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齊靖安還有一點不明白,「紀家人為何要針對殿下?」那不是公主殿下的外祖家麼。♀
夏侯宣眨了眨眼,似笑非笑道︰「與其說是針對,倒不如說是逼婚。先前我母妃明確表示要讓我嫁給表哥紀彥平,卻被我十分干脆地拒絕了,所以他們干脆就任由徐丞相使暗招……如果鬧到最後,鬧得我只能在西蠻國主和紀彥平之間選一個,你說我該怎麼選?」
齊靖安的眼楮里頓時躥出兩簇憤怒的小火苗來,他神情十分堅定地說︰「殿下放心,我絕不讓他們的奸計得逞!」那個姓紀的情敵真是太卑鄙了,果然是牛糞!
夏侯宣微笑頷首道︰「好,那我就等著嫁給你了。」——哥們好好干,爭取早日升任駙馬爺。
齊靖安聞言臉頰一熱,趕忙轉移了話題,繼續說起各種計劃和安排。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的心跳卻一直踩在了錯誤的節拍上。
黃昏時分,夏侯宣辭別齊靖安回宮。他才入宮門,卻是剛巧看見徐燕瑜從瑞慶宮的方向緩步走來,她應是正要出宮。
夏侯宣心下一動,快步迎了上去,頗為熱情地招呼道︰「徐姐姐!」
徐燕瑜聞言側首,立時就被夏侯宣那俊美的容顏和明艷的笑容晃花了眼,臉頰上不自禁地浮起兩抹紅暈。她斂衽作禮,柔聲應道︰「見過長公主殿下。」
「徐姐姐不必多禮,」夏侯宣伸手虛虛一扶,笑吟吟道︰「難得在宮里看見你,今兒怎麼想起進宮來了?」
徐燕瑜續而柔聲說︰「回稟公主,每至秋收時節,我祖父故鄉的族人們總會送些土產來京。今日燕瑜入宮,正是奉祖母之命來給姑姑送些家鄉土產嘗嘗鮮的。」
夏侯宣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可要到我那兒去坐坐?」
「多謝公主美意,可惜時候不早,燕瑜已在宮里待了小半日,再怎麼不舍也該離去了。」徐燕瑜這話听著像是在推月兌以及告辭,可從她的神態動作來看,她似乎還有別的話想說,並沒有流露出急著想走的意思。
夏侯宣眉梢微挑,淡笑道︰「喔?這般說來,徐姐姐應是晨間便進了宮來……現如今已至黃昏,看來姐姐與貴妃娘娘相談甚歡啊。」
徐燕瑜眸光微閃,若有所指地說︰「姑姑掌管後宮,諸事繁忙,無意留我陪伴說話,燕瑜自然也不敢多做打擾,請安過後便要出宮。趕巧的是,途徑御花園時我遇上了瑞妃娘娘,娘娘和善體貼,特邀我去瑞慶宮用午膳……席間我們聊了些家長里短的事兒,越聊越是投緣,一不留神就到了這個時候。♀」
「正該如此,像徐姐姐這般溫婉賢淑的女孩子,本就是我母妃最喜歡的那一類。」夏侯宣笑道︰「姐姐以後多進宮來陪陪我母妃吧,省得她整日里嫌我像個假小子,恨不得把我的耳朵都給擰下來。」
徐燕瑜捂嘴一笑,復又輕輕一嘆,道︰「無論公主的性子是活潑還是溫婉,瑞妃娘娘最疼的始終是公主,犧牲妥協也是為了公主……」
「嗯?什麼犧牲妥協?」夏侯宣順著對方的話追問,暗道重點終于來了。
不過徐燕瑜這人一點兒也不干脆,說起話來遮遮掩掩的,可算是費了夏侯宣不少工夫才挖到些許重要信息,然後兩人就「友好」地作別了……事實上一點兒也不友好!
夏侯宣算是看出來了,徐燕瑜雖然仍免不了對著他發花痴,但這女人已經很自覺地把夏侯宣定位為「未來小姑子」了︰大多數的姑嫂就跟大多數的婆媳一樣,隔得近不如隔得遠,一旦相處久了就會矛盾叢生。所以就徐燕瑜的立場來說,她很希望夏侯宣遠遠地嫁出去,再不回京。
不過很有趣的是,徐燕瑜用以說服夏侯宣的籌碼居然是「母女情」︰她含含糊糊地說了一些話,意圖讓夏侯宣明白到瑞妃打算為他做出很大的「犧牲」,所以希望夏侯宣也能「懂事」一點兒,自動自覺地為母親和兄長分憂……
與徐燕瑜分別後,夏侯宣強行憋著滿月復的笑意回到鳳宜宮,憋得表情都有點兒僵硬——他未來的嫂嫂可真是自作聰明的典範呵,他跟瑞妃之間哪里有什麼「母女情」?!若要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明他們母子二人的關系,且把夏侯宣之前說過的那句話換幾個詞即可︰瑞妃嫌他不是個真正的軟妹子,整日里恨不得把他的腦袋給擰下來!
想到這里,夏侯宣暗暗一哂,搖了搖頭,很快就恢復了冷靜和淡然的心態,徑自走到書房開始鋪紙磨墨。他要把當前得到的消息逐條寫下來,以便于仔細整理頭緒︰自作聰明的徐燕瑜不僅暴露了她自己的歪心思、順帶著泄露了瑞妃的小算盤,還把徐家內部的糾葛紛爭也給透了出來,讓夏侯宣對和親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和親事件的始作俑者確實是徐丞相,他之所以要安排人手在急報入京的途中篡改西蠻國書,有八成可能是為了推動一場戰爭︰只要讓皇帝被「狂妄」的西蠻人激怒,再鼓動朝臣們煽風點火一番,就不怕這場仗打不起來!
至于一向「保守穩重」的徐丞相為什麼會忽然想要打仗了,根據徐燕瑜的暗示,她二叔的兒子似乎有意參軍,而她二叔本人就是司農寺卿,專管軍需糧草——由此可見,一旦打起仗來,徐家還怕得不到好處麼?
總而言之,徐丞相費了這番工夫,也許是為了插手軍政、撈權撈錢,也許是為了轉移皇帝的注意力、尋機對付太子,也許是為了陷害某些礙了他眼的人、借機打壓對手,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陰謀詭計……暫時來講,除了他自己以外,沒人能夠完全弄清楚他是怎麼想的。♀
夏侯宣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姓徐的老家伙絕沒有開疆拓土、精忠報國的心思,推動戰爭妥妥是為了給他那一系的人馬撈好處。
而且在撈好處的過程中,還能順帶著坑一坑蠢蠢欲動的紀家,把三皇子奪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徐丞相何樂而不為呢?或許在他老人家看來,夏侯宣身為「龍鳳呈祥」的長公主殿下,能夠出入御書房、在皇帝面前說得上話,肯定是瑞妃信愛非常的左膀右臂吧?那他就照著這胳膊來一刀,即使砍不斷,也要砍個半殘!
——怎麼砍個半殘呢?
夏侯宣尋思著,徐丞相肯定比他還要清楚,大魏長公主根本不可能嫁給西蠻國主。但只要兩國最終開戰,他老人家就可以麻利地把「紅顏禍水」之類的倒霉名聲冠在夏侯宣頭頂了。
那樣一來,皇帝出于面子考慮,更為了邊軍的士氣,有很大可能會把夏侯宣遠嫁出京以削弱壞影響,那麼瑞妃也就別想借著女兒的親事來與某個勛貴世家結盟了。更有甚者,只要徐丞相再好好地操作一番,就連三皇子的名聲也會大受影響——他的孿生妹妹是個禍水,那麼他又是個什麼貨色呢?他們這對兄妹,從「龍鳳呈祥」變成「龍鳳呈凶」都大有可能!
徐老頭真不愧是三朝丞相,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狂風暴雨!
唯一可惜的是,徐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正所謂樹將死而根先爛、子孫不睦家終敗……在紙上寫下「徐燕瑜」三個字,夏侯宣玩味地笑了笑。
自古以來,嫡庶紛爭都是高門大戶里最為令人煩擾的事。徐燕瑜是徐丞相的長孫女,可她的父親徐嶧卻是徐丞相的庶長子,而她的二叔和貴妃姑姑都是嫡出,由此可以想見,他們父女倆在家族里的地位有多麼尷尬了。
夏侯宣完全可以理解徐燕瑜為什麼對「皇子妃」的名頭如此執著,無非是出于不甘之心和對權勢的追求。但他更可以理解徐貴妃的想法——四皇子妃何必姓徐,那不是浪費資源麼?更遑論徐燕瑜還是她庶長兄的女兒,最多讓她做個妾、將來升格為皇帝的妃子,都算厚待了!
可徐燕瑜顯然是個心氣很高的女人,做不了皇後也要做王妃,才不做妾呢!她肯定早已對「庶子」二字厭之入骨,怎肯讓她將來的兒子也冠上這破爛名頭?
于是徐燕瑜就把目標改成了三皇子,尤其在見了夏侯宣以後,她就徹底堅定了信念——妹妹穿上男裝都俊美得逆天了,那哥哥該有多帥?就憑這張臉,她嫁給三皇子都絕對不會虧啊!再說將來,夏侯卓至少都是個王爺,徐燕瑜怎會不滿意這門親事?
而對于這件門親事,徐丞相和徐貴妃肯定都是樂見其成的︰先把瑞妃女兒的婚事整黃了,再讓她兒子娶了他們家的姑娘,看三皇子一系以後還怎麼蹦得起來?只能對他們俯首稱臣!
就這樣,徐家達成了「統一戰線」……但老奸巨猾徐丞相總算還是出了一個疏漏,他萬萬沒想到︰他的長孫女啊,這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這不,徐燕瑜此番進宮,肯定是把徐丞相打算敗壞夏侯宣的名聲、從而整殘三皇子一系的計劃全都告訴瑞妃了。在她看來,只要未來婆婆和未來丈夫做好準備,在戰事還未爆發之前就把她未來的小姑子嫁出京外,那麼壞名聲對他們將來的影響就能降至最低了。
這算盤,打得真是 啪響。
不過瑞妃是怎麼想的呢?夏侯宣提筆在紙上寫下了「紀彥平」三個字——在瑞妃看來,與其把她的「欺君罪證」遠嫁出京、留下老大一個後患,還不如就趁此機會逼迫夏侯宣嫁給紀彥平呢!至于名聲的問題,徐丞相會造輿論,紀家難道就不會了嗎?到時候走著瞧唄!
當然瑞妃絕不可能把此中內情告訴徐燕瑜,所以她就找了個「母女情深」的借口︰寧願讓紀家背負惡名,也要讓寶貝女兒的下半輩子過得幸福美滿……夏侯宣想象著瑞妃說這話時「眼眶通紅卻故作堅強」的神情,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
但徐燕瑜卻是徹底誤會了——她急啊,她怎麼能不急?自從決定嫁給三皇子,她就暗暗生出了一個野望,將來必要鼎力相助自己的丈夫奪得皇位,待她成為皇後,就把姑姑的臉狠狠踩扁!
夏侯宣雖然不知道徐燕瑜竟有那麼大的野望,但他非常清楚,徐燕瑜肯定不願讓她未來的丈夫受妹妹的牽連而吃虧。更何況,若是夏侯宣嫁給了紀彥平,那他就成了紀家的嫡長孫媳婦,照常理來看,瑞妃肯定會愛他疼他遠遠勝過兒媳婦,有什麼好東西都先想到他……徐燕瑜怎麼可能高興?
所以之前在宮門附近,徐燕瑜就認認真真地跟夏侯宣玩了一把「宅斗」。
徐燕瑜哪里想得到,就憑她那幾句含糊不清的話,敏銳非凡的夏侯宣硬是從中推斷出了瑞妃以及徐家的種種算計——對于徐家來說,徐燕瑜絕對是個禍水;而對于瑞妃來說,徐燕瑜卻也是個豬隊友!
正如徐丞相沒料到自己的孫女會跑去跟對手報信,瑞妃也沒想到徐燕瑜竟會跟夏侯宣那個慣愛扮豬吃虎的家伙玩起了宅斗……這不是坑爹麼?!
當然夏侯宣是絕不會向徐丞相或是瑞妃「出賣」徐燕瑜的,他對這個未來嫂嫂……嗯,頗滿意。
通過一場「愉快的姑嫂對話」理清了整件事的脈絡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夏侯宣天天出宮去找齊靖安,不斷微調他們的計劃,將京城的輿論一步步地引向對他們最有利的方向——如果大魏跟西蠻人開戰,絕不是因為公主拒婚或是拒絕給付一點點錢糧的問題——而是由于西蠻人越發貪婪、凶狠,大魏再不能將他們看做無關緊要的癬疥之疾了,必須下一劑狠藥將其徹底壓制,才能保境安民!
于是乎,便在這幾日里,朝堂上的重臣們都還在為西蠻國書一事各抒己見呢,京城之中卻已經各處都是請戰之聲了。
很快,當皇帝陛下得知群情激涌、民心可用之後,便下定決心要開戰了;而徐丞相呢,由于他棋差一著,現在再想宣揚長公主是紅顏禍水已經不合適了——老百姓們都在輿論的引導下從公主的遭遇聯想到了他們自家的孩子,總而言之都是西蠻強盜的錯,強盜們要來搶劫,跟公主長得很漂亮有一毛錢的關系麼?!
「明日你就去敲登聞鼓面聖,將平蠻八策獻上,換個天子舍人的職位應該不成問題。」夏侯宣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欣然笑嘆道︰「靖安,總算是把你留住了。」
天子舍人是個很特殊的、沒有品級的職務,一般都是由翰林學士或者各部侍郎兼任,相當于皇帝的「咨詢顧問」。但在大魏的歷史上,卻也曾有過某個富有才學的隱士以白身擔任天子舍人的特例。因此,夏侯宣就為齊靖安瞄準了這個職務,非要趁此機會一舉拿下不可。
盯著夏侯宣那執著棋子的漂亮手指發了一會兒呆,齊靖安輕「咳」了一聲,道︰「徐奉那個老狐狸,真的沒有後招了嗎?」他本來只是想轉移一下話題,以驅散他心頭陡然升起的曖昧之思,孰料竟是一語成讖!
就在夏侯宣和齊靖安準備收網撈魚,而皇帝和大臣們爭論著該派哪些人去邊關行監督作戰、統籌糧草、制定軍略和運輸軍械等等事宜的時候,又一封快馬急奏被送至京城——
北地燕國的國主听聞西蠻人攪擾大魏邊關,有感于燕國邊境也常為蠻賊所擾,遂願與大魏共同出兵夾擊西蠻、徹底除此邊患。百度搜或,,更新更快為表誠意,燕國國主特為其次子求聘大魏長公主為妃,以鞏固雙方邦交,更為此戰添一個好彩頭。「不愧是老狐狸,原來還留著這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