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摘要︰推行村級會計委派制是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是農村稅費改革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本文分析了當前村級會計委派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村級組織;會計委派制;問題;建議

近年來,為了整頓農村會計工作秩序,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現象,各地農村紛紛實行會計委派制,較好地解決了農村財務管理混亂、集體資產流失等問題,改善了農村黨群干群關系,推進了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維護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成為規範村級財務管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由于部分村組干部認識不到位,法制化建設滯後,農村會計人員素質低等,農村財務管理混亂仍是引發干群關系緊張及農民集體shang訪的重要原因。進一步規範和完善村級會計委派制,構建規範完善的農村財務管理體系,對于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農村會計管理體制的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

當前我國農村會計管理水平還處于比較落後的狀態,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村級會計機構設置不規範。行政村作為若干農戶和村民的一個集體組織,應當作為一個會計主體,建立健全會計機構,反映和監督村集體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但是,在我國農村,不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或是會計機構名存實亡的現象還相當普遍。其次,會計人員的選用大都局限在本村範圍,並且選用的隨意性較大,往往是根據村領導的喜好或是近疏關系來選用,因此造成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普遍較低。第三,農村會計制度不健全或是流于形式。作為一個會計主體,其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應當遵循一定的規範,制定相應的財務會計制度是其保障。但在一些地方,根本沒有財務會計制度,更多的是,財務會計制度往往成了應付各種檢查的標簽,大多流于形式,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第四,農村會計管理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機制,管理松弛混亂。

農村會計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在不少地方,已經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後果。一是財務、會計、統計信息嚴重失真。在農村,會計人員既是財務管理者,又是會計核算者,還是信息統計員,往往根據村領導及上級領導的意圖進行報告,迎上瞞下,給數據信息的層層匯總帶來很大水分。二是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使村干部有機可乘,亂收費,挪用提留款、扶貧款甚至貪污集體財產,在一些地方屢見不鮮。三是村干部公然違反財務制度,失信于民,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和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習以為常,缺乏改革和解決問題的決心。第二,農村會計信息失真不會給會計信息使用者帶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