檔案,去跟六郎匯報了。

六郎正在被姐夫操練,寶寶一張小臉紅撲撲的,捂著嘴巴在一邊偷笑。常年都是他舅教訓他,現在親爹為他報仇來了!六郎滿頭大汗,被山璞揍得挺慘。山璞沒有下狠手,六郎也有些支持不住。寶寶越看越開心,小肉巴掌拍得啪啪響。

見葉琛來了,山璞也就停下了手︰「殿下年紀還小,有這樣已經很好了。」

六郎避開了葉琛,先去擦了臉、整了衣冠,才正正經經地接待葉琛。葉琛遞上了李清君的檔案,六郎看了,道︰「這不是先前方鐸薦的人麼?是他親戚吧?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麼?」

葉琛道︰「他要考試。」

「嗯?」六郎也沒反應過來。真是的,有舉薦,誰特麼還來考試啊?正常人是走品評等第,依次做官的路子的,只有沒背景沒後台的人,才需要刷個聲望,然後苦哈哈地等被送到皇帝那兒「策問」去。

葉琛只得重復了一遍︰「他說要考試!」

六郎倒吸一口冷氣︰「方鐸?不能夠吧?」那就是個別別扭扭的逗比啊!說他清高吧,他又賴朝廷里要做官兒的,官兒小了還不樂意。說他務實吧,又要跟朝廷唱反調,無論是不是對國計民生有利,他就認著舊族得高高在上,與此相悖的,哪怕于國有益,他都要反對到底。也不知道是真笨還是假傻。

葉琛道︰「殿下,方鐸自姓方,李清君自姓李,他們既非師徒,更不是父子,殿下是怎麼把李清君算到方鐸名下了呢?」

山璞道︰「一個舉薦,一個自己考,顯然不是一心的。」

葉琛道︰「駙馬這話也錯了,臣說太子,是請太子持正,不要輕易給大臣劃分黨羽。駙廬言,與太子犯了一樣的錯。」

他是太子老師,這樣的指責張口就來,六郎和山璞還得老實接著,都反省︰「是我想岔了。」連寶寶都不笑了,跟個大團子似的窩在一旁,努力降低存在感。

六郎因為被葉琛指出對李清君不公,主持考試的時候就格外多看了李清君兩眼。在一堆高矮胖瘦參差不齊里,李清君顯得格外的出挑。這一次考試,雖然不限定性別,到底沒有女人來報名,考場還是男人的天下。

這些試子里,有布衣有紈褲,人人都努力將自己修飾得整潔。布衣也要新漿洗過的,穿綢衫的就更要一些派頭。不到丁號、李彥那個檔次的「名士」,就不要妄想在太子面前裝個疏狂灑月兌的範兒了,當場被叉出去都是輕的。

顏神佑也與六郎一同出席了,她站左邊兒,葉琛站右邊兒,郁陶並沒有出現。

六郎一點也「你們畫風怎麼跟七巧板似的?」的疑問都沒有,仿佛士庶一堂,並沒有區別對待是一件再正常也不過的事情。都是他的臣子,自然是一視同仁的。

這兩天他被葉琛抓過去狠狠又訓了一通,對于這種「犯一次錯就要被鞭尸好幾天」的教育方式,六郎已經頗為習慣了。就像他姐說的「連為你好的人多提醒兩句都受不了,以後遇到沽名釣譽、專一給你找不自在的人,你要怎麼辦?」顏神佑說完這個話,就作為學生家長的代表,專程向老師道了一回謝。還說︰「我必稟明阿爹,先生只管教訓,阿爹知道了,也只有謝您的。」

特權階層也不容易呀!裝孫子的時候也挺多的。

正常情況下,未經允許,是不可以輕窺天顏的。換了太子和公主來了,也是一般的道理。眾生低頭行禮,垂首而立,坐到分給自己的位置上,開始答題。

一共考了三天,六郎每天都到,最後閱卷子的卻不是他一個人。乃是共同取閱。

考試的統共有三百多號人,對于戰亂之後的冀州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了。最終被取中的只有三十余人,前三名正是葉琛預計的李清君、江非、聶冕。

六郎一絲也不遲疑,便將李清君點做了榜首。江非只居其次,最後才是聶冕。葉琛猶豫了一下,江非的卷子務實,做得卻不如聶冕華麗。然聶冕卻是合作派的代表,如果讓他居于江非之下,恐怕合作派面上要有些不好看。怪只怪李清君橫插了一杠子,否則聶冕取做榜首,江非做其次,倒是很好的。

六郎錄完了,傳與葉琛看,葉琛對他頻使眼色。顏神佑覺出不對來,躡手躡腳移了過來,小聲問道︰「怎麼了?」

葉琛也湊了過來,順手一比劃,顏神佑便知其意。名次唄,除了頭一名,其他的都是虛的,再者說了,讓聶冕做了第二,授官上卻不一定要比江非更實惠,不是麼?

然而六郎卻堅持己見︰「是非曲直,自有公論。」

葉琛道︰「只怕文士惜才,與朝廷愛材,不是一個CAI。」

顏神佑掩口一笑︰「我不管了。」多大的事兒啊?

有她這一句,六郎膽氣更足,一力讓江非居于次席。江非卯足了勁兒,想要在考試里一展雄材,力壓諸生的。臨了得了個第二名,江非心意難平。斜看一眼李清君,一看就是個世家子,覺得這個小白臉一定是因為長得好看,才被拉來充門面的。

聶冕自以頭名一定是自己,誰曾想半路殺出一個李清君,好歹也是同一個圈子里的人,忍忍也就過去了——人家確實長得好看啊!可江非算個什麼東西?!也爬到我上面來了?!

前三名里,倒是有兩個不滿意的,這日子眼看要沒法兒過。六郎渾不在意,將三個都納到東宮里去了。葉琛開玩笑道︰「好歹給臣留個人吶!」顏神佑也說︰「我營建新都,千頭百緒,你就忍讓你可憐的姐姐累得抬不起頭來?」

六郎道︰「手快有、手慢無!」

顏神佑與葉琛默契地開始搶人。

李清君听著個女聲的時候渾身一震,捏了捏手心,強迫自己想些別的事情︰考試這幾天伯父看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現在考了頭名,回去應該是好交差了吧?姨丈應該是很開心的。這回不知道要授個什麼官。太子不至于不去新都巡視的,應該能夠跟著去……

後來稀里糊涂地,跟著去跨馬游街,被大姑娘小媳婦兒砸得冠兒也歪了,衣服也斜了,領了宴,再回家。直到被僕役扔到浴桶里香湯沐浴,才回過味兒來——我竟沒有再多看她一眼。

方鐸果如他所料,十分開心︰「就是要這樣叫他們知道厲害。」連李伯父也不喊打喊殺的了,轉而叮囑他不要忘了根本,要好生輔佐太子,不要讓太子親近小人。

跨馬游街的主意是顏神佑出的,原本就有打了勝仗就流街的傳統,人都好熱鬧,不要說娶媳婦兒引人圍觀了,就是發個喪,也要繞著村子轉一圈招人看呢。

李清君賣相很好,正好打個廣告,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考試的大業中來。

方鐸今日也去圍觀了,深覺得這個外甥委實不錯,擅自考試本來是件褒貶不一的事情,考了榜首卻又另當別論了。舊族覺得他爭了臉——至少不丟臉,朝廷那里也認為他合作,前途不可限量。

方鐸便與李伯父商議︰「十六郎(李清君排行)年已弱冠,也該求娶淑女啦!」

李伯父一想,也對!兩人頭踫頭,開始商議李清君的婚事了。

李清君頭腦亂亂烘烘,只想大醉一場,到了明日,交際應酬,他是萬不能再失禮了的。

————————————————————————————————

次日起來,果然收了許多拜帖,都是邀他去吃酒的。李清君推辭不得,只得與伯父、姨丈,一一拜訪,拜訪不過來的,也要回帖。李伯父又籌劃著搬回自家宅子里去,總邀一席,答謝方勾起,並回請諸人。

如是數日,李清君以美姿儀、擅雅謔,飛速地獲得了冀州上層的認可,連聶冕都要退後一步了。正春風得意間,接到通知——打包,跟著太子去巡視新都。

六郎這一回,不止帶了他去了,連江非、聶冕、方鐸等人一並帶了去。方鐸原本不想去的,無奈行宮那里點了他的名字,不想去也得去了。方鐸也有些好奇的,想看看這所謂長安,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在他的心里「女人蓋房,牆倒屋塌」,是想挑一挑毛病的。

正所謂,我整不了你,也要惡心惡心你。方鐸頗有一點有恃無恐,恃的,正是他的姓氏名望,以及席重說的「阮梅不講理,朝廷講理」。

顏神佑離開長安足有兩月有余,再次回去,外牆還沒起出來只有淺淺的痕跡,大明宮已經有了雛型了。六郎興奮地跳下車來,搶了匹馬,繞著城牆跑了一圈兒,跑完了,馬都累得不想動了。

六郎還開心︰「我只道昂州城已經夠大了,長安更是宏偉!等建好了,金城湯池,說的就是這個了吧?!」

冷不防方鐸給他潑個冷水︰「殿下,在德不在險。天下初定,軍民疲弊,勞師動重興建樓台館閣,實非仁君所為,臣不知殿下喜從何來。」

六郎︰……你怎麼這麼欠抽?!

有方鐸開了個頭兒,自然有人來補刀,不特舊族,便是一些寒門讀書人,也頗以方鐸之語為然。

理就是這麼個理,但是听起來相當地不順耳。六郎心道,果然明君不是人干的差使!瞅瞅他姐。

顏神佑眉毛一動,曼吟道︰「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1】

霍白嘲笑道︰「有人園囿擬上林,館第僭太極,卻不許天子起深宮高牆,這是什麼道理?」

方鐸臉上一白,李清君欲為他打一圓場,六郎已經一笑置之︰「方卿說得也有道理,只是不知朝廷深意,無知者無罪。」說完,撈起外甥︰「你上回說的小豆子在哪里?」

李清君心里發苦,覷了個機會,對方鐸道︰「姨丈何必如此執拗?」說完也匆匆跟上去了,留下方鐸氣咻咻地呆在原地。過了半晌,不見有人來尋他,他自己再看這長安城,雖然還是個大工地,卻能想見建成後的盛況,心里也有些癢,又蹓蹓繞去看。腿都要跑斷了,還沒看完,回來又生一回悶氣。

還是六郎厚道,逛了半天,命王大郎領人去尋方鐸,引回來安置,別走丟了。方鐸自以無錯,卻丟了個大臉,直到六郎再回冀州,都沒有在眾面前出現。

作者有話要說︰小李子在家長眼里,也是個熊孩子叻。好在熊孩子比較爭氣。

小李不是爛桃花了啦∼人家真的是君子的叻,跟小七的桃花不一樣的哈!(說了我是言情苦手了……

我還是老老實實寫劇情吧!明天刷進度條!前方高能預警!

【1】這是唐詩啦,大名鼎鼎的駱賓王寫的。特別有氣勢啊!

方鐸的話,原意是沒有錯的,只是說的人態度不對頭而已。所以很多人會認同他的話。不過這不代表興建新都就不對。古人的觀點里,宮室城垣也是威嚴的象征,所以你看戰勝的會把戰敗一方的宮殿給燒了啥的,不全是他們殘暴揮霍,而為了滅掉敵手威嚴的象征。項羽燒秦宮並不是因為他蠢,雖然他也蠻蠢的。還有南京,不知道給推了多少回了。

感謝投霸王票的親們=3=

FemaleVsMale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818:40:18

竺芸扔了一個火箭炮 投擲時間:2014-11-1820:00:59

無名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820:05:00

yuny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820:12:47

感謝澆花的親們=3=

讀者「azhu」,灌溉營養液 +1 2014-11-1822:15:51

讀者「azhu」,灌溉營養液 +1 2014-11-1822:15:46

讀者「echo1990」,灌溉營養液 +1 2014-11-1819:44:23

讀者「羊羊」,灌溉營養液 +1 2014-11-1819:04:42

讀者「ds」,灌溉營養液 +1 2014-11-1818:46:44

讀者「要做一只貓」,灌溉營養液 +1 2014-11-1814:12:4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