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加更奉上~~求訂閱,麼麼噠~
*
玉葵再回府時,極是難得地發了幾句牢騷,抱怨說︰「鬧了旱災,糧食價格成倍地翻漲,貴得不像話了!」
素素只是笑了笑。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又等過了大半個月,才傳信給采枝︰「開倉,平價賣糧」。
而此時,即便是「平價」,也已經比收購價漲了十倍有余。
沒有宏觀調控,單憑市場供需決定產品時價,本就容易造成災時哄抬物價。這筆「不義之財」,就算她不賺,也會被別人賺去。
既如此,白花花的銀子擺在眼前,她又有什麼理由不賺?
點數著滿箱子碼得整整齊齊的銀錠子,已到了臘月初。
年底了……年底了……
素素沉吟著,便同采枝說︰「年前還得勞煩你和你老子娘再奔波些路程。」順道交了一張紙條給她。
采枝打開一看,震驚不已。
素素要買地,可她羅列的置田地點,皆不在江寒。而在采枝看來,素素應是從未去過這些地方的。既然從未去過,又怎能知某處一定有田,一定有地?
「娘子,這些地兒……」采枝遲疑著,想勸素素再考慮看看,切莫沖動。
且不論某處是否的確有地。即便真的有地,不見得人家就願意賣。即便人家願意賣,也不一定那地里能種出莊稼、大獲豐收。
這白花花的銀子一旦花出去,可就收不回來了。換一疊瘠薄之地的地契,又有何用?倒不如留著銀子,以備不時之需。
素素給了她一個堅定的眼神,明確地說︰「這些地頭,我大致都已經派人考察過行情。你們只消去到這些地方,找到地主。報上我寫的價格,他們定會同意。」
之前大半年時間她窩居在非無院,大多時候玉葵等人見她在「閉目養神」,其實她一直在用洛翎的傷情淚預測未來。精挑細選,百般考慮,才在全大昭範圍內確定了這十三處田莊地址。
采枝見她態度堅決篤定,便不再說什麼,點頭應下。
「另外,還想請三叔幫我物色幾個機靈點的小子,丫頭也成。」素素想了想。又交代道。
采枝一並應下,當天下午就和老子娘搭馬車離開江寒。直到翌年初六日,才又回到江寒。第二天便遞了消息給素素。約在「寶和齋」見面。
「寶和齋」是年前賈環佩出面盤下的一處古玩鋪面,位于宿秀街最繁華地段,契約上,戶主寫的是「顏素素」。
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她們再想見面。便無需常去蹭司喜的雅間。
素素佯裝逛街,「無意間」進了寶和齋。
僕一見面,也不待寒暄幾句,采枝便單刀直入,推了一只楠木匣子到素素面前︰「十三處田莊地契全部在此,娘子您請過目。」
素素指尖叩在楠木匣子的蓋兒上。並不著急打開看地契,而是開玩笑說︰「畢竟像是有錢了,瞧瞧。從前只能用榆木的,現在都用得起楠木了。」
賈環佩爽朗地笑出聲兒,湊趣道︰「原來你是個識貨的,我還道你是個附庸風雅的暴發戶哩!」
听著二人對話,采枝有一絲愣怔。姥姥和娘子,開玩笑竟能至如此地步?
「驟然之間有了錢。我可不就是名副其實的‘暴發戶’麼?」素素打笑自己一句,把匣子推回采枝,道︰「左右我不懂種田之事,這一片,便交給你老子娘來做。請什麼人,派什麼活,通通你們自個兒說了算。」
她不看地契,因為無需看。
采枝反倒有些猶豫。自己的爹媽自己清楚,就是兩個大字不識、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哪里會管田莊?
「娘子,您是否再考慮一下?」
她是怕自己爹媽做不好,虧了田莊的收成。
素素直接擺手拒絕道︰「不用考慮了,就照這樣安排。」頓了頓,又安慰她說︰「你也別擔心,我相信他們肯定會有辦法管理好的。再者說,即使虧幾年又有何妨?咱們還差那點子收益麼?」
說著話,又拿指尖叩在金絲楠木的圓桌桌面,一派「不差錢」的得瑟表情。
賈環佩只覺好笑,悠悠地瞥了她一眼,轉向采枝說︰「成與不成,總該試試才知道。既然娘子都這般說了,你便回去同你老子娘商量看看又如何?說不定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呢。」
得見二人眼中的鼓勵神色,采枝長憋一口氣,點了點頭。
田莊之事按下,素素心里盤算起開鋪子的事。與田莊類似,要開鋪子,最缺的也是人才。于是又問采枝,「我要的機靈丫頭和小子,可有在找了?」
忽然提起這茬,采枝拍著腦門呼道︰「誒呀,那時節事多,我都忘了給爹說這事兒!」
瞧她嬌憨模樣,素素和賈環佩不由撲哧失笑。
「無妨無妨,左右也不急于一時,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素素忙寬慰她。又道︰「過些日子你們不是要回鄉下田莊去一趟麼?我去過那兒,瞧著村里有幾個孩子還不錯。若是他們願意,就先把他們帶來吧。」
鄉里鄉親的,都是熟人,相互知根知底,用著也放心。
采枝驚喜地說︰「前些天我爹還說,鬧了饑荒,村里缺食少糧。若是能帶幾個孩子進城謀個出路,該有多好!可是又怕人進了城,沒有差事做,反倒要吃白食。現下有了娘子的話,再也不用愁了呢!」
素素和賈環佩相視一笑,皆喜她的純真質樸。
「這兩天你到糧店支些米面糧油,回村時帶去,分給親戚們。饑荒天里,這些東西比銀子實在。」素素說著,填了幾張「糧票」遞給她。
賈環佩瞄了一眼,笑說︰「你就跟他們說,到了城里,只要他們好好學做事,白面饅頭天天有,大白米飯管飽。」
素素不假思索地補充道︰「四季衣裳,每季兩套。另外,包住。其他具體的福利,等我回去擬個詳細章程給你。」
采枝喜出望外,「采枝先代村里人謝娘子!」說著,便要跪下去給素素磕頭。
素素忙扶住她,動情地說︰「是我要感謝村民才是。」感謝他們教會她體味平凡而溫馨的親情。感謝他們,讓她得以遇見采枝。
等到陳三帶村里孩子進城時,已經出了年關。
不出所料,陳大娘的孫子也在其中。听采枝說,他叫陳四寶,因為排行老四。
這孩子,在村里里膽兒就挺大,進了城,一點兒也不怵。見了素素,大大方方地拱手行禮,郎聲說︰「小人四寶,見過娘子。」
素素對他第一印象還不錯。
待七個男孩子、五個女孩子排排站定,素素眼風一一從他們臉上掠過。只見十二張小臉上,有驚喜,有新奇,有惶恐,還有惴惴不安。各種姿態,不一而足。
她溫和地笑了笑,請他們坐下了,她自己也坐到他們對面。淡淡地招呼一聲「請喝茶。」自先端起茶盞呡了一小口。
十二個孩子也學她樣子,喝了一口。
暖茶入胃,無形中緩和了緊張的心情。孩子們臉上都露出些許笑容,有幾個膽兒大的,已然竊竊私語,直道「這茶真香」,「真好喝」。
素素也不拘著他們,只是靜靜地坐著,暗自留心各人反應。
待眾人終于回過味兒來,目光聚集在她身上,漸漸噤聲,直至最後鴉雀無聲。她才又端起茶盞,喝一口熱茶潤了潤嗓子,道︰「招你們進城是為什麼,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孩子們紛紛點頭,話卻是不敢再說。
素素又道︰「往後具體做什麼工作,自有師傅會帶你們。今日我招你們來,不為別的,只是要同你們說幾句話,還望你們能記在心上才好。」
眾人便是一副洗耳恭听模樣,凝視素素,只等她發話。
素素面上依然掛著溫和的笑容,擱下茶盞,問他們︰「你們大概應該听說過,我有個弟弟,比你們大不了幾歲,在宮里和皇子們一起上學。」
有些人點了點頭,有些人一臉茫然,卻是十分震撼,又似憧憬羨慕。
素素收回打量他們的目光,道︰「為什麼你們年紀小小,就要到鋪子里學做事,養家糊口,而我弟弟卻能安享其成,錦衣玉食,有書讀,有學上,這個問題,你們想過沒有?」
十二個孩子聞言,一致沉默,垂頭看地。有幾個身量矮些的孩子,便在椅子上悠悠地晃起了雙腿,似乎十分局促。
素素見此,淺淺地笑了笑,又說︰「不妨告訴大家,我顏家祖上,也是鋪子伙計出身。」
听了這番話,自有幾個悟性高的孩子抬起頭來看向她。晶亮清澈的眸子里,閃著希望和憧憬的光芒。
素素滿意地點點頭,各賞了一套薄棉襖,便讓他們散去安頓住宿。
待屋里靜空下來,賈環佩才開口說︰「他們都還是孩子……」
她是覺得,素素讓這些孩子和初衛比身世境遇,太過傷人心。
素素溫和地笑著,低聲道︰「總要讓他們看到一點具體的盼頭,才能產生奮發進取的動力。」
任何語言的誘惑和允諾,都是蒼白的。唯有事實佐證,最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