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14章 田園牧歌 三

p>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秋分季節趕著時節把麥種播入地表之下,施足肥澆足水,麥苗生出來,根系發散開,冬天大雪覆蓋待到來年春天,冰雪消融滋潤麥田,三個月之後便是芒種季節,就能收獲金燦燦的麥粒。

說這秋種先要秋收,那是很有講究的。秋收一般收的是玉米和地瓜。玉米是在小麥收割前套種的,大約到了秋分前的白露季節正好成熟。玉米收完正好小麥播種,而地瓜則不然,一般收在寒露甚至霜降之後。收完地瓜就是初冬季節,土地閑置起來,待到來年春天還要栽種地瓜。有人說,小麥玉米一年兩季,而地瓜一年一季又不好吃,為什麼還要種植大量的地瓜呢?就是啊,為什麼?鬼才知道,或許人們很傻。

秋收一般就是收獲玉米。一般情況下,一棵樁上兩顆玉米,社員們扛著竹筐,一顆顆掰下來,扛到地頭集中起來,由生產隊領導按照各家工分多少進行就地稱量分配,然後由各家各自運回。各家各戶利用業余時間撥皮、晾曬、月兌粒,收入糧囤。

因著農時需要,滿地的玉米樁子需要趕緊清除以免耽誤小麥播種。玉米樁子不值錢,就地劃片分到各家各戶,要求一兩天之內清除完畢。樁子一般兩米多高,上半部分留歸生產隊所有,作為牲畜飼料;下半部分歸各家自有,可以作為燒火做飯的燃料。

鏟除玉米樁是一件比較苦累的活計,因為當時暑氣未消,俗稱秋老虎的大熱天里,人們使用砍刀或鐮刀將樁子一棵棵攔腰斬下來,上半部分,打成捆,裝上車運到生產隊指定的地點。樁子的下半部分更難操持,根系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要用鎬頭一棵棵刨出來,敲掉泥土以後還像水蘿卜似的死沉死沉。運輸回家就更困難了,裝上滿滿一車,駕車人看不清前面的路,晃晃悠悠,一不小心就會人仰車翻,更有甚者,經常看到有人帶同車子一並翻到河里去。

都英年紀還小,氣力還沒長足,三爺打小也沒怎麼練過。月仙看著爺兒倆吃盡了苦頭就心疼萬分地出的主意說,算了,算了,反正也沒別人家的,那些樁子干脆扔到地頭,趕到曬干了正好秋忙完了,那時往回家倒騰豈不是輕便得多?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可是還沒等到曬干呢,早已不知倒騰到誰家去了。

玉米樁子清除完了就是翻地,使用鐵杴一杴一杴翻刨,富裕點的生產隊可以牛馬拉著鐵犁進行耕犁,但是村領導們往往說,牲口犁地深度不夠,不利于小麥的根系生長。

秋種也叫秋播,一般特指秋小麥播種,播種階段一般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步要鋪施基肥︰老房子拆了,老土炕扒了,老街道挖了,敲敲打打砸成碎塊兒碎末大車小輛運到地里,攤撒開來,均勻地鋪散到地里;第二步需聚壟整畦︰為了將來方便施肥澆水的管理與操持,使用钁頭在耕犁過且鋪了基肥的地面上間隔1.5米左右攏起一條條土壟,兩壟之間成為一畦;第三步是耩播麥種︰把一年來積攢豬圈肥、牲口肥以及人畜糞便曬干整碎,按照一定的比例摻兌麥種,再用耩樓播入地下五公分處。第四步應耙平畦面︰播耩一遍的麥畦里出現極多大大小小的土塊溝壑,需使用鐵耙耙平。第五步必須澆水劃鋤︰畦面耙平以後要馬上進行澆水,種子發芽齊苗以後,畦面正好半干,需用爪鉤鋤對畦面進行劃鋤,以免水分蒸發過快不利保持墑情。

秋種季節是農村最忙的時節也是人畜最累最苦的活計。通常情況下,為趕農時,主要勞力中午飯必須野外將就。家人把飯送來,湯飯盛在碗里,一陣風來,塵土夾雜著糞末到處飛揚,滋味兒可想而知。但是,凡事習慣了就不覺著怎麼難熬,反而人多了倒是覺得熱鬧,上下午都要中間休息一次,休息時,有的年輕人還要比劃比劃。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