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奉上,求訂閱,麼麼噠~晚些時候還有一更。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
*
素素莞爾一笑,並不立即回話,悠閑地剝了顆大葡萄遞給顏老太。待她吃下,又剝了一顆中等大、皮相不大好的葡萄給她。第三次,則挑著摘下一粒未長開的青籽給她。
顏老太見此,便知素素是有話對她說。眼皮子一挑,捏著青籽,只拿眼看她,等她說辭。
素素蹲在她跟前,為她按摩雙腿,溫婉地說︰「老祖宗您啊,便如這又甜又糯的大葡萄。歡兒啊,還是一顆青籽。至于母親,便如第二顆葡萄。」
身為又大又糯的好葡萄,自然是看不上中等大、皮相差的次葡萄。可即便如此,次葡萄也比青籽要好得多。顏老太眸光里透出幾分通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贊許道︰「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你能擺低姿態,做到這樣謙虛,很好。」
素素吃吃笑著說︰「承老祖宗的贊!」
一番該打擊的打擊、該拉攏的拉攏,把僕婦們馴得服帖無話,她倒也贏了個不大不小的「賢」名。
自打接手持家,不知不覺便繁忙起來,時辰便似過得更快。
轉眼到了五月三十,小閨蜜程娉婷的生辰。
雖已是十五周歲,但因還未定親,今年程家並不為她舉行笄禮。因而,生辰宴也相對簡單,只邀幾位私交較好的女孩子過府一聚。
早在田莊時,素素考慮到自身境況,已與娉婷言明,她恐沒法親身出席今年她的生辰聚會,便到來年再補。娉婷也知她情況,答應不會送請柬到顏府。
卻不想,五天前她正準備生辰儀程時。瀾千給她遞來一張先鋒候府的請柬,並說︰「老夫人囑咐您,去姑娘家生辰宴上,可要穿得喜慶一些。若是府庫里沒有喜慶色兒,您只管到她庫里挑去。」
素素拿著請柬,想不通程家此舉意義所在——如果單純是為娉婷生辰之故,只消以她「東鄉郡君」的名義發帖即可,何必用「先鋒候府」?
而她更想不通,老太太的話,究竟有幾個意思?畢竟。程家不僅有個初長成的閨女,還有個適婚年齡的大好兒郎,她不得不防!
可轉念一想。顏、程兩家之前幾乎毫無往來,更談不上姻親、好友,若是兩家人想撮合她和程子軒,這也太突兀了吧?
更何況,以顏諾和程軻二人的官位、爵位、朝野聲望。兩家更當避嫌疏遠才是。
左思右想想不通,又因關系到自己的未來,她便用洛翎的傷情淚預見。看過後心里便有了底︰最近一兩年內,二家人沒有結親之喜。
再往後的,她暫時看不到。
想著五天前自己胡思亂想的心態,素素不禁莞爾失笑。此刻她已坐在去往程府的馬車內。
因是先鋒候府發的帖子。素素過府後先去拜見侯夫人傅氏。
傅氏今年三十六歲,同所有貴婦人一樣,保養得很好。單從容貌體態上,根本看不出實際年齡。只是她膚色微深,比起尋常人家的貴婦人,便可說是黝黑。
不過,那黑里透著瑩瑩的紅。紅光滿面、光彩照人,足見其身體健康、精神倍兒棒。
想起娉婷說過。京郊那田莊里的薔薇花株,多是她母親親手種的。素素心里立時便對面前的美婦人生出幾分敬佩,微笑著福身行禮︰「小女亦歡見過候夫人。」
想來先頭娉婷沒少在傅氏面前提及素素的好,傅氏見著她,也是喜歡的緊。早早便虛托她起,與她同榻而坐,親切地說︰「常听我家婷姐兒說,亦歡姑娘也是個懂花愛花的人。」
初次見面,不夸容貌,不講端儀,開門見山便說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著實是個難得的真性情之人。怪不得能教出娉婷這樣勇敢的好女兒。
想起娉婷為她擋攔盛怒的慕年楓和輕佻的楊維榮,素素心里便覺欽佩。謙和地說︰「夫人喚我亦歡便可。歡兒倒是喜愛美麗花朵,卻不懂侍弄之道。早聞夫人養得一手好薔薇。他日夫人若培得新品,還望不吝賞我一株。」
若能以共同志趣結個忘年交,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既她直來,她便直往。不叫她傳她培育秘法,只求送一盆成品,養著看。
傅氏听了,霎時間眉開眼笑︰「一定,一定。」
鮮花送花仙,才是不埋沒那幾日的璀璨綻放。
素素今日主要是為娉婷的生辰。因而,這邊與傅氏只說了小會兒話,便由人引著,往娉婷的院兒去。
「……母親想見見你,可我卻記著你的話,怎麼都不能寫那帖子。竟沒想,母親她竟自己親手撰帖,倒把我蒙在鼓里了!」娉婷饒有幾分討巧之色地說著,笑嘻嘻拉她入座。
她說的是實話。
直到今天一早她去向傅氏請早安時,傅氏才告訴她,素素也會來。
她自是期盼素素能來,可又怕她為難。小半刻鐘前,听說素素果然來了,她一顆心兒喜出望外,早已在院門口翹首以盼。
放眼座上人,除了韋茉凌,和另一名在田莊見過的典客卿尹家女兒尹姝,其余諸人素素皆不認識。娉婷為她引薦,大抵都是堂姊妹、表姊妹。
待相互見禮畢,也到了吃長壽面的時辰。
娉婷說素素是母親請來的「上賓」,著意囑咐她先嘗滋味兒。
素素一口氣吸盡整根面條,給足了她面子,引她哈哈大笑,送上雙份兒的回禮——她親手做的對薔薇絹花。
小姐妹們見此,嬉笑著爭相效仿。倒不全為那絹花,也想討個好彩頭——傳說,吃這長壽面,需一次吃盡不中斷才好。吃面多長,壽命多長。
听著此起彼伏的「哧溜、哧溜」聲,娉婷轉向素素,相視一笑。
一般閨秀吃食,皆講究個小口輕吃、細嚼慢咽。儀態雖美,于這長壽面的吃飯卻是相悖。方才娉婷著意讓素素先吃,便是想她起個範兒,也好讓這些嬌千金都放下包袱,跟她學樣放開了吃。
素素果然沒有讓她失望。
二人正心電感應著,卻听一聲悶悶的驚呼聲響起。
轉眼看去,只見韋茉凌緊閉著嘴。碗里,面湯悠悠地蕩著暈,湯下還有半多的面。
韋茉凌怔在當場,眸光直直盯著碗里的面條,臉色逐漸鐵青。
素素眉頭端的挑起。雖不知韋茉凌壽命究竟幾何,但前世,顏亦歡死的時候,她還在長里滋潤地活著,當她那高貴雍容的皇後娘娘。
可見,「吃面多長、壽命多長」一說,不盡可信。
娉婷怔忪失神,不知該如何勸慰,卻听第二聲驚呼響起。
眾人忙又轉去看,便听尹姝鼓著腮幫子,似有自嘲地含糊道︰「程姐姐,你家面條太長,我……我嘴小……我實在……」
小姐妹們個個都是極有修養,深諳社交過程中需盡己所能為主家解圍的道理。見此風頭,忙各自又吸了一截面,先後咬斷。
有人說︰「我的嘴兒比你的大些。」有人說︰「我的嘴兒也小。」吃面長短與壽命長短的關系,就此生生轉換成吃面多少與嘴巴大小之說。
素素不由多看了尹姝兩眼,笑道︰「看來我便是嘴巴最大的那一個了。這是否也算‘拔得頭籌’?娉婷你可得再送我兩對絹花做獎勵才是。」
連她這個「最長壽」的人都說話了,大伙兒自然十分捧場,附聲而笑,紛紛表示甘拜下風。
眾人合力演說了這一出,韋茉凌終于面色微霽,自嘲一句「我的嘴兒最小」,算是揭過此一章。只不過,心情到底是受了損。午宴才罷,便借口家有事,先告辭。
姊妹們亦隨之辭去。
素素留到最後,親手送上賀儀,一對攢花銀絡鐲子。「祝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娉婷知她誠摯心意,收下禮物,親送她往傅氏處拜別,又送她到二門外,依依不舍地說︰「若你也辦宴,勿忘邀我去。」
素素點頭應承,上了馬車。行出兩條街,方問老羅,「咱們顏府和程家,可有甚麼淵源?」
老羅在顏家的日子,比蕭氏和顏諾更長。而自從三年前見過那塊玉佩,他對素素,已然知無不言。
顏老太尚在閨中時,與程軻的母親竇氏是閨蜜。後她隨夫遠任,因路途遙遠,往來不便,從此少了聯絡。而當她攜子扶靈返京時,竇氏已經病故。
熱孝期內,程軻之父欲扶妾為妻。顏老太為閨蜜好友氣急,親自上門,當面罵過他一次「狼心狗肺、薄情寡義」。終因自己已是寡婦、雙腿殘疾等故,反被程父羞辱得體無完膚。
老太太回家後,大病了一場,從此再不與程家人往來。
自此,素素方知,原來顏家和程家,的確是有些淵源。
「……既然如此,老祖宗怎地不阻我與娉婷往來,反我囑咐我那許多呢?」素素為顏老太捏腿,貌似不經意地問。
顏老太長長嘆息一聲,扶她起,神色悠遠地回憶著︰「大郎彼時年少,不知我苦心。後來他自個兒成了親,也明了事。可是,常言道‘子不言父過’,他又怎好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