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我國農村會計管理體制存在的這些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各級組織對農村會計的管理重視不夠,听之任之,習以為常,缺乏改革和解決問題的決心。第二,農村會計信息失真不會給會計信息使用者帶來直接的不利影響,因而一直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而農民群眾在包產到戶之後,客觀上與村集體的經濟聯系減少了,他們關心村集體財務會計信息也不如以前那麼強烈了。第三,農村財務審計,在很大程度上是走過場,無法起到應有的外部監督作用。♀第四,農村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改革不到位,造成制度性空缺。第五,農村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形成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與現代管理要求之間的極不協調,有關各方頗有無所適從之感。

從分析來看,當前村級組織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根源上來講主要取決于監管和農村會計人員的素質,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大力推選農村會計委派制。♀

二、農村推行會計委派制的重要意義

農村會計委派制是指由鄉鎮統一向社會公開招聘會計人員,經擇優錄取、集中培訓後委派到轄區內村級組織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管理體制。被委派的會計人員在業務上接受被委派單位領導,按制度**處理村級會計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參與被委派村的內部管理。

實行農村會計委派制,使農村財務內部會計監督轉變為剛性較強的外部監督,擺月兌了農村會計與村干部的利益或情感方面的糾纏,保證了農村財務公開的及時、真實、完整,這樣村民就能及時了解本村真實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及村級重大項目的投資、承包等情況。它不僅可以促進農村干群關系,維護所有村民和村集體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提高農村財務隊伍素質,強化會計監督職能作用的發揮,促進村民參與對村事務的監督和管理,真正做到財務公開、民主管理。

1.有利于提高農村財會隊伍的素質

按照一貫的農村財會制度,每個村乃至社都配備了專職會計,但農村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主要體現在︰一是農村財會人員文化程度

不高;二是農村財會人員業務知識不強,既沒有獲得會計工作的相關資格證書,也沒有進行系統的財會知識學習;三是農村財會人員年齡結構偏高。如果推行會計委派制度,通過公開招聘擇優錄取的會計人員將具有較好的會計專業知識,合理的年齡結構,逐漸形成一支為農村財務管理服務的專職的財會隊伍。

2.有利于加強農村財務管理

長期以來,農村會計核算不規範,財務管理混亂,主要體現在︰一是銀行賬戶多,貨幣資金管理混亂;二是違規賬目多,會計核算及檔案管理混亂;三是違規問題多,財務收支混亂。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