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嬰知道自己已斗不過田蚡,便想通過灌夫給自己帶來一些轉機。竇嬰在灌夫與田蚡出現矛盾時,充當了「和事佬」的角色,一來以此緩和與田蚡的氣氛,二來增加灌夫對田蚡的不滿,繼續保持對田蚡的牽制。?
灌夫在服喪期間,前往拜訪田蚡。?
田蚡隨便地說︰「我本打算同你一起去拜訪魏其侯竇嬰的,偏巧你在服喪,看來是不能成行了?
灌夫既驚又喜地說︰「將軍您竟肯去看望魏其侯?這是件好事,我怎麼敢拿服喪來推辭呢?請您允許我告訴魏其侯準備好宴席,將軍您明天早上光臨就是了?
田蚡勉強答應了。?
灌夫回來後,極其詳盡地告訴了竇嬰這件事。竇嬰非常高興,馬上派人到市場上多買了一些酒肉。竇嬰和夫人則是一夜未眠,半夜里起來灑掃庭院,布置環境,準備酒食,忙到天亮。天剛蒙蒙亮,竇嬰吩咐家中管事人員跑到好遠去探听迎接,可來往好幾次,都沒見田蚡的影子。?
一直等到中午,田丞相還是沒有來。?
竇嬰對灌夫說︰「丞相莫不是忘了這件事吧?」?
灌夫不高興了,說道︰「我是以有喪服的人應約的,他應當前來的?
于是又等了一會兒,還是沒見到人,灌夫有些不耐煩了,當即起身駕車,自己去迎接田丞相。?
卻說田蚡昨天只不過開玩笑地答應了灌夫,實在無意前往。等到灌夫來到他家門前,田蚡還睡覺呢。當下,灌夫一直闖進田蚡的宅第,見到田蚡便說︰「承蒙丞相您昨天答應去拜訪魏其侯,魏其侯夫婦準備酒席從早晨忙到現在,沒敢吃一點東西。您可倒好,還在家里睡大覺?
田蚡睡眼惺忪,還沒回過神來,于是驚訝地道歉說︰「我昨天喝醉了,恍惚間忘了跟您說的話?
接著,田蚡又梳洗裝扮了好一會兒,才駕車前往。在路上,田蚡又讓馬車緩慢行駛。灌夫早已心急如焚,但他又不便發火,只得暫時把氣壓了下來。?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停,終于還是到了竇嬰家。早有家人探听了情況,竇嬰就在門口等著田丞相的到來,此時已近黃昏了。?
大家暫時擱置心中的怒氣,立即開宴飲酒,氣氛異常熱烈,大約是大家都已餓得不行了,加之酒食也相當不錯,大家吃得很高興。等到大家都喝得有幾分醉的時候,灌夫起身跳了一回舞,接著他邀請田蚡也來跳一回,但是田蚡沒有起身,灌夫不高興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惡語刺傷田蚡,田蚡只當沒听見,只顧自己喝酒吃菜。竇嬰怕惹起麻煩,趕忙把灌夫攙扶出去,又向田蚡道了歉,田蚡吃喝到深夜,酒足飯飽後才離開。?
從此以後,田蚡與竇嬰、灌夫開始有了矛盾。?
3.在相互抑制中謀求平衡?
田蚡想整治竇嬰和灌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當他把手伸向竇嬰時,灌夫則用一張王牌作為威脅,硬把田蚡擋了回去。?
田蚡很想得到竇嬰在京城南郊的一塊田地,便派籍福去索求。竇嬰對田蚡早已心懷不滿,這會兒田蚡又來要田地,他很氣憤,于是惱怒地說道︰「我雖然已被廢棄,田丞相雖然顯貴,難道他以為這樣就可以仗勢奪去嗎?」堅決不答應。?
灌夫听說此事,又對籍福大罵了一通。籍福不願田蚡與竇嬰之間產生隔閡,于是自己編了一些好話,委婉地勸說田蚡道︰「魏其侯竇嬰已經老了,他為什麼要吝惜幾頃田地?您姑且再等待一段時間吧田蚡也就作罷了。?
後來,田蚡听說竇嬰和灌夫實際上是因為惱怒而不肯讓出土地。從此以後,田蚡也就越發怨恨灌夫和竇嬰。?
田蚡想方設法要整一整灌夫,並且試圖通過皇上的詔令來懲治他。?
漢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春,田蚡對武帝說︰「灌夫的老家在潁川郡,橫暴得很,老百姓被他家害苦了。請皇上詔令查辦?
武帝說︰「這是丞相的職責,何必向我請示呢?」?
田蚡自討沒趣,就千方百計羅織灌夫的罪名,但他又不敢輕易給灌夫定罪,因為灌夫也抓住了他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勾當︰用非法手段謀取私利,尤其是田蚡的反叛勾當。?
這樣,雙方都不能把對方怎麼樣,後來經過一些賓客游士的調解,雙方總算停止了相互攻擊,求得了暫時的和解。?
五、借機發難,一錘定勝負?
田蚡位極人臣,不甘心被一個沒落的貴族牽著鼻子走。田蚡把所有的怨恨都埋在心底,一直尋找機會要除掉他的敵人。而灌夫因為沖動鬧事,被田蚡抓住了把柄,從而導致竇嬰也一起落敗。?
1.一招不慎千古恨?
田蚡與竇、灌不合,但竇嬰卻多次主動迎合,使自己在老虎面前頻頻出現。這十分不明智,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而任何一個失誤,都有可能引來大禍。?
就在田蚡與灌夫和解的當年夏天,田蚡娶燕王劉嘉的女兒為夫人,王太後有令,列侯和皇族都得前往祝賀。竇嬰去拜訪灌夫,想要同他一起去。?
灌夫推辭說︰「我多次因酒醉失禮而得罪了田丞相,加之近來我們之間還有矛盾?
竇嬰說︰「事情都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沒事的?
竇嬰硬是把灌夫拉去參加了宴會,哪知這一拉卻拉來了滅頂之災,竟至家族也受累。?
宴會上觥籌交錯,歌舞翩躚,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田蚡異常得意。酒興正濃時,田蚡起身向來賓敬酒祝福,客人們都離開座席,伏在地上,接受祝福。後來竇嬰敬酒祝福,只有幾位老朋友離開了席位,其余半數以上的仍然雙膝長跪席上,灌夫看到這個情況很不高興,他也起身敬酒,輪到田蚡這里,田蚡雙膝長跪在席說道︰「我不能滿杯灌夫強忍住心中的怒火,苦笑著說︰「丞相是貴人,喝干了吧田蚡還是不肯,灌夫沒有勉強。?
灌夫接著依次敬酒,輪到臨汝侯灌賢,灌賢正在跟程不識悄聲細語,又沒有離開座位。灌夫正沒有地方發泄怒氣,這時終于憋不住火了,便罵灌賢道︰「你平時把程不識說得一文不值,今天我向你敬酒祝福,卻學著女孩子在那里嘟嘟噥噥?
田蚡對灌夫說︰「程將軍和李將軍(即李廣)同是兩宮的衛尉,如今您當眾侮辱程將軍,難道就不給李將軍留一點面子嗎?」?
灌夫大聲嚷道︰「今天就是砍我的頭,穿我的胸,我也在所不惜,還顧得什麼程將軍、李將軍?
客人們看到這個架式不妙,便紛紛起身托辭上廁所,一個個都溜了。?
好端端一場結婚宴一下變得冷冷清清,田蚡好不惱火,于是說道︰「這都是我平時讓灌夫驕橫慣了的過錯?
竇嬰出去時,示意灌夫趕快走,灌夫還沒走出田宅的大門,就被田蚡的衛士們抓住了,出去不得。籍福替灌夫道了歉,並按住他的脖子讓他向田蚡道歉。灌夫越發火了,就是不肯道歉。?
田蚡便讓衛士捆住灌夫,並把他囚禁在客舍里,叫來長史說︰「今天召集皇族,是有詔令的于是,田蚡以灌夫大鬧宴會,侮辱詔令,犯了「不敬」的罪名,又把他拘禁在特別監獄里,要判死刑。緊接著又追究起灌夫以前的事情,派吏役分頭追捕所有灌家的親屬,並都判以殺頭示眾的罪名。?
竇嬰覺得是自己害了灌夫,內心深感歉意,于是出錢讓賓客向田蚡求情,但是沒有得到諒解。由于不少官吏都是田蚡的耳目,所有灌家的人都已是逃的逃、躲的躲,而灌夫又被拘禁,因此,田蚡的秘密勾當也就沒有人去告發了。?
2.勢弱難壓強權?
竇嬰不顧自己年邁體衰,一定要去營救灌夫。但竇嬰忽視了田蚡的背後有王太後稱腰,他勢單力薄,光一個田蚡已經就斗不過,再加上王太後,那還怎麼斗呢??
竇嬰偷偷地進宮去拜見漢武帝。武帝聞言,馬上叫竇嬰進去。于是,竇嬰當著武帝的面詳細說明了灌夫酗酒胡鬧的事,並覺得不應該被處死刑。武帝認為他的意見很對,賞賜他在宮中進餐,不過武帝又說道︰「這件事還得到東宮辯論一下?
竇嬰來到東宮,大力稱道灌夫優點,說他酗酒鬧事,故而得罪了田丞相,應該從輕發落。田丞相沒必要拿別的事冤枉他,給他加別的罪名。田蚡則極力詆毀灌夫所做的事,說他驕橫霸道,說他的罪行是大逆不道。竇嬰估模著沒法對付,于是說出了田蚡的短處。?
田蚡當仁不讓地反駁說︰「天下幸虧太平無事,我成為皇上的心月復,所喜好的只是音樂、狗馬、田宅而以。我所喜歡的是歌舞戲曲演員和能工巧匠,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樣,晝夜地召集天下的野心家、陰謀家、大力士,跟他們議論國家大事,滿肚子的不如意,不是抬頭看天,就是低頭畫地,窺測于兩宮之間,希望天下發生變亂,想乘機建立大功,我倒不明白魏其侯等人都在干些啥田蚡巧舌如簧,連珠炮似的辯辭令人听了甚覺有理。不過,武帝心中有數,只是不便明說而已。?
當即武帝詢問在朝大臣們︰「兩個人誰對?」?
御史大夫率先回答說︰「魏其侯說灌夫的父親死于國事,灌夫沖入敵軍陣,身上受了幾十處傷,還堅持戰斗,聲名在全軍算第一,這是天下的勇士,沒有什麼大罪惡,僅僅只是因為喝了幾杯酒而起口舌爭端,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罪狀來處以死刑的。所以,魏其侯的話是對的?
這邊剛說完,田蚡的親信也站出來說︰「灌夫交結壞人刁徒,欺壓百姓,家財積蓄上億,在潁郡橫行霸道,欺侮皇族,冒犯皇親國戚。這正像人們常說的‘樹枝比樹干還大,小腿比大腿還粗,那結果不是折就一定是分裂’。所以,田丞相的話才是對的,必須嚴查。還望英明的君主裁決這件事?
內史鄭當時先是認為竇嬰對,後來見田蚡在場,正看著他,也不敢堅持自己的立場了。其余的人則不敢回答。?
武帝很是生氣,于是斥責鄭當時道︰「您平時多次說到魏其侯、武安侯的優缺點,今天公開辯論,卻畏首畏腳像是駕在車轅下的駒子,我一並殺了這班人算了說罷,宣布結束朝會,起身進去,侍候太後進餐。?
王太後早已經派人打听東宮辯論虛實,探听者已把詳細情形報告給了王太後。王太後很是惱火,不肯吃飯,對武帝說道︰「如今我還活著,而人家都欺負我的老弟,假使我死了,還不把他宰了才怪呢。再者,你難道就只能做個石頭人嗎?這不過是你還活著,他們都隨聲附和。假使你死了,這些人還有什麼值得信賴的呢?」?
武帝趕忙賠禮道︰「竇家、田家都是皇家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辯論他們的事,要不是這樣,哪個法官又能判斷得清楚呢?」?
王太後這才稍稍消了一點氣,勉強吃了幾口飯。這時,郎中令單獨給武帝說明了兩人的事。?
田蚡退朝後,出了宮門,招呼韓安國同乘一輛車,很是生氣地說︰「你和我共同對付一個老廢物,為什麼要模稜兩可、游移不定呢?」?
韓安國過了好一會兒對田蚡說︰「您怎麼就不自愛自重呢?他竇嬰毀謗您,您應當摘下官帽,解下相印,辭職回家,並說道︰‘我以皇上的心月復僥幸得以任職,本來是不稱職的,魏其侯的話都對。’這樣,皇上一定贊賞您能夠謙讓,就不會罷免您。竇嬰則一定內心慚愧,關緊了門,嚼舌自殺。如今可倒好,人家謗您,您也毀謗人家,好像商人、女人吵嘴,多麼不識大體啊?
田蚡听罷,很是慚愧,認錯地說︰「爭辯時容易性急,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高招?
兩人這樣一路歡笑地回家了,留下痛苦讓別人承受。?
3.弄巧成拙,身陷囹圄?
漢武帝派御史根據案卷追查竇嬰所說遺詔的情況,卻發現有許多不符合事實的情況,竇嬰因此犯了欺君瞞上的罪名,被彈劾、拘禁在特別法庭的監獄里。?
竇嬰沒想到自己為灌夫求情釋罪,卻弄巧成拙。?
漢景帝時,竇嬰曾經領受過皇帝的詔書,上寫道︰「遇到有不利于你的事情,你可以隨機應變,把你的意見報告給皇帝等到竇嬰這次被拘禁以後,灌夫又犯了滅族的罪名,事態一天天緊急,大臣們也不敢再向皇上說明這件事。竇嬰便讓佷兒上報,說漢景帝有詔書在竇嬰手上,希望能夠再被武帝接見。報告呈送給武帝,武帝便讓人去查,可是檢查宮內的檔案,先帝沒有遺詔(副本),詔書只收存在竇嬰家里,由家丞蓋印加封。于是,竇嬰又一次被彈劾,並被加以偽造先帝詔書的罪名,這就應當殺頭示眾了。?
竇嬰想盡一切辦法營救灌夫,到頭來卻是自己身陷囹圄。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間,灌夫及其家屬還是被處決了。竇嬰過了好久才听到這個消息,當即就憤怒不止,以致患了中風病,想要絕食尋死。後來有人打听到漢武帝沒有要殺掉他的意思,竇嬰這才恢復飲食,慢慢療病,朝會討論也決定不對他處以死刑。?
但是,田蚡並不善罷甘休,他讓人制造謠言,惡語毀謗竇嬰,並讓皇上听到了。于是,在這年的最後一天,武帝下旨在渭城將竇嬰在渭城斬首示眾。?
至此,田蚡的兩個死對頭被徹底消滅掉了,這場爭斗以田蚡的完全勝利而告終。?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
第二年春天,田蚡病了,一直昏迷不醒,偶爾大喊大叫著認錯請罪,家人請來能夠看見鬼的巫婆進行觀察。那巫婆說,魏其侯和灌夫正共同監守著他,並要殺死他。沒隔幾天,田蚡就死掉了,兒子田恬繼承了爵位。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田恬由于穿著短衣進入宮殿,犯了「不敬」的罪名,封國也被廢除了。?
卻說淮南王劉安謀反被發覺,漢武帝派人查究,回報說︰淮南王前次來朝見,田蚡當時擔任太尉,到壩上去迎接淮南王,並對他說︰「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最賢明,又是高祖的孫子。如果皇上逝世,不是大王登位,那還有誰呢淮南王十分高興,就給田蚡送了豐厚的禮物。?
武帝接報沉思,自從竇嬰事件發生開始,他就始終不認為田蚡是對的,只是因為王太後的緣故才放過了田蚡。?
現在已查明淮南王給田蚡送禮的事,于是武帝對大臣們宣布說︰「假使田蚡還活著,他也該滅族啊?
竇嬰、田蚡都以外戚的身份而顯貴,但一個耿直,不通時變;另一個則狡詐,炎趨附勢。耿直的人落得身首異處,而狡詐的人則權勢顯赫。正如諺語所雲︰「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天下事理,怎不令世人驚心。?
竇嬰與田蚡都是皇親國戚,原本可以和睦相處。只因竇嬰性格耿直,又好沾沾自喜,輕率隨便,偶爾直言抗上而失去信任;田蚡能投機、獻媚,加上王太後那層關系,倍加得寵,變得驕橫自大,終于將竇嬰致于死地。?
他們兩人的性格和辦事風格決定了各自的命運。但兩人之間的爭斗,更多成分是關系和勢力的爭斗。即誰的勢力強,誰就是勝者。從這兩方面的因素看,竇嬰的失敗其實也是必然的。?
(