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拳?道

郝思佳為了取得二爺的歡心,一口氣給老人練了四套拳。她這四套拳的水平,在震生眼里,每一套都讓他嘆為觀止,老架一路清靈、新架一路圓潤、新架二路奔騰、八極小架爆猛,她打每一套時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或心靜、或飄逸、或激蕩、或健勇。練拳達到這種水平,震生曾經用他自己的話總結過,已經進入了以形達意的境界。以形達意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咱們可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以震生經常用來拉架子的白鶴亮翅式來說,有的人將這個動作擺出來,讓人一看就覺得怎麼看怎麼別扭,就像有人唱歌走調一樣,唱的人可能自我感覺良好,但在听的人來說,那就已經不知道跑了幾萬里了;而有的人擺出這個動作來,卻讓人有一種舒展的暢快感,這就好比一個人唱歌,雖然嗓音不是很好听,但是不跑調,旋律和音準都很正確,不會讓听的人感到討厭;而還有的人擺出這個動作來,卻能讓人有一種鶴舞翩躚、活靈活現的感覺,仿佛就像一只真鶴展翅站在那里一樣,將各種動意和可能的變化都融入了式子,讓人一看就和活物一樣。這最後一種狀態就是以形達意的境界。而第一種狀態,則是剛學拳的人練出來的動作;第二種狀態則是掌握了基本動作要領的人練出來的動作;只有這最後一種狀態,才是明了了拳招意境,真正的入了門或者說掌握了拳意絕竅的人才有可能練出來的動作。郝思佳就進入了這種狀態。而震生呢?雖然明白,但自己卻不能做得那麼好。這種情況在拳術練習里叫做心里明白,身上沒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功夫沒上身。

二爺看了郝思佳練的拳,雖然心中贊許,但那是嘆她小小年紀能將拳練得這樣好,是對殊為不易的肯定。在行家眼里,她的拳還是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的,所以心里存了個指點一番的心思,當下也不講評,而是先講起了道理。

二爺將兩人叫到了身邊,開口說道︰「佛門禪宗曾出過一位大才,就是六祖慧能。慧能曾說過這樣一番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他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是萬事萬物,其自性是不變的,是永恆的。萬事萬物,必依其自性而發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石頭和空氣,你不能拿石頭當空氣用,同樣你也不能把空氣當石頭用。任何事物能有其用,必因其體,而其體必因其性。拿我們人來說,拳頭能打人,是因為拳頭長在了胳膊上,沒有了胳膊,也就沒有了拳頭打人的力量,而我們的胳膊又遵循著骨、節、筋、肌等多種構造之本性,發揮作用。這些本性就是自性,沒有這些自性,這些天生的,永恆的,不變的東西,就發揮不了作用。」

「所以,天底下任何一種武術,並不能月兌離人的本體,也就是身體這個自性而存在。所有的武術,都在追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人體的本具自能。人離我十米遠,我不可能去追求一伸手將他推倒。所以我們練拳,並不是單純地在練拳招,更要通過拳招,漸漸明了我們自己的身體構造,以及可以發揮的作用和怎樣發揮最大的作用。在這種前提下,拳是次要的,而自明,或者說是明其自性,才是最本質的東西。正如慧能所說,只有明了了自性,才能本自具足,才能萬法皆生。自知或者說是自明,才是真正的根本。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不過是對自知的一種運用而已,只能得一智字而已。而知人的基礎,歸根結底,還是要先自知,正所謂察已才能知人,說得就是這個意思。」二爺侃侃而談,讓震生像開了竅一樣,如有所明,而郝思佳,卻如墜霧里了。

二爺不理會兩個孩子理解沒理解,接著說道︰「我說這些的意思,是想告訴你們,練拳不論多少,關鍵在于自明,在于見自性。如果不知道這一點,練再多的套路,會再多的拳招,也僅是自亂而已。正如老子所說︰‘為道不欲多,多則惑,惑則憂,憂則不救’,不明練拳的本質,練得多了也只是自亂而已。所以我們練拳要‘抱一而為天下式’,抓住其最本質的東西,也就是那個一,才能真正地有所進步。」震生听著二爺的話,心中大是慚愧。這些話,震生都在書上看到過,但卻只把它們當成了煩人的繞口令,並沒有去深思過,現在听二爺娓娓道來,竟是言簡而意賅。震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簡單的話中,竟然隱藏著這樣深奧的道理,不由得對古人大是佩服,息了輕視之心。卻听二爺還在繼續說。

「郝家院的拳,」震生心中一怔,這個三個字他曾經從康嘉馨的口中听到過。二爺繼續說道︰「在我那一輩還是以八極拳為主,但到了佳佳爸爸這一輩,卻開始以太極拳為主,這是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太極拳的練法,它講究靜心沉氣,慢慢體悟。通過練太極拳,可以更容易地掌握自性,明了自身。自身通了,那就是一法精而萬法通的事了。所以現在郝家院的人練拳,首重現在的陳氏一路拳。你們的拳術要想有進步,有扎實的基礎,必須要在這一路拳上下功夫。」

「佳佳的一路拳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卻太心急了些,有些走偏了。以一路拳為主,並不是說不可以練習或都學習其他拳種或套路,但這個練習或者學習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練來或者是學來為什麼,不能被那些看似有用而華麗的拳招所吸引,而是要專注于明了這些拳招、套路中的一,也就是明自性,這樣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听了二爺的話,震生心中如聞綸音法旨一般,豁然開朗。這些話,無疑以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向他揭示了未來練拳的方向。震生心頭長時間以來的對一路拳和二路拳難以取舍的情結,想學八極拳而又怕耽誤太極拳練習的忐忑,在二爺的這一番話中煙消雲散,一種萬法皆有法,無限皆有限的感慨,在震生心中油然而生。

震生不由得月兌口說道︰「拳即是道,道即是拳。」

二爺听了震生的話,看著他心有明悟的表情,心頭大慰。自己這番苦口婆心的說教,還是有人听懂了。震生和佳佳這兩個孩子將來肯定會經常在一起,甚至自己那個關門的女徒孫,也經常和震生在一起,震生明白了,她們倆個早晚也能明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