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才的行動力是很高的,說做就做,才過了半個下午加一個晚上,齊靖安想要傳遍京城的消息就一傳十、十傳百了。♀待到第二天,街頭巷尾、茶樓酒館,到處都有零星分散的八卦群眾,尋著機會就拍拍身邊人的肩膀,開始搭話——「哎,昨兒的那件大事你听說過了嗎?」「什麼,這麼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啊?」「來,我來給你說道說道!」
看這進度,只怕要不了三五天,京城的輿論就能造起來,甚至上達天听了。
「你家那口子,本事還真不小,這一回我算是見識到了。」夏侯宣偏過頭來,笑著打趣了秀怡一句。此時朝陽微暖、斜掛半空,正是辰巳交替時分,他們二人也才出宮不久,正走在去往會仙樓「約會」的路上。
明明在昨天下午的時候,就連出身鎮北侯府的陳淑瑤都不知曉西蠻人遞了國書的事。而至今日,這一路行來,夏侯宣已然斷斷續續地听了好幾輪八卦,內容都或多或少地跟西蠻人的國書有關——由此可見盧秀才辦起事來真是相當的賣力,昨兒他說不定整晚都沒睡,就顧著四處傳播八卦去了。
「他呀,別的本事沒有,就是話多、認識的人也多,跟三姑六婆似的……」秀怡臉蛋紅紅地啐了一句,語氣卻是甜滋滋的,顯然盧秀才就是靠著那一張厲害的嘴,把這妹子的心都給哄化了。
「哈,」夏侯宣笑著搖了搖頭,「三姑六婆哪能跟他比啊?不提口才和人脈,他本身學問不錯,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就連畫技也是大師水準,最重要的是真心疼惜你,小妮子你可算是撿到寶了,得使勁把他抓緊,知道不?」昨日秀怡傳達完消息回宮的時候,還捎帶了一幅畫像回來,夏侯宣晃眼一看,那筆觸之間的綿綿情意簡直是撲面而來——秀怡能夠遇此良配,他是真心高興。
秀怡半是羞澀半是躊躇地點了點頭,聲如蚊蚋地說︰「他是挺不錯的,也許將來大有前途。若不是殿下你堅持選定了齊公子,其實可以考慮……」
「沒什麼可考慮的,上次我明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你怎麼還會有那種想法?」听得話題轉向了他,夏侯宣眉頭一皺,立時打斷了秀怡的話,語氣略有些強硬。但見對方的眼眶頓時就紅了,他不禁輕輕一嘆,低聲安撫道︰「好妹子,你千萬不要看低自己,那姓盧的能遇上你,可不也是撿到了寶麼……之前的那個提議,你還是徹底忘了吧,永遠別再想起,更不要讓盧潛和靖安知道。♀」
秀怡抿著嘴沉默了一會兒,終是無聲地點了點頭,接下來他們二人就一路無話地走到了會仙樓。
齊靖安絕不會想到,其實盧秀才也算得上是他的潛在情敵之一,因為夏侯宣身邊的秀怡和若妍兩位妹子曾一同提議讓盧秀才來做駙馬——那樣一來,未來的公主府就是由兩對男女共同組成的緊密聯盟了︰秀怡當然還是跟盧秀才在一起,名分雖是小妾,實際卻是愛侶;而若妍……她對夏侯宣忠心耿耿、敬慕如神,完全不在乎無名無份地跟著他,甚至還願意為他生兒育女。
不過,以夏侯宣的心思之清明,他當然不會采納那個隱患很大、甚至可以說是頗為荒謬的提議︰人心難測而善變,忠誠和情感都是經不起磋磨的。兩個人之間的事都夠復雜了,若是四個人、兩男兩女亂七八糟地攪合在一起,那還了得?說不準哪天就反目成仇了!
是以前些時日,夏侯宣才一听完那個提議,就立馬將其否決了,並且很干脆地批駁了若妍的「奉獻精神」、與她開誠布公地談了談︰夏侯宣對若妍根本沒有半分男女之情,所以他也不願意留下半分曖昧的余地,免得鬧到最後傷人傷己……若妍是個明事理的好妹子,而且她也從未奢望過能跟心目中的男神在一起,所以他們的談話效果還算不錯,至少在短期之內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至于秀怡,她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不夠自信,她故意在盧秀才面前表現得大方開朗,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虛張聲勢。所以夏侯宣決定找個機會跟盧秀才暗示一下、點撥幾句,借助「愛情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
暫時將妹子們的小小麻煩壓在心里,夏侯宣駕輕就熟地來到會仙樓,走上三層、進了包廂——在現如今這個階段,麻煩的最大來源還屬他自己,別的什麼事都可以等他順利出嫁以後再說。
「殿下……公主,你來了。」齊靖安還是一如既往地起身行禮,並沒有疏忽這些細節。不過他看著夏侯宣的眼神兒,又與從前有了些許不同,似乎暗暗添了幾分溫柔繾綣之意。
夏侯宣眨了眨眼,他素來細心敏銳,對齊靖安的微小變化並不是一無所覺,但他卻並沒往情愛的方面考慮︰一來在他們前幾個月的相處之中,夏侯宣一直都表現得很有男兒氣概,所以他根本沒想過齊靖安有可能會喜歡上這樣一位男性化的公主,況且他之所以表現得那樣「真實」,本來就是在做鋪墊,以便于未來說出真相……這沒道理會出現反效果吧?
二則根據秀怡的轉述,齊靖安昨日不是說過類似的話麼——公主的婚事不關乎情情愛愛,而是軍政大事——听听這話說得多麼精闢,這認知也非常正確,不愧是他看上的合作伙伴!
「靖安總是這麼客氣,快坐。♀」夏侯宣微笑著回了一個招呼,走上前坐下,欣欣然地坦誠道︰「來之前我還有點擔心,怕你仍在生我的氣、對我愛理不理呢。如今見你的態度一如往昔,我也就放心了。」
齊靖安大大方方地坐下來,淡笑道︰「巧了,先前我也在擔心,想著公主會不會怪我前日太過失禮?此刻我誠摯道歉,只盼公主勿要往心里去,我對公主的情誼……確是一如往昔、半分無損。」
夏侯宣輕舒了一口氣,說︰「我可當不起你的道歉,分明是我有事瞞你在先……」說著他話鋒一轉,「也罷,我們暫且不提那些了,靖安,你還是不要叫我公主了,或是繼續以殿下相稱,或者更親近些……你可以喚我阿宣。」
公主這個稱呼早已听習慣了,夏侯宣自然不會覺得別扭。但再怎麼習慣,他堂堂男兒也不會喜歡听親近之人這樣喊他的,故而往日里,秀怡和若妍多是稱他殿下。至于齊靖安,他對夏侯宣的意義是很特殊的,所以夏侯宣很樂意讓他在稱呼上也「特殊」一點兒。
「阿媗?媗媗?」齊靖安嘀咕了一聲,暗暗想著︰明明應該是「媗兒」才對吧?不過那樣稱呼公主的話還真是有點兒……怎麼說呢,又羞又窘的感覺。他暗暗打了個激靈,正直地說︰「那我還是繼續以殿下相稱吧。」
夏侯宣聳肩笑了笑,對于齊靖安的「拘謹守禮」並不往心里去,隨意寒暄了幾句之後,他便轉而說起了西蠻國書的事——「先前我一路行來,听到不少謠言,效果挺不錯的,你這一招用得好……接下來還有其它計劃嗎?」
齊靖安把他的計劃簡略提了提,夏侯宣頷首贊道︰「很好,就按你說的辦吧。再過幾天,待得謠言在京中甚囂塵上,我便帶你入宮去面見父皇。」說到這里,夏侯宣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齊靖安抱住皇帝的大腿痛哭的畫面,暗覺這哥們真是既有趣又可愛……
想必以齊靖安的口才,只要對著皇帝來一番欲擒故縱︰先獻上平蠻良策、再自請前往邊關慷慨赴死、英勇報國——就很有可能會讓皇帝大受震動,然後大手一揮便把他留在京里了。這樣算起來,和親這事兒的壞處還沒顯現,就先幫了夏侯宣一個不大不小的忙。
「不,」齊靖安搖了搖頭,自信地微笑道︰「無需殿下帶我入宮,待時機到時,我自去敲宮城腳下的登聞鼓即可。」
登聞鼓是大理寺、京畿府,以及每個州、府、縣的衙門外必備的設施,簡單來說就是一面大鼓,用處是讓訴冤投狀紙的百姓們大力敲擊,就連鄉下老婦都知道「有冤擊鼓」的道理。然而懸掛在宮門外的那面登聞鼓,卻是非常特殊的︰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在擊鼓之後直面天子——而且擊鼓的理由還不只是為了鳴冤,若是有識之士想向朝廷提建議、或對國策律法提出異議,也都可以擊鼓。
不過,但凡宮門外的那面登聞鼓一響,小半個京城都能听到,尤其是達官貴族的聚居地,絕對會鬧得雞飛狗跳……所以普通百姓還真不敢隨便去敲一敲、耍著玩,按照大家伙兒的認知,那面登聞鼓往往是「三五年不響,一響震三年」,凡是听到響聲的八卦群眾們都會將之當成談資,反復說個三五年都不膩味的。
「敲登聞鼓面聖?」夏侯宣眼楮一亮,撫掌笑道︰「虧你想得出來,那樣也好,干脆把事情徹底鬧大,就用那鼓聲把躲在暗處的老鼠們都給震出來!」
「殿下說的是,」齊靖安意氣風發地挑了挑眉,不緊不慢地詢問道︰「那麼依殿下看來,那些藏于幕後的鼠輩最有可能是哪一家的?」
夏侯宣哼笑了一聲,說︰「不是哪一家的,是一群老鼠一起耍……其中約有七成都是姓徐的!」這兩天他仔細思考了一番,對于幕後黑手的身份和動機,已然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這大半年來,夏侯宣的言行舉止著實比往年高調了許多︰從前他只是個年少任性的公主,無論是出宮閑逛、打馬球,還是舞槍弄棒,都不會惹來朝中重臣太多的關注;可是自從去年秋冬至今,他的「日常活動」竟是增添了「到御書房看奏折」以及「跟皇帝討論政事」這兩項,那就實在是太不一般了……想想也是,夏侯宣不都買通了皇帝身邊的太監幫忙傳遞消息麼?那徐丞相權傾朝野、徐貴妃掌管後宮多年,夏侯宣在御書房里干了些什麼,又怎麼可能完全瞞得過他們的耳目呢?
本來吧,早幾個月前,夏侯宣雖然已經開始看奏折了,但也還算是個「守本分」的「乖孩子」,並沒有做什麼太出格的事,而且夏侯卓也足夠老實、瑞妃也安安靜靜的,所以大家都還算是相安無事。
可自打春闈舞弊案鬧出來以後,夏侯宣就有點兒「不老實」了,再加上紀家人那邊也在皇帝的暗示下伸出了爪子,瑞妃還有意與鎮北侯府結成親家,徐丞相和徐貴妃又怎麼可能不心生警惕?而當皇帝把那些曾經蒙冤入獄的考生們召到勤政殿里「突擊考試」,事前還沒透出半分消息時,徐丞相他們果斷是不能忍了!
——要是再忍下去,三皇子一系就要崛起了……養虎為患無異于自殺!
于是乎,徐丞相、四皇子那一系的人便開始動手了︰舉朝上下,誰有那個膽量和能耐去篡改西蠻國書?非當朝丞相莫屬!
不過,篡改西蠻國書很有可能會帶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造成朝堂的大動蕩,相比之下,公主的婚事和名聲反倒只是區區小事了。因此,夏侯宣自忖他並非對方的首要目標︰一個公主,只要嫁得稍微遠一點兒,就再也別想攙和進政事里了,所以他真可以算是「很好對付」的,完全沒必要為了對付他而費這麼大的力氣。
至于「替皇帝出謀劃策」的那筆賬,也應該是算不到夏侯宣的頭上來的——從徐丞相的角度來看,相較于年紀輕輕、任性活潑的公主,瑞妃和紀家難道不是更值得警惕麼?公主大約只是一個傳聲筒吧?
因此,徐丞相和徐貴妃應該都不會在夏侯宣的身上下太多的工夫,最多是順手把他當成「擋路的雜草」除掉……他們的真正目標,分明該是瑞妃母子以及紀家人才對。
但話又說回來了,不管徐丞相他們準備了怎樣的後手去對付瑞妃等人,現如今,麻煩卻是切切實實地落到了夏侯宣的頭頂︰他真的只是「意外中槍」嗎?
「有七成是姓徐的,」齊靖安微微眯了眯眼,「那麼剩下的三成呢?」
夏侯宣眼梢一挑,似笑非笑道︰「姓紀的。」也許早在他「代兄相親」時遇上了徐燕瑜的那一刻開始,這場「一箭數雕」的大局就已鋪開了暗線……徐丞相等人把他當成雜草,瑞妃難道就會把他當成寶麼?嘿,怎麼可能,沒娘疼的孩子當然是雜草!
這下可好了,互相博弈的雙方都想除掉夏侯宣,也難怪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了。百度搜或,,更新更快照此看來,麻煩似乎挺不小的,可夏侯宣絲毫不懼。不止是他害怕的。因為他們的眼里都藏著非常相似的神采,他們是同一類人︰的那一類一一沒有挑戰,哪來機會?齊靖安也是毫不踩著麻煩向上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