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步天下︰錦瑟醫妃,133】最壞打算(二更)
一桌子的人听了唐錦瑟的話之後,都一臉沮喪,有的甚至暗暗嘆息了幾聲。ai愨鵡這幾次戰役,天顏國確實都太順了,但每次都用的是旁門左道,沒有一次是正面與敵軍廝殺的。因為大家心里都有數,如若發生正面沖突,以兩方實力的懸殊程度,結果的成敗一眼便知。
大家都沉默著,不知該怎麼辦。
半晌,國王開口,連嗓音似乎都變得低沉沙啞了起來,說著︰「大家今日早些回去休息吧,既然想不到其他辦法了,那就來一場真正的戰役吧!我天顏國的兵將雖不如他衡嘉帝的多,但每個都是有著錚錚鐵骨的壯士。明日,我會親自上陣,領著眾將士一起平盡全力。」
大家听到過往的話,大驚,紛紛相勸。畢竟國王年事已高,親自上陣確實太冒險了。但國王早已是下定決心,任誰說都沒有絲毫動搖,大家只好作罷。國王命他們退下,早些休息,但留下了唐錦瑟。
眾人紛紛退去之後,國王從抽屜的密格里取出一個黃色卷起的折子外邊還用一根紅色絲帶系著。國王將此物遞給唐錦瑟,唐錦瑟剛剛要拆開,國王立刻組織,說到︰「錦瑟,且慢。這個暫時不能拆。」
唐錦瑟不知國王的意思,便問這折子為何物。
國王嘆了口氣,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錦瑟,明日我會親自前去戰場,帶領將士們沖鋒陷陣。但明日之戰,結果會是怎樣,我們都不得而知,但……但情況卻是不容樂觀的。外公無能,這天顏國怕是要在我手上敗落了,想到這里,我真覺得愧對祖先,愧對天顏國的臣民。」說到這,國王終于忍不住自己的情緒,從褶皺的眼角掉落了幾滴眼淚出來。
听到這里,唐錦瑟用手輕輕地拍著國王有些彎曲的脊背。除了沉默,唐錦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去安慰國王了。國破家亡,這樣的蕭條景象發生在自己的家園之內,卻只能眼睜睜得看著,無能為力,這種痛心感,又豈能是幾句不疼不癢的安慰之語可以撫平的。
國王用粗糙的手背抹掉眼角的淚珠,又繼續說著︰「錦瑟,時至今日我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你手上拿著的,是我的手諭。如果我……我明天有什麼不測的話,你就拆開這個折子,里面寫著天顏國的下一位繼承人。」
唐錦瑟听到這里,手中的折子都嚇得掉落在了桌子上,結結巴巴地說著︰「外……外公,錦瑟怎能擔此重任?這事關天顏國的王位繼承,又怎能交由我這個外人之手來參與?況且,外公,明日只要有我在,我定會護您周全!我會和您一起上戰場,您一定會平安歸來的。這手諭,還是請您收回吧!」說完,便把折子遞回給國王。
國王拿起折子,但卻並沒有收起,而是把唐錦瑟的手掌攤開,把折子放了進去又合住,雙手緊緊握著唐錦瑟的雙手。王國眼神里充滿期望地看著唐錦瑟,懇切地說到︰「錦瑟,外公現在最信任的,能依靠的就只有你一個了。你不是外人,你是我最chong愛的桃雪的女兒,你是我天顏國的臣民。」
唐錦瑟看看國網無比真誠的眼神,自知不能再推辭,傷害一個無助老人的心了于是只好點點頭。
見到唐錦瑟答應了此事,國王這才松了一口氣,于是繼續道︰「錦瑟,你既然答應了外公,那就必須看護好這一手諭。所以,明日,你必須待在皇宮之內,不許踏出半步。如果……如果我在戰場之上發生不測,你就拿著手諭向天顏國文官宣布這一消息,然後帶著剩余人馬全部撤離,去皓月城內。我想過了,雁城可以不要,天顏國可以沒有自己的土地,但天顏國不可散,不可一日無君。所以,錦瑟,這個重任外公就托付在你身上了。」
唐錦瑟听到這里,早已淚流滿面。國王這分明是設了一個圈套,讓唐錦瑟鑽進去,目的就是為了護唐錦瑟周全,不讓她上戰場。
國王雖之和唐錦瑟相處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卻已是十分了解唐錦瑟的脾性的。既然王國已然決定明日會親自掛帥前去,那唐錦瑟也必定會跟隨自己上戰場奮勇殺敵。但戰場之上風雲莫測,唐錦瑟雖然輕功了得但畢竟是一介女流,國王已是年邁,連自己都無法保全,又怎能保證的了外孫女的安危。于是,只能用計將唐錦瑟留在宮中。
看著哭得眼楮紅紅的唐錦瑟,國王似乎看到了桃雪的樣子。之前桃雪還在國王身邊的時候,每次哭紅了眼楮,也是像唐錦瑟一樣一副委屈可憐的樣子。
國王拍拍唐錦瑟的頭,慈愛地說著︰「錦瑟,你真的很像你娘。甚至比桃雪還要聰慧、冷靜,這幾日天顏國全憑了你的那些好計謀,才能與衡嘉帝抗衡這麼長時間。外公謝謝你,
也提天顏國的臣民感謝你。」
唐錦瑟听到過往的話,趕忙擦擦眼淚,說著︰「外公,你這是說什麼!我是母親的孩子,那自然也是天顏國的臣民,為國效力本就是每個臣民都該做的事。既然這樣,又何來‘感謝’一說。外公,你這樣說,真真是那錦瑟當做外人了!」
國王搖搖頭,嘆息一聲,解釋道︰「錦瑟,其實外公能看的出,你是真心喜歡華容公子,我想華容亦是如此。試想如果不發生這場戰役,外公相信你和華容的恩愛,定不會比桃雪和逍遙侯的少一分半毫。」
提起華容,唐錦瑟卻也只有沉默和無奈。華容一直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如若讓他知道這幾日令自己如此狼狽的天顏**師,不是別人,而是唐錦瑟。那華容還會像之前那般疼愛唐錦瑟嗎?
看到唐錦瑟眉頭緊鎖,國王又繼續說道︰「外公在你娘的事上,已經犯了一次錯,沒能保護好她,但這次外公不會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