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端坐之人難道不是明心?」
眾人循聲看去,便見身後一座金榻之上,不知何時竟盤坐著一道身影。
此人身著寬松長袍,身材瘦小,頭戴長紗斗笠,看不出模樣,顯得煞是神秘。而令眾人吃驚的是,他們竟不知此人是何時到來的。
即便是在易敖的意識之下,亦未有感到對方的氣息。如是狀況,使之心中駭然不已。
要知道,以其如今的修為,便是一來後期之境的強者,十丈之內易敖皆可察覺到其存在,怎會不知一位初入一來之人來到自己身後?!
霎時間,文殊台上,四人的臉色變得有幾分凝重起來。
卻在此時,只見明鏡打了個哈哈,隨即行至明心身前,向其行一佛禮,開口笑道︰「這位便是望海峰明心師弟吧,師弟修為高深,果真名不虛傳!」
「眾位不必如此吃驚,明心不過比明雲師兄先來一步而已。之所以眾位未有察覺到在下,乃是因為貧僧修煉了一門隱匿法門,而且這柳霧紗也有掩人氣息的神通!」眾人耳旁,一個聲音傳響,低沉嘶啞,竟也是用的傳音之法。
「原來如此!」明鏡聞言點首應道。而一旁易敖卻是在不經意間輕輕擦磨了下手中的戒指,同時一股意識向戒中石靈問道︰「你可看出有何蹊蹺來?此人修為如何?」
「嘿嘿,有些意思!」易敖的腦海之中,傳來石靈的聲音言道︰「這家伙的斗笠乃是一來後期強者煉制的法寶,爺爺憑借這一分身,若要想查明究竟,怕是要弄出點聲響,怎樣,你可願意?小子,看你有幾分在意,可是發現了什麼端疑?」
「既然如此,那便算了!」易敖听聞石靈之言,眼神之中流露出一絲失望之色,隨即應道︰「不知為何,方才暗自打探這明心,竟使得我的血脈有幾分悸動,所以才問問你!」
「血脈悸動麼?」石靈聞言顯得有幾分沉吟,卻是感應到了什麼,急忙言道︰「嘿嘿,看來五台山的那幫老家伙已經到了,這段時間你小子便莫要聯系爺爺的分身了,以免露出馬腳!」
「南——無——」
石靈話音方才落下,這一方天地之中便傳來二字真言,隨之一股磅礡的佛力籠罩整個文殊台,原本喧鬧的四周倏然間安靜下來,萬千佛子低眉沉首,隨梵音誦讀。
片刻間,濃郁的佛力竟結作道道金光,照耀四周。如是盛況,宛如佛陀降世,即便是易敖心中都不禁生出一絲空寂,要隨之開口而吟。
這真言竟能惑人心神!
易敖當即便知曉個中玄妙,隨之體內佛力流轉,固守我心。環顧四周,便發現除了文殊台上的六人外,四周所有弟子竟都被這真言所迷惑。
而目光轉向天邊,那真言之來源,一團金雲飛來,這金雲近三十丈大小,竟是佛力所結。其上可見數十人影,身著各色袈裟,或橙或紅或黑,正是五台山那些一來之境的強者!
今日佛壇大會,各峰近半數的一來之境的高僧都會出席,而剩余之人,若非有要事不在五台山中,便是留駐本峰,看守戒備,以防意外。畢竟數日前掛月峰和葉斗峰發生了那般事件,凶手仍不知去向,怎能讓人不注意。
那金雲落在文殊台上,便化作霞光散去,伴著一個巨大的威壓覆蓋整個文殊台,萬千弟子幡然醒悟,齊聲誦道︰「南無釋迦牟尼佛!無量五台山!」
人群之中,為首之人身著破舊黃色袈裟,身形瘦弱,面容風霜,宛如一飽經歲月的苦行僧者,渾身未見絲毫氣息,但易敖卻是知曉,此人正是這五台山中修為最為高深的方丈!
而其身旁,四峰住持佇立左右,身後數十人身著橙色袈裟,圓空與石靈赫然便在其中。此刻的石靈站在圓空身後,尤顯沉穩,竟與真正的明智一般無二,並無平時不羈舉止。
但讓易敖頗為在意的卻是方丈身後那六名身著黑色袈裟的僧者,還有一名麻衣寸頭的中年男子。
那六人身上所透露的氣息,個個難知深淺,宛如汪洋一般,竟絲毫不弱于四峰之住持,想必便是來自達摩院中的高僧。而那寸頭青年卻是一臉淡漠,全身感應不到絲毫波動,若是閉上雙目,以意識查探,對方宛若不存在一般。
如是情景,不禁使得易敖心中驚駭如滔,面色亦隨之變得凝重起來。
隨著萬千佛偈之音落下,眾人盡皆入座。只見佛像基座之上,五台方丈獨坐中央,身旁兩側蓮台上,則坐有四峰住持還有那六名達摩院的高僧。
那麻衣寸頭青年卻未入座,而是站在基座旁,雙目微闔,如同一座雕塑一般。至于五峰其余一來之境的僧者,即各自盤坐在基座兩旁的蒲團之上,未分主次。
整個文殊台上,便只有易敖六人依舊佇立,便見六人一齊拂衣頜首,向眾人躬身行一佛禮,隨即開口言道︰「弟子拜見方丈及各位長老!」
那方丈聞言微微點首,眼神掃過六人,眸間可見些許欣慰之色,只見其開口應道︰「東台明心,南台明遠,西台明雲,北台明鏡明塵還有中台圓德,爾等六人幸得我佛庇佑,以無上佛心證得斯陀含果,入一來之位,此乃我五台山之大福德!今此設佛壇,聚五峰之士慶之,並傳汝佛法,望爾等日後能有所成就,濟世渡人,斬妖除魔,弘揚我五台佛光!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六人聞言皆俯首以應,一副高德慈悲模樣,易敖見此心中不禁生出一陣鄙夷,但臉龐之上卻未流露絲毫表情。
方丈見此,雙目微闔,隨即右手一拂,便見那六座金榻飛至易敖等人身前,同時前者出聲道︰「爾等六人坐下吧,隨貧僧誦一篇南無靜心律!」
于易敖等人入座之後,便見那方丈開始誦讀佛經,而六人亦隨音低吟。這南無靜心律乃是佛門基礎佛法之一,可謂修佛之人皆會習得,便是凡間信佛之人,亦時常默誦,可靜心除憂,解諸般煩惱。
不過到了易敖六人這番境界,如此佛法卻是尤顯鄙俗,六人心中雖有疑問,卻未有出口詢問,皆靜心領悟個中真理。
這南無靜心律不過寥寥千字,但不知為何,眾人竟念了有約莫半個時辰。
隨著時間的推移,易敖的心中就愈是震驚,原本平凡的佛法,卻是在這方丈口中變得諱深無比,渀若每字每句之背後皆有莫大禪理,竟讓人難以參悟,而其眉間紫府之中,意識不斷浮動,變幻萬千。
文殊台上,一片寂靜,四周萬千弟子籠罩在一股莫名的威壓之下,便連呼吸之音都削弱了幾分。
而半個時辰之後,易敖等六人皆覺紫府生出一股壓力,身體竟有些顫抖起來,臉色亦變得有幾分蒼白。片刻既過,只見圓德長吁一口氣,隨即抬首看向基座之上的方丈,眼神之中透著些許懊惱和無奈。
不過幾息之間,掛月峰的明雲也張開了雙目,環顧身旁眾人,不覺輕聲嘆息。
半盞茶的時間之後,明鏡和明遠二人相繼自入定之中醒來。片刻恍惚之後,便見前者眉頭稍皺,隨即向眾人傳音嘆道︰「想不到一來巔峰之境的強者竟有如此修為,以真言引我等感悟禪理,明曉意識變幻。這不過半個時辰,貧僧對意識的控制竟增長了三成有余,若非紫府不堪重負,真不願就此醒來啊!」
「看來本座慧根尚淺啊,不過增長了一成而已!」圓德聞言不禁感嘆︰「倒是明心明塵兩位師佷,竟有如此悟性,果真是天縱之才啊!」
明遠聞言微微點首,隨即傳音道︰「明塵師弟以二八之齡得證斯陀含果,天資可見一斑!倒是這東台的明心,著實讓貧僧驚訝!此人神秘異常,無人知曉其真面目,據說一直于望海峰中潛心修行,從不踏出住持院半步,真不知是何緣由!」
「嘿嘿,莫不是此人長得奇丑無比,怕嚇著外人了!如此灑家倒是想看看其長啥樣了!」明遠話音落下,便聞見明雲笑道,語氣之中雀雀欲試。
「噗——」正在四人議論之時,只見明心忽地肩頭一震,同時一口鮮血吐出,整個人亦隨之醒來。
四人見此情形連忙詢問,卻見明心擺手傳音道︰「明心無恙,只是有些貪心了,有勞各位費心了!」
眾人聞言心安,卻是無人發現,文殊台上的那一口鮮血之中,閃爍著淡淡的七彩之色。
亦無人察覺,當明心口吐鮮血時,那東台住持圓風臉龐之上的一絲心急和關切。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明鏡的一聲驚呼︰「怎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