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5.第三十五章 加衣裳

第1章第1卷

第35節第三十五章加衣裳

「哇,開門啊!三叔公起來了沒?」虞千菡用力拍著三太爺梨園的院門大喊。

「來了,來了,我的小姐啊!您輕點,這才卯時不到,天還沒亮全呢!」只听里邊傳來略帶抱怨的聲音,緊接著就是撥門扣的音響,不一會梨園的大門就開了。「小姐今個兒怎麼趕早啊!平時可沒見您這麼勤院門一開,門中間站著個五十上下的老僕人。

「嗯,要翻風了,溫伯記得多加件衣裳啊!」說完,虞千菡腳下抹油,從老僕的腋下鑽了過去。老僕回過神來,那里還有虞千菡的影子。

「什麼加件衣服?變天了嗎?」那老溫困惑道。

「三叔公,我有事要說虞千菡剛坐在早飯桌前就出聲了。

「食不言三太爺淡淡地說了一句,拿起了桌上的小白粥喝了起來。

「哦」虞千菡立刻從善如流地拿起給她添置的碗筷。

「吃飽了?」一刻後,三太爺放下碗,問向虞千菡。

「等等,呃,飽了虞千菡又夾了一口涼拌黃瓜後才放下筷子。三太爺淡淡地看著虞千菡這上不了台面的貪嘴樣沒有出聲。旁邊立著的老溫看著虞千菡現在的樣子可不住的搖頭。這七小姐是越來越不像話了,記得剛進莊時,吃個飯,筷子都要再三清洗過了才會動手,遠些的菜都是讓丫鬟們布的,那規矩可比上人家鼎食之家了。

「現在可以說了

「我昨天看見一個月前在小銀城推我到馬前的人了,說是五嫂的陪嫁管事虞千菡認真道。這事復雜,要先起個可以引起三叔公注意的頭後,才能慢慢往下講。

「嗯,哪又如何?」三太爺依舊淡淡道。

「……」虞千菡看著三太爺的眼楮,想在里面找到一些變化,可是卻發現,老人家連眉毛絲都沒動一下!「三叔公不覺得奇怪嗎?」

「嗯,是挺奇怪的

「……」

「然後?」三太爺開始轉過身向藥房走去。

「三叔公,昨晚我想了一宿了,您怎麼就能這麼不在意啊!」虞千菡盯著三太爺,郁悶地跟了上去。

「你想了一宿,可想到了什麼?」

「就是沒有想到才來找您的啊!」虞千菡大叫,三太爺今天怎麼這樣啊!這讓她怎麼繼續說啊!

「那你就繼續想說著三太爺就進了藥房。虞千菡听了這句話,愣了愣,難道三叔公早就知道這事了?要不然他怎麼這麼不在意啊?這可是關系道了虞家幾房人的大事啊!

「溫伯啊,是不是三叔公都知道了?」虞千菡猛地轉身問向後面跟上來的老溫。

「呃?啊!知道什麼?」老溫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還在想今早虞千菡說加衣的事。

「那溫伯都知道些什麼?」虞千菡看著老溫。雖然知道幾個跟隨三太爺的老僕中就是老溫最不著調,可是總歸是跟了三太爺幾十年的老人了,沒有點本事怎麼會混到現在。

「知道什麼?你要是問我江湖上的事我倒是知道些老溫回過神,奇怪的看向虞千菡。

「江湖!那溫伯看看我怎麼樣?」說著虞千菡那里還理會什麼大漢,頓時眼楮雪亮。右手一伸,就往老溫面門襲去。那老溫雖是已經年過半百,可一身本事卻從未落下,虞千菡突襲來時原本就沒有在意,隨意往旁邊一挪就話去了危機。

「小七你干嘛!你偷襲啊你!」老溫回過頭這才驚訝的望著虞千菡叫道,仿佛他吃了多大的虧一般。

「是啊!我這是在晨練呢!」虞千菡這邊笑嘻嘻的回答,接著又更加迅速地攻了上去。老溫瞪著眼楮再次往一旁挪去,這次虞千菡倒是留了意,算著位置先抬腿踢去,誰知老溫反應更加快,中途就轉了方向,不退反進攻了上來。這倒是虞千菡所料不及的,急忙隨著去勢一老的那一腳也先前襲去,雙手極快的打出拳掌。只見老溫閑閑地探出蘭花指就捏向虞千菡襲來的右手大脈處,虞千菡左手灌力之間,平削老溫咽喉處。

「呵呵」只听老溫一笑,抬腿攻向虞千菡還在後面的左腿。虞千菡大驚,原本想右腳踢擋,可是身形已經往前傾去,右腳已經來救不急,左腳又是力道老去而移開不急,索性,虞千菡順勢往一旁滾去。

「呵呵,小七啊!你雖然功夫不弱,可是與人交手極少,經驗不足,要是在江湖,也就只能落個三流罷了!」此時那老溫滿臉的笑意,整個臉上都是皺紋滿滿,那里還有方才責備虞千菡偷襲的憤怒。

「呃,那溫伯的意思是,要是我多跟人交手,是不是就能入二流了?」虞千菡剛立直身子,聞言眼眸一亮,忽地就笑得一臉燦爛。老溫只覺眼前一亮,閃得讓人睜不開眼楮來。

「……」適應了的老溫看著一臉干淨笑容的虞千菡一陣無語。就是個二流而已,也用得著這麼高興嗎?

「老溫,進來此時藥房里傳來了三太爺溫和的聲音。

「是」老溫一愣,差點忘了三太爺還在一旁呢!三太爺向來不喜歡小七涉入江湖,可小七又向來好奇江湖,再加上小七背後還有個大太太幫著說話。現下自己不小心提了這些,三太爺是要不高興了。于是丟下虞千菡進藥房去了。

虞千菡一邊拍著身上的灰塵,一邊眨著眼楮跟了上去。

「三叔公,這天啊,好像真的要變了,您看,都有黃葉落到我房里去了。我知道您定是給我被著冬衣了的。嘻嘻,我去找瑜哥兒了虞千菡只到了門口,伸頭進去,眨了眨大眼楮說完轉身就跑。

「七小姐這是怎麼了?」老溫奇怪道。因為經常與虞千菡切磋,私下里他都直接叫小七的,可在三太爺面前就不能逾越了去。

「唉,這丫頭真是懶惰成性了三太爺嘆了口氣,無奈道。虞千菡最後的那句話不非就是想告訴三太爺家里有事,讓三太爺罩著她。就是因為這樣三太爺才倍感無奈。一個十三歲孩子,能有發現這些蛛絲馬跡已經是相當不錯了。而一般這個年歲的孩子都會趁著這份好奇,繼續查下去,那樣就會不停的思考,會開始知道很多以前他們不曾想過的事,也就開始漸漸成熟起來。可是小七卻完全不同,只要她自己覺得事情大致還是明白的,就完全懶得去想了,特別是知道有人會去幫手時,就更是樂得逍遙了。

說起來,她這樣的性子還是三太爺養出來的。當年虞千菡剛進飲莊時只剩著半條命,好不容易保了下來,卻發現忘了過往一切,甚至不記得自己的名字。那時為了保下虞千菡的性命,三太爺不得已才拿出《月勢》來教虞千菡練,可是虞千菡卻整日在想著怎麼也想不起的記憶。而《月勢》向來詭異,極為難練,虞千菡曾因不夠用心險些喪命。于是三太爺就對虞千菡說一句「既來之則安之」,沒想到虞千菡卻真的把這話听了進去,而且過後還更是做到了非常程度,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懶得動腦的習慣了。想到如此,三太爺怎能不嘆氣。

「小四接了單西北的生意,過幾天就出發,你沒事就回酒場子守著三太爺道。飲莊的釀酒廠場並沒有設在莊里,而且都是專人管理,至于具體的地點就是飲莊一般的僕人也未必說得出來。

「又回酒場子!不去行不行啊?那邊好無聊的那老溫一听都酒場子,就開始如耍賴兒童一般大叫。喝酒愜意,可是回酒場子蹲點可就不好玩了。

「無聊?老溫,許子酒再過十幾天就出爐了吧。小四這時去西北恰好合適,其他的不用我講了吧三太爺看了一眼老溫。

「是,我這就準備回去封存老溫一听到「許子酒」,頓時時收起了玩笑心思,認真回道。

「還有上次小銀城的那些人現在都還沒有查清來路。小七原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性子,大太太又是這麼個打算的。日後,你還是少在她面前提江湖的事三太爺靜靜說道。

「老奴知錯了那老溫那里還有剛才半點嬉鬧模樣,誠懇地低下頭認錯。其實他們這些老家伙都知道大太太為什麼會讓一個還未及笄的小丫頭出門開酒樓,無非就是想瑜哥兒多個依仗。何況這個小丫頭還是自幼習武的,要是能因此結識一些江湖人士,家里的另兩房就是有什麼打算也會有些顧忌。而三太爺雖然不是很贊同小七出去混,可卻還是睜只眼閉只眼,歸結到底不過也是心痛大爺留下來的唯一子嗣瑜哥兒多些罷了。

「問問藍立和老卜可回來了?讓他們一回來就來見我。還有,你順便查查剛剛小七說的那事

「是」老溫弓身應話後就退了出去。對于前段時間小銀城的事,三太爺還是很在意的,這連藍立都用上了。老溫沿著回廊慢行,忽然一個極為細小的勁飛急行一般的聲音傳進了耳朵里,老溫悠哉地眯起眼楮看去,一遍寂靜,那里有什麼異常。

「唉,月勼就是不一樣,高來高去的多自在啊!」老溫收回目光,低聲自語後。想起自己現下也要有好些事要忙去,這才搖著頭走開了。

「回來了?」三太爺沒有抬頭,將甘草放入乳缽中。

「是,太爺不知何時三太爺安前已立著了個身材中等,相貌一般的三十多歲的男人。

「小銀城的事查得怎麼了?」

「那群人手法很老道,加上當時有齊威侯施五爺在,事後供我們查尋的線索不多,散開了一半兄弟,也只查到了翼虎堂那藍立恭敬道。

「翼虎堂?你去查查翼虎堂十年前的底細。翼虎堂的背景可不簡單三太爺放下乳缽,沉思後道。

「是,還有當時施家親衛清理現場的時候,恰好有宣威鏢局的幾個鏢師在,兄弟們傳來的線報說,有一個鏢師當時悄悄查看過留著現場的箭弩,說像是軍中的東西

「嗯。雲城那邊可有什麼動靜?」三太爺坐著椅子上閉目許久才睜開眼問道。

「雲城那邊給汛水城那邊下了帖子,還是邀您去參加武林大會藍立說著從懷里掏出了一封燙過金的大紅請帖。

「今年可有些什麼人會去?陸月風、金開成他們可去?」三太爺接過金帖淡淡問道。

「目前听到的傳言說金開成會去,至于陸月風,還沒有人知道他如今身在何處,他的帖子還在雲城壓著

「這老不修的三太爺難得扯了扯嘴角淡笑道。

「听說白宇契和夏桐濤這些老前輩也回去藍立看著三太爺低聲道。

「看來今年倒是難得,這些老骨頭都齊到了三太爺依舊淡笑。

「太爺,這張信是西北的兄弟傳過來的,說前段時間有人開始暗地查詢大爺的事說著就又拿出一封信件弓身遞了過來。

「可知道是誰在查?」三太爺接過信,看了過後起了來,轉到窗口後,悠悠問道。

「說,像是周家人,而且兄弟們在附近也看到有施家人活動

「施家向來在軍中有根基,老侯爺就是在西北打出的名望,在西北見到施家人不足為奇

「可此人是施五爺手下一把手,好像也是沖著大爺的事來的藍立恭敬回道。

「你是說,周家與施家都開始打探大爺的事了?他們可有過接觸?」三太爺忽然轉身,看著藍立。

「這個藍立不知,不過看樣子應該還沒有接觸過

「嗯,這事你不用插手太深,我另有安排。沒有什麼要緊事你就先下去歇著吧三太爺按了按太陽穴道。藍立彎身禮了禮退了出去。

三太爺回到椅子上坐了許久。看著雙耳瑞獸鏤空錦華的燻爐里裊裊有縷淡煙筆直馨出,在離燻爐三四寸多處悠悠地轉成一個又一個柔白的小圈,微小慢繞,細細飄渺地散在空中。

三太爺閉了閉眼楮,嘆了口氣,轉過鏤空雕花的格子,來到書架上。只見那書架子空空繞繞,只有一本書靜靜地躺在一遍塵埃中。三太爺吹了口氣,將那層厚厚的塵埃吹去,露出封面上的《本朝紀事》。

……正昌十九年,突厥大旱,滋擾我朝西北,殺燒搶掠。莊武帝大怒,命大太子晛領兵三十萬趕西北驅韃虜,齊威侯施庭逸為糧草總督。正昌二十一年六月,太子晛于下雁山大戰突厥北王,大捷。八月,于塞南俘南王嫡弟孛爾次王。十月,突厥大汗求和,欲迎公主與突厥長皇孫為妻。十月,大太子晛班師回朝,過西涼拂衣庵,探大公主櫻。十二月,突厥大汗入京進貢,莊武帝于庭門設宴,賜婚二公主霄與突厥長皇孫,賜封長和公主,定于長和公主十五及笄完婚……

正昌二十二年二月,大太子晛于朝堂心揪昏厥。五月,大太子晛病痛欲急,周後親執榻前。七月,大太子晛危急,帝免早朝十日于太廟祈福。九月,大太子晛于東宮崩,享壽二十有二,帝後悲痛。十月,大公主櫻得大太子仙訊,與佛前祈福,願隨大太子仙步以佑天下眾生。十一月,大公主櫻于拂衣庵攜風乘鶴而去。帝後感大公主大義,賜號長佑公主,厚葬于拂衣庵,禮同公主,享年八歲……

三太爺靜靜地看著這些字,短短幾行間已娓娓道出五年前的翻雲覆雨,這行字間隱藏了多少血雨腥風。單是這個年幼的大公主櫻就不知道掩藏了多少筆墨。不過是個八歲的孩子,還算是夭折的,卻禮同公主!金枝玉葉,既然禮同公主,卻依舊葬于西涼荒無遠地,故土難歸。是不是從那時候起就已經埋下了起風的種子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