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主黨派成立時,中國就與它們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並在斗爭實踐中發展了這種合作關系。♀在共同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中國不僅鼓勵、支持各民主黨派的斗爭,而且對它們某些不同意見提出批評,誠懇地幫助它們進步,這使得與民主黨派的關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斷發展、完善。
國民黨政府堅持一黨獨裁,迫害民主黨派進步人士,使得民主黨派逐步轉移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立場上,特別是1948年1月民盟公開表示與攜手合作,1949年1月22日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發表,表示願意接受中國領導,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
中國也邀請各民主黨派「積極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1949年9月,各民主黨派積極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這標志著各民主黨派正式接受了中國領導和人民共和國,確認了社會主義的正確性。各民主黨派也由在野黨變成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參政黨,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此基礎上也基本形成。
3.為什麼說「沒有就沒有新中國」?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中國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和全國人民的利益。
中國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它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它制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中國人民利益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為中國人民的斗爭指明了正確方向。
中國人在革命過程中始終英勇地站在斗爭的最前線。自1921年中國誕生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28年的革命斗爭歲月里,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有無數人壯烈犧牲,有許多的卓越領導人和杰出將領獻出了生命。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和生命證明了中國是最有遠見,最富有犧牲精神,又最能體察民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