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屋子一時安靜,只鍋中涮菜苟延殘喘聲。太後抬頭見皇帝兒子一瞬不瞬望著自己,黑眸深邃無垠。淡醇的一句五雷轟頂話,「母後瞧上李二公子了?」

她老人家這小心肝兒呦。從太後突然變成母後,果然不會有好事。怎地近來一個兩個都這樣問她?總不好說是自家母親大人為老不尊,連帶小姨娘設計她。只厚著臉皮扛下來,「那李紫尤博學多才,又有氣節,他若能入仕為皇帝所用,實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哀家用國公府義女身份約他賞梅,也是為皇帝探探口風。」

听得皇帝哼笑一聲。「積石如玉,列松如翠。有匪君子,世無其二。如斯李紫尤,莫怪乎母後這般看重。」看重兩個字音格外重些。太後听得毛發根都豎起來了。一面驚皇帝對李二公子評價如此高,一面誠懇道,「皇帝誤會了,哀家對那李二公子,真沒……」

「行了。這里沒外人。母後素來的那點喜好。朕豈會不知。」

太後默默淚千行,這是皇帝第一次把這些風流傳言搬到台面上說。她老人家試圖垂死掙扎掙扎,「哀家真是惜才……」自己都覺空乏無說服力。果然,皇帝兒子又一次截住話,「母後的確惜才,賞個梅都賞得大義忠肝,為國為民。」

她老人家著實是個忠肝為國的呀。太後如此深深覺得。皇帝兒子顯然不信,說出讓太後老臉架不住都要紅上一紅的話。「先帝去得早,母後大好年華空守後宮,文公子之流的白臉小太監,朝中新進風雅才俊,流言朕听了不少,連帶劉旎都在里頭……」

說別人倒也罷了,說到劉旎,她老人家拿人手軟,哪里能在坑人家。皇帝一誤會,保不準又想什麼法子折騰華錦。別人給你強戴帽子時,你的極力月兌掉是無用的,只有把帽子換個方向,看怎麼戴得好看些。劉旎紫尤兩廂比較,太後決定還是玷污紫尤好。

「若說李二公子,哀家或許還存了一點私心。只,劉旎大人實屬冤枉。哀家是有喜歡漂亮後生的毛病,但凡生得好的,格外便多看一眼。皇帝想必也听過,哀家橫豎名聲腌在外,便是潑多髒于身上也不能更差了。劉旎大人乃皇帝良臣,朝廷棟梁,豈能被哀家帶累侮辱了。」

那太後透白的臉因說了大段話微微帶粉,眼楮沒了故意勾勒的老成妖冶,水沁沁,黑溜溜的,有些像御花園麋鹿,唇的顏色一直好看,不是大朱,乃自然女敕紅。她哼哧哼哧一通,皇帝只沉默,漆黑的眸就像他的沉默般綿長幽深。

他站起來,走到太後面前,居高臨下看她。依然沉默。

太後天不怕地不怕,這一刻莫名有絲緊張。小皇帝不會想弒母吧?腦子一轉,終于想過來為何一直覺得古怪了。今天的皇帝兒子很反常。咄咄逼人得像三堂會審。她演戲慣了,自動代入犯了十惡不赦大罪。啊呸,配合代入著,被皇帝兒子氣場一壓,她竟忘了自己是他母後!聰慧如她老人家,今次陰溝差點翻船,是以挺了挺胸膛,端出太後架子來。

皇帝瞧著她,再瞧著她。

終挑了挑薄唇。「母後的話,朕實在不知該听哪句。才言之鑿鑿說對李紫尤是惜才之心,轉眼又有私心了。才送了劉旎貼身玉鈴,又成不能帶累侮辱人家了。」

黃河水渾濁,她跳進去只有越洗越泥濘的,哪會得清。罷。只素來話少的皇帝兒子今天一反常態,她這個被審訊的慈母顧不得自己,反倒很關心他。僅僅擔心她和權勢富貴勾結還不至于,莫非受了什麼刺激,得了什麼毛病?「皇帝,可是遇到了為難之事?」

小皇帝又沉默。薄唇微抿,唇線勾人。話本子上說唇薄的人涼薄寡淡,最是無情。其實薄情點好。殺伐決斷,冷漠和殘忍,是上位者必須學習的東西。卻見皇帝兒子突然笑了起來。

他笑著半蹲子在她面前,一手隨意搭在椅郭上,面對面平視她。俊美的臉在轉動的八角蜀燈下美成幽魅。「清然,」或許那笑太觸目驚心,又離得過近,太後一哆嗦。听得皇帝兒子說,「我一直想問你一句話,你的心里,到底裝著什麼。」

……皇帝走後,恆商旋風一樣刮進來。「母後,皇兄沒拿你怎麼樣吧?」

太後奇怪,「能拿哀家怎麼樣?」

恆商大大舒了一口氣,夸張的拍。「母後,你在堂中與那二人吃東西,皇兄可看得清清楚楚。母後你也曉得,平素玩玩到也罷。你卻送了貼身玉鈴與劉旎。皇兄當時臉都黑了。」

「左右不過一小玉鈴,皇帝未免小氣。還有,你最近跑哪兒去了?過年都不來請安?真是白疼你。」

恆商大叫冤枉,自從上次妲己狐裘事件後,皇兄就給他安排了好多事。害得他忙得像陀螺,就沒個停下來的時候。「母後,劉旎和李紫尤都不是可輕易褻玩的人,過些日子我尋些身家簡單清白的美男子養著母後賞玩,那二人便斷了罷。」

果是糟心孩子。太後已放棄辯解。反正帽子已戴實。不過到底和恆商相處要比與皇帝相處自在隨意許多。三歲看到老,這句民間俗語並不準。皇帝兒子幼時多麼安靜乖順,如今竟是這樣厲害。人將來要變成什麼樣,沒變之前,誰也不知道。

太後是大姑娘直接當娘。書看得再多,許多事也要自己模索琢磨。男娃十二三歲時,正是調皮,亦是開始懵懂思春時。皇帝兒子那般大時,很長時間內侍太監總報她老人家,說是皇帝晚上睡不好,許是病了。

太醫看,說是風寒所致,吃了幾日,便說龍體無恙,只需調養。那一日,傳小皇帝來問話。正是仲春,紫薇花正濃。太後看著姍姍來遲的小皇帝,甚是憂心。「皇帝風寒剛過,這衣裳怕是穿得單薄了些。」

小皇帝神色淡淡,「多謝太後關心。」

太後詫異,小皇帝從不曾如此淡薄態度對她老人家。這是怎麼了?也來不及多想,只擔心他身體,「來哀家給你暖暖罷。」

小皇帝兒子平靜淡然的過來,太後握住他的手,才發現,自己要兩只手才能包住小皇帝的一只手了。那天夜里,太後尋思去看看小皇帝,許是宮人伺候不得力,晚上落了被子,才發了風寒。這季節,最容易生病,可大意不得。

遠遠的,小皇帝寢宮一片黑暗。寢宮門口,站著一直侍奉但監張庭。張庭那時還是個十七八少年。見到太後緊張得臉都紅。太後問怎麼不點燈,張庭說是小皇帝吩咐的。

太後在寢殿門口略站了站,心里想小皇帝既已睡下便不在打擾。只囑咐張庭好好伺候。讓輪值的內侍宮人警醒點,別讓主子著了涼。正要離開時,不知哪宮養的貓從花台一竄而過,鑽進花叢就開始嚎春。毛尖正欲開口罵奴才些怎麼當差的,太後卻從貓兒一聲春吟中听到屋內傳出小皇帝一聲哼吟。

太後以為出了什麼事,就進去了。張庭點上燈燭。太後急急掀開小皇帝的九重帳。小皇帝似夢靨醒來,額上一片汗濕,那臉卻奇怪之極,微紅薄醉。哪有噩夢這般樣子的。

小皇帝彌蒙的眼漸漸清醒,看見眼前但後,臉唰的變色了。紅了個透。又很是難堪的模樣。實在復雜之極。太後嚇壞了,就要去扶他。卻像踫了小皇帝的逆鱗,失態的拉住被子不讓她看。

她老人家愛子心切,實在沒想到太多。被子拉扯開一些後,一股子淡淡的類似麝香的味道,太後沒經過人事,只覺得那味道很特別,淺淺的撩人腥臊,讓人有些臉紅續。

悲催的人生真是寂寞如雪,沒文化很可怕,真正往事不堪回事。太後也是回來又翻了書,各種琢磨猜想才明白,那情景,怕是小皇帝長成,夢遺了……

太後深深自責過,皇帝兒子如今對後宮美人不熱心,是不是那時受了驚嚇。或者她這個母後沒讓人教導好。她也無法教他這些。如此一想,覺得自己這個慈母分外不合格。

那個時候皇帝雖別扭,但到底是個孩子,還有許多純稚。不像今日莫測高深。想起先前皇帝問她,心里到底裝著什麼。她老人家慈愛笑答,「裝的是對皇帝和社稷的一片忠心。」

一直都是,從未改變。

只,皇帝兒子,又怎會信?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