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毒步天下︰錦瑟醫妃,134】峰回路轉

「所以錦瑟,你必須答應我,明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ai愨鵡穎妃娘娘是你的義母,定會讓你進皓月宮躲避些時日。華容雖是你的夫君,但他卻是天顏國的仇人,如果要他知道你是天顏國的軍師,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我們都不得而知。所以,安全之後不要急于見他,一定要在皓月宮內多待些時日,等到京城的風聲下去之後,在去見他。」

听到國王能如此細心地為自己計劃著一切,唐錦瑟又紅了眼眶。

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來到天顏國成為軍師,甚至是不惜和華容成為敵人,也要為天顏國出謀劃策……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唐錦瑟握緊手中的折子,用力地點點頭,眼神將定地望著國王,說著︰「外公,您放心,我一定會護好這份手諭,一定會保護好自己。我也相信明日您一定能平安歸來,我和天顏國的臣民會一起祈禱的。」

夜色如同弄得化不開的墨硯。

深夜里究竟有多少顆心翻滾著,徹夜難眠。明日等待天顏國的會是怎麼樣的結局,誰都猜不到。

只是,每個人都在心底預測著命運的走向,做了最壞的打算。

清晨,整個天顏國早已進入備戰狀態。

天顏國國王也早早就醒了,穿好鎧甲,準備奔赴戰場。

唐錦瑟自然亦是徹夜難眠,她掛著濃重的黑眼圈,靜靜地坐在床邊,握緊手中的密折,等待著這一觸即發的戰爭。

然而就在國王馬上下令要打開城門準備迎戰的時刻,卻遲遲不見華容的軍隊那邊有任何的消息。

天顏國的戰略自是只防守不予進攻的,所以他們只能等華容那方擊鼓鳴戰之後,才能出征。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天顏國城外仍舊沒有一絲一毫的消息。

國王見勢不妙,便召集了唐錦瑟和幾位將領一起前來商議。

但即使大家聚在一起,扔不明白太子為什麼不發起進攻。

連一向認為自己很了解華容的唐錦瑟,這次都模不著頭腦了,不知道華容究竟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就在眾人紛紛猜測之時,守城的將領突然急急來報,說華容單槍匹馬在城外,要見國王,一行人聞詢馬上趕去城牆之上。

等到大家趕到之時,卻看到華容退去鎧甲,穿著醫生青色長袍,騎在馬背上。退去鎧甲的華容,頭發不再高高的束著,而是隨意系于腦後。

長身玉立,翩翩然好似**于世外的仙人,這與他穿著鎧甲時的威武挺拔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國王開口問到︰「敢問太子叫老臣前來所為何事?」

華容笑笑,從馬上翻身而下,深深向王國作一揖,十分誠懇地說到︰「陛下,近一個月來,在下奉旨攻城,多有得罪之處還望見諒。在這場戰役里,在下雖屢戰屢敗,卻也知天顏國實在是對在下和在下的軍隊手下留情了許多,多次都沒有傷及我們的性命。就在昨日夜間,在下收到父皇衡嘉帝的御詔,衡嘉帝決定放棄攻打天顏國。明日在下便會帶領軍隊返回京城。在下願天顏國的陛下和臣民都能忘掉這件不愉快的事。父皇還在御詔中說,會減免些天顏國朝貢的銀兩,陛下以後便可輕松許多了。」

華容說完之後,再次深深作揖,起身上馬回營地。

天顏國城牆上的眾人先是愣了幾秒鐘,之後馬上歡呼雀躍了起來,有些守城的將領竟然還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這場戰役終究還是天顏國勝了,並且居然沒有一兵一將有所傷亡。但是衡嘉帝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突然改變的心意,大家卻都不得而知。

唐錦瑟總是有些顧慮,她決定一定要將此事查明,不然心里總覺不踏實。

午時飯後。

唐錦瑟去找王國,把自己心中的疑慮說了出來。

沒想到國王也有著和她相同的疑問。但國王畢竟是一國之君,對于處理這些朝政之事,要比唐錦瑟有經驗的多。國王剛剛听到華容說衡嘉帝改變心意之時,一下子就想到,可能是歸順于衡嘉帝所管的其他附屬國伸手救了天顏國一把。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天顏國國王只能找離自己國家最進的皓月城去詢問情況。

于是便將自己的疑慮寫下,命人快馬加鞭的送到了皓月宮。

兩個時辰之後,皓月宮那邊就有了回應。

結果正如國王預想的那樣,是包括皓月宮在內的幾個附屬國,聯名上書衡嘉帝,說如若再將兵馬置于天顏國城外遲遲不召回近視的話,其他的附屬國便會與天顏國一起結成聯盟,奮力反抗。

其實其他附屬國的擔心並不是多余的,衡嘉帝既然會對天顏國起了佔為已有之念,之後會不會對自己的產生貪心?這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

如果再天顏國這件事上,持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那衡嘉帝下一個攻打的國家要是自己的,那就真的是束手無策了。放任衡嘉帝的野心不管不顧,衡嘉帝會把附屬國一個接一個地慢慢吞並掉。

所以,這次他們必須聯起手來一起幫天顏國一把,幫助天顏國,實則也是保全了自己。

這些附屬國單個而言,勢力與衡嘉帝相比,根本就是天上地下。

但如若他們聯手,便會形成很大的威脅。況且這些附屬國都環繞在衡嘉帝的周圍,如若不顧他們的想法,仍舊執意攻打天顏國,那到時候衡嘉帝怕是要月復背受敵了。

所以衡嘉帝只能妥協,放棄自己的貪心,改變攻打天顏國的心意。

衡嘉帝仔細讀過太子華容從戰場上寄回的書信,深深覺得天顏國確實有高人指導,才會三番兩次都兵不血刃,使自己的軍隊沒有還手的余地。

但與此同時,天顏國卻也是處處手下留情,幾次三番有機會但卻沒有要了華容兵將的性命。衡嘉帝想著天顏國的仁慈,又反觀自己日益增產的野心和對天顏國日加嚴苛的政令,不覺也有些慚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